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蘇嘉全近日再度成為島內輿論焦點,因為他的外甥、唐榮鐵工廠前總經理張仲傑,被指遭臺經濟部門調查四起弊案。國民黨黨團爆料,張仲傑涉嫌將企業制服、旅遊、採購皆交由妻兒之公司承攬,他本人對經手之採購案也涉嫌收取回扣。爆料並稱,臺經濟部門早經調查認定唐榮公司確有相關缺失,卻遲未處理,更將調查報告列為密件,分明是包庇。此消息一出,張仲傑立即請辭,以免戰火延燒,但已然為這隻「酬庸肥貓」的臺版官場現形記拉開了帷幕!
國民黨團總召林為洲10日表示,已撰寫告髮狀,將向高雄地檢署提出告發。
其實這個事件,可分兩個層次觀察。第一個層次,是張仲傑資格與能力的問題,他為何能坐上總經理職位?他為何敢將唐榮當成家族發包企業來經營,卻不受任何監督,甚至屢獲臺經濟部門長官的包庇?第二個層次,是臺經濟部門的監督治理問題,為何放縱張仲傑為所欲為,甚至在其失序行為遭揭發後,都還以為能用「經濟布」包住這把火?
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黃子哲則表示,唐榮是上市公司、公股企業,當然有必要揭露公司重大信息,若非國民黨團揭發密件,整件事還要石沉大海。把密件當遮羞布似乎已成為民進黨當局的慣用奧步,卡管案時,臺教育部門將臺大校長管中閔遴選案相關會議記錄列為密件,手法如出一轍。
國民黨籍民代賴士葆也質疑,唐榮董事長、總經理皆由民進黨當局指派,既然有股東檢舉,臺經濟部門還能隻手遮天壓下案件,就是因為看到總經理的後臺太硬。
張仲傑綠營背景圖
張仲傑在唐榮服務三十六年,從基層技術員做起,算是唐榮老員工。然而,在前三十多年,張仲傑主要擔任的是工會幹部和理事長;直到蔡英文施政後,他在兩年內搖身變成勞工董事、副總經理,再升總經理,如坐雲霄飛車。這樣的三級跳,若說與他身為臺立法機構前負責人蘇嘉全「外甥」的身份無關,臺灣民眾大概都不會相信。
張仲傑遭破格提拔,固然可議,但他若對公司經營盡心盡力,表現卓絕,外界恐怕也難以置喙。但張仲傑卻屢遭檢舉,包括員工制服外包給妻子的服飾公司承做、員工旅遊交給次子的旅行社承攬、公司的物資採購則由長子的公司得標。凡此種種,毫不避諱地將一家上市公司當成家族附隨事業通吃,且坐領400萬元新臺幣年薪,股東當然火冒三丈。也難怪,他自去年起即屢遭檢舉。
但比起張仲傑一家的吃相難看,臺經濟部門的包庇、酬庸、推諉,則更令人瞠目結舌。事實上,去年十月民代曾銘宗、孔文吉即曾就「酬庸肥貓」的問題提出質詢,點名張仲傑;更有匿名者在去年八月即向臺經濟部門檢舉,指控張仲傑涉及收取回扣。但一年過去,臺經濟部門並未作出任何處分,亦未對人事進行調整,卻將已完成的報告列為密件。對此,臺經濟部門的說法曖昧:一則推稱唐榮公司已經「民營化」,基於公司治理,民進黨當局不能直接插手幹預;二則說採購案確有違失,但「公司內規沒有懲處方式」,因此要先修訂公司內規才行。這些說詞,都避重就輕,一路推諉。
與此同時,當時的臺經濟部門主管、現任臺行政機構副職負責人沈榮津也解釋說:此案「查無不法,只是觀感欠佳」。這樣的說法,完全在模糊是非。唐榮公司雖民營化,卻是公股佔了三成以上的公司,才會高層人事皆由臺經濟部門派任。現在公司治理出了問題,臺經濟部門既不調整人事,亦不警告管理階層,這是要任憑公司治理崩壞嗎?若換作別人在此職位,能獲得這般「禮遇」嗎?何況,如果查無不法,卻將調查案列為密件處理,這又是何道理?
結果出面揭弊、開記者會的國民黨籍民代孔文吉,這兩天辦公室竟接到恐嚇電話,一名男子以閩南語重複辱罵,「要吃土豆(子彈)還是番石榴(手榴彈)?」孔文吉已交代助理錄音,做為未來報案需求之用。
民進黨將公營事業人事拿來酬庸,早已不是新聞。但像唐榮這樣,業務被張仲傑大膽拿來分發給妻兒包攬,則是大膽厚顏無底線。更可怕的,則是臺經濟部門一路酬庸包庇,對啃噬臺灣利益的行徑,竟完全無動於衷。
蘇嘉全從政一路走來,屢次因親屬爭議躍上新聞版面,但他歷任屏東縣長、「內政部長」、「農委會主委」,又曾參選臺中市長,握有基層實力;2012年與蔡英文搭檔參選臺灣地區正副職領導人之後,更成為蔡的得力助手,一直獲蔡的信任,始終沒有離開過「蔡英文核心圈」。
也許正是因為蘇嘉全一直身在「蔡英文核心圈」,因此張仲傑這隻「酬庸肥貓」才能越養越肥。但是不管這場臺版官場現形記將如何荒誕演出,如果不能處理好酬庸的弊病,這貪腐的溫床,「肥貓」填食法怕是會越演越烈!更多內容,請關注今晚22:18播出的東南衛視《海峽新幹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