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清嘉慶御醫汪必昌初期成果發布會」舉行

2021-01-18 中國臺灣網

  人民政協網北京5月6日電(記者 劉喜梅)「清嘉慶御醫汪必昌著作《聊復集 怪症彙纂》初期研究成果發布會」6日在京舉行。發布會由中國收藏家協會書報刊收藏委員會主辦,(中國書店)北京海王村拍賣有限公司和北京世諾醫學交流中心協辦,中國收藏家協會書報刊收藏委員會中醫藥文獻研究小組承辦。

  清嘉慶御醫汪必昌著作《聊復集 怪症彙纂》初期研究成果發布會現場。人民政協報 人民政協網記者 齊波攝

  清嘉慶御醫汪必昌著作《聊復集 怪症彙纂》初期研究成果發布會現場。人民政協報 人民政協網記者 齊波攝

  活動視頻

  多位中醫藥學專家參加了本次發布會,其中包括全國古籍領導小組成員、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屆學術委員會委員餘瀛鰲;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師承博士後導師、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主任醫師馮世綸;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針灸學院前院長、教授谷世喆;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古籍室原主任、北京崔月犁傳統醫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樊正倫;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前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鄭金生;北京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說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陳建國等。

  孤本填補中醫藥學空白

  與會中醫專家一致認為,清嘉慶御醫汪必昌所著《聊復集 怪症彙纂》四種未刊稿本作為怪症研究孤本,填補了中醫藥學研究空白。

  與會專家鄭金生教授從事中醫藥古籍文獻研究逾40年,曾主編《海外中醫珍善本古籍叢刊》和合纂柏林藏中醫藥抄本英文書目,對國內外中醫文獻了如指掌。他說:「查檢國內各大公共圖書館及中醫藥院校圖書館書目,同時查閱日本、韓國、美國、德國及我國臺灣省等現存中醫圖書類書目,暫未發現有其他中國古代御醫彙纂的怪症奇方稿本傳世。」馮世綸教授則進一步指出,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是中醫藥的古代藥物學集大成者,汪必昌所著《聊復集 怪症彙纂》可謂中醫藥古代治療怪症的集大成者,其四種未刊稿本的學術和文物價值,可比肩《本草綱目》底稿。

  這樣的評價,與汪必昌的醫術水平分不開。在本次成果發布會的重要成果之一——《清嘉慶御醫汪必昌考略》一文中,介紹了汪必昌從布衣儒生到宮廷御醫的經歷,並從「生平考」、「醫術考」和「近聞錄」三方面對清代御醫汪必昌進行了考證。這是一篇刊發於《中華中醫藥雜誌》第33卷第4期(2018年4月)的論文,因《中華中醫藥雜誌》被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等資料庫收錄,該論文的發表也受到了海內外中醫學界的關注。論文表示,《中醫人物詞典》中收錄清代名醫達兩千餘人,其中醫術深厚至可稱「醫學家」且地位顯赫至「御前太醫」者卻不過五人,清嘉慶御醫汪必昌就在其中,其正是因為醫術高超而以布衣召入宮廷。

  「更為重要的是,雖然已經過去了200年,汪必昌以怪症治療為主的孤本著作仍然具有重要的中醫臨床價值。作為御醫,汪必昌的學術經驗相當豐富,因而這個孤本也大大補充了《聊復集》原刊。而如果我們把該孤本中治療疑難雜症的秘方成功開發為現代中藥,不僅是對中國醫學界的重大貢獻,對國際臨床醫學來講也是重大貢獻,青蒿素就是如此。」餘瀛鰲強調。他還建議,因該孤本是中國中醫藥學的珍貴財富,希望孤本持有者(即民間收藏家)能夠處理好珍本和國家利益的關係,希望珍本不要流失海外,而是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或將孕育國家級絕密中醫藥配方

  除填補了中醫藥學空白,孤本《聊復集 怪症彙纂》的重新問世,還有望孕育第三個國家級絕密中醫藥配方。

  據谷世喆教授介紹,目前我國僅有2個國家級絕密中醫藥配方,分別為片仔癀和雲南白藥,其中片仔癀的配方即來自於宮廷御醫。這兩個國家級絕密秘方,都注重唯一性、實效性和傳承性。而同樣作為宮廷御醫,汪必昌的醫學造詣一樣不容小覷。

  以兩個事例說明。在稿本中,記載了「消渴飲」藥方,指出將冬瓜等原料,經神秘工序,可治療調理糖尿病。多位中醫專家讀後表示「此真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獨無僅有」;另外,該稿本記載的「河豚毒」,除記載前人的三種藥方外,汪必昌另行增補「復得一方……水調灌之,大妙!」。眾所周知,河豚毒至今沒有有效的解毒方法,汪必昌的方法在實際應用中獲得「大妙」的效果,可謂是獨有獨創。僅解「河豚毒」一個藥方,就有海外買家願出價2000萬元人民幣。

  與會專家表示,因該稿本記載的神秘藥方諸多,且汪必昌的記載詳細可行,開發出藥品的可能性極大。屆時新藥開發成功,憑該稿本的神秘性和唯一性,極有可能申報國家級絕密中醫藥配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或中醫藥保護品種。

  記者同時獲悉,《聊復集 怪症彙纂》四種未刊稿本現由(北京)中國書店旗下拍賣公司負責銷售。中國書店是新中國首家經營珍貴古籍文獻和古舊書刊的國有企業,傳承中國千餘年古舊書業文脈,建店至今已有60多年。中國書店總經理張曉東在會上指出:「在中國書店建店以來所收購的珍貴古籍記錄、店藏曆代珍貴古籍善本目錄,以及60多年銷售(含拍賣)史上,這是第一次經手中國古代御醫的稿本,古代御醫治療怪症的方法(秘方偏方等)稿本就更是首次經營,這也填補了中國書店經營的一項空白。」

相關焦點

  • 白堊紀黑龍江海倫生物群化石研究調查成果發布會在哈爾濱舉行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記者高偉)12月18日,「白堊紀黑龍江海倫生物群化石研究調查成果發布會」在哈爾濱舉行。經國家權威機構的地質研究、古生物化石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反覆考察論證,在海倫大峽谷發現的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包括蕨類植物莖幹化石、裸子植物木化石以及恐龍化石和鱉化石等,極具歷史和科研價值。海倫大峽谷古生物群遺蹟是研究東北地區恐龍時代植被、古環境、古氣候,探討東亞、西歐和北美地區白堊紀植物群關係的重要依據。
  • 長海醫院舉行重大科研成果新聞發布會,劉建民教授團隊腦卒中...
    長海醫院舉行重大科研成果新聞發布會,劉建民教授團隊腦卒中救治臨床研究領跑全球 2020-05-09 0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蟻蛛的長期哺乳行為研究成果發布會在北京召開
    ,介紹版納植物園研究員權銳昌及其同事陳佔起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在Science(《科學》)上發表關於蜘蛛長期哺乳行為的重要研究成果。發布會現場,這項研究是中國蜘蛛研究成果第一次登上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雜誌。
  • 鄭州市大腦建設成果2020發布會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香港每日電訊(CAN記者:邢傑杜豐)12月20日,鄭州城市大腦建設成果2020發布會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行,118個應用場景全面上線運行,這標誌著鄭州成為全國首個全場景數位化運營城市。鄭州城市大腦承建方數字鄭州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郝亮發布了項目建設總體成果。鄭州市生態環境局局長王春曉,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李芳,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付桂榮,交通運輸局局長翟政和城市管理局副局長翟月修分別分享了各領域建設成果。
  • 牛津大學Wellbeing研究中心中國發布會在上海舉行
    9月中旬,牛津大學哈裡斯·曼徹斯特學院(HMC)中國晚宴暨Wellbeing研究中心中國發布會在上海西郊賓館隆重舉行。牛津大學副校長、哈裡斯·曼徹斯特學院院長簡·肖(Jane Shaw)教授,哈裡斯·曼徹斯特學院副院長、Wellbeing研究中心主任、KSI院士Jan-Emmanuel De Neve教授,KSI教育集團主席、KSI總經理、合伙人、楷思愛戰略委員會委員及上海公司董事長等校方及KSI代表出席發布會。
  • 讓城市更聰明更智慧鄭州城市大腦建設成果2020發布會舉行
    香港每日電訊(CAN記者:邢傑杜豐)12月20日,以「城市會思考·鄭州更美好」為主題的鄭州城市大腦建設成果2020發布會舉行。副省長、市長王新偉出席發布會並與社區群眾、企業和基層工作人員代表共同啟動「鄭州城市大腦應用場景,市委副書記周富強、副市長高永、省大數據管理局副局長黃民江參加相關活動,副市長吳福民、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分别致辭。科技創新和數位化變革是城市發展的推動力。
  • 菏澤召開「文化賦能•產業振興」金山硯系列研究成果新聞發布會
    菏澤召開「文化賦能•產業振興」金山硯系列研究成果新聞發布會
  • 社科院創新工程2015年度重大成果發布會——基礎研究專場
    中國社會科學院2015年度創新工程重大成果系列發布會基礎研究成果發布會現在開始。我謹代表發布會主辦方和承辦方向出席今天會議的各位嘉賓、新聞媒體以及長期關注和支持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感謝!
  • 文化賦能•產業振興」 金山硯系列研究成果新聞發布會召開
    文化賦能•產業振興」 金山硯系列研究成果新聞發布會召開 2020-12-25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化賦能•產業振興」 金山硯系列研究成果新聞發布會召開
    12月25日,「文化賦能•產業振興」金山硯系列研究成果新聞發布會暨捐贈地方儀式召開,主要介紹金山硯研究開發系列成果。記者獲悉,金山硯研究開發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設計與創新相結合、文化與產業相結合的路線,通過深入金山石礦區,實地開展創作研究,開發了金山硯系列作品,打造金山硯成為魯硯的新品種。
  • 嘉慶皇帝的春耕典禮鬧劇
    清朝初期,皇帝為表示重視農業生產,在春耕前要舉行隆重的耕耤(帝王親自耕種的田地)典禮儀式。國家祭祀分為三等:大祀、中祀、群祀,祭祀先農屬於中祀。每年的仲春亥日祭祀先農,舉行耕耤禮。這一天,皇帝要出宮南行來到先農壇,迎神、奏樂、上香,率群臣對先農行三跪九拜禮,以示恭敬。祭祀先農之後,皇帝便更衣來到耕種的地方,面南而立,隨從耕種的王公大臣各就各位。戶部尚書手持耒耜也就是耕地的農具,順天府府尹手拿趕牛鞭,面北跪獻皇帝。
  • 歷代宮廷御醫都有哪些「秘方」 ?《中國宮廷醫學醫籍精華》出版
    採用學術源流與現代文獻研究相聯合的方法,結合作者多年臨證經驗,對臨床常見疾病特別是心繫病證進行深入探究,不僅融匯了古代宮廷醫療學術思想,且吸納了現代醫學臨床診療成果,加以分析,同時附有較多美容、養生等秘方秘法。  該書不僅內涵豐富,封面設計也獨具匠心。
  • 2020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成果發布會昨日舉行 3227部作品角逐金...
    2020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成果發布會昨日舉行 3227部作品角逐金紅棉獎 原標題: 12月16日晚,2020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成果發布會在廣州圖書館舉行,正式揭曉金紅棉優秀紀錄片名單以及中國故事提案大會「十佳方案
  • 大型紀錄片《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發布會在京舉行
    1月25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語環球節目中心、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宣傳部攝製的八集大型紀錄片《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在新聞發布會上,與會的專家學者觀看了節目樣片,他們認為,該片主題宏大、內容生動、脈絡清晰,製作精良,填補了新疆歷史專題傳播教育領域的空白,體現了國家話語的力量。
  • 紀錄片《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發布會在京舉行
    1月25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語環球節目中心、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宣傳部攝製的八集大型紀錄片《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該片以「歷史、民族、宗教、文化」四大維度為視角,用重大考古成果和美輪美奐的視聽影像,完整梳理新疆在中華文明大視野下的歷史脈絡,全片用一個又一個歷史事實,一件又一件珍貴文物,深刻闡明新疆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是中華民族的組成部分,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新疆歷來是多種宗教並存的地區。
  • 安德普泰旗下新品牌「芙清密鑰」發布會在上海成功舉行
    安德普泰旗下新品牌「芙清密鑰」發布會在上海成功舉行 2020-08-04 13:44:00來源:北國網
  • 《教育思想的花園》新書發布會舉行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春銘)12月26日,由教育科學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舉辦的「教育基本理論建設的時代使命」學術研討暨《教育思想的花園》新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 嘉德香港15秋拍 清嘉慶 青花礬紅描金懋勤殿雲龍紋璽印盒
    嘉慶其時,清宮各殿存放寶璽各有分配與側重:交泰殿專門保存國寶,壽皇殿專門貯存前朝不用寶璽,懋勤殿則存放當朝正在使用的寶璽。《國朝宮史續編》可為印證:「嘉慶間《寶藪》一冊,所載寶璽多至九百餘方,貯懋勤殿」。據沈初《西清筆記》卷四記載:「御用銅、玉、凍石印章,皆貯懋勤殿,有《寶藪》一冊,每遇御筆書畫發下,用寶諸臣擇印章字句合用者,位置左右,以令工人」。
  • 北京公布大運河文化帶最新考古成果--山西青年報2020年11月09日08...
    北京公布大運河文化帶最新考古成果 北京市文物局局長陳名傑發布了大運河文化帶最新考古成果。   他說,大運河北京段沿線的考古成果等級高、分布密集、時代跨度長,是祖先留下的珍貴物質和精神財富。近年來,北京不斷深入挖掘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先後在白浮泉、玉河故道等9處遺址點取得重要考古成果,遺址類型包括閘、堤、橋等運河水工遺存和城址等。
  • 劉德海音樂藝術周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行
    2020年12月25日上午10:00,中國音樂學院舉行「劉德海音樂藝術周」「中國樂派交響樂團中國樂派作品系列展演活動」新聞發布會,宣布中國音樂學院將於2021年舉辦一系列音樂藝術活動。中國音樂學院校長、中國樂派交響樂團藝術總監王黎光教授,中國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中國樂派交響樂團首席指揮邵恩教授,琵琶表演藝術家、中國音樂學院國樂系楊靖教授出席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中國音樂學院研究生院院長、中國樂派高精尖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王萃教授主持。中國自古被稱為「禮樂之邦」,擁有歷史悠久且豐富絢爛的傳統器樂及聲樂藝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