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酒、不微服私訪的乾隆皇帝

2021-02-07 澎湃新聞

張宏傑丨文


清朝第六位皇帝乾隆,可以說,是中國讀者最熟悉的皇帝之一,大家通過電視、小說,對他已經比較了解了。


但是影視文學作品中的乾隆,和真實的乾隆,反差很大。


比如,在野史傳說中,乾隆皇帝沉溺酒色,日日笙歌宴飲。而事實上,乾隆不喜歡喝酒。除非在一些重大慶典場合,他會象徵性地喝上那麼一口,平時,他生活十分節制,基本不飲酒。一個有力的證據是,他一生寫了幾萬首詩,但是從不以「酒」字入詩。你去翻乾隆的詩集,裡面沒有一個酒字。


《戲說乾隆》劇照,鄭少秋飾演乾隆皇帝。


再比如,許多電視劇裡,乾隆都是一個喜歡私訪的皇帝,沒事就喜歡到胡同裡逛逛,體驗體驗老百姓的生活。有一個傳說,是說有一年年三十晚上,乾隆從通州微服私訪歸來,天色已晚,飢腸轆轆,店鋪都關門了,只有一家「王記酒鋪」還在營業,乾隆便與隨從進店,要了一壺燒酒,幾盤燒賣,吃了感覺不錯,於是要過紙筆給「王記酒鋪」寫了三個大字,叫「都一處」。從此「都一處」名聲大震,成了京城一個有名的飯店。


事實上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清代皇帝特重祖制,他們出門兒,有一套嚴密的保安制度。同時那個時代,一個皇帝如果微服出宮,被人發現了,會被認為是一種極不自重,極不自愛的荒唐舉動。乾隆皇帝,是一個特別好面子,特別重視規矩的皇帝,他對自己要求極高,要求自己一舉一動都要成為後世帝王的楷模。所以乾隆不可能經常私訪。我們退一步說,他即使有過一兩次私訪,也不可能還到處給人題字,暴露自己的身份。


《宰相劉羅鍋》中的乾隆


再比如人們津津樂道的劉墉劉羅鍋的故事。說劉墉,是皇太后的乾兒子,因此也是乾隆的幹兄弟。沒事就和乾隆開開玩笑,有的時候還捉弄捉弄乾隆。其實把這樣的故事安排在乾隆朝,是特別不合適的。因為乾隆是中國歷史上對大臣最為嚴厲的皇帝之一,他對君臣之分,看得非常重,乾隆朝的大臣,即使貴為大學士,見了皇帝也如同老鼠見了貓,大氣都不敢出。三朝老臣張廷玉,那可是乾隆的師傅,就是因為在乾隆面前一句話沒有說對,丟官罷職,滾回老家,身敗名裂,一生功業毀於一旦,因此乾隆朝的大臣,絕對不敢在皇帝面前炸刺兒。


所以我們通過影視文學作品得來的乾隆印象,大部分是站不住腳的。所以我要為大家講述一個真實的乾隆形象。我們要側重分析乾隆的性格與命運,總結乾隆一生的成功與失敗。


現在人事部門要是錄用一個人的話,會要求他提供一份簡歷,以便了解一下他的基本情況。哪些基本情況呢?第一,姓名,曾用名,第二照片,看看你長什麼樣,第三,出生年月,家庭背景,第四是主要經歷,做過哪些事情,取得過什麼主要成績,等等。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給乾隆製作一張履歷表,看看他的基本情況。


乾隆履歷表的第一項,姓名,生日。


乾隆皇帝姓愛新覺羅,這是清皇室的姓氏。他本名弘曆。這個名字,我們可以講幾句:清朝開始的時候,皇子皇孫起名沒有什麼規章制度,起得很隨便。有的是以排行起名,比如努爾哈赤最小的兒子「費揚古」,這是一個滿族名字,什麼意思?「老疙瘩」。有的是以動物命名。鼎鼎大名的攝政王多爾袞,這個名字什麼意思?「獾」,一種動物。有的是以物品命名。比如努爾哈赤的孫子博洛,什麼意思?涼帽,夏天戴的帽子。還有的是以生理特點起名,貝子傅喇塔,什麼意思,爛眼邊子,爛眼皮。所以入關前,滿族貴族起名是很隨便的。那麼入了關,從康熙朝起,因為受漢文化影響越來越深,康熙就給皇子皇孫起名,定下了規矩。康熙的兒子們,名字的第一個字,必須用胤字,第二個字必須有示字旁,所以你看胤禛,都是這樣。而孫子輩呢,第一個字必須用弘字,第二個要用日字邊。弘曆的歷,繁體字就是日字邊的歷。那麼說到這,我們要介紹一下,滿族人的名字,不能像漢族一樣,和姓連到一起用。比如我姓張,名宏傑,到哪一介紹,我叫張宏傑。而滿族人不能這樣。比如弘曆,不管是自我介紹,還是別人提起他,都只叫他弘曆,不可能管他叫愛新覺羅·弘曆,滿族人歷史上從來沒這樣叫過,不信你去翻翻所有史籍和檔案,都是這樣。現在有時候一些滿族朋友,遞給我名片,一看,什麼愛新覺羅·愛國,或者葉赫那拉·美麗,這個其實不是滿族的歷史習慣。那麼弘曆做了皇帝後年號是乾隆,死後廟號叫高宗,諡號叫純皇帝。所以他的長輩叫他弘曆,百姓叫他乾隆,他的後代子孫尊稱他為高宗純皇帝。


他的生日康熙五十年,也就是公元1711年,陰曆八月十三日,從屬相上說,乾隆屬兔,從星座上來說,他是天秤座。出生地是北京雍和宮,當然關於他的出生地有過爭論,這我們以後還會提到。這是他的姓名和出生日期。


第二項,家庭背景,或者說血統。乾隆的父親是雍正皇帝,這個我們都知道,母親也是滿族人,鈕祜祿氏。從血統上來說,他身上有81.25%的滿族血統,6.25%的蒙古族血統和12.5%的漢族血統。這是怎麼算出來的呢?清代第一第二代皇帝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是血統純正的滿族人,第三代皇帝順治的生母是蒙古人,也就是史上著名的莊妃,博爾濟吉特氏。所以順治身上,滿蒙血統各佔50%。康熙的母親佟佳氏本是漢軍旗人,所以康熙身上,有百分之五十的漢族血統,滿族和蒙古族血統各為25%。到了雍正、乾隆兩代皇帝,他們的生母皆為純正的滿族人,滿族血統就連續上升。所以乾隆皇帝在清代皇帝中,是滿族血統較佔優勢的一位帝王。


《還珠格格》中,張鐵林飾演的乾隆。


履歷表的第三項,就要給乾隆貼張照片,看看乾隆的外表到底是什麼樣?


皇帝是一種非常奇怪的動物,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們長得都差不多。從漢代到清代,你看史書上記載皇帝們的長相,無外乎都是「貌奇偉」、「龍睛鳳目」、「日角龍顏」,這麼幾個詞,歷史書中,皇帝們臉上從來不長麻子、不長粉刺,也不長老年斑。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描寫皇帝的外表,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雖然理論上皇帝應該都長得很英俊,而實際上,絕大多數皇帝長相都很平庸。所以為了不犯錯誤,史官們就用一些格式化的詞語,比如什麼「天日之表」之類的,來搪塞一下。


《清史稿》關於乾隆皇帝的外表只戰戰兢兢地用了四個字:隆準頎(qí)身,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高鼻梁兒大高個。而另一個材料,《清高宗實錄》中則說得多一點,說乾隆長什麼樣呢?叫「生而神靈,天挺奇表。殊庭方廣,隆準頎身,發音鏗(坑)洪,舉步嶽重,規度恢遠,嶷(nì)然拔萃」。(《清高宗實錄》)


這個,說得太抽象了,沒有一個具體的詞兒,所以說了半天等於沒說。中國歷史上,凡是皇帝,必然隆準,也必然頎身,而事實上呢,乾隆身材並不高大。乾隆晚年,英國有一個叫馬戛爾尼的使臣,曾經出訪中國。他目測說,乾隆帝身高約五英尺二英寸,換成公制,約一米六。不過這是乾隆八十三歲時的身高,我們知道,人到老年,身材會有點縮水,估計乾隆年輕時比這要高一些。那麼故宮現在還保存著乾隆夏天所穿的一件十二章朝袍,根據這件衣服的長度,我們可以大致推測,乾隆身高是166,比我還矮那麼一點點,所以說個子並不太高。


這是身高,那麼容貌如何呢?乾隆皇帝酷愛畫像,故宮現存的他的畫像有一百多張。而且由於乾隆時代已經引進了西洋畫法,所以他的肖像畫得很逼真。從畫像中我們可以看到,乾隆「臉龐長方型,或者叫同字型,皮膚白皙,微帶紅潤,眼睛不大,但黑而明亮,炯炯有神,鼻尖稍有點下鉤,體態文雅,外表平和。青年時代是一位英俊瀟灑的翩翩佳公子,老年時代,則即威嚴又慈祥」。


這是乾隆的外表。


履歷表的第四項,也是最重要的一項,就是一生做了什麼大事,取得了什麼成就。換句話說,就是乾隆皇帝的主要功業和歷史地位。


乾隆皇帝之所以在中國歷史上如此引人注目,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他創造了一系列輝煌的統治成績,那麼這些成績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就是一系列歷史紀錄。中國人衡量幸福,很早以前就有了一套明確的標準。什麼標準呢?就是《尚書·洪範》中所說的 「五福」。哪五福呢?壽,富,康寧,攸好德,考終命。第一條是長壽。只有活到一定年齡,你才能享受到各種幸福。第二條,富,有錢,你得有起碼的經濟條件。第三條,康寧,這輩子別遇到什麼大災大難。第四條,攸好德,要有一定的道德追求。不是有句話嗎?清白的良心是最溫柔的枕頭。我們後世對乾隆如何評價是另一回事,乾隆自己,認為自己還是有道德追求的。第五條,就是得善終。這五條,乾隆基本都佔全了,你說他是不是要算是中國歷史上最幸福的皇帝呢?


(張宏傑,1972年生,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清華大學歷史系博士後,現供職於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本文選摘自張宏傑新作《乾隆:政治、愛情與性格》第一講。)



本期編輯 酈曉君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真實的乾隆:身高一米六六、不曾微服私訪,卻創了四個世界紀錄
    乾隆不喜歡喝酒、不曾微服私訪比如,在野史傳說中,乾隆皇帝沉溺酒色,日日笙歌宴飲。而事實上,乾隆不喜歡喝酒。除非在一些重大慶典場合,他會象徵性地喝上那麼一口,平時,他生活十分節制,基本不飲酒。一個有力的證據是,他一生寫了幾萬首詩,但是從不以「酒」字入詩。
  • 皇帝微服私訪用扇子防身?大錯特錯!
    在很多影視作品中,都塑造了清朝乾隆皇帝微服私訪的形象,他手裡總會有一把摺扇,關鍵時刻,摺扇還能充當防身的兵器。實際上,清代的皇帝都是佩刀防身,清乾隆皇帝本人還是一位狂熱的刀劍收藏者。那麼,清宮都有哪些最有名的寶刀利劍呢?中國古代有刀劍之分,刀適合砍,劍適合刺。在戰場上,刀的殺傷力遠高於劍。漢代時,為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騎兵的作戰需要,刀成為騎兵的重要裝備兵器。
  • 清宮宇宙|乾隆皇帝萌萌噠
    無論是張國立飾演的乾隆,還是張鐵林飾演的乾隆,他們演繹的君王本質上,都偏向的是醜行而非是生行。這樣的乾隆皇帝被奸臣蒙蔽、被忠臣戲弄、與俠女發生情愫、與草民義結金蘭,他心中有著大清江山,想要勵精圖治,又不得不無奈接受「貪官是殺不完,還得靠貪官治國」的現實。
  • 和珅能百般逢迎乾隆皇帝,為啥不提前討好嘉慶皇帝?
    許多人在想:和珅是一個聰明圓滑的人,懂得使用各種辦法,對乾隆皇帝百般逢迎,獲得乾隆皇帝的信任。他為什麼不提前討好和巴結嘉慶皇帝?難道他不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
  • 人強命不強,求上聯,對聯皇帝朱元璋,皇帝乾隆的絕聯至今無下聯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也是一種雅俗共賞的文學形式,在中國大地隨處可見它們的身影,對聯的創作,不只是文人墨客深諳此道,普遍百姓也喜聞樂見,中國歷史上還有很多皇帝對此也情有獨,明朝開國皇帝就有對聯天子的雅號,由酷愛對聯,不但打仗時常常用對聯鼓舞士氣,而且還給對聯高人封賞封官。
  • 乾隆皇帝繼後究竟為何被廢?做了15年夫妻,乾隆翻臉不認人
    乾隆皇帝一直是歷史上的熱點題材,近年來,乾隆皇帝的一直活躍在螢屏上,隨著《還珠格格》、《延禧攻略》、《如懿傳》的熱播,我們知道乾隆皇帝在感情上是一個很矛盾的人
  • 鄭少秋最火的4個角色,楚留香、乾隆不算啥,第3個才是演技巔峰!_陳家洛
    原標題:鄭少秋最火的4個角色,楚留香、乾隆不算啥,第3個才是演技巔峰!
  • 乾隆皇帝的試婚宮女是誰,為何乾隆皇帝難以忘懷呢?
    乾隆皇帝最愛的女人不是富察皇后,更不是令妃魏瓔珞,而是一個試婚格格。那麼,乾隆皇帝的這個試婚格格到底是誰,為什麼乾隆皇帝會對她難以忘懷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從歷史的蛛絲馬跡中探究一二。乾隆皇帝的這位憫哲皇貴妃就是乾隆的第一任生理啟蒙老師,也可以說就是乾隆皇帝人生第一個女人。初戀是最美的,也是影響最深刻。雖然哲妃只是一個身份卑微的試婚格格,但是乾隆皇帝卻對她難以忘懷。
  • 乾隆皇帝死後,嘉慶皇帝是如何處理乾隆的50多位妃子的?
    乾隆皇帝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風流皇帝,後宮佳麗三千,令人驚奇的是像這樣一個風流皇帝,竟然非常的高壽,在位60年,活到了89歲,在古代帝王中都名列前茅。那麼,在乾隆皇帝死後,他的兒子嘉慶皇帝是如何對待乾隆的50多個妃子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 戲說乾隆,全是胡說
    但是影視文學作品中的乾隆,和真實的乾隆,反差很大。比如,在野史傳說中,乾隆皇帝沉溺酒色,日日笙歌宴飲。而事實上,乾隆不喜歡喝酒。除非在一些重大慶典場合,他會象徵性地喝上那麼一口,平時,他生活十分節制,基本不飲酒。一個有力的證據是,他一生寫了幾萬首詩,但是從不以「酒」字入詩。你去翻乾隆的詩集,裡面沒有一個酒字。
  • 《鐵齒銅牙紀曉嵐》:皇帝讓民女懷孕,他卻不敢承認,什麼原因呢
    《鐵齒銅牙紀曉嵐》是一部經典的古裝劇,紀曉嵐、乾隆皇帝以及和珅,三個人在劇中的看點十足,給觀眾留下了許多難以磨滅的難忘鏡頭。劇中,紀曉嵐在朝堂之上逼迫乾隆皇帝承認是民女肚中孩子的父親,這一段戲看起來讓人十分揪心。乾隆皇帝是清朝時期的一位明君,治國有方,創造了有名的「康乾盛世」。但他也逃不過一個情字。
  • 被罵「最土皇帝」、農家樂審美,乾隆:朕不聽!明明就美絕了!
    對於乾隆皇帝大家已經十分熟悉了不僅因為他在歷史上赫赫有名更是因為以乾隆時期為背景的電視劇
  • 乾隆沒生紫薇,五阿哥早逝,爾康不專情,這才是真實的還珠格格
    因為她並不是乾隆皇帝親生女兒,並不是真正的金枝玉葉,而是僅僅只是他的義女。當年乾隆皇帝微服私訪下江南,一日出行,或許是出於好奇,乾隆皇帝偏偏往人跡罕至的地方走,而且沒有叫侍衛跟著,只有宰相隨行,等到天黑時,他們迷路在外面,這種時候,出於安全著想,他們只得借宿到一戶人家,而這戶人家也十分熱情的招待了他們。第二天離開之前,乾隆皇帝龍心大悅,就將這戶人家的女兒認為義女,並給了一條黃帕子作為信物,告知一家之主的老漢,將來如果有困難就去京城的黃家大院尋找他。
  • 甄嬛原型乾隆皇帝的生母死後為何沒和雍正皇帝合葬?她不願意嗎?
    甄嬛原型是乾隆皇帝的生母孝聖憲皇后。她是整個大清朝難得的有福的皇后,她得到了雍正皇帝和兒子乾隆皇帝的愛。然而她死後卻沒有和丈夫合葬。是她不願意和皇帝合葬嗎?康熙二十六年,孝莊即昭聖太皇太后薨逝前,給康熙皇帝留下遺言: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能為我輕動,而且我也捨不得你們父子,就把我葬在你父親的孝陵附近罷了。卑不動尊,她不願意回到盛京與皇太極和哲哲皇后合葬。而是想陪伴兒子順治皇帝和孫子康熙皇帝。當時的皇帝妃嬪都會被安葬在皇陵裡。
  • 原來叩手禮出自乾隆
    《1》 歷史上喜歡喝茶的名人有很多,乾隆皇帝就是其中一個。乾隆每次到江南遊玩必定要喝一下南方的茶,因此產生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趣事。據傳有一次,乾隆微服私訪來到了蘇州,在當地一茶館喝茶。 當時乾隆口渴難耐,吩咐侍從與自己一同落座,不等小二過來招呼就馬上拿起桌上的茶,給自己倒茶。乾隆給自己倒茶的時候還給侍從倒了一杯。
  • 只因跪錯了蒲團,乾隆皇帝就逼死了親弟弟
    甚至有學者說乾隆皇帝所受的教育是清代歷代皇帝中最完整、最系統、最嚴格的。為什麼這麼說?雍正帝在乾隆6歲的時候,每天的學習時間就長達10個小時,而這一學習習慣一直延續到了25歲乾隆稱帝。乾隆皇帝自己說在這期間「已乃精研《易》、《春秋》、《戴氏禮》、宋儒性理諸書,旁及《通鑑綱目》、史漢八家之文,莫不窮其旨趣,探其精蘊。」
  • 乾隆時期流放民間的阿哥是誰?
    受電視劇《還珠格格》的影響,乾隆皇帝在民間的形象多是倜儻多才又風流成性的,與大明湖畔的夏雨荷的一宿之歡,生下了後來被封為明珠格格的夏紫薇,加上誤打誤撞來的還珠格格小燕子,從而引出了一段段的浪漫故事。可是事實上,皇帝貴為天朝至尊,自然也不可能帶著紀曉嵐和和珅就隨便微服私訪的,不論乾隆是否真的風流,就算是他在出巡時真的臨幸過某個女子,無一例外地也要被記入《起居注》中,要麼帶回宮中,要麼在當地由專人照顧,等日後有了龍種或是皇帝有意,再接入宮進行正式的冊封。
  • 福康安,到底是不是乾隆皇帝的兒子?3條證據都站不住腳
    也就是說,乾隆皇帝很可能在皇后的寢宮中見到過傅恆的福晉。於是,乾隆皇帝便順理成章的「乘間逼幸之,傅恆妻不敢拒,遂有娠」。但是,根據相關史料記載,福康安出生於乾隆十九年,距離孝賢純皇后崩逝的乾隆十三年已經整整6年時間。既然孝賢純皇后都已經沒了,傅恆的福晉還去皇后的寢宮幹嘛?
  • 微服私訪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微服私訪,微服:平常服裝。指封建帝王或官吏穿平常服裝秘密出行,探訪民情或案情。出自:古華《芙蓉鎮》第三章:「但民兵小分隊的隊員們有時黃袖章並不佩在手臂上,而是裝在口袋裡搞微服私訪。」近義詞有:微服私行,微服私訪是褒義成語,可作謂語、賓語;用於上級等。
  • 清代皇帝"微服"不為"私訪" 康熙曾高調反對微行
    舉國臣民以及僕隸,未有不識朕者,非徒無益,亦且有妨大體。況欲知天下事,亦不繫於此也。」 在這段話中,康熙不僅言辭犀利地指出,皇帝「微服私訪」,是「釣魚執法」的惡例,自己絕不幹此種「下三濫」、有損國家形象的事。理由是百姓都認識他,「微行」很難做到;其次是了解基層,也不必靠「微服私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