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直人如何看待同志婚姻?

2021-02-19 北同文化

11月24日,臺灣公投在即。作為一個臺灣人,興奮、期待之餘,我還想知道身邊的其他人對於相關議題的看法,因此採訪了我身邊的異性戀臺灣親友——

@朝陽區熱心群眾

我支持同志婚姻,因為我認為婚姻不應該只局限於異性之間,畢竟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把同性戀排除在精神病外,那同性戀者也應該要享有同性婚姻的權利,而且婚姻其實也是保障同志戀人雙方權益的一個手段。

我也支持同志教育,但不宜過早。正常的兩性教育大多是在初中進行,同志教育應該配合兩性教育同時進行。

(那為什麼你覺得初中以前是不合適的?)

小學時期對喜歡的認識都還很模糊,我覺得特別強調喜歡異性和同性之間的差別意義不是很大。

(所以你不是害怕小孩子被「教壞」?)

不是。我覺得他們有時候說自己是同性戀,其實不是被教壞,只是單純好玩而已。小學生很容易在接收新知識之後,就瘋狂地運用。比如知道同性戀一詞之後到處說自己或xxx是同性戀,即使他沒有完全明白同性戀的意思。但到了一定的年紀之後他知道自己不是,就不會再說。

而且如果只是知道了同性戀的存在就變成同性戀,那這個人性向的改變也太容易。反過來說也是,我們從小一直被教說不要作弊不要作弊,但還是會有人作弊,所以不是學校怎麼教學生就會怎樣。

@R

支持。

我覺得婚姻方面,可以保障同志群體的利益,可能還能幫助解決同妻問題。同性教育可以讓小朋友們明白關於平權與自由的道理,而且喜歡同性的孩子會少很多掙扎與痛苦,被霸凌的可能性也會減小。同時,社會對同志的接受度會逐漸增高,這樣才能根本解決同妻問題。

之前高一的時候,年級裡有兩個男孩子談戀愛,後來被他們班主任發現了。班主任雖然有點不能接受同性戀,但還是選擇尊重他們。只是後來,他找了其中一個男生談話,和他說,這樣的戀愛要面對的壓力太大了,而且過於困難,勸他放棄。最後那兩個男生哭了幾次以後分手了。雖然老師是出於善意,但這件事還是讓我蠻受震撼。

而且同性情侶在現實生活中經常得到同學的關注,我總覺得這種關注,經常帶著一種獵奇,但其實他們也只是普通人,不是供人觀賞的怪物。

臺灣國會前的擁抱

@女孩a

都支持,而且身邊也有同志朋友。

(就你所知,你身邊的性少數朋友在生活中有沒有遭受過不平等待遇?)

我有一個朋友是沒有公開出櫃的,因為家裡比較保守,家裡也會一直催他找女朋友什麼的,特別有壓力。

一個是已經公開出櫃,但是家裡人還是一直試圖把他掰正,在學校裡也會有少部分同學在背後說他閒話吧。

比起同年齡人,他們最大的困難好像都是來自於家人。因為男生的話,主要還是家裡有傳宗接代的壓力。

(這樣看來,好像公投通過也並不能解決他們眼下的問題?)

我覺得可能不能完全解決,但是至少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觀念要一點點慢慢改嘛。我也問過我爸媽,我爸媽說他們不希望我喜歡女孩,是因為這樣會很辛苦,要面對很多惡意和社會壓力。但是如果大部分的都能夠接受和尊重,父母也會少一些擔心。

@隨便3號

對於同志婚姻,我持支持態度。因為在我的理解中,現代婚姻只是法律層面上的一種契約,結婚的原因在於雙方願意共有財產並得到法律保護 所以和性別並沒有邏輯上的聯繫。

對於同志教育我並不支持,或者說是中立態度吧。原因是我認為投入成本和實施必要性不成正比,我認為社會只需要讓人們接受這類群體的存在,也了解性取向為先天性的這一簡單概念就已經盡到義務,不應該花更多的精力和財力/人力成本開展所謂同志教育課程。過多的關於同志的活動可能讓原本持中立態度的人感到疲勞和厭惡。

(如果不通過同志教育,那你覺得應該怎麼讓人們接受同志群體的存在?)

我認為把這當作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效果會更好,就像我們都沒有接受過所謂同志教育,但是都能夠接受同志的存在不是嗎?所以問題在於每個人從小受到的家庭教育、自身的文化水平以及對於社會的認知程度。並且我覺得比起上一代,我們這一代(特別是臺灣),對於同志問題的接受程度已經提高了非常之多,那麼等到我們這一代來教育下一代的時候,自然而然接受度又會上升好幾個檔次。

@企鵝

支持啊。

(據我所知,你在生活中沒有實際接觸過同志,那你為什麼會想要支持同志?)

其實我想說我在初中小學的那段期間,不太認同同性戀。但是後來,我看了很多描述同性戀愛情的影視作品,我發現他們的愛情很美好,跟普通人一樣,並且多以悲劇為結尾,我覺得很遺憾也很可惜。

愛本來就是你情我願,每個人本來就有權利去愛別人。

@大頭

關於同志教育,我覺得不宜太早,因為如果是小學時期就講同志教育,我覺得有可能會誘導或誤導小學生的性別取向;我不知道是不是有研究,是關於小孩子的性別認同,是有可能被教育而誤導的。如果有這麼一點點可能被誤導(因為小孩子認為教科書教的都是對的),我們的教材就要避免這方面的內容,等到中學(大概可以判斷自我的性取向了)以後再教即可!

(如果你的女兒喜歡同性,你會支持她嗎,或者會有什麼想法?)

應該可以接受,因為本來就有女兒了,不在乎再多個一兩個

@查理

我不同意同性婚姻和同志教育。

基本上我是尊重同性自身的伴侶選擇,只是同意婚姻就有子女認養權,同性夫婦其所認養子女的兩性教育觀是否會影響下一代,需要考察與衡量。

我的想法是等到相關方面出現成熟的解決方案之後,再同意。

(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告訴你ta喜歡上了同性,你有什麼話想要對ta說?)

「你是我的孩子,外面有風雨,但是這裡永遠有你的家,有愛你的家人。」


@土撥鼠

不支持公投。

這已經不僅僅是有關同性戀自己的事情了,它同時還影響孩子對性別的認知,孩子對父母的理解,還有成長狀況等很多問題。例如以後的課本裡,不會出現「父母」,因為父母這個概念有性別之分,只能叫「雙親」,你覺得這個合理嗎?

(你是覺得,為了「同性」這個性少數群體,改動有點大是嗎?)

也不是,但就覺得不能這樣改。因為同性戀是一回事,但從小鼓勵孩子喜歡同性是不對的,改變一些用語、傳統文化是不對的。每個人長大之後他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性向,但為了不歧視同性戀而慫恿公眾喜歡同性,這對社會是沒有好處甚至是會造成不好的後果的吧。我覺得是太超過了。

The Guardian 報導

@周麗傑

首先,婚姻從一開始就是一男一女才能成立為一個家庭,我覺得同性戀自己私下戀情還ok,但是如果要變成合法的婚姻,那肯定不行,整個社會變得很亂,到時候搞不好一人一狗都可以成婚姻!

而且我覺得不應該從小就給孩子灌輸這種同性教育,就我而言,我覺得這個是錯誤的理念。同性婚姻和同性教育會讓臺灣整個社會越來越混亂動蕩,我覺得再繼續這樣下去臺灣遲早會衰退落沒。

(你的朋友裡面有同志嗎?你有想過ta怎麼結婚,怎麼組成家庭嗎?)

好像有吧。我是覺得可以有同性戀,但是同性婚姻不能合法。

至於組成家庭,我沒想過誒,ta可能只能永遠就和ta的伴侶一直維持現在這個關係吧,不然要結婚不就得找個異性嗎?

(可是如果ta喜歡同性,找個異性結婚不就相當於欺騙對方感情嗎?)

那就別結了唄,就繼續和她女朋友在一起吧,反正結不結婚也沒什麼差,只是一個有證一個沒證而已,兩個相愛的女生就繼續在一起吧。

但是我覺得女女還行,男男就有點惡(尷尬)。

(為什麼你會這樣想?)

因為我是男的,看到女女還能接受,男男就有點那個……(囧)

(所以如果男生喜歡你,你會覺得不舒服?被男生喜歡和被女生喜歡有哪裡不同嗎?)

不是不舒服,我會想揍他(微笑)。我性取向還是正常的,被女生喜歡的話就很開心很滿足啊哈哈哈哈哈哈哈,被男生喜歡會感覺我像是個女的,性別都不分一樣(皺眉)。

(那女同,你也是覺得裡面有某一個人會充當男性的角色是嗎?)

一般情況是,但我自己是不太喜歡那麼man的女生(捂臉),我比較能接受2個看起來都很女生的女同吧。

(如果男同志是兩個看起來都很「男生」的男同,你也還是不能接受嗎?)

那就更不能接受了,明明很man,找個女朋友多好。但我還是最不能接受很娘的男生。

金馬獎上的彩虹旗

@隨便2號

中立,就是不會歧視同性,因為那是個人自由,但是比如你遇到自己小孩還是什麼的就有點不大一樣了。

同志教育,我也還是中立。因為我們從小沒接受這個教育,但是我們還是會知道。只是如果要在課堂中進行也不會去反對吧,但是不會主動去支持。

主要我自身是不反對同性戀,然後但是我也不是。

(那總體來說,你就是默默地看,因為跟你本人也沒關係?)

算是吧,但是如果是反對同志的異性戀者,就有點……我會覺得:這算是每個人的自由,你沒什麼權利去幹涉吧。而且也不能說同性戀就是錯。

 

@xxx666

我不反對同性戀。但我覺得同志婚姻合法需要在有很完善的基礎下才能去通過。如果現在直接通過將來會面臨很多問題。就像歐洲一些地方通過之後現在卻開始後悔。臺灣應該去借鑑他們。

同志的教育應該是教孩子懂得包容同志的現象。理解同志現象的產生是自然的過程。但不可以大肆去宣揚同性之間的愛情是正確的,同性畢竟在這個自然界是少數。他們需要的是被理解。

(在你看來,愛情是有正確和不正確之分的嗎?)

沒有。

(那為什麼不能大肆宣揚同性之間的愛情是正確的,這對孩子有影響嗎?)

肯定有影響啊。假如你的孩子在學校被教育說同性戀愛是可以的,大家可以去嘗試,這樣會讓這個社會變得混亂。我希望學校的教育是教孩子包容,理解這個同志的現象,不要讓身為同志的小孩心中有壓力,也不要讓別人對他們有歧視。

(你說如果同志婚姻現在直接通過將來會面臨很多問題,比如呢,你覺得可能會產生什麼問題?)

將來同志夫妻可以合法領養孩子嗎?領養了孩子要怎麼去給孩子一個健康完整的生活環境?身份證上是否還要有父母欄?

(你覺得孩子們「健康完整」的生活環境,需要點什麼呢?)

就是一個不被外人歧視的環境吧這也是社會所要具備的,還有小孩的內心不能有自卑的感覺。

(自卑,是指因為他的父母是同志而感到自卑嗎?)

這我不能代替小孩子回答吧。或許來自父母或許來自其他的孩子,當一個小孩發現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樣時,這個是很自然而然的。

(你的意思是說,一個擁有同志父母的小孩,他跟多數小孩是不一樣的是嗎?然後因為這個不一樣,他可能會自卑,可能會被外人歧視?)

是這樣。除非這個社會已經發展到完全開放,大家都習以為常都能理解。那情況可能會改善。

其實,我在採訪之前有預想過每個人的立場,但是採訪出來的結果真的是出乎意料。我沒想過有那麼多支持的理由(雖然因為篇幅原因所以略有刪減),也沒料到還有深思熟慮後的不支持。

不知道能不能看出來,在這些受訪者裡,還包括了兩位父親,他們算是這篇採訪中父輩的代表吧。意外地,他們表現出了很強的包容性。而且裡面有一位是我的父親,看到答案的那一刻我真的非常感動。「愛」,真的是人類共通的情感。

最後,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我們儘量尊重彼此。

還有,非常謝謝願意接受我採訪的朋友們!

*受訪者都是作者的親友,所以即使意見不同,也請不要進行人身攻擊!!!

撰稿:liyu  

正在成為鄧倫女朋友的道路上緩慢前行  

過往文章:

《馬男波傑克》與男性凝視   

敬這世界上共通的感情   

編輯:李樂

【文章精選】

科普標杆丨馬男裡的無性戀

這可能是一條有味道的推送

誰在害怕林奕華?

7位真人回懟惡毒留言:娘炮or女漢子到底怎麼了?

《馬男波傑克》與男性凝視

不塗口紅就不是女人了嗎?——廣告中的性別歧視

拒絕「娘炮」,你有什麼資格?

那夜同志大張旗鼓

「同志教師勞動權第一案」 立案!

專訪|把彩虹帶進校園的孩子們

被同志騙婚,該如何維權?

七夕特輯 | 北同的戀人們

我也是女生,為什麼我不行

「我認為同志也有捍衛自己身體的權利」 「Me too.」

相關焦點

  • 臺灣同志遊行的直人、軍人和大陸人
    ,中國臺灣今年的同志遊行又被冠上同婚元年的頭銜。 19年後,蔡依林的《玫瑰少年》拿到了今年的金曲獎,同性婚姻的法律已經通過,卻還是發生校園性霸凌事件,6月臺灣世新大學霸凌男同學事件,經性平調查認定是性霸凌,顯示校園性別不友善情況仍懸而未解。今年6月18日凌晨,3名男大生闖入L同學的宿舍,其中一名男大生還直嗆「像個娘娘腔一樣活著」,並作勢想摸他下體。
  • 愛上直人怎麼辦?怎麼將直人「掰彎」?
    提問愛上直人怎麼辦?怎麼將直人「掰彎」?
  • 妖魔化同志
    在中國大陸,儘管同性戀婚姻不合法,但LGBT人群本身和那些所有在電車裡吵吵嚷嚷的人們一樣,平等受到法律保護。所以同志的真實狀況,就跟那所有同乘一班車的旅客們,一模一樣。 這才該是直人眼裡,真實的同志映像。 但最要緊的,恐怕不是直人怎麼看待同志,而是同志怎麼看待自身。問題恰恰是,同志對同志的妖魔化,比直人對同志的妖魔化,更加嚴重。
  • 臺灣「同性婚姻」合法了!但愛滋、形婚、父母決裂,依舊是大陸「同志」的常態…是保守還是落後?
    )2017年5月24日下午16:10許,臺灣地區最高院大法官宣告:現行的《民法》未允許同性婚姻違憲,立法院需於2年內完成修正和制定,逾期未完成修法則比照現行婚姻自動生效。為什麼是臺灣?作為一向以保守價值觀見稱的大中華地區的一分子,臺灣為什麼會是在同性婚姻平權上走在亞洲甚至是世界的前面呢?自80年代臺灣政治開放以來,臺灣同志非政府組織的活動一直十分活躍,驕傲節、同志大遊行等都搞得有聲有色,這使得同志群體和同志文化能夠積極地曝光在普通人的眼前。同性戀以及LGBTQ團體,並不神秘,都是我們身邊的人。
  • 挺婚姻平權 臺灣同志團體號召20萬人上凱道
    華夏經緯網11月2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婚姻平權「法案」還在臺「立法院」等待審查,挺同、反同兩派人馬相繼宣布將走上凱道示威宣示理念。    據報導,「下一代幸福聯盟」日前在臉書宣布,12月3日(周六)將號召反對同性婚姻的群眾,走上凱道抗議。
  • 公民論壇 | 臺灣同志婚姻大辯論實錄
    接下來我將說明為什麼我可以結婚但是同志不可以結婚。一辯談到了很多同志的需求,我們都認同,我們認為完全合理,無論是情感上還是法律上,但我們反對直接修改民法,而要制定民事伴侶法。現況社會對於婚姻的定義是一男一女,正方採取一體適用的原則來修法會對未來修改法律條文造成困擾。首先要了解民法的本質,民事者,法律所謂規定者依習慣,無習慣者依法理。由此可見民法本身就是多數人民生活習慣跟形態的支持。
  • 2019臺灣同志遊行同志驕傲月系列活動
    臺灣同志遊行主辦單位與協辦團體,為了讓大眾可以更認識同志族群的不同面向,也深入了解現階段同志面臨的不同議題,從10月開始將有一系列活動,共同將10月打造為臺灣「同志驕傲月」。此外,過往許多企業在公投期間以及立院三讀通過前,都表態支持婚姻平權,現在有更多企業願意站出來參加臺灣同志遊行,作真正的「同志好厝邊」!
  • 2019臺灣同志遊行同志驕傲月活動一覽表
    2019第十七屆臺灣同志遊行將於10月26日盛大登場,期望透過「同志好厝邊」的主題讓大家可以了解同志就在你我左右,不分異同都是彼此的盟友,所以今年力邀眾多同志友善商家一同參與和響應。】雙性戀、泛性戀:愛她也愛他之外10/6主辦單位:真光福音教會活動名稱:「基督徒參與婚權運動之回顧與展望」分享會10/6主辦單位:手天使活動名稱:摸摸性10/9主辦單位:婚姻平權大平臺、女書店
  • 帶你解讀20萬人參加的2019臺北同志驕傲行
    編輯 | FanFan編者按10月26日是臺灣第十七屆同志驕傲大遊行日,本屆驕傲行因今年臺灣「同性婚姻法案」通過而尤其讓人期待。在臺灣三十多年的同志運動中,有越來越多的直人表達對同志的支持,他們來自各行各業,住在這個有人情味的地方。厝邊,這是很有本土人情的詞。而再拉遠一點,臺灣是亞洲第一個實現同性婚姻合法的地區,是亞洲鄰居的好榜樣了。有我們這個好鄰居,再沒有人一直說同志是西方的東西,儒家文化不可能有同性婚姻。
  • 臺灣紀實││ 臺灣同志的世界人權日——2016臺北婚姻平權音樂會紀實
    臺灣的同志群體認為,同性結婚的權利屬於基本人權的範疇,遂於該日下午走上臺北街頭,在臺北「總統府」前廣場正對的凱達格蘭大道集會,打出「民法不休,歧視不休」的口號,以露天音樂會的形式表達他們的訴求,要求修改臺灣「民法」親屬編,承認同性婚姻的合法地位並予以民事普通法層級的法律保障。
  • 四大天后為何集體為同志站臺,支持同性婚姻已成臺灣主流
    明星支持同志,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如此多的一線明星集體為同志發聲,絕對是華語樂壇歷史上的第一次。 那麼,為何在這個時間點,明星們要集體為同志站臺呢,我通過skype連線了臺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社工主任鄭智偉,讓他聊一聊這場史上最強陣容的撐同志演唱會的來由。
  • 臺灣同性婚姻合法 釋昭慧:婚姻平權本就是人權
    同性戀問題在臺灣已經引發不止一次的「大討論」(攝影:郭吉銓)綜合臺媒消息,2017年5月24日,針對同性婚姻保障議題,臺灣「大法官」作出釋字第748號解釋,明白宣示現行「民法」未保障同志婚姻,與臺灣地區「憲制性
  • 回望 | 臺灣同志二十年尊嚴之路
    導語:2019年5月24日是臺灣同志婚姻法案生效首日,今後,愛上同性的臺灣人都在法律上享有平等婚戀的權利。這條平權之路走得迢遠,1998年無疑是其中的關鍵之年。2019年5月24日是臺灣同志婚姻法案生效的首日,不少同志新人一早就來到戶政事務所,搶「頭香」依法登記結婚。
  • 臺灣同志身體與當代風格的幽靈:楊登棋《父親的錄影帶》
    踏入展場可以立即感受到色彩絢麗的快感,而這些強烈色彩也蘊含著生猛直接的「臺灣味」。此外,牆上大大小小的照片編排,以及照片抽象與具象的互相對照也十足讓人玩味。 另外,置於地上的3個電視錄像也讓人驚豔。分別播著父親的日常、作者追問失智父親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對話、以及在行車路上或拍攝天空的景色。
  • 同志愛電影|十大人氣同志片,肯定有幾部你沒看過!
    臺灣「DailyView網絡溫度計」根據網絡民意列出「十大人氣同志片」,統計結果11月9日公布,
  • 同志內部亦有壓迫,無人願意討論老病窮的同志群體|專訪臺灣作家郭強生
    在《夜行之子》中,我用同志視角寫「美國夢」。我想表達的是:我們看這個時代的時候,已經被一些看似很主流的看待問題的方式統領了,而忘記了有些時候比較邊緣的視角看到的真相未必和主流相同。這個邊緣視角,對我而言就是同志視角。1990年以後,全世界都很喜歡談身份政治的問題,但其實每一種身份都是環環相扣的,不可能完全獨立,不是說性別身份就只和性別有關,和政治立場、經濟文化等其他身份不相干。
  • 臺灣同性婚姻終合法,背後你不知道的故事.
    >也就是說,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終於得以實現,最遲到2019年5月24日,臺灣同志們就可以結婚了! 出獄後,祁家威以更加昂揚的勁頭投入到了同志運動中,三十年來曾數次向臺灣各個部門申請同婚合法,屢敗屢戰,屢戰屢敗。可以說,臺灣同志運動的每個關鍵節點,都有他的功勞。在臺灣同婚終於勝利的這一天,我們最應該銘記的應該是他:祁家威。
  • 從白先勇到郭強生,臺灣「同志文學」也是時代的見證者
    愛滋病開始成為新聞,臺灣出現了第一個本土病例,那個時期同志和愛滋病被畫上等號,被汙名化。尤其一個叫田啟元(註:後來成為臺灣小劇場運動的重要推手)的臺師大美術系學生暑期軍訓被發現是HIV帶原者,當時的學校和整個社會是很粗暴殘暴的,勒令他退學。我當時就想怎麼會這樣,這是我思考同志身份、同志議題在社會上怎麼被看待的一個背景。
  • 臺灣婚姻平權公投在即,這幾部百合片不得不看!
    是啊,早掌握了「證據」,為什麼早不爆晚不爆,偏偏在本月臺灣即將迎來婚姻平權公投的前夕爆出呢?某些反同人士抹黑同志群體,影響公投的私心昭然若揭!拋開炎亞綸私生活不說,他為婚姻平權所做的努力還是值得肯定的。
  • ️‍明天台灣同志要逆天了!! 一場正義的聖戰,需要全球同志支持!
    經過兩場公聽會,婚姻平權的民法修正案即將繼續在委員會中審議,值此同時,我們卻看見歧視謠言仍然漫天傳布 ,不僅對同志族群造成嚴重傷害,更挑起臺灣社會的對立。   同志們忍無可忍,短短兩天透過網絡緊急動員,即在立法院於1128第二場同性婚姻公聽會時,來自臺灣各地聚集三萬人塞爆立法院青島東路側,以實際行動告訴政府:人權無法退讓,同志不是二等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