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ving Penn | 攝影由愛而生.

2021-02-07 路過

VOGUE 美國版 2020 6/7封面
攝影:Irving Penn,1970



真好,一本不是流量人物擔當封面的雜誌回到我們的世界。

Condé Nast創意總監說,這朵強勢的玫瑰,象徵著美麗、希望與喚醒(beauty, hope, and reawakening.) ,也如《小王子》的作者Saint Exupéry筆下的那顆「好種子」對未來許下的承諾。這個時刻,人類更應思考與自然的關係。我們必須朝著太陽,追尋光。

1967至1971年間, Penn為美版VOGUE的聖誕刊創作了幾組花卉作品。作品以鬱金香開始,用長島野花作為結尾。之後,他迷戀上了這個主題,照片集中呈現在1980年出版的攝影集《Flowers》中。


因為美版的VOGUE 2020 6/7封面,去看了Irving Penn的許多作品。

 

不同生命狀態下的花卉,在佩恩的目光裡呈現出一種枯絕的美豔。讓人不由自主地停下,駐足,凝視。

他一定有一個只有自己可以進入的臆想世界。其間,他觀察著虞美人、芍藥、玫瑰和各種野花們皺紋的疏密、皮膚的乾濕、筋絡的曲直、色澤的暈染,享受她們衰敗過程中捉摸不定的靈妙,從而呈現那一刻花朵的人性化肖像。他曾這樣解釋自己的拍攝行為:「It's really a love affair.」是的,由愛而生,他是靈魂捕手。

 

順時針序:
巴別塔,2006
日本空間站,2006
老化蘑菇,1988
香菇,木炭畫,1984 

佩恩早期對繪畫和雕塑的接觸影響了他在攝影領域的視覺表達。在他的畫作中,你看得到米羅式的稚氣、畢卡索式的解構、弗朗西斯·培根式的破碎。他喜愛舊而清爽的不飽和的肌理與顏色,也運用沙石、阿拉伯樹膠等別樣的介質完成畫作。我想,佩恩對於老布、鏽鐵、朽木、巖礁這類物質一定也有所欣賞和思考。


以至於,他的彩色影像視界裡蒙著一層紗感的灰色,其中有一部分是當年膠片賦予之的,那是數碼時代無法達到的濾鏡,就像油畫上的光彩、清晨霧靄裡的水汽。物理化的稍縱即逝,需要那時那刻的自然通過各種維度的合力去達成,再經由時間顯像與凝結。這種長久的光合作用,數碼時代的程式無從複製。

佩恩遇見的旅人、路過的風景,當然也是詩意的。他的街巷裡,充滿著水和風的流動,還有各種幾何符號、字母招貼,我能想像那一刻獨自的他腦海裡的奇思妙想正在天馬行空。他也喜歡拍攝置身角落裡的人物,我猜,在這樣的小小的世界裡,佩恩或許會有所感-自己的鏡頭可以完全凝聚和攝取對方的眼神和情緒,有意思的是,角落也是摺疊光的容器,採納千萬種灰度的層次。

 

左:電報員,巴黎,1950下:女工,倫敦,1950

無論是靜物還是人物,佩恩從不為肖像設置光怪陸離的背景,他的視覺體系是純淨的,由所感知到的細小綿密變幻的灰度,匯聚成一種立體的豐富,就像一張一張有著不同的肌理、厚度、褶皺、雜質的白紙,那是凸顯主角最好的底色。尤其記得一組他在1950年代初記錄的巴黎、倫敦、紐約的60個小行業工作者,賣洋蔥的小販、電報員、消防員、清潔工、牛奶工、廚子、麵包師…穿著制服的每個人無不展現著自信的得體與優雅,與雜誌裡表現的精英文化並無二致。

 

幼黃的玫瑰以洛克菲勒大廈為背景慢慢開放
VOGUE, 1948年7月刊

在佩恩九十二歲的生命裡,他為VOGUE工作了六十六年,誕生了165張封面,勝過任何一個獨立的攝影師。而他本人一貫低調,避免被人矚目。我想,他從來都是把自己放在一個觀察者的角色來面對這個世界,從來也不想成為一個主角。好的作者,都是讓作品說話。

關於佩恩本人的肖像並不多,他最喜歡的一張,是在一面破碎鏡子裡的自己,好像鏡花水月琢磨不透,而你卻很容易在對視裡與他連結。

所有圖片版權
© VOGUE Magazine/ The Irving Penn Foundation


或許,還有一些舊文會引發您的閱讀興趣:)

如果喜歡,感謝點亮右下角「在看」或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大 師 眼】肖像之美 Irving Penn
    伯格曼歐文·佩恩理解肖像攝影的局限性,也許這就是為什麼他如此精通此道。英國國家肖像畫廊舉辦了一場名為《肖像》的展覽,通過120幅肖像作品,回顧這位攝影家70年來具有鮮明風格的肖像攝影生涯。歐文·佩恩(Irving Penn)很早就被中國的攝影雜誌介紹,在人像攝影的教科書裡,Penn的作品常被用作教學上的範例,來指導學生如何刻畫人物,如何捕捉神態,如何構思,如何將黑白的光影語言凝練成詩一樣。
  • [畫倉] 角落裡的藝術家丨​歐文.佩恩 Irving Penn
    約翰·馬林John Marin1870年12月23日-1953年10月2日美國現代藝術家1870年出生於紐澤西州其母親生下他九天之後因病去世所以他的童年由祖父母照顧長大Fashion photographs時尚攝影
  • Chrome | 對於生與死的愛 那就是攝影
    克羅姆(Chrome)青年影像藝術空間由中國攝影師寧凱與荷蘭攝影師Sabrina Scarpa於2018年共同創立,旨在成為東西方文化之間的橋梁
  • 《聖殤》罪惡,由愛而生,由愛而死
    這部作品由李廷鎮、趙敏秀等人加盟,除金獅獎外還曾榮獲第33屆韓國電影青龍獎最佳影片、第6屆亞太電影評審員獎等。 這部電影所採用的色調,不得不說是其一大亮點。影片開頭就毫不掩飾地展現出一個色調昏暗的屋子,開門見山直接給人一種極度壓抑和緊張感。
  • 由愛而生的報復
    卡洛以假死為名騙多明妮來波蘭參加他的葬禮,他悄悄躲在暗處,用放大鏡看到葬禮上日思夜想的前妻為他流下了眼淚,卡洛百感交集。多明妮深夜回到旅館,沒想到卡洛靜靜地躺在床上等著她。不一會兒警察來了,以涉嫌謀殺罪(謀殺卡洛)把多明妮送進監獄。影片結尾換了身份的卡洛忍不住思念去探望多明妮,多明妮在監獄窗子裡向卡洛揮著手,卡洛淚流滿面的特寫鏡頭。白色情迷所講述的平等,從多明妮的角度來看,是要求性與愛的平等。達不到就痛快離婚。從卡洛的角度來看,平等和尊嚴的概念,不僅有家庭性,還有社會性。他一直渴望得到多明妮的愛,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
  • 春天裡的花|「悅攝影」主題攝影集
    本期主題攝影來自於「悅攝影」學員,在宇哲老師、悅老師的指導下,各位攝友拍攝的「花兒主題」作品以及拍攝體會。
  • 愛由心生,珍惜眼前人
    禪師道:「在婚姻中沒有愛才是最殘忍和最不道德的,你現在愛上了別人,已不愛她了,你這樣做並沒有錯。」男人著看急地說:「可是我妻子很愛我,真的很愛我。」禪師道:「那她至少還是幸福的。」男人迷惑不解:「我要與她離婚然後另娶他人,她本應該是很痛苦的,您為什麼說她是幸福的呢?」
  • 花卉攝影:石竹,母親節的專用花卉,代表著母親的愛,純潔的愛
    莖由根頸生出,疏叢生,直立,上部分枝。葉片線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稍狹,全緣或有細小齒,中脈較顯。花單生枝端或數花集成聚傘花序;紫紅色、粉紅色、鮮紅色或白色,頂緣不整齊齒裂,喉部有斑紋,疏生髯毛;雄蕊露出喉部外,花葯藍色;子房長圓形,花柱線形,花期5-6月。
  • 熊玲:對「到底是由愛生『性』還是由性生『愛』」等問題的回覆
    到底是由愛生「性」還是由性生「愛」?這個提問顯示了性與愛的因果關係,但性和愛本質上是獨立的,是人類的兩大基本需求,它們沒有直接的相關性,所以,也就談不上是由誰生的誰。在戀愛的親密關係中,性與愛或許存在一定的相關,比如,有一對戀人,女孩起初對男孩一見鍾情,很久之後才有性的感覺,而男孩對女孩最初連喜歡都談不上,但對她有性衝動,在女孩的執著追求下,男孩接受了戀愛,談了一年,他終究沒有愛上那個女孩,最後分手了。這個例子看出,那女孩是因為愛而生性,仿佛愛與性之間是必然有關聯。
  • 自古情情愛愛由心生
    在大學的生活裡,我們總是在校道上,教室裡,體育場邊,遇見很多的情侶,手挽手,肩並肩地走在夕陽的餘暉裡,是那麼地親密,那麼的羨煞旁人,心生嫉妒。但這樣的愛情太過美好,單純,真正能走在一起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 「愛攝影的女孩—室內人像攝影實戰篇」
    親愛的廣科人er你想要學習攝影知識嗎?你想要拍好室內人像嗎?那下面就讓「校園攝影師」曾老師帶著你一起學習吧!定主題——愛攝影的女孩其實每一次拍攝未必一定要定個主題,但定下一個主題卻會讓你的拍攝目的更加明確。模特文清是我們信息中心教育技術部管理下的大媒廣科協會的會員,平時經常跟著老師拍攝一些活動,也是個攝影愛好者,這次我特地讓她帶上自己的相機,作為一個重要的道具來使用,並定下這次拍攝的主題——「愛攝影的女孩」。
  • 【愛攝攝影】棚拍攝影培訓班
    現代的人們為了突出自己的個性,可以付出一定的金錢去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比如旅遊,看電影,攝影等,如今社會的開放,全世界文化的融會,現代人都更喜歡表現自己,尤其是80.90後甚至00後,致力於發掘每個人內心對攝影不同的追求,不在局限於風景旅遊攝影,我們將設立室內人像攝影培訓班,基於此點,室內人像攝影將以常見影棚閃光燈配件及使用技巧和實踐人像模特拍攝為基礎的人像攝影培訓。
  • 薇拉攝影 我相信 為愛發聲,公益活動傳遞正能量
    薇拉攝影為愛發聲,堅守相信的力量薇拉攝影作為一個高端攝影品牌,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給予新人幸福的使命感,為愛發聲是薇拉攝影一直堅持在做的事情,此次薇拉攝影堅守相信的力量,用一句句#我相信#向大眾傳遞著治癒人心的溫暖與愛。相信春光將趕走陰霾,愛與暖意不會缺席,向愛而生,定會戰無不勝。
  • 「相由心生」啥意思?
    「相由心生」啥意思?他愛不愛你愛你多少能從眼神裡看出來嗎?看著我的眼睛說相由心生,第一種解釋說的是一個人的面相,美好醜陋奸詐平和自卑孤傲張狂猥瑣等等表現,是有ta的內心決定的。相由心生,第二種解釋是行為表現都是由發心心性決定的,這是佛家的解釋,說的是一個人表現得溫良恭儉讓真善美假惡醜等等行為,是由這個人的本性決定的。放到戀愛婚姻家庭經營裡來理解,就是兩口子是不是相愛,愛多愛少,愛真愛假,也是可以通過各種表現被發現的,我覺得各種具體示愛的言行當中,眼神是最重要的。
  • 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因愛故生憂,因愛故生怖。 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這是一句出自佛經的話。消極,但不無道理。大多數的男男女女,世間糾葛,總難離愛恨二字。佛曰:「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 鍾麗緹:冰肌自是生來瘦那更分飛後,運河濟寧攝影隨筆札記
    冰肌自是生來瘦那更分飛後----蘇軾《虞美人》 哪有歲月不敗美人,只是美人足夠自律;如今家庭美滿的鐘麗緹重回舞臺,追逐自己的事業,保持著玲瓏有致、瘦而不柴的好身材,驚豔在舞臺上展現出來的自信由內而外散發
  • 有一種幸福的感覺,是由愛而生的,你相信嗎?
    每天一點愛戀相信,有一種幸福的感覺,會由愛而生。如果再多一點愛,不是更幸福嗎?但是,如果有一天,世界已改變,滄海已變成桑田,她還會不會讓我守候在身邊,如果有一天,時光都走遠,歲月改變了青春的臉,寶貝還會不會,讓我給她愛戀。於是,我仍會囑咐自己,要清醒地按照三大原則去單相思,要一天一點愛憐,把最真最好的自己的給她。
  • 【愛攝技巧】旅遊必備的攝影小工具
    愛攝影 愛生活www.isying.com 關於「旅遊攝影」最熱門的話題,通常就是「應該帶甚麼鏡頭?」又或是「單反好還是無反好?」然而除此之外,如果你想拍到漂亮、有趣或是獨特的作品,其實小工具也是不可忽視的!
  • 我們為什麼愛日本攝影?
    引用作家大竹昭子的話:「世界上有一種攝影類別演繹了攝影的這種特質,兼具有意識及無意識的行為,直面混沌的人類世界原本的樣子進行拍攝,它就是日本攝影。」日本攝影在世界領域中嶄露頭腳,始於荒木經惟1971年在奧地利格拉茨舉辦的個展"AKT-TOKYO",自此以後,森山大道也開始在全球各地展覽。但這一時期的日本攝影仍被認為缺乏自我意識,有意模仿歐美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