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一個懂音樂的人,但酷愛看音樂類綜藝節目。
近半年的時間,《我們的歌》《歌手:當打之年》《天賜的聲音》等被我盡收眼底。
在上面三類節目中,我最喜歡的當屬《我們的歌》。配對環節,在沒有經過彩排、不知對方是誰的情況下,共同演繹一首歌,這足以看出雙方所做的努力和水平。而且節目在唱歌之餘,還加入了「真人秀」的成分,吸引了很多觀眾。最主要的是,在之後的比賽中,歌曲都是那麼動聽,那麼有味道。新老共唱一首歌中,老一輩還甘願做綠葉,來襯託新一輩這朵紅花,這種奉獻和幫扶的精神,我也看出來了。
然後說說《歌手》。這次《歌手》如果說有亮點,那亮點就是「當打」兩個字。選的歌手都是以前來過的,沒有新意,甚至有網友戲稱是「回鍋肉」。從奇襲到最後決賽,你會發現,留到決賽的歌手還是那些首發歌手。奇襲歌手基本上都成了陪跑的,就留下吉克雋逸。而且奇襲歌手基本上都是些小年輕,很多我都沒有聽過名字(主要怪我孤陋寡聞),竟然還有團體?多對一?如果讓他們這些小鮮肉和那些擁有百萬粉絲團的在線歌手pk,而且又是投票選擇,結果誰負誰勝,可想而知。所以這次的《歌手》,可以說是「苟延殘喘」了。
最後說說《天賜的聲音》,我最不喜歡的音樂節目。名為天賜的聲音,實為聲音的配對,還是盲選,瞎配對!天賜在哪裡?配對的很多都是想要的留不住,不想要的硬塞來。看看那些樂評人,都好會點評啊,不知道會不會唱歌,說的倒是天花亂墜,還能把人家選手罵哭,看著挺厲害,挺嚴肅,不知道是不是節目的效果,反正我看了都傻眼了。
剛開始節目是四個歌手,最後主持人海泉也加入進去,又變成了五個。到底應該是幾個?可見策劃人還沒真正想好,節目就趕鴨子上架了。特殊時期,節目還落下兩期沒有播放?笑得網友直跺腳!
再說說主持人,一看就是新手,沒有經驗,情商也一般般。當節目觸及到黃綺珊的一些傷心事,主人公落淚時,主持人竟然沒有反應過來給人家遞點紙,而是黃媽主動要紙?估計主持人日後想起來,也會說這個經歷是他主持生涯中的大翻車吧!
最後選的天賜的歌就更別提了。在現場樂評人看來,可能改編的越花哨就越符合金曲的標準吧?記得王力宏曾說,經過時間的淬鍊,他感覺娓娓道來的溫情的歌曲也是有力量的,而不僅是那些炫技的歌曲。
在這裡,我只是說說自己的看法。其實,每種音樂做出來都有它的意義所在,每種音樂節目也有它的優點和觀眾!比如音樂鬼才華晨宇,一個很可愛很努力的人,很多人不欣賞他的音樂,但愛他的粉絲依舊只增不減。
你最喜歡的是哪類綜藝節目?和我一起來探討吧!我國綜藝節目的進步,需要我們普通大眾的推動和支持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