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喜劇《西虹市首富》上映4天,票房破了10億,還在繼續往上蹭。這是一個講金錢和選擇的故事,有落魄,有叛變,有笑,有淚。
大家都在討論,假若給你十個億,一個月花完,你是不是就會明白許多人生的意義?
☟
人生有涯,財富有度。適度的財富,可以度有涯之年。超過適度,財富就會變得面目可憎,不再是誰都可以駕馭的。
然而,痛點就在,誰又知道那條「邊界」在哪?
這是人性之弱,也是「西虹市」裡,臺灣神秘財團的「他二爺」,一定要侄孫接受的考驗。
沈騰飾演的侄孫王多魚,是幸運的,哪怕最後財色兩空(電影是喜劇)。他卻可以用一個月,看盡人心的輪轉,掂量過一輩子的厚薄。
演員沈騰在晉江五店市拍攝丨
這部正在引起熱議的財富故事,其實和閩南有很密切的關係,甚至有許多不為人所知的巧合,連導演都被設計在內。
大家注意沒,電影開篇就是一片航拍的紅色屋頂飛過——晉江五店市!
是的!
王多魚和他二爺的管家做交易的那場戲,就是在五店市的一家「金色原點」餐廳拍攝的。
不可思議的巧合在於劇本本身。
《西虹市首富》是以一位臺灣保險大亨為軸線,年少離家,到臺北白手打拼,創下了巨額財富,卻苦於沒有繼承人,才到大陸找到侄孫王多魚。
巧的是,劇組在晉江五店市花3天時間,才找到五店市綆布口巷的那家素食館,竟剛好是臺灣前首富蔡萬霖在晉江的祖宅,而蔡萬霖本人正是「國泰人壽」保險的掌舵者。
電影航拍畫面丨
他們蔡氏家族曾是臺灣最大的金融資本家族,產業最輝煌時幾乎掌握著臺灣的經濟命脈。他生前還讓胞弟蔡萬德、侄子蔡辰洋特意來青陽蔡厝尋根,拜謁祖廟。
「金色原點」素食館的老闆柯總說,「這也許就是機緣。(閆非)導演當時只是覺得,『這個地方很合適,就這裡了』,並不知道蔡萬霖祖宅的背景,是我後來跟他說的。」
五店市攝影:孫毅丨
西虹市,不正是閩南的那一抹胭脂紅。
西虹市是一個無釐頭的梗,但閆非描述過「西虹市」的感覺。
他說,小時候每天放學之後無憂無慮地走回家,天上下著雨,城市上空有一道彩虹,就覺得很美,「西虹市」應該就是這樣的。
五店市攝影:孫毅丨
這顆西虹市,突然有種「胭脂紅古厝」的即時感。它不是很扎眼的紅,卻又紅透了裡裡外外,紅得水嫩,風姿卓卓,像彩虹一樣,淡淡地掛在藍色背景裡,很舒服,內心的舒服。
閆非和彭大魔,這兩位北方導演似乎對閩南別有一番情感。他們的第一部開心麻花電影喜劇《夏洛特煩惱》也是在廈門開拍。劇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我,《西虹市首富》開機在廈門,他們自然熟悉周邊,也尋遍周邊,最後覺得五店市最適合,他二爺的感覺。
其實這裡有個穿幫鏡頭,王多魚吃的這塊「手剝筍」沒有剝皮
一個月合法花光十個億,並且不能留下任何資產。你的生活將發生什麼變化?
整部電影很輕鬆,以很平視的一個角度,替所有人實現了一個不可能的夢想:「假如我們真的擁有十億,百億資產,你會怎麼去花它?」
導演把答案藏在一幅對聯裡,就在素食館拍的那幕。「二爺管家」的背後有一幅紅色對聯,是重新換上去的。上寫:聖賢豪傑名聲在,富貴榮華皆是空。
電影最後,是沈騰夫婦坐在慈善會的桌子上,一條條地算計肚子裡的孩子出生後,各種無止境的花銷。一長串,永無止境。花錢,反而變成了生活的全部。那樣的人生,真的值得去羨慕嗎?
大彩蛋王力宏獻歌
不會的。
我們會羨慕和敬佩的,絕不是一個人擁有幾百億的資產,而是一個人賺取幾百億資產的智慧,是那種生命的厚重感。
不僅是蔡萬霖,整個閩南,整座晉江五店市,都藏著許多關於財富的啟示。
五店市攝影:孫毅丨
很多人知道,閩南多華僑,泉州人愛拼,晉江盛產經濟傳奇。而五店市作為晉江城區的一個發源地,最開始是由蔡氏七世孫5人,開設店鋪5間以便旅人,逐形成了「青陽蔡五店市」,後來又由集市變為集鎮,吸引了越來越多走在財富、權利前端的人。
如今我們看到的五店市,是為了保留這一歷史文化記憶和當時留下來的豐富古建築,於2010年逐步規劃的閩南文化大觀園,大大小小聚集了130幢,從明清到民國的不同建築類型,有夯土屋,有「西虹市」的紅磚建築,有中西合璧的洋樓。
五店市攝影:孫毅丨
與其說這裡是一座建築博物館,不如把它也當做一部關於財富與人生的啟示錄。
十億財富不是夢。要知道,多少閩南華僑都是白手起家,從肩挑路販,菸酒茶食到石油百貨,改變家族的命運,留下身後的傳說。五店市狀元街的鄭煥彩宅,主人也是從一名布莊學徒開始,奉父命往菲律賓,自學西班牙語,潛心經營,事業擴至東南亞。
蔡萬霖,從1989年到2002年,一直被《財富》雜誌評為臺灣首富,有「聚財之神」的美名。其個人財富超過60億美元,而其整個家族的資產總值則高達3000億美元。他曾說過,我做大富翁沒什麼了不起,跟我做事的人,每一個人都能成為小富翁,才是我的驕傲。
五店市攝影:孫毅丨
南山路與湖光西路的東南入口,旅菲華僑莊銘岸的柳青新宅內,看埕堵、對看堵上,遍布各種石刻格言,都是「富翁」留給世人的啟示。我們不妨擇幾句:
柳青新宅目前引入年輕人熱衷的星巴克咖啡文化,小資情調背後,願有人能從傳統和歷史裡學習更多。也願我們都能在需要時,獲得啟示。
攝影:呂波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