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看馬雲、俞敏洪的視頻演講,他倆談其成功時都說到了成功離不開堅持、堅持、再堅持。經商也好,做學問也罷,都需要堅持、堅持、再堅持的精神。堅持就是一條成功之道。大多人都知道這個理,幹成一件事需要堅持精神,可是知道了做不到,沒有定力,缺乏毅力,不戰而退,半途而廢。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要堅持就是發揮自己長處。做學問也好,經商也罷,要想成功就需要選定自己的長處作為奮鬥目標,這樣就會事倍功半。選定自己的長項,就是幹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這樣幹起來才會有激情,如此成功的機遇就越大,如果選定自己的短處,就難以成功。像一個人嗓音不好,卻偏想去當歌唱家,這不是自己所長,再努力也難以成功;假如一個內向性格的人,便要去做推銷工作,這也是難為自己,雖說人可以在實踐中改變自己,但卻是很難的,不如幹自己所長的事情更能發揮作用,也更能夠成功。
要堅持就需要從小做到大。成功需要從小做到大,成功就怕不量力而行,就怕貪大放小,不切實際,眼高手低,一口就想吃出個大胖子。有的人寫作就想寫大部頭,寫出傳世的文章,這是不可能的,違背了事物發展規律,寫文章只有從小處入手,才能寫出「大文章」。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從小到大,從慢到快這是事物發展的規律,也是一個人做事成功的規律和經驗。許多人做生意,開始就想做出個大買賣,賺上大錢,沒有經驗的積累,怎麼能有成功呢?如此也堅持不下去。
要堅持需經得起失敗考驗。現實中,不少人不能堅持自己所幹的事情,一個原因就是怕失敗,一旦失敗了,就打了退堂鼓,說自己不是那塊料,自己將讓自己退出了局。失敗乃成功之母,馬雲和敏洪都是考了3次大學才考上的,對於平常人來說,這需要毅力,這需要堅持精神,正是這種毅力和堅持精神,使他倆都成為了出色的大企業家。我們當從他們身上吸取精神力量,這就是不懼敗,不言退,堅持就是勝利。
要堅持就必須讓初心依舊。許多人選定好自己目標作為奮鬥的理想時,起初那股熱情和幹勁是很大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奮鬥的激情便慢慢消失了,幹勁也沒有過去那樣足了,成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更不是輕易而舉就能幹成的事情,太簡單了、很容易幹的事那就算不了成功。成功就有難度,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和時間的努力和奮鬥,有的需要幾年,有的需幾十年,如書法藝術就是如此。正是這樣,需要奮鬥者時常靜思,重溫初心,保持激情,增強信心,有了初心,也就找到了定力和毅力的原動力。
一個人只要堅信自己選對了目標,就要努力地堅持下去,就像拔河比賽一樣,兩軍對壘,實力相當,靠的就是堅持,靠的就是毅力,堅持每妙鍾都要咬牙,每妙鍾都要全身使勁,不可懈怠,在人生的路上也是如此,要奮鬥,有時要跑;有時要拼;有時要心無旁騖;有時要經得起誘惑;有時需要冷思考;這就是人生,亦是人生成功之道。生活中時時充滿著危機,處處充滿著競爭,時常伴隨著誘惑,只有守住自己,咬定目標,埋頭實幹,你的步子才能堅實,才會不受幹擾走到目標的終點,這就是堅持、堅持、再堅持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