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褚英後人愛新覺羅·燾赤狀告著名學者易中天公開侮辱乾隆皇帝的消息,讓乾隆皇帝這位飽受爭議的清代帝王再次成為輿論焦點。和易中天一樣,多數網友忘記了乾隆皇帝收復新疆、穩定臺灣、抵禦外辱的偉大功績,只記得他「閉關鎖國」帶給近代中國發展的嚴重阻礙,只記得他大興「文字獄」對中國傳統文化造成的巨大傷害。甚至,連乾隆皇帝在位期間的諸多荒唐傳聞也被扒了出來。
其中,生前晉封貝子爵位,死後追封嘉勇郡王的乾隆朝名將——富察·福康安,乃係乾隆皇帝私生子的傳聞再次成為了乾隆皇帝荒淫、慚德的有力證據。
那麼,福康安到底是不是乾隆皇帝的私生子?
坊間流傳許久之「弘曆乘間逼幸傅恆妻,遂有娠。未幾,生一男,即福康安」的傳聞,究竟是污衊還是事實?
以《滿清外史》為代表的野史傳聞,還專門給出了3項證據,用以證明「福康安乃係乾隆帝私生子」的事實。
1、乾隆皇帝有機會、有時間「逼幸」傅恆妻
福康安,乃係富察·傅恆第三子,乾隆皇帝原配嫡後——孝賢純皇后的親侄子。按照野史傳聞的說法,傅恆的福晉那拉氏「以淑房戚,得出入宮掖」。順治年間,孝莊太后雖然停止了漢官外命婦入宮的慣例,但滿官外命婦尤其是外戚家族的命婦依然能夠在元旦、皇太后壽誕、皇后千秋禮或者親蠶禮時入宮行大禮。
作為孝賢純皇后的娘家嫂子,傅恆福晉能夠出入宮廷甚至前往皇后寢殿請安、聊天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也就是說,乾隆皇帝很可能在皇后的寢宮中見到過傅恆的福晉。於是,乾隆皇帝便順理成章的「乘間逼幸之,傅恆妻不敢拒,遂有娠」。
但是,根據相關史料記載,福康安出生於乾隆十九年,距離孝賢純皇后崩逝的乾隆十三年已經整整6年時間。既然孝賢純皇后都已經沒了,傅恆的福晉還去皇后的寢宮幹嘛?也就是說,此時的傅恆福晉就算是有入宮的機會也只能出現在重大節日的慶典上,大庭廣眾、眾目睽睽,乾隆皇帝縱然再風流也斷不會如此荒唐吧!
更何況,當時的富察·傅恆已經官居保和殿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乃係乾隆朝名副其實的朝廷一把手,基本相當於前朝的宰相。乾隆皇帝即使看中了傅恆的福晉,即使有時間、有機會「逼幸之」,也會考慮考慮這位朝廷一把手的感受吧?就算他不給傅恆面子,讓其追憶了一生的孝賢純皇后也一點面子都沒有嗎?
2、如此恩寵福康安,卻不將其納為額駙
傅恆一生共育有四子——福靈安、福隆安、福康安、福長安。其中,福靈安迎娶了愉郡王弘慶之女,封「多羅額駙」;福隆安迎娶了乾隆皇帝的皇四女和碩和嘉公主,封「和碩額駙」;而最受乾隆皇帝恩寵的福康安,卻納娶了一位總督的女兒,沒能成為乾隆皇帝或者皇親國戚的女婿。
於是,《滿清外史》等便給出了「傅恆凡四子,其三子皆尚主為額駙,寵眷反不及福康安。而福康安獨不尚主,其故可想見矣」的隱晦說明。也就是說,福康安私生子的身份決定了他一定不會成為額駙,更不可能成為乾隆皇帝的女婿。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當然不是!
乾隆皇帝對於傅恆諸子的聖眷優渥,「乃因皇后加恩」,更有著為乾隆鼎盛做出巨大貢獻之富察·傅恆的緣故。傅恆所生四子,幾乎全都得到過乾隆皇帝的盛寵,被乾隆皇帝自幼撫養宮中的更不止福康安一個。但乾隆皇帝畢竟是天下之主,不是富察氏一家的皇帝,能將一位宗室之女和和碩公主下嫁給傅恆的兒子,已經是非常人能及的特殊恩寵。如果乾隆皇帝再將福康安招為額駙,其餘的滿洲勳貴家族勢必會心生不滿,朝野勢力也會出現嚴重失衡。
更何況,在乾隆皇帝的諸位公主中,僅有皇七女和皇九女與福康安年齡相仿。皇七女固倫和靜公主,剛滿3個月就被指婚給了拉旺多爾濟;皇九女和碩和恪公主,年僅6歲就被指婚給了悍將兆惠之子——烏雅·扎蘭泰。也就是說,乾隆皇帝即使想將福康安招為額駙也不可能了,因為公主們都已經被指出去了!
3、違背清朝祖制,將其生前封貝子、死後封郡王
作為異姓功臣,福康安被生前封貝子、死後封郡王的特殊恩寵,被野史筆記、坊間傳聞視為福康安私生子身份的最有力證據。
《滿清外史》認為,「弘曆愛福康安甚,屢欲封之為王,使與諸皇子均,而絀於家法,不得如願」,於是便對福康安屢屢委以重任,以賺取晉封爵位的政治資本。可在具體作戰任務中,乾隆皇帝必定會「簡名將勁旅以輔之」;深知乾隆皇帝深意的前線戰將們,也都「迎合其意,故作不勝狀,以讓功於福康安」;這才有了福康安的數次驚世之功,才讓乾隆皇帝有了光明正大晉封福康安王爵的理由。
對於福康安所立諸多戰功中的水分,眾多清史名家也給出了「特以貴族外戚,總長師幹,歸功享成而已」的客觀認定,但乾隆皇帝之所以這樣做絕非是為其晉封王爵做出的刻意鋪墊,而是為了自身的英明形象。
福康安可是乾隆皇帝「由垂髫豢養,經多年訓誨,至於成人」的人物,基本相當於乾隆皇帝手把手教出來的學生。因為富察氏一門對乾隆皇帝的赤膽忠心,因為富察·傅恆於軍中的巨大威望,福康安無疑是乾隆皇帝最為信任的清軍統帥,更是為其完成「十全武功」的最合適人選。為了彰顯自己的英明,彰顯自己的教誨之功,福康安只能屢立戰功,只能被刻意塑造成一代戰神才行。
更何況,能夠率軍橫跨喜馬拉雅山脈驅逐廓爾喀大軍;能夠組織渡海作戰,穩定臺灣局勢;能夠於叢山密林中開展攻碉戰並取得勝利;福康安的赫赫戰功中即使有著阿桂、海蘭察等名將的貢獻,但也絕對不能抹殺福康安的主要貢獻。正如清史研究名家戴逸先生所言,「福康安四十多年短促的一生都是在戰鬥環境中度過的,軍書旁午,夙夜勤勞,才贏得了紫閣圖形、封王進爵的最高頒賞」。
後記
誠然,就福康安所受乾隆皇帝「空前曠後,冠絕百僚」的絕世恩寵來看,也難怪後世以龍種疑之。但有一位被乾隆皇帝捧在手心、追憶一生的姑姑——孝賢純皇后;有一位位登首輔,二十餘年中出將入相,為乾隆鼎盛做出絕對貢獻的父親——富察·傅恆;還有一個對乾隆皇權誓死效忠、絕無二心的富察家族支撐;原本就戰功赫赫、無人能及的福康安能夠被封王爵,也在情理之中。
正如乾隆皇帝所言,「福康安秉性公忠,能視國事如家事,其才猷識見,又能明敏周到,如此方不愧為休戚相關、實心任事之大臣」,自己一手撫養、教導的臣子為自己完成了「十全武功」中的一半,乾隆皇帝欣慰之餘,更多的是發自內心的驕傲。和乾隆皇帝諸位資質平庸的皇子相比,福康安能被晉封王爵也屬必然!
參考文獻:《清史稿·列傳一百十七》、《清實錄·高宗實錄》、《嘯亭雜錄》、《滿清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