武裝直升機的異類:卡-50和卡-52,另闢蹊徑配備彈射座椅

2020-12-25 利刃觀察眼

卡50「黑鯊」武裝直升機是卡莫夫設計局的傑作。圖為卡-50武裝直升機,可直觀看到其豐富的武器掛載

作為人類歷史上的超級軍事強國,曾經的前蘇聯在很多軍事裝備領域都創造過奇蹟,比如在大飛機領域,核動力潛艇領域。而在武裝直升機領域,前蘇聯的實力也曾享譽全球,前蘇聯的卡莫夫設計局和米裡設計局就是世界級的武裝直升機研發生產企業。其中,卡莫夫設計局的武裝直升機研發製造能力也讓很多國家和企業嘆為觀止。

一路坎坷的卡莫夫最終功成名就

卡莫夫設計局創始人卡莫夫和米裡設計局創始人米裡都是世界級的直升機技術發展天才,兩人和美國直升機技術天才西科斯基齊名,卡莫夫和米裡還是同鄉,兩人都出生於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兩人開始成為前蘇聯直升機技術發展領軍人物的時間也幾乎一致,都在上世紀四十年代中後期。

只是,和米裡的米裡設計局相比,卡莫夫和卡莫夫設計局發展似乎更加坎坷,米裡設計局為前蘇聯/俄羅斯研發製造了15個投產型號的基本型直升機,其生產的直升機總數接近3萬架,佔前蘇聯/俄羅斯國產直升機總數的95%,米裡的重型和超重型直升機生產數量還一直是世界第一。米裡設計局的米24武裝直升機,米28武裝直升機和米系列運輸直升機更是應用於全世界幾十個國家的軍隊。

卡50的最初設計很超前,單座單人設計,但這樣的設計即便是美國的電子信息技術水平都無法做到,卡莫夫又改進

而卡莫夫設計局的"戰績"就沒有那麼輝煌了,卡莫夫設計局在艦載直升機領域倒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研發的卡25艦載反潛直升機和卡27艦載反潛直升機也曾經"名揚四海",但是受限於艦載反潛直升機的列裝需求規模,卡莫夫的直升機產量就沒有太大優勢了。

在武裝直升機領域,卡莫夫更慘,前蘇聯在美國AH1武裝直升機帶動下研發武裝直升機之時,卡莫夫設計局就敗給了米裡設計局的米24。在前蘇聯對應美軍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發展新型武裝直升機之後,卡莫夫設計局的卡50系列武裝直升機雖然最終也修成正果,但是受歡迎程度和列裝數量卻明顯低於對手——米裡設計局的米28武裝直升機。

圖為卡莫夫設計局logo,後與米裡設計局合併,整合為俄羅斯直升機公司

而且,卡莫夫設計局的特色同軸反槳設計也曾為人詬病,比如在上世紀四十年代,世界相關學界就認為,單旋翼加尾槳的直升機設計才是正統,同軸反槳設計沒有前途,美國直升機技術天才設計師西科斯基也曾經這樣認為。但是,事實上,卡莫夫設計局的實力,包括卡莫夫設計局特色的同軸反槳設計性能都是非常突出的,藉助卡50/52武裝直升機,卡莫夫設計局最終也用事實證明了自己。

上世紀九十年代,卡莫夫設計局決定深度改進卡50,最終發展出並列雙座卡52。圖為卡-52武裝直升機

優點很突出的同軸反槳設計

首先需要說一下卡莫夫設計局的特色同軸反槳設計,同軸反槳實際上是一種無尾翼,反轉雙旋翼直升機設計思路,雖然曾經很多人認為這種設計並沒有前途,包括美國直升機技術天才西科斯基,但是,這種直升機設計性能優勢還是很大的。比如無尾槳的結構維護更加方便,實戰表現更好;氣動特性對稱,機動性好;尺寸緊湊,發現概率小,有效載荷更大等等。

無尾槳的設計優點:由於採用同軸反槳設計,卡莫夫設計局直升機一般都不再需要單旋翼直升機那樣的尾槳,這種設計在實戰中效果非常好。根據前蘇聯在阿富汗的實戰經驗,前蘇聯當時在阿富汗作戰損失的直升機中,30%都和尾槳有關,包括尾槳受損,尾梁損壞等等。

圖為同軸反槳細節,可見其複雜的構造

機動性好的優點:根據研究,在使用相同發動機情況下,卡莫夫設計局的同軸反槳設計兩幅反轉旋翼升力比單旋翼尾槳布局的旋翼升力大12%,而且在機動飛行情況下,同軸反槳設計直升機也更加容易操縱。

尺寸緊湊,發現概率小,有效載荷更大的優點:由於使用同軸反槳設計不再需要尾梁和尾部旋翼,卡莫夫設計局直升機尺寸更加緊湊,目視目標也更小。而且,這種設計直升機有效載荷也比單旋翼直升機更大,非常適合艦載使用,卡莫夫設計局當初選擇主攻海軍艦載領域就有這個因素。

卡莫夫設計局的艦載直升機研發經驗非常豐富,圖為卡-52K,可見其旋翼設計為摺疊結構

因此來說,卡莫夫設計局的同軸反槳設計還是很有優勢的,實際上曾經認為這種設計沒有前途的西科斯基也並沒有放棄這個思路,西科斯基公司上世紀七十年代的S69直升機,2005年的X2技術起重直升機都採用同軸反槳設計。而且,在近些年,卡莫夫設計局的同軸反槳設計也越來越受推崇,有研究就顯示,同軸反槳加尾部推進設計的未來高速直升機在提升直升機速度的同時,其安全性居然能比單旋翼直升機增加400%。而卡莫夫設計局的卡50/52武裝直升機就很好的利用了同軸反槳設計的優勢。

創造多項武裝直升機記錄的卡50/52武裝直升機

由於早期卡莫夫設計局並未專注於陸基武裝和運輸直升機的發展,在前蘇聯對應美軍AH1武裝直升機發展最新專用武裝直升機的競標中,卡莫夫設計局最終輸給了米裡設計局的米24武裝直升機,1970年首批米24開始交付蘇聯軍隊使用。但是,在米24交付使用沒多久,美軍就認識到AH1武裝直升機的性能不足,並在1972年開始新一代專用武裝直升機的研發,也就是後來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項目。而在獲悉了美軍的計劃之後,前蘇聯也迅速意識到米24的問題,並認為和美軍阿帕奇相比,米24檔次要低一些。1976年年底,前蘇聯也開始新一代武裝直升機招標,卡莫夫設計局和米裡設計局領受任務,其中卡莫夫設計局的成果就是卡50武裝直升機。

卡52曾經大量使用西方電子設備,2014年之後,俄羅斯開始用國產電子信息產品替代卡52的西方產品,這次更換據

1977年,卡莫夫設計局以美軍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為假想敵向前蘇聯提出了新型武裝直升機方案,這個方案採用卡莫夫設計局典型的同軸反槳設計,為了較大幅度減輕機體重量,這個方案只有一名飛行員。1982年,卡莫夫的武裝直升機原型機完成首次懸停試飛。由於卡莫夫設計局在此之前更專注於艦載直升機研發,因此西方對卡莫夫的新型武裝直升機並不看好,甚至給卡莫夫的這款武裝直升機起了個"噱頭"/"空談"的綽號。但是,卡莫夫設計局最終用事實讓西方認識到這個綽號的無知。

卡莫夫設計局的這款新型武裝直升機就是卡50/52系列,卡50武裝直升機囊括了多項世界第一,該型武裝直升機是"世界上第一型同軸反槳武裝直升機,也是世界上首型採用單人座艙的近距支援武裝直升機,還是世界上第一型裝備彈射救生座椅的直升機" ,這款武裝直升機除了可以執行反坦克作戰任務之外,還可以執行反艦,反潛,搜索,救援和電子偵察等任務。由於卡50使用的雙旋翼在空氣動力上是對稱的,很好的消除了偏航的動力來源,卡50可以輕易的保持高度,並且不受橫風的影響。

圖為卡-52「短吻鱷」武裝直升機,可見其彈射座椅,飛行員均為模擬假人

在後期的發展完善過程中,雖然受前蘇聯航空電子信息水平限制,卡50的單座設計也暴露出很大問題,但是憑藉直升機研發技術實力,卡莫夫設計局還是很快解決了這個問題。1991年第一架卡50武裝直升機生產型出廠首飛,在最初的比拼中,卡50還被認為超過對手米裡設計局的米28武裝直升機並獲得了少量訂單。1993年卡莫夫設計局就推出了改進的卡50-2串列雙座改進型,據稱還獲得了土耳其的訂單。1994年,卡莫夫設計局更進一步,推出了改進幅度更大,更有特點的卡52,卡52使用了武裝直升機中非常少見的並列雙座設計。

圖為飛行狀態的卡-52「短吻鱷」武裝直升機

而且,卡50/52武裝直升機的武器掛載能力和種類也非常突出,卡50/52最大起飛重量只有10.8噸,載彈量卻高達3噸,幾乎趕上一些中輕型戰鬥機的水平,該機配備的23毫米機炮也是很多蘇系戰機的標準火炮口徑。卡50/52武裝直升機除了可以掛載一般武裝直升機通用的火箭彈和反坦克飛彈之外,還可以搭載使用空對空飛彈,反輻射飛彈和較大重量炸彈。

圖為卡-50「黑鯊」武裝直升機結構圖,可見其強大的武器掛載能力

卡50武裝直升機還被認為是一款設計非常超前的武裝直升機,其超前設計雖然不及更加科幻的美國科曼奇隱身武裝直升機,但也要超過很多成功的武裝直升機。卡50/52武裝直升機的維護性能也非常突出,據稱在遠離主要基地情況下,卡50/52隻需依靠最低水平的維護就可以連續執行任務12天。

圖為卡-52「短吻鱷」武裝直升機武器系統詳解

生不逢時,卡莫夫設計局迎來新的開始

作為一款為對抗美軍阿帕奇武裝直升機而生的先進武裝直升機,卡50/52武裝直升機的整體性能還是非常突出的,但遺憾的是,由於卡50/52成熟之時,恰好遇上前蘇聯解體新生的俄羅斯陷入經濟困境,卡50/52武裝直升機的銷售也隨即陷入困境。至今為止,除了埃及和俄羅斯海軍少量的艦載版訂單之外,卡50/52武裝直升機的銷售乏善可陳,卡50/52最大潛力客戶俄羅斯陸軍並未大批量訂購。

圖為卡-52「短吻鱷」武裝直升機,掛載亞音速反艦飛彈Kh-35UE

但是,單憑卡50/52武裝直升機的銷售情況很明顯不能判斷卡莫夫設計局的能力,卡莫夫設計局是世界最著名的直升機研發製造企業之一,其實力在現今的世界也只有米裡設計局,美國西科斯基公司和歐洲直升機企業可以媲美,卡莫夫設計局的艦載直升機研發製造實力更是世界級水平。卡莫夫設計局的困境和卡50/52的銷售情況很明顯也是受不可抗力因素影響,這些並不能代表卡莫夫設計局的真正實力。

圖為俄羅斯直升機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07年,整合了卡莫夫設計局和米裡設計局

而且,為了讓卡莫夫設計局和米裡設計局避免外部不利因素的困擾,更大力度的發揮兩家設計局的優勢,更加高效和高質量的完成直升機設計、研發和技術創新,俄羅斯已經在去年年底決定,將卡莫夫設計局和米裡設計局合併,重組為"米裡和卡莫夫國家直升機研製中心"。而隨著卡莫夫設計局和米裡設計局的重組開始,這兩家"爭鬥"了幾十年的世界級直升機研發製造企業預計將會迅速迎來第二春,卡莫夫設計局和米裡設計局將會攜手迎來新的,前途光明的開始。

相關焦點

  • 空中鱷霸——武裝直升機 卡-52「短吻鱷」
    卡-52「短吻鱷」(英文:Kamov Ka-52,俄文:Камов Ка-52,綽號:Аллигатор)武裝直升機是蘇聯卡莫夫設計局設計的共軸反轉雙旋翼式並列雙座武裝直升機。卡-52武裝直升機的前身是卡-50武裝直升機,就是下面這個傢伙:卡-50武裝直升機卡-52與卡-50的最明顯區別在於後者是並列雙座布局的駕駛艙,這大大增加了直升機的功能。第二乘員可保障實施偵察或電子對抗,搜索和識別遠距離目標,能在任何天氣條件下和任何時間指示目標,並區分目標,協調與地面部隊及攻擊機的行動,以及執行其它任務。
  • 卡-52、米-28和米-35,俄軍武裝直升機種類之多,後勤都哭了!
    從2011年起開始大規模重整軍備,俄軍獲得了大量的軍事裝備,特別是軍用飛機和直升機。在過去幾年,空軍直升機部隊和新組建的陸戰航空兵旅已經接收數百架全新的直升機,執行作戰勤務,其中有卡-52、米-28和米-35軍用直升機。現在俄軍擁有三種新型戰鬥直升機,卡-52直升機由卡莫夫設計局研製,而另外兩架直升機米-35和米-28由米裡設計局研發。
  • 短吻鱷卡52武裝直升機,俄羅斯特有雙旋翼設計,不斷升級戰力威猛
    參考軍事網9月18日報導了一則消息,潛水員摸排,卡52出擊,俄軍演練在敵人火力下搶修橋梁。在這則消息中提到了俄羅斯先進的武裝直升機卡52,這是一款基於卡50武裝直升機升級而來的先進攻擊直升機。卡52武裝直升機,是上個世紀80年代由蘇聯設計和研發的一款先進武裝直升機,外號"短吻鱷"。它在1995年進入蘇軍服役,是美蘇軍備競賽的產物。由於性能非常先進,卡52武裝直升機奪得了直升機的三項世界第一:第一種單座攻擊直升機,第一種共軸雙旋翼攻擊直升機,第一種將彈射救生系統投入現役使用的直升機。卡52武裝直升機最大的特點,就是採用了並列雙座布局的駕駛艙。
  • 詳解蘇聯卡-50黑鯊武裝直升機,一問世就創造了三個世界紀錄
    而卡莫夫設計局的卡-50也一直在優化,後來升級優化出了Ka-52短吻鱷武裝直升機,米-28我們在464期有做過詳細的介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看我們往期的內容。而當時服役的卡-50武裝直升機在設計與概念上都具有非常具有特色,當時問世的時候創造了三個世界第一,分別是世界上第一種共軸式旋翼武裝直升機、第一種單座武裝直升機和第一種採用彈射救生系統的現役武裝直升機。
  • 武裝直升機的獨苗!速度超快的卡50/52,缺點是旋翼會打架!
    今天就來介紹一下全世界最獨特的武裝直升機,俄羅斯的卡50系列直升機。美國在越戰期間發展了武裝直升機,誕生的是著名的眼鏡蛇直升機。眼鏡蛇直升機大致確定了現代直升機的整體布局,直升機構型為單旋翼帶尾槳結構,而座艙則使用串列式雙座布局,兩側的短翼掛載火箭彈和飛彈,在機頭布置一門射擊範圍比較大的小口徑機炮。
  • 武裝直升機的獨苗!速度超快的卡50/52,缺點是旋翼會打架
    今天就來介紹一下全世界最獨特的武裝直升機,俄羅斯的卡50系列直升機。美國在越戰期間發展了武裝直升機,誕生的是著名的眼鏡蛇直升機。眼鏡蛇直升機大致確定了現代直升機的整體布局,直升機構型為單旋翼帶尾槳結構,而座艙則使用串列式雙座布局,兩側的短翼掛載火箭彈和飛彈,在機頭布置一門射擊範圍比較大的小口徑機炮。
  • 「武裝直升機」,目前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六款軍用機型
    卡-52武裝直升機三、卡-52武裝直升機「卡-52武裝直升機」是著名的 Ka-50 Hokum的升級型號和兩座版本 。這架攻擊直升機開始服役於俄羅斯陸軍,其小規模生產於2008年開始。由於有兩個同軸的反向旋轉主旋翼,「卡-52武裝直升機」是世界上最快,機動性最強的攻擊直升機之一。這種武裝直升機的裝甲可以承受23毫米火炮的打擊。並且配備了飛行員彈射座椅。該武裝直升機配備30毫米加農炮和多達12 枚Vikhr反坦克飛彈。它還可以攜帶無制導火箭彈和Igla-V空對空飛彈。
  • 接受過實戰考驗,卡52M性能先進,為啥我國沒有引進
    在已經閉幕的陸軍-2020國際軍事論壇上,俄羅斯公開展示了為卡52M武裝直升機研製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至此,卡52M成為世界上第二款採用AESA雷達的武裝直升機(第一款是我國的直19)。
  • 安全配置最接近戰鬥機的現役直升機,沒有之一
    現役的軍用直升機型號難以計數,帶機炮、火箭彈和飛彈的武裝直升機型號也多達兩位數,但是安全配置帶彈射座椅的現役直升機,翻遍地球也只有一款,那就是俄羅斯卡莫夫設計局的卡-52「短吻鱷」武裝直升機。◎卡-52武裝直升機內飾,彈射座椅標誌性的紅色拉環非常醒目,這也是全球獨一無二的為了提高機組的生存率,現代武裝直升機在抗墜毀設計方面花費了很多心思,從旋翼到主機身、起落架、座艙、座椅、約束系統、油箱再到油液管路,幾乎想遍了能想的辦法,千方百計提高機組成員在墜機事故中的生存率,然而實際結果並不理想
  • 卡-52M,虎式,AH-64E,武直-10數據對比
    【話說軍世】有著「樹梢殺手」之稱的武裝直升機,在現代立體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低空對於對方的裝甲單位、火力壓制等方面有著極其強悍的戰鬥力,那麼世界知名的武直哪款比較強呢,我們看一下數據對比。最新發展趨勢:「千羊在望,不如一兔在手」來自俊赫君的話說:虎式武裝直升機的突出特點是設計時就將空戰思維融入進去,因此但就直升機的空中機動能力來說,虎式有著很高的優勢,不過相對較小的機型,使得其整體性能還是弱於美制武直的。
  • 這些國家的武裝直升機水平怎樣
    美國AH-64武裝直升機。波音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是現美國陸軍主力武裝直升機,發展自美國陸軍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的先進武裝直升機計劃,以作為AH-1眼鏡蛇攻擊直升機後繼機種。AH-64武裝直升機現已被世界上13個國家和地區使用。
  • 武裝直升機誕生以來,型號眾多,目前最先進的武直是哪些?
    自從武裝直升機誕生以來,世界各國都相繼研發了武裝直升機,並且性能比較先進,攻擊能力比較強,要說先進的有以下幾種機型,美國的阿帕奇,俄羅斯的卡-52,歐洲的虎式,還有中國的武直-10。該機的機載設備也比較先進,特別是AH-64D,搭載了先進的傳感、動力與武器系統和雷達系統,該機也出口多個國家,一直受歡迎,也是軍迷們經常討論的武器之一。
  • 俄羅斯最先進卡-52M直升機原型機完成首飛 俄軍已經下單採購114架
    這架直升機採用所有最好的技術解決方案,以前在國防令框架內生產的直升機上進行測試,並用於出口。 報導稱,俄羅斯直升機公司在聯邦目標方案框架內的大規模重建和技術改造生產能夠顯著擴大的技術能力,並開始生產更好、更可靠的軍事裝備。這款現代化升級版的卡-52直升機將提升俄羅斯武裝部隊的作戰能力。
  • 世界十大戰鬥力最強武裝直升機排行榜 TOP 10
    《黃金眼》當中,就武裝直升機本該具備的性能來說,真不怎樣。,這是一架雙座串聯裝甲座艙、配備武器短翼和20毫米機鼻機炮的專用攻擊直升機。俄羅斯卡莫夫 卡-50/52(北約代號「Hokum") 光是看外形,這架卡莫夫設計局最新研製的攻擊直升機就值得在本榜單中獲得更高的排名
  • 俄最新卡52M武裝直升機將亮相,搭載8枚新飛彈,讓美軍很頭疼
    作者:尤裡今天不復仇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卡-52「短吻鱷」是俄羅斯兩種代表性的先進武裝直升機之一。俄羅斯媒體最新披露,它誕生以來改進幅度最大的型號——卡-52M,原型機有望今年年底亮相,這種武直能帶一種讓美軍很頭疼的新型飛彈。
  • 航空彈射座椅:一把椅子為何有如此大的「威力」?
    儘管以彈射座椅為核心的航空自動救生設備早已成為標準「答案」,但研製的過程並不簡單。近日,由於英國對技術出口的管制,阿根廷空軍期待已久的韓國FA-50戰鬥機很可能會「泡湯」。外界普遍猜測,是英國馬丁·貝克公司製造的彈射座椅「卡了脖子」。一把椅子為何有如此大的「威力」?航空彈射座椅的製造工藝之難,到底難在哪?
  • 科比墜機身亡,直升機安全性有多差?專家:不如熱氣球
    科比的墜機再次引起了人們對直升機安全性的討論,因為直升機墜機事故確實遠高於其他飛行器。 熱氣球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航空器有固定翼飛機,飛艇和熱氣球。從安全性的角度出發,這些航空器的危險性都低於直升機,出事概率也遠小於直升機。
  • 歐洲標準武裝直升機,先進的虎式直升機,引領直升機空戰(下)
    虎式直升機的反裝甲版本和一般武裝直升機大致相同,反裝甲是第一使命,主要區別是沒有機炮並且將觀瞄設備放在旋翼頂端。空戰和支援版本主要用來攻擊面目標和清除敵方的低空直升機,直接奪取低空制空權。這個想法是非常高明且歐洲化的,美蘇以及後來的中國防空實力太狠,真要跟法國這種級別的國家開戰,一切掙扎都是徒勞,扔槍投降才是正解。
  • 俄制卡-52M配100公裡飛彈,已在敘利亞實戰測試?
    最近俄羅斯媒體報導了俄羅斯武裝直升機卡-52M的消息。卡-52是俄羅斯在卡-50的基礎上研製的一款雙座型武裝直升機,這是和卡-50最大的區別,而卡-52M則是卡-52的升級版本。卡-52綽號「短吻鱷」,俄羅斯在武器裝備的研製上一向特立獨行,有自己的風格,這款卡-52直升機採用了並列雙座布局,通常專用型武裝直升機都採用串列雙座艙布局。並列雙座艙的好處是方便使用一些共用座艙設備,夥伴效應好。而武裝直升機通常情況下都是裝備射程幾公裡~十幾公裡的飛彈,主要是對地面坦克等目標打擊。而俄羅斯的卡-52在攜帶的彈藥上再一次顛覆了傳統,據說卡-52M將裝備射程超100公裡的巡航飛彈。
  • 俄羅斯加速發展高速共軸旋翼直升機,續寫卡式直升機傳奇故事
    卡-27直升機已經老邁1990年,為了取代日漸老舊的卡-27「蝸牛」艦載多用途直升機,俄羅斯啟動了新一代「重型艦載多用途直升機」項目(TKMV),該項目被稱職為卡-40(V-50或卡-27MF),並且有不同的幾種改進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