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臺灣公投在即。作為一個臺灣人,興奮、期待之餘,我還想知道身邊的其他人對於相關議題的看法,因此採訪了我身邊的異性戀臺灣親友——
@朝陽區熱心群眾
我支持同志婚姻,因為我認為婚姻不應該只局限於異性之間,畢竟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把同性戀排除在精神病外,那同性戀者也應該要享有同性婚姻的權利,而且婚姻其實也是保障同志戀人雙方權益的一個手段。
我也支持同志教育,但不宜過早。正常的兩性教育大多是在初中進行,同志教育應該配合兩性教育同時進行。
(那為什麼你覺得初中以前是不合適的?)
小學時期對喜歡的認識都還很模糊,我覺得特別強調喜歡異性和同性之間的差別意義不是很大。
(所以你不是害怕小孩子被「教壞」?)
不是。我覺得他們有時候說自己是同性戀,其實不是被教壞,只是單純好玩而已。小學生很容易在接收新知識之後,就瘋狂地運用。比如知道同性戀一詞之後到處說自己或xxx是同性戀,即使他沒有完全明白同性戀的意思。但到了一定的年紀之後他知道自己不是,就不會再說。
而且如果只是知道了同性戀的存在就變成同性戀,那這個人性向的改變也太容易。反過來說也是,我們從小一直被教說不要作弊不要作弊,但還是會有人作弊,所以不是學校怎麼教學生就會怎樣。
@R
支持。
我覺得婚姻方面,可以保障同志群體的利益,可能還能幫助解決同妻問題。同性教育可以讓小朋友們明白關於平權與自由的道理,而且喜歡同性的孩子會少很多掙扎與痛苦,被霸凌的可能性也會減小。同時,社會對同志的接受度會逐漸增高,這樣才能根本解決同妻問題。
之前高一的時候,年級裡有兩個男孩子談戀愛,後來被他們班主任發現了。班主任雖然有點不能接受同性戀,但還是選擇尊重他們。只是後來,他找了其中一個男生談話,和他說,這樣的戀愛要面對的壓力太大了,而且過於困難,勸他放棄。最後那兩個男生哭了幾次以後分手了。雖然老師是出於善意,但這件事還是讓我蠻受震撼。
而且同性情侶在現實生活中經常得到同學的關注,我總覺得這種關注,經常帶著一種獵奇,但其實他們也只是普通人,不是供人觀賞的怪物。
臺灣國會前的擁抱
@女孩a
都支持,而且身邊也有同志朋友。
(就你所知,你身邊的性少數朋友在生活中有沒有遭受過不平等待遇?)
我有一個朋友是沒有公開出櫃的,因為家裡比較保守,家裡也會一直催他找女朋友什麼的,特別有壓力。
一個是已經公開出櫃,但是家裡人還是一直試圖把他掰正,在學校裡也會有少部分同學在背後說他閒話吧。
比起同年齡人,他們最大的困難好像都是來自於家人。因為男生的話,主要還是家裡有傳宗接代的壓力。
(這樣看來,好像公投通過也並不能解決他們眼下的問題?)
我覺得可能不能完全解決,但是至少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觀念要一點點慢慢改嘛。我也問過我爸媽,我爸媽說他們不希望我喜歡女孩,是因為這樣會很辛苦,要面對很多惡意和社會壓力。但是如果大部分的都能夠接受和尊重,父母也會少一些擔心。
@隨便3號
對於同志婚姻,我持支持態度。因為在我的理解中,現代婚姻只是法律層面上的一種契約,結婚的原因在於雙方願意共有財產並得到法律保護 所以和性別並沒有邏輯上的聯繫。
對於同志教育我並不支持,或者說是中立態度吧。原因是我認為投入成本和實施必要性不成正比,我認為社會只需要讓人們接受這類群體的存在,也了解性取向為先天性的這一簡單概念就已經盡到義務,不應該花更多的精力和財力/人力成本開展所謂同志教育課程。過多的關於同志的活動可能讓原本持中立態度的人感到疲勞和厭惡。
(如果不通過同志教育,那你覺得應該怎麼讓人們接受同志群體的存在?)
我認為把這當作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效果會更好,就像我們都沒有接受過所謂同志教育,但是都能夠接受同志的存在不是嗎?所以問題在於每個人從小受到的家庭教育、自身的文化水平以及對於社會的認知程度。並且我覺得比起上一代,我們這一代(特別是臺灣),對於同志問題的接受程度已經提高了非常之多,那麼等到我們這一代來教育下一代的時候,自然而然接受度又會上升好幾個檔次。
@企鵝
支持啊。
(據我所知,你在生活中沒有實際接觸過同志,那你為什麼會想要支持同志?)
其實我想說我在初中小學的那段期間,不太認同同性戀。但是後來,我看了很多描述同性戀愛情的影視作品,我發現他們的愛情很美好,跟普通人一樣,並且多以悲劇為結尾,我覺得很遺憾也很可惜。
愛本來就是你情我願,每個人本來就有權利去愛別人。
@大頭
關於同志教育,我覺得不宜太早,因為如果是小學時期就講同志教育,我覺得有可能會誘導或誤導小學生的性別取向;我不知道是不是有研究,是關於小孩子的性別認同,是有可能被教育而誤導的。如果有這麼一點點可能被誤導(因為小孩子認為教科書教的都是對的),我們的教材就要避免這方面的內容,等到中學(大概可以判斷自我的性取向了)以後再教即可!
(如果你的女兒喜歡同性,你會支持她嗎,或者會有什麼想法?)
應該可以接受,因為本來就有女兒了,不在乎再多個一兩個。
@查理
我不同意同性婚姻和同志教育。
基本上我是尊重同性自身的伴侶選擇,只是同意婚姻就有子女認養權,同性夫婦其所認養子女的兩性教育觀是否會影響下一代,需要考察與衡量。
我的想法是等到相關方面出現成熟的解決方案之後,再同意。
(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告訴你ta喜歡上了同性,你有什麼話想要對ta說?)
「你是我的孩子,外面有風雨,但是這裡永遠有你的家,有愛你的家人。」
@土撥鼠
不支持公投。
這已經不僅僅是有關同性戀自己的事情了,它同時還影響孩子對性別的認知,孩子對父母的理解,還有成長狀況等很多問題。例如以後的課本裡,不會出現「父母」,因為父母這個概念有性別之分,只能叫「雙親」,你覺得這個合理嗎?
(你是覺得,為了「同性」這個性少數群體,改動有點大是嗎?)
也不是,但就覺得不能這樣改。因為同性戀是一回事,但從小鼓勵孩子喜歡同性是不對的,改變一些用語、傳統文化是不對的。每個人長大之後他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性向,但為了不歧視同性戀而慫恿公眾喜歡同性,這對社會是沒有好處甚至是會造成不好的後果的吧。我覺得是太超過了。
The Guardian 報導
@周麗傑
首先,婚姻從一開始就是一男一女才能成立為一個家庭,我覺得同性戀自己私下戀情還ok,但是如果要變成合法的婚姻,那肯定不行,整個社會變得很亂,到時候搞不好一人一狗都可以成婚姻!
而且我覺得不應該從小就給孩子灌輸這種同性教育,就我而言,我覺得這個是錯誤的理念。同性婚姻和同性教育會讓臺灣整個社會越來越混亂動蕩,我覺得再繼續這樣下去臺灣遲早會衰退落沒。
(你的朋友裡面有同志嗎?你有想過ta怎麼結婚,怎麼組成家庭嗎?)
好像有吧。我是覺得可以有同性戀,但是同性婚姻不能合法。
至於組成家庭,我沒想過誒,ta可能只能永遠就和ta的伴侶一直維持現在這個關係吧,不然要結婚不就得找個異性嗎?
(可是如果ta喜歡同性,找個異性結婚不就相當於欺騙對方感情嗎?)
那就別結了唄,就繼續和她女朋友在一起吧,反正結不結婚也沒什麼差,只是一個有證一個沒證而已,兩個相愛的女生就繼續在一起吧。
但是我覺得女女還行,男男就有點惡(尷尬)。
(為什麼你會這樣想?)
因為我是男的,看到女女還能接受,男男就有點那個……(囧)
(所以如果男生喜歡你,你會覺得不舒服?被男生喜歡和被女生喜歡有哪裡不同嗎?)
不是不舒服,我會想揍他(微笑)。我性取向還是正常的,被女生喜歡的話就很開心很滿足啊哈哈哈哈哈哈哈,被男生喜歡會感覺我像是個女的,性別都不分一樣(皺眉)。
(那女同,你也是覺得裡面有某一個人會充當男性的角色是嗎?)
一般情況是,但我自己是不太喜歡那麼man的女生(捂臉),我比較能接受2個看起來都很女生的女同吧。
(如果男同志是兩個看起來都很「男生」的男同,你也還是不能接受嗎?)
那就更不能接受了,明明很man,找個女朋友多好。但我還是最不能接受很娘的男生。
金馬獎上的彩虹旗
@隨便2號
中立,就是不會歧視同性,因為那是個人自由,但是比如你遇到自己小孩還是什麼的就有點不大一樣了。
同志教育,我也還是中立。因為我們從小沒接受這個教育,但是我們還是會知道。只是如果要在課堂中進行也不會去反對吧,但是不會主動去支持。
主要我自身是不反對同性戀,然後但是我也不是。
(那總體來說,你就是默默地看,因為跟你本人也沒關係?)
算是吧,但是如果是反對同志的異性戀者,就有點……我會覺得:這算是每個人的自由,你沒什麼權利去幹涉吧。而且也不能說同性戀就是錯。
@xxx666
我不反對同性戀。但我覺得同志婚姻合法需要在有很完善的基礎下才能去通過。如果現在直接通過將來會面臨很多問題。就像歐洲一些地方通過之後現在卻開始後悔。臺灣應該去借鑑他們。
同志的教育應該是教孩子懂得包容同志的現象。理解同志現象的產生是自然的過程。但不可以大肆去宣揚同性之間的愛情是正確的,同性畢竟在這個自然界是少數。他們需要的是被理解。
(在你看來,愛情是有正確和不正確之分的嗎?)
沒有。
(那為什麼不能大肆宣揚同性之間的愛情是正確的,這對孩子有影響嗎?)
肯定有影響啊。假如你的孩子在學校被教育說同性戀愛是可以的,大家可以去嘗試,這樣會讓這個社會變得混亂。我希望學校的教育是教孩子包容,理解這個同志的現象,不要讓身為同志的小孩心中有壓力,也不要讓別人對他們有歧視。
(你說如果同志婚姻現在直接通過將來會面臨很多問題,比如呢,你覺得可能會產生什麼問題?)
將來同志夫妻可以合法領養孩子嗎?領養了孩子要怎麼去給孩子一個健康完整的生活環境?身份證上是否還要有父母欄?
(你覺得孩子們「健康完整」的生活環境,需要點什麼呢?)
就是一個不被外人歧視的環境吧這也是社會所要具備的,還有小孩的內心不能有自卑的感覺。
(自卑,是指因為他的父母是同志而感到自卑嗎?)
這我不能代替小孩子回答吧。或許來自父母或許來自其他的孩子,當一個小孩發現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樣時,這個是很自然而然的。
(你的意思是說,一個擁有同志父母的小孩,他跟多數小孩是不一樣的是嗎?然後因為這個不一樣,他可能會自卑,可能會被外人歧視?)
是這樣。除非這個社會已經發展到完全開放,大家都習以為常都能理解。那情況可能會改善。
其實,我在採訪之前有預想過每個人的立場,但是採訪出來的結果真的是出乎意料。我沒想過有那麼多支持的理由(雖然因為篇幅原因所以略有刪減),也沒料到還有深思熟慮後的不支持。
不知道能不能看出來,在這些受訪者裡,還包括了兩位父親,他們算是這篇採訪中父輩的代表吧。意外地,他們表現出了很強的包容性。而且裡面有一位是我的父親,看到答案的那一刻我真的非常感動。「愛」,真的是人類共通的情感。
最後,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我們儘量尊重彼此。
還有,非常謝謝願意接受我採訪的朋友們!
*受訪者都是作者的親友,所以即使意見不同,也請不要進行人身攻擊!!!
撰稿:liyu
正在成為鄧倫女朋友的道路上緩慢前行
過往文章:
《馬男波傑克》與男性凝視
敬這世界上共通的感情
編輯:李樂
【文章精選】
科普標杆丨馬男裡的無性戀
這可能是一條有味道的推送
誰在害怕林奕華?
7位真人回懟惡毒留言:娘炮or女漢子到底怎麼了?
《馬男波傑克》與男性凝視
不塗口紅就不是女人了嗎?——廣告中的性別歧視
拒絕「娘炮」,你有什麼資格?
那夜同志大張旗鼓
「同志教師勞動權第一案」 立案!
專訪|把彩虹帶進校園的孩子們
被同志騙婚,該如何維權?
七夕特輯 | 北同的戀人們
我也是女生,為什麼我不行
「我認為同志也有捍衛自己身體的權利」 「Me t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