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反擊戰中的叛徒都罪有應得,率部投降的馮增敏卻說:無奈之舉

2021-01-12 杉石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發生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我人民軍隊繼承了我軍不怕犧牲、勇往直往的光榮傳統,取得了勝利。

在這場非常激烈殘酷的戰爭中,我軍官兵為了守衛祖國的疆土奮勇殺敵,表現得可歌可泣,湧現出一大批戰鬥英雄,他們被讚譽為「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他們以「血染的風採」展現出了我軍將士們在新的歷史時期所具有的獨特魅力。

但戰爭是異常殘酷的,是隨時隨地都有流血犧牲的,殘酷的戰爭使每一位參戰者時時刻刻都要經受嚴峻的考驗,在這種考驗面前,我軍將士出色地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贏得了全國人民的交口稱讚。

但在這場戰爭中,也有極個別人沒能經受住考驗,他們選擇了背叛祖國,背叛人民,當了可恥的叛徒,而他們最終都沒有好下場,都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有一個名叫張東林的人被軍事法庭判處了十年有期徒刑,他犯了什麼罪呢?張東林出生於廣西崇左的普通農村家庭,在十八歲時他參軍,光榮地成為人民軍隊中的一名戰士,他入伍時,全村的村民都來歡送,那時的他胸帶紅花,臉上顯露的是無比的自豪與驕傲。

在對越反擊戰打響時,張東林所在部隊被派往南疆前線與越軍作戰,因為張東林能講一口流利的越語,所以部隊將他安排到關押越軍被俘虜人員的戰俘營,幹翻譯工作。可令人難以料到的是,由於每天與戰俘營中的越南俘虜打交道,張東林竟然被俘虜中的越南特工策反。

被俘的越南特工不斷地對張東林做說服工作,並向他許諾各種好處,最終成功策反了張東林。就這樣,張東林瞅準了機會,叛逃到了越南。

張東林到了越南初期,那裡的人把他當成英雄一樣對待,利用他搞策反與宣傳,讓他在越軍電臺中大講叛變的好處,大肆宣傳在越南受到的各種優厚待遇,他還將祖國說成是「侵略者」,以此來幫助越南方面達到動搖我軍將士軍心的目的,其背叛行為荒唐可恨到極點。

張東林家鄉的父老鄉親們得知他叛變祖國的消息後,都為他感到羞恥,視他為家鄉的恥辱,他的親友也在村子裡抬不起頭來,他的父母更因此被氣的一病不起,沒多久後就撒手人寰。

可張東林卻對此毫不關心,他只管在敵國他鄉享受著快要到頭的越軍長官的待遇。

張東林以為這樣的生活會一直繼續下去,可令他沒想到的是,在1979年,中越在有關國際組織的見證下進行了俘虜的交換,而他也在換俘名單之上。他之所以被交換,是戰爭結束後,他就失去了利用價值,他這種人,越南人也看不起,越方無心留他這塊腐肉,所以他被交給了中方。

回到祖國的張東林非常的沮喪,在軍事法庭上,他交待了自己的罪行,最終被判處十年徒刑。

另一個在對越反擊戰中叛變的人叫車宗強。車宗強意志品質薄弱,他好逸惡勞,怕苦怕累,怕流血流汗,在入伍後他經常裝病逃避訓練,一直是個落後分子,是個問題兵,是個「孬兵」。

隨部隊來邊防前線後,他以各種理由逃避上戰場,他還因為訓練不積極遭到上級批評,而產生了不滿情緒,為發洩不滿,他故意製造槍枝「走火」事件,差點惹出大禍,受到警告處分,並當眾做了檢討。

在一天夜裡,他又和連裡幹部爭吵起來,他要求連隊給他立功,因為不符合標準,連隊沒有批准。於是他就大吵大鬧的頂撞連長和指導員。他的行為使全連戰士都感到氣憤,在一片指責聲中,車宗強跑了,他跑到了越軍陣地,當了可恥的叛徒。

車宗強的叛逃而來,使越軍欣喜若狂,車宗強像「英雄」一樣受到越軍的優厚款待。他們要好好利用這位所謂「英雄」為他們工作。

但越軍對車宗強並不放心,擔心他另有目的,越軍問車宗強:「你為何想要投奔我們?」車宗強厚顏無恥地回答:「我不願意待在中國軍隊裡,那裡的人太讓我討厭。」

越軍仍不放心,又問:「除此以外,你還有什麼目的?」車宗強說「我想當華僑。因為在中國,華僑很吃香。你走到哪裡,就會有人陪同,有豪車接送,吃住在高級酒店,還會有領導們的接見,反正我不想回去了,你們隨便給個什麼差事都行。」

聽完車宗強的這段話,越軍心中暗喜:這個人可以好好利用。他們想利用車宗強去策反去動搖中國官兵的軍心。

越軍讓車宗強給他的連長和指導員寫信,讓車宗強策反他們。

車宗強此時已經喪失了廉恥,越軍讓他做什麼,他都聽命照辦,他寫好了信,交給了越軍,由越軍把這發「重磅炮彈」打到了中國軍隊陣地上。

信很快被交到我連長和指導員手上,信中說:

「親愛的連長、指導員:請原諒我沒跟你們打聲招呼就偷偷跑到了越軍這邊。我沒有別的目的,只想當一名華僑。你想,如果當上了華僑,絕對不會比你們當連長指導員差,將來賺了錢,我們可以去香港去美國。如果要回家探親那也很方便。說不定還會受到政府的熱情歡迎呢?你們在那裡幹這種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有什麼意思。說不定哪天中國和越南關係緩和了,你們不是就白幹了嗎?趕快過來吧,我們一起去做生意賺錢,有了錢什麼都成。在咱們的電視裡,不是經常看見那些有錢的華僑為家鄉捐款嗎,政府稱他們是愛國行為。等我們當上了華僑,有了錢,也可以象他們那樣捐上一大筆。說不定還可為家鄉建學校呢。快過來吧,越軍歡迎你們……你們的士兵:車宗強。」

看完信後,連長指導員氣得怒髮衝冠,七竅生煙,齊聲大罵車宗強「狗日的叛徒!真不是個東西。」

車宗強沒有說服連長指導員。他自己也沒能當上華僑,三天後,越軍讓他帶隊去偷襲中國哨所,結果踩了地雷,車宗強背負著可恥叛徒的罵名,一命嗚呼了。

相比前面這兩個徹頭徹尾的叛徒,下面這個在戰後被我軍事法庭判處十年徒刑的人,非常引人深思,這個人就是帶領一個連放下武器,投降越軍的馮增敏。

1979年3月,我軍在達到戰略目標,撤退回國時,我軍第50軍150師448團2營的二支連隊奉命承擔掩護大部隊撤退的任務,在此期間他們遭到越軍精銳部隊圍困阻擊。而上級指揮存在重大失誤,使448團這兩個連未能得到有力支援,陷入孤軍奮戰的局面。

面對數倍敵軍的包圍,連幹部馮增敏意識到已經身陷絕境,在這種情況下,他喪失了死戰到底的勇氣,在他帶領下,全連放棄抵抗,向越軍投降,創下了我軍在中越戰爭期間投降人數最多的紀錄。馮增敏等投降人員在戰後被移交我方,經軍事法庭審判後,馮增敏等人被判處10年有期徒刑。

馮增敏後來以「無奈之舉」為自己辯護,說自己不想讓200多人白白送死。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被圍困的兩支連隊,在都被越南包圍後,其表現簡直天差地別。一隻連隊在幹部馮增敏的帶領下集體投降,而另一支連隊表現得十分英勇,副連長在槍斃了上來勸降的叛徒後,和戰友戰鬥到了最後一刻,除了兩名受重傷的戰士活了下來,全連其他人全部壯烈犧牲。

有人對馮增敏的投降行為「表示理解」。沒上過戰場的人,對當時的情況無法想像,對他們所做出的決定,不好妄加評論,對他們不能簡單以叛徒相稱。

但無論如何,在那些英勇戰死的英雄們面前,投降毫無疑問是極不光彩的行為,是一個戰士一生都抹不去的汙點,任何辯解的語言都無法駁斥這一點。

相關焦點

  • 對越反擊戰中的奇恥大辱,此團200多人被俘,連長指導員帶隊投降
    對越反擊戰是距今最近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中國的對手是當時的同志加兄弟越南。在這場戰爭中,中國軍隊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徹底摧毀了越南北部地區的所有基礎設施和工廠,對越南造成了沉重打擊,但是在後期撤退的時候,卻發生了一場嚴重的失利。
  • 對越反擊戰,50軍被俘人數高達200多人,連長指導員率全連投降
    在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各支部隊中,很多都有著光輝的歷史,50軍就是當時比較特殊的一支部隊。這支部隊的前身是滇軍60軍,曾參加過辛亥革命,護國運動等眾多歷史事件,在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期間,這支部隊也立下了赫赫戰功。
  • 對越反擊戰,150師448團集體投降可恥?老兵:我們也被逼無奈呀
    對越反擊戰,150師448團集體投降可恥?老兵:我們也被逼無奈呀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定的調子是懲罰越南,用鄧小平同志的話說,越南小朋友不聽話,要打打屁股。反擊戰臨近結束的時候,眼看著一支支出境作戰的部隊帶著榮譽歸來,150師的官兵是既羨慕又慚愧,將士們積極求戰,希望能在戰役結束前到前線建立軍功。150師的要求得到了上級的批准,上級要求150師進入越南境內掩護友軍撤退。這本是一件相對輕鬆的工作,誰知448團團前指和2營卻陷入越軍精銳的重圍,最後竟然集體投降。
  • 無法磨滅的屈辱烙印 對越反擊戰中448團集體投降!_騰訊網
    1979年,因為當時越南當局的錯誤政策,爆發了中越邊境對越自衛反擊戰。說實話,中國79年的仗打的不是很漂亮,官方的報導看不到一些真實的內容,一些中國軍人所做的事情已被掩蓋,而這其中最恥辱的一幕莫過於數百解放軍集體投降! 3月2日,越北重鎮諒山失守,拱衛首都河內的門戶已被推開。
  • 對越反擊戰中唯一一次失利,該團200多人被俘,連長帶著部隊投降
    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的50軍150師並不是50軍的老部隊,畢竟原滇軍60軍還是很能打的,原50軍150師在1964年被改編為遼寧省獨立師。1967年,50軍從東北換防到四川後,又在成都軍區幾個獨立團,獨立步兵營,還有軍區高炮營,步兵學校勤務連等部隊的基礎上建立了150師。新建立的150師作為乙種部隊,平常主要從事生產基建任務,只有少數部隊參與軍事訓練。
  • 推薦對越自衛反擊戰10部電影,難以忘卻的記憶
    他們俘獲了越軍秘密遂道的設計工程師,越軍派出胡氏悲(王靜 飾)上校,率人潛入我方,妄圖劫回或殺掉工程師,無奈我方防範嚴密,一入境即被發現,只得狼狽逃回。狡猾的敵人再次化裝潛入我野戰醫院,正當胡氏悲與阮大尉(聶堅 飾)企圖接近工程師病房時,被我哨兵察覺,搏鬥中,敵人劫持我一女護士逃走,衛華帶小分隊緊追不捨,並將阮大尉擊斃。胡氏悲窮途末路,將女護士殺害,隻身向叢林深處逃去。
  • 跟著達達看電影:對越自衛反擊戰之《閃電行動》!
    越軍特工隊長阮雄曾在昆明軍校受訓,熟悉我軍作戰方法。他從情報中得知偵察小分隊潛入的消息,命令加強警戒、嚴陣以待。偵察小分隊潛入越軍陣地前沿,擺脫了越軍追擊,直插敵人腹地。掩護偵察小分隊前進的高天亮、梁國柱遇一傣女月梅正遭越軍追殺,二人救出月梅,一同追趕偵察小分隊。正當劉凱華、姜元智奪軍需車,率偵察小分隊闖過橋頭要塞時,阮雄率部趕到,在盤山公路上展開激烈的追逐。偵察小分隊在與越軍的追逐中過了猛江。
  • 對越反擊戰,越軍幹了什麼,張萬年憤怒道:「用火燒死他們」
    而對於與我們同病相憐的國家,我們也是頻頻伸出援助之手,不願他們變得和我們一樣艱難,比如對於越南,我國多次援助,然而卻慘遭越南背叛,甚至進攻我們中國。在對越反擊戰中,越軍究竟幹了什麼事情,竟然使得張萬年大怒,並下令道:「用火燒死他們。」對於越南,在我們國人的心目中對其感情是非常的複雜。
  • 李秀成真的是投降變節的叛徒嗎?
    有的人認為他戰功彪炳,同時又宅心仁厚,是太平天國諸將領中難得的人才。而有的人卻認為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叛徒,對不起「忠王」的封號。戚本禹就在長文中寫道「忠王不忠。歷史的事實遮蓋不住」,作者認為,李秀成是一個「投降變節」的叛徒。
  • 讓許世友震怒的奇恥大辱,對越戰爭448團投降事件到底有何隱情?
    更讓許世友怒不可遏的,是448團3營8連在經過了3天難以看到希望的固守待援後,最終決定集體放下武器投降,成為對越戰爭中我軍的奇恥大辱。而這場恥辱,本不應該發生。在靜夜史看來,東線指戰員從上到下的過分樂觀和輕敵,是造成這一悲劇的根本因素。當然,50軍150師的自身問題,也是導致這起災難的重要因素。
  • 18部反映對越作戰的電影中,6部與越特工鬥智鬥勇,你都看過嗎?
    據初步統計,反映對越作戰題材的故事片至少有18部,其中主要描寫與越南特工鬥智鬥勇,或越南特工在電影中佔據篇幅較多的電影共有六部。下面我們就點評一下這六部影片。《年輕的朋友》1981年上映,周裡京、方舒、張鐵林主演1979年初,對越自衛還擊戰即將打響。汽車運輸排長鄭冰到某地方醫院向他的未婚妻醫生趙麗麗告別。對如何看待祖國安危與個人幸福的關係,他們產生了分歧。
  • 對越自衛反擊戰時,越軍女兵投降後做這樣的事,手段很殘忍
    那年,我國剛剛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代,這方中越邊境卻戰火重燃,由於越南對我國的挑釁,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炮聲響起了。 在我軍炮兵團強大的攻勢下,反擊戰部隊戰士們從廣西和雲南兩省出發,攻勢勢如破竹,對越南侵略軍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 對越自衛反擊戰時,越軍女兵投降後做這樣的事,手段甚是殘忍
    那年,我國剛剛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代,這方中越邊境卻戰火重燃,由於越南對我國的挑釁,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炮聲響起了。 在我軍炮兵團強大的攻勢下,反擊戰部隊戰士們從廣西和雲南兩省出發,攻勢勢如破竹,對越南侵略軍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 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後,楊得志升任總參謀長,為何許世友退居二線
    1979年,越南試圖擴大版圖,便數次挑釁我國邊境,迫於無奈之下,我軍打響了震驚世界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決定兵分兩路由東西進攻,東線主要由時任廣州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上將指揮,而西線則由剛調任的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上將指揮,其間,兩軍都歷經磨難,跋山涉水,在槍林彈雨中勇猛作戰,最終,成功殲滅越軍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我軍師長的一項發明使越軍屢陷深潭,他是誰?
    一九七九年的對越反擊戰中,張萬年以過人的作戰指揮能力,帶領我軍與越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張萬年對越南的地形情況非常熟悉,他結合了越南的地形特點,加上自己以前作戰的經驗,靠一次發明取得了戰爭的勝利,讓無數越南士兵一去不復返。這究竟是什麼樣的發明讓張萬年戰功無數?
  • 黃忠能與關羽勢均力敵,為何贏不了李嚴,原來是個無奈之舉
    孔明在陣中教鳴金收軍。黃忠回陣,問曰:「正待要擒李嚴,軍師何故收兵?」孔明曰:「吾已見李嚴武藝,不可力取。來日再戰,汝可詐敗,引入山峪,出奇兵以勝之。」黃忠領計。次日,李嚴再引兵來,黃忠又出戰,不十合詐敗,引兵便走。李嚴趕來,迤邐趕入出峪,猛然省悟。急待回來,前面魏延引兵擺開。孔明自在山頭,喚曰:「公如不降,兩下已伏強弩,欲與吾龐士元報仇矣。」李嚴慌下馬卸甲投降。軍士不曾傷害一人。
  • 七九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和越軍,犧牲的高級將領都是誰?
    對於上個世紀的戰爭,讓我印象深刻的除了中日抗戰外,便是1979年的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因為越南對中國邊境的多次挑釁,中國終於忍不住要給越南個教訓,即便當時的中國實力並不雄厚,但是為了展示中國的實力,中國決定在短時間內結束反擊戰,於是,這場對越自衛反擊戰僅持續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卻也損耗了中國的不少力量。
  • 對越自衛反擊戰:19歲女兵被越軍圍困,想一妙計,順利脫身
    古有花木蘭替父從軍,今有張蘭蘭為國徵戰,對越反擊戰一役,張蘭蘭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後退出軍隊現役,如今的張蘭蘭早已為人母。
  • 上將李作成,對越自衛反擊戰打出來的名將,首任解放軍陸軍司令員
    提起發生在我國近代史上的戰爭,對越自衛反擊戰肯定是一個繞不過的話題。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不僅磨礪了我軍將士的意志,更為我軍提供了豐富的實戰經驗。與此同時,在這場戰爭中,我軍湧現出大批戰鬥英雄和優秀將領,上將李作成就是其中之一。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蘇聯為何沒派兵增援越南?
    一旦自己進攻侵略中國,蘇聯必定能夠形成南北夾擊之勢。可惜越南的美夢並沒有實現,縱觀整個中越戰爭,蘇聯根本沒有派兵越南。 戰爭中的士兵 對越自衛反擊戰之前的國際形勢 1949年10月1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在天安門上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