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唯一異姓王福康安,因為染一惡疾,後代竟然都成了敗家子

2020-12-28 指點江山

滿清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專制政權,由於有若干王朝作為前車之鑑,所以,滿清的體系十分完善。在官爵系統上,清朝並不設立異姓王(早期的異姓王均是出於政治目的冊封的,且均遭到清算無法將爵位傳承給後人),唯一的例外就是富察福康安。

福康安是傅恆的三兒子,早年曾擔任乾隆帝的貼身侍衛,年輕時被乾隆賦予戶部尚書、軍機大臣等職,後被調往地方擔任封疆大吏,官至武英殿大學士,位極人臣。鑲黃旗是滿清八旗中上三旗之首,其內部並無旗主,由皇帝親自統轄。乾隆的原配富察氏便出身於鑲黃旗,她正是傅恆的姐姐。

因此,身為皇侄的富察福康安深得乾隆信賴。福康安故去後,因生前戰功被封為郡王,其爵位由福康安的子嗣繼承。有清一朝,唯有皇子有資格被封王。除清統建國早期不得不封吳三桂等人為異姓王之外,清中期非愛新覺羅氏而被封王的情況屬絕無僅有。

乾隆十八年,富察福康安降生。

對於乾隆來說,這個侄子和自己的兒子沒什麼區別,乾隆與富察氏將襁褓中的福康安接入皇宮親自撫養。在乾隆的教導下,福康安十分爭氣,在弱冠之年就展現出高於同齡人的軍事才能,更參加了不少戰爭。福康安紀功碑是清乾隆五十三年,為表彰欽差大臣福康安在林爽文事件中率軍解諸羅縣城之圍的功績,乾隆帝御筆寫成的碑文,右書漢文,左書滿文。

這座碑現存於嘉義公園內,為票選嘉義市歷史建築十景之一。該石碑本身與贔屓碑座均是在福建廈門所造,但運到臺灣府城時贔屓掉入港道中,遂用砂巖仿造,放於縣城東門附近的福康安生祠內。後來石碑在1906年梅山地震後移到今新榮路三商百貨附近,之後再移到嘉義公園內存放。而落入水中的贔屓在1911年時被發現,傳說有靈性而被供奉在臺南南廠代天府保安宮內。

不過,正所謂天妒英才,福康安雖年富力強,他卻因疾病死在了乾隆前面。福康安過世時,乾隆十分哀傷,特準許其配享太廟,並追諡福康安為郡王,由其子德麟繼承爵位。按理說,福康安的後人只要安分守己,就能世世代代享有榮華富貴,起碼能在辛亥革命之前過衣食無憂的生活,偏偏福康安的兒子德麟是個敗家子,將老爹生前的榮耀全都敗光了。

德麟是含著金湯匙長大的,他的姑奶奶是當朝皇后,祖父是位高權重的大學士,父親是已故的郡王。德麟的社會地位,估計與乾隆的皇子差不多。按照滿清的祖制,郡王之子雖繼承爵位,但卻要降級為貝勒。即便如此,那也是皇親國戚,相當了不得。

福康安在戰場上拼了命為後人換來了爵位和榮耀,德麟卻拼了命地將老爹留下的東西敗光。他非但沒能繼承父親的能力和眼界,還染上了吃喝嫖賭抽等臭毛病。乾隆晚期至嘉慶年間鴉片在中國極為盛行,當時的統治階層還沒有禁菸意識,所以,王公大臣均對此成癮。

一般的文武大臣,雖然有菸癮,但在吸食鴉片後不敢耽擱正經工作,該上朝上朝該做事做事,毫不含糊。然而,在德麟看來,鴉片就是他生命裡的一切。嘉慶帝原本頗為看好福康安的後人德麟,希望他能像其父一樣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然而,在嘉慶交給德麟幾件差事後,發現這小子的能力和其父簡直有天壤之別。德麟去辦的差事,沒有一件能辦的妥當,全都被搞砸了。德麟每天不是泡在大煙館裡,就是在逛青樓。嘉慶對這位德麟貝勒越來越失望,終於下定決心要革除他的爵位。

不爭氣的德麟撞到了嘉慶的槍口上,在嘉慶與太和殿召見新科狀元這天,德麟因大煙抽多了而遲到。清朝的官僚制度雖然比較寬鬆,但對遲到的懲罰比較嚴重,官員無故延誤到班一次便會被革職。就這樣,德麟被嘉慶痛打四十大板,隨後革除爵位發配伊犁了事。

從此以後,史料中再不見德麟的記載。

耐人尋味的是,德麟的兒子也是個不爭氣的敗家子。按理說,老爹的下場已經給這位貝子敲響了警鐘,想要保住祖父用命換來的榮華富貴,這位貝子切不可效仿其父的行徑。偏偏慶貝子就像與德麟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一樣,吃喝嫖賭抽學了個遍,每天流連於窯子和大煙館中,快意人生。

起初,嘉慶還希望慶敏能重拾富察氏家族的榮耀,爭點氣把老爹敗掉的榮耀賺回來,誰知慶貝子依舊爛泥扶不上牆。嘉慶委託給他的幾件差事,沒有一件能辦的明白。相比於他的老爹德麟,慶貝子的頑劣有過之而無不及。看到福康安的子孫這樣,嘉慶氣得臉色煞白。

後來嘉慶就像是處理德貝勒一樣,隨便找了個由頭革除了慶貝子的一切差事,任由他混吃等死。反正等到慶貝子死後,他的兒子會繼承鎮國公之爵,爵位逐級遞減,若生不出個爭氣的兒子,這個家族也就逐漸沒落了。所謂「富不過三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參考資料:

【《清史稿》、《福康安後代考》】

相關焦點

  • 被乾隆親封異姓王的福康安,真的是乾隆的私生子嗎?
    在重視血緣宗系的封建社會,血統是襲得官爵的重要依據,尤其是在清朝時,對王爵的冊封十分嚴格。象徵著至高榮譽的「異姓王」,更是十分難得,唯有愛新覺羅的後代才有機會得封異姓王,其餘的功臣無論功績高低與否,能得爵位已是極高的譽賞。
  • 清朝一共封了多少位異姓王爺,可不僅僅是吳三桂代表的三藩王
    ▲康熙爺異姓王爺中最出名的當屬三藩,但整個大清並不是只封了他們三個異姓王,而是一共封了十位(不算後代承襲)。這十位又分成了生前封王和逝後贈王兩種。生前封王的一共六位漢人:吳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孫可望和張勳。除了張勳為清末封王之外,其他五人均為清初封王,是同時代的人。逝後贈王的有四位:揚古利、黃芳度、傅恆和福康安,除了黃芳度是漢人外,其他均為滿人。
  • 福康安的父親,是乾隆還是傅恆,福康安真的是皇帝的私生子嗎
    當時,已經八十多歲的乾隆皇帝聽到這個消息後痛苦萬分,因此,福康安被稱為「嘉勇郡王」。事實上,了解古代制度的人應該知道,郡長的頭銜是二等的。當時,只是因為建國初期,由於特殊原因,他們賜給了幾個不同姓氏的王。從那以後,他們再也沒有給其他姓氏的人獎勵。
  • 唯一倖存的異姓王,原是吳國皇室後裔,如今成江西歷史名人
    當時為了團結力量,劉邦一口氣分封了好幾個異姓王,也就是他們並非劉氏子孫。即便個別沒有當即冊封,也許下諾言,在登基後兌現。的確,劉邦在後來做到了,可惜的是,這八個異姓王並沒有享受到多少風光的日子,就迎來了滅頂之災。
  • 清朝名將福康安,真的是乾隆的私生子嗎?
    而清朝中期,康雍乾三帝顯然吸引了絕大多數的注意力。在這種大環境下,就是福康安這樣的肱股之臣,在民間八卦之中也被和帝王聯繫在了一起。然而閒談是閒談,終究不等於真相。福康安,富察氏,字瑤林,號敬齋,乾隆至嘉慶年間滿清重臣。作為滿洲鑲黃旗出身的臣子,福康安無疑是功足以配位的。
  • 傅恆妻子知書達理,被譽為大清第一美女,竟然和乾隆還有這種關係
    富察·傅恒生於1720年死於1770年,字春和,戶部尚書米思翰的孫子,察哈爾總管李榮保第九個兒子,清高宗乾隆帝弘曆第一任妻子孝賢純皇后富察氏的弟弟弟,滿洲上三旗鑲黃旗人,不僅是皇親國戚,也是清朝著名的將領,為乾隆帝平定過準格爾叛亂。
  • 《延禧攻略》番外主角福康安,歷史上有多個面孔
    歷任雲貴、四川、陝甘、閩浙、兩廣等地總督及兵部、戶部、吏部尚書等要職,成為清代歷史上唯一的異姓貝子,嘉慶元年(1796)五月病逝於軍中,追封為郡王,諡號文襄,配享太廟。」  然而,在市井坊間,福康安卻還有另外一副面孔,道盡了他的椒房之貴。
  • 福康安,到底是不是乾隆皇帝的兒子?3條證據都站不住腳
    就算他不給傅恆面子,讓其追憶了一生的孝賢純皇后也一點面子都沒有嗎?2、如此恩寵福康安,卻不將其納為額駙傅恆一生共育有四子——福靈安、福隆安、福康安、福長安。更何況,在乾隆皇帝的諸位公主中,僅有皇七女和皇九女與福康安年齡相仿。皇七女固倫和靜公主,剛滿3個月就被指婚給了拉旺多爾濟;皇九女和碩和恪公主,年僅6歲就被指婚給了悍將兆惠之子——烏雅·扎蘭泰。也就是說,乾隆皇帝即使想將福康安招為額駙也不可能了,因為公主們都已經被指出去了!
  • 歷史上的福康安可不是《延禧攻略》番外裡的福康安
    歷任雲貴、四川、陝甘、閩浙、兩廣等地總督及兵部、戶部、吏部尚書等要職,成為清代歷史上唯一的異姓貝子,嘉慶元年(1796)五月病逝於軍中,追封為郡王,諡號文襄,配享太廟。」然而,在市井坊間,福康安卻還有另外一副面孔,道盡了他的椒房之貴。
  • 乾隆寵臣福康安的另一面:奢靡如此、荒唐如此,絕非「社稷之臣」
    嘉慶元年二月,因戰功卓著,福康安被乾隆太上皇破格晉封為「貝子」爵位;嘉慶元年五月,病逝軍中的福康安再獲聖寵,被追封「郡王」爵位,「異姓世臣,叨被至此,乾隆朝第一人也」。乾隆三十六年,大小金川再次作亂,乾隆皇帝將17歲的福康安送往金川前線鍍金。金川前線總指揮阿桂將軍,自然深通上意,為福康安多次製造立功機會,並讓其成功獲得了乾隆皇帝「壯軍威、破賊膽」的至高評價。大小金川被平定後,福康安被晉封男爵,官升戶部左侍郎、正白旗滿洲都統。除此之外,還被繪像紫光閣、賜紫禁城騎馬、賜雙眼花翎等等。
  • 和珅最大的靠山不是福康安,更不是乾隆,他若不死和珅不會被抄家
    和珅在乾隆時期就大貪特貪,自己的身家比起清朝國庫還要豐富。1799年,和珅被嘉慶抄家的時候,竟然抄出了8億兩白銀,幾乎相當於清朝15年的稅收,和珅的貪可見一斑。但其中卻好似存在一個bug,因為嘉慶帝是在1796年時繼的位,卻到了1799年時才抄了他深惡痛絕的和珅的家,究竟是因為什麼,讓嘉慶帝拖了3年才將矛頭指向了和珅呢?
  • 福康安是不是乾隆的兒子?這得看福康安出生前一年,傅恆在哪裡?
    這種說法基本已經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認同,無論是「著名歷史小說」,還是熱播電影電視劇,都說福康安確實是乾隆的親生兒子,其主要證據或者說疑點有三個:其一,福康安的兩個哥哥都當了額附,而福康安沒當上;其二,福康安非皇族而生前封貝子、死後追封郡王;其三,福康安在《清史稿》中,並沒有跟其父傅恆合為一傳。那麼福康安到底是不是乾隆皇帝的親生兒子呢?
  • 清朝唯一生下兩位太子的女人,神秘消失,後代卻出了四位大清皇后
    然而,清朝有一個女人,生下了兩位太子,竟然神秘消失了,她的地位一直沒能得到後代皇帝的認可,她就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元妃佟佳氏。大約在1577年,18歲的佟佳氏嫁給了19歲的努爾哈赤,從此佟佳氏便成了努爾哈赤的嫡福晉,不過當時的努爾哈赤還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窮小子,不得不依附於嫡福晉佟佳氏的娘家,因此,有一種說法稱努爾哈赤是入贅佟家的,明朝政府也稱努爾哈赤為「佟努爾哈赤」。
  • 劉邦封的八大異姓王或殺或廢,唯獨他得善終傳子孫
    漢太祖劉邦統一天下後,大封功臣,異姓諸侯王前後共有八位,而封侯著多達145人(僅有6位是親屬)。當時漢承秦制,天下共有三十六郡,除去諸侯王的封地後,僅剩下十五郡,其中還包含很多列候的食邑。當領土被分封到各個諸侯王后,不同姓氏的異姓王的存在對劉邦是一個很大的威脅。
  • 劉邦封了異姓為王,卻不封功臣為王,原因是什麼?劉邦:非劉不王
    之所以說這些,就是因為劉邦在不斷的政治鬥爭中,看到了郡縣制的好處,而發現在分封制的壞處,如果不是形勢所迫,劉邦是不會主動分封,那麼就來看一看,劉邦是如何分封七大異姓王的? 楚王韓信是所有異姓王中劉邦唯一直接的手下成為封王的案例,韓信是蕭何舉薦給劉邦,因為才能被劉邦封為大將軍,在彭城之戰後,韓信開始獨自率軍作戰,破魏、滅趙、誅齊,在成功滅亡齊國後
  • 講座| 黃一農:清廷八卦e考據,福康安是乾隆私生子嗎?
    有關宮闈秘事的傳聞在清朝頗為流行。前有清初三大疑案,後有乾隆身世之謎。有關乾隆與福康安關係的說法也是眾說紛紜,福康安即是《還珠格格》爾康的人物原型。民間盛傳乾隆帝與孝賢皇后感情不和,在一次爭吵中孝賢皇后被逼落水致死;乾隆竟與孝賢的弟媳(即傅恆妻)偷情,產下私生子福康安。因不能給他正式的名分,乾隆心有愧疚,故對福康安恩寵倍加,可謂空前曠後。
  • 劉邦封的八個異姓王,有五個被殺,只有他結局最好
    劉邦建立西漢後,封了八個異姓王,他們分別是齊王(後改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趙王張耳、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後燕王盧綰、韓王信。然而這八位異姓王,就有五個被殺,我們簡單來了解下。 齊王(楚王)韓信:公元前197年,劉邦親徵討伐叛變的陳豨,呂后趁機聯合蕭何,將韓信召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