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近半影院,《八佰》的貧富不等式發行值得麼?

2020-09-05 數娛來啦



以下文章來源於天鴻影城


前些日子,不斷傳言電影《八佰》是否能夠上映的事,影院對這部電影的期待值之高,難以言表。《八佰》勇於在此特殊時期定檔上映,相當於救影院於水火之中,大多影院對出品方充滿了好感甚至敬意。


近日,又出傳聞《八佰》已經確定定檔,但發行方式有所不同,「買斷+分帳+放棄」等模式並行,各種傳聞,每個版權本都有些不同,改來改去,這種思路本身沒有什麼太多的新意,但因為是《八佰》影片的特殊性,加上現在的影院復工的恢復期,起初沒有太在意,以為是一種宣發策略,權當是《八佰》出品方、發行方的宣傳營銷造勢手段而已。


直到今天下午,接到多個影院的問詢,於是打電話到幾個院線去了解情況,又看到群內轉發了多篇關於《八佰》發行的文章,才意識到其中的問題。


據了解:《八佰》此次的發行策略是根據2019年電影院的票房數據:1.年票房在1000萬元以上的影院可參與8月14日的點映;2.8月21日上映時,票房在500萬元以上的影院實行正常的分帳方式放映;票房在2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影院,實行20萬買斷方式放映;年票房在200萬元以下的影城,直接被放棄,不能放映該影片。


實在不明白電影《八佰》出品方和宣發方的目的究竟為何,難道發行公司是想創新一下發行的模式嗎?這個本意是挺好的,但是這樣的方式官本位思想太濃重了,做了不接地氣的事。


不了解中國電影院行業的特殊性


中國電影行業,是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相結合的產物,從電影審核、放映的嚴格性,從這次疫情期間電影行業的復工時間和復工要求等,就很明顯的體現出了電影的計劃性。


自2012年起,國家鼓勵縣鄉級建設電影院,並出臺相應的建設補貼政策,可見國家對縣鄉兩級人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性,而縣鄉因為人口問題、經濟問題,縣鄉電影院的票房就註定了票房不高。這次《八佰》的發行方,居然定出年票房在200萬以內的影院不讓放映,這明顯讓全國1/3以上的影城無法生存呀!更是明顯違背了國家對縣鄉兩級鼓勵電影院建設的政策。


不了解電影院行業的結構


中國電影院目前已經有11000餘家,2019年共產出電影票房642.66億,平均每家影城票房580餘萬元。據統計,2019年度全國票房在500萬元以下的影城有7300多家,佔了全國影院的2/3數量了,其中200萬元以下的影城有4200多家。而此次符合票房要求,全國能夠參與8月14日點映的影院只有1900家左右。


在影院半年停業沒有收入的情況下,有多少家影城能真正再拿的出20萬元呢?難道出品方是真的想放棄這7000多家影院嗎?或者在出品方眼裡4200多家票房在200萬元以下的影院直接被放棄,難道真的沒有一點點價值嗎?就算每家影院產出1萬元票房,那也是4200萬元,或許出品方太有錢了,可以完全忽略這點錢吧!


《八佰》的出品方,難道真的想放棄4200家電影院嗎?我想發行方可能沒去真正的了解這些數字吧。


不了解當下影院的實際情況


現在的實際情況是:


1. 疫情之後,電影院復工初始,電影總局規定影院的上座率不能超過30%,這兩天剛出新通知自8月14日始,電影院的上座率可以略微上調,但不能超過50%;電影院放映一部電影的最長時間不能超過2小時,超過2小時的中途清場對影院進行重新消毒通風處理,然後再進影院觀影;


2. 影院經歷了半年的停業,現金流基本都已經枯竭,再要影院拿出20萬元去買斷一個根本不知道內容的電影。拿我自己來舉例,我是投資開影院的,我的影院也是小影院,我是肯定不會去買斷這樣的電影的;


3. 影院因為停業半年,復工伊始,各種設備設施頻繁出現故障,僅有的一點點收入,還不夠進行設備維修、設施保養等,還有因為停工時期各種應付未付的費用,影院現在完全就處於一種入不敷出的非常窘迫的狀況。


現在《八佰》的發行方要求影院先交20萬元,才能獲得電影的放映權,真不知道全國究竟有多少家影城能拿的出這筆錢。就算影院真的拿出了這筆錢買斷後,怎麼實現票房正常上報呢?


我們來算一筆帳:


1. 上繳20萬元,影院要想完成20萬元,按全國平均票價35元/票,需要5800人觀影才行,還沒計算員工、水電、運營、消毒等成本支出;


2. 這些小的影院,每個影院平均按500座計算,晚上的7:20——9:20,排映兩輪,滿場是1000人,50%上座率只能是500人/天,就算影院全部排映《八佰》晚上只有500人,加上白天可能會有的人100人,全天最多能有600人看電影,就算影院每天只放映《八佰》這一部電影,所有的觀眾都只看這一部電影,都需要10天才能消化掉6000人,想想看,這可能嗎?這還只是影院收回了20萬元的上繳買斷影片的錢,其他的費用支出呢?利潤呢?萬一沒有那麼多人看這部電影呢?


3. 我問過一些影院票房基本上都在200萬元——500萬元之間的影院投資人,是否願意花20萬元買斷這部電影的放映權,基本的回答都是,不要說我現在沒有這筆錢,就算有,我也不會每家影院花20萬元去買斷這個電影的放映權的!因為到目前為止,我完全沒看過片子的質量如何,更不敢肯定我的影院是否能賣出這20萬元!


500萬元以下的影院,尚且如此,基於這種情況,票房在200萬元以下的影院,自然面對這樣的要求,對放映的態度也就無所謂了。


出品方和發行方

太過於自我了


出品方對電影內容的自信,尚可理解,大多數電影出品方,對自己出品的電影,無論別人怎麼看,自己都非常自信的,認為自己的作品是最好的,畢竟是搞藝術的。


就拿《八佰》而言,宣傳造勢,效果已經達到!尤其是在當下,能夠勇於出來救市,已然是獲得了影院和觀眾的一片叫好,都對影片充滿了期待。


如果這部電影結合實際情況,創意出一些綜合營銷活動,順著宣傳的熱度,發動電影院的熱情,兩下結合起來順勢而為,相信它的票房市場應該會有良好的發展。但沒想到,發行公司制定出的發行方案,而且反覆的改動,原本應該是內部行為的調整,卻又偏偏在市場間流出各種版本的傳言,及至今天的這種情況,能夠看出來,發行團隊的自以為是和不接地氣了,所做各種市場分析,區域分析,影院分析,特殊時期分析,都是在辦公室憑著自我感覺,單方面的認為目前市場沒有大片,《八佰》一片獨大,就頭腦發熱的出了這麼一個看似在創新,實際上。


按電影《八佰》發行方這次的要求,按50%左右的分帳比例算,影院需要完成20萬票房,才能保本。我想《八佰》的出品方和發行方,簡單算算,這是想直奔30億的票房走啊!按現在電影主管部門剛剛宣布的影院上座率必須控制在50%以內,這無異等於影院要減掉一半的上座率,即是要想獲得30億的票房,等於以往沒有控制上座率時要花掉60億票房的時間和周期,算算看,這需要多大「心臟」才敢想的事啊!


而《八佰》的發行方,還真就想了!居然還是計劃要放棄看似沒有票房產出的4200家影城!更甚的是一眾出品方也就跟著相信了!


出品方和發行方,顯得有些過於自戀了吧!


電影宣發的基本模式,已經沿用近十年了,大多數宣發公司似乎已經習慣了一些套路,無論大片小片,基本上都是使用相同手法,先是在一些媒體上發宣傳稿件,在貓眼、燈塔、豆瓣上做想看人數,製作一些電影的視頻藉助抖音、微視、快手等播放,舉辦一些常規型的路演、點映等的觀映會,然後發電影拷貝、海報展架,之後讓影院給到電影的一定比例或者場次的排片,最後把各種相關數據進行一匯總,電影的宣發工作即告全部完成。


宣發把電影在影院的排片率和排片場次,作為電影宣發品質好壞的最重要因素,至於電影的票房究竟如何?或高或低,出品方的盈虧,與宣發公司沒有太多的關係;影院是否真正有觀眾觀影,或多或少,影院的盈虧,與宣發公司也沒有太多關係。


不管電影出品方的死活,更不關心電影院的放映效果,只顧自己賺到多少宣發代理費,這樣的電影宣發,又有何意義!


電影宣發,該到必須要創新的時候了!


電影的宣傳和發行,是相互依託互助前行的,宣傳是發行的開路先鋒,所有的宣傳都是為發行作鋪墊的,宣傳和發行必須是統一的。電影宣發應該認真研究當下的實際情況,推出一些真正可落地執行的措施,來幫助影院突破困難的,走出困境,尤其在眼下這個特殊時期,這樣影院更會積極主動的做好這部電影的推廣工作,同時出品方還能夠真正的獲得影院的支持和讚譽,對出品方以後的電影發行也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電影,本來就是具備多種話題性,是內容型的產品營銷,比一般的商品具備更廣泛的營銷模式。電影發行,其實就是銷售,要將電影銷售給觀眾,想的是如何將電影銷售給眾多的電影觀眾走進電影院才能消費的商品,發行首先要對接的就是電影院,電影院是所有電影的專賣店,可現在,有幾個宣發公司真正的去了解過電影院,更別說去融入到電影院去做綜合營銷了。


不深入到電影院去做電影的發行,那還算是真正的發行嗎?


電影宣發不能只是負責做影院的排片,而是應該將電影進行擴散性思維,與影院結合,與市場的各個異業進行融合,創意出更多的營銷方案,去真正的想辦法吸引觀眾,讓更多的人走進電影院看電影!

相關焦點

  • 鑑證《八佰》發行流言場
    最近幾天,不斷有影院開始反映《八佰》將採取特殊的發行的方式,個別人也開始在各行業微信、QQ群散播對這一發行方式的抵制言論與文章。一時間,關於《八佰》發行的流言開始悄悄蔓延。 面對此次《八佰》的特殊發行策略,我們也仔細做了剖析,同時也針對這些策略採訪了一些業內工作者,在輿論的亂局中,一同剖析《八佰》的發行真相。
  • 《八佰》上映六天票房近13億元 背後的保底分帳發行模式惹爭議
    原本希望借《八佰》為今年慘澹的局面爭下一線生機的影院,如今卻受到此次發行模式的限制,一時之間非議四起,也讓華誼兄弟陷入了質疑。 小影院:這種發行方式太強勢了記者從淘票票平臺上看到,杭州共有162家影院全天候排片《八佰》。對於此次華誼兄弟採用的發行方式,杭州院線的反映如何?
  • 詳解《八佰》「買斷式」發行
    犀牛娛樂原創文|南如珉 編輯|樸芳近段時間,關於《八佰》發行模式爭議引得不少人關注。《八佰》亦是如此,它改變了一定的發行規則,但這種現象太特殊了,必須在如此環境、如此節點下才能夠發生。而且《八佰》絕不會成為所謂的顛覆者,更不會將買斷式發行發揚光大成為接下來的主流。
  • 票房破10億的《八佰》,有什麼破局的發行策略
    「放棄部分影院」與「急求現金流」天然存在矛盾不表,放棄一部分重要收入來源尋求「竭澤而漁」,本身也是不划算的買賣,發行方當真愚蠢至此,也不符常理。作者 | 周亞波《八佰》又起風波?這次關於發行。事實上,這部出生便帶著巨額投資、最高水準戰爭電影,從再次宣布定檔之日起,其方方面面便註定要被凝視。
  • 「放不了《八佰》,如何向觀眾解釋?」買斷發行背後的問題
    當時只有近1700家影院、約4800塊銀幕。而今,影院數已超過一萬,銀幕數接近7萬。過10億的影片,還是很少。可見,對一部影片來講,影院數量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 這便是片方的底氣,即便這4200家影院都不能上映,《八佰》最終的票房也不會受到很大影響。對很多小影院來講,這是一個細思極恐的問題。 《八佰》的發行,是否該成為範例?
  • 《八佰》「保底式」發行 影院老闆稱很難回本
    但不少影投放棄了《八佰》。8月14日,《八佰》進行全國首輪點映,隨後,影院們收到了發行方案。其中包括:年票房在1000萬元以上的影院,可以參與8月14日的點映,8月17日-19日,部分票房在200萬以上的影院可參加點映。21日正式上映時,年票房在200萬以上的影院,實行正常分帳方式放映電影。
  • 至少8萬才不虧本!《八佰》「保底式」發行:影院老闆稱很難回本
    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顯示,截至8月21日發稿前(17:40),《八佰》累計票房已達到3.15億,為今年票房冠軍,也是影史上點映票房冠軍。當日,《八佰》排片接近7成,聚集市場所有目光。8月14日,《八佰》進行全國首輪點映,隨後,影院們收到了發行方案。其中包括:年票房在1000萬元以上的影院,可以參與8月14日的點映,8月17日-19日,部分票房在200萬以上的影院可參加點映。21日正式上映時,年票房在200萬以上的影院,實行正常分帳方式放映電影。
  • 《八佰》全新發行方案透視行業艱難處境
    文/王禹 這幾天,電影《八佰》成為了業界的熱議話題,並聚焦於兩個話題。首先,《八佰》自點映後,影片中平民英雄的堅守和對家國與民族的情懷帶給觀眾強烈的震撼和感動;另一個話題則是來自於《八佰》實施的全新發行方式。
  • 《八佰》這麼做,缺錢的華誼連裝都不裝了?
    跳票了快一年,審查不通過而導致的多次撤檔,讓這部電影被蒙上了很多色彩,同時這又是影院停工幾個月之後第一部復工的國產大片,觀眾想去久違的影院爽一把、影院想在幾個月的連續虧損之後掙一把,於是《八佰》被寄予太多的期待。
  • 《八佰》點映票房創新高 保底分帳發行引爭議
    帶來了行業復甦跡象和觀眾口碑的同時,發行方推行的保底分帳發行合作模式,引發行業熱議。《中國經營報》記者獲得的一份文件顯示,華影天下針對影片《八佰》對部分影院推出保底分帳發行模式,凡參與的影院需在8月19日12時前支付保底分帳片款。實際票房超出保底的部分,按照院線分帳方式進行正常結算。 上文提到的「部分影院」是如何界定的,保底金額又怎麼核定,發行方沒有在文件中直接寫明。
  • 《八佰》點映票房創新高 保底分帳發行引爭議
    帶來了行業復甦跡象和觀眾口碑的同時,發行方推行的保底分帳發行合作模式,引發行業熱議。《中國經營報》記者獲得的一份文件顯示,華影天下針對影片《八佰》對部分影院推出保底分帳發行模式,凡參與的影院需在8月19日12時前支付保底分帳片款。實際票房超出保底的部分,按照院線分帳方式進行正常結算。上文提到的「部分影院」是如何界定的,保底金額又怎麼核定,發行方沒有在文件中直接寫明。
  • 《八佰》今日上映 能讓華誼兄弟翻身麼?
    截至今天8點,預售票房已經超過了2900萬元,預計該片的最終票房會賣到近24億。也因此,除了票房之外,在貓眼、豆瓣、淘票票三大平臺上,《八佰》都收穫了不錯的評價。儘管《八佰》能否達到業內預期票房,現在還不好說,但是它的公映的確給行業帶去很大的信心。在《八佰》大規模點映後,《奪冠》《姜子牙》等春節撤檔大片陸續重新定檔。
  • 八佰否認下發發行通知,電影《八佰》演員表及上映時間曝光
    近日,電影《八佰》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電影《八佰》並沒有下發任何的發行通知,否認之前的發行通知消息,一時間該話題登上了熱搜榜。不少網友都十分好奇,電影《八佰》演員表都有誰呢?電影《八佰》上映的時間是什麼時候呢?一起來看一下。
  • 人間或許不值得,但是《八佰》絕對值得
    直到上周五,我才如願去影院看到了2020年的第一場電影,就是這部推遲了整整一年又一個月的《八佰》。由於某些歷史原因,孫元良的風評一直不太好。而這篇微博恰好擊中了某些人的G點,紛紛開始叫囂《八佰》是在刻意洗白孫元良,美化國民黨。
  • 《八佰》單日點映票房破記錄,「買斷式」創新發行引起爭議
    但是就在《八佰》獲得超高點映票房的同時,影片的新的發行模式也引起爭議。8月3日,電影《八佰》的片方對此發表聲明闢謠,稱電影《八佰》尚未下發任何發行通知。《八佰》發行通知被本尊闢謠後,也等來了官方正式版的發行通知,而片長147分鐘也證實影片較去年的版本確實進行了一定刪減。
  • 華誼回應《八佰》買斷發行"霸王條款"
    就是大影院實行票房分帳制度,小影院實行買斷制度,再小的影院將無法獲得密鑰,也就是無法放映《八佰》。對於《八佰》的發行模式,部分小影院指華誼「霸王條款」,華誼發布官方否認。「華誼兄弟要求中小影院先交保底費」話題登上熱搜,該消息稱華誼要求中小影院要先交保底費,「先付錢再給點映」;網傳的另一份發行通知也寫道,華誼要求年票房200萬以下的影院上交上一年票房總額的3.5%作為保底費,否則無法參與點映;還有很多文章標題直接是「華誼拋棄了全國4200家小影院」。有網友因此質疑《八佰》雖然賣座,但「店大欺客、吃相不佳」。
  • 《八佰》發行方回應
    聲明稱,華影天下此次為《八佰》制定的發行模式旨在保護電影市場的正常秩序,打擊偷漏瞞報這一長期存在的行業「毒瘤」。來源:電影《八佰》官方微博聲明指出,根據拓普數據實時統計,2019年全國共有影院11800家,截至8月21日,已有排映影片的影院共9649家,獲得《八佰》放映密鑰的影院共9497家。
  • 《八佰》火爆背後,能改變華誼兄弟退市命運麼?
    前言:最近爆火的電影《八佰》大家都去看了沒?8月21日上映,到8月25日零點,《八佰》累計票房突破10億元,成為今年首部票房破10億的電影,最大單日票房也突破了1億,上座率高達41.4%。此時上映的《八佰》,似乎啊,代表著影視行業真正意義上的復工,背後的公司華誼兄弟上映到現在股價也是連創新高,市值已經衝到了184.8億,但你可能不知道哦,《八佰》這部電影啊,可能是直接決定著華誼兄弟是否退市的命運呢。
  • 《八佰》的25億概率
    《八佰》點映期間,全國省市大部分影院逐步將上座率上漲至50%,隨著疫情的不斷轉好和熱門影片的推動,上座率限制也會不斷放寬,觀眾走入影院的概率也會更大。火熱的點映勢能引爆票房後,另一個對《八佰》有利的條件就是未來近一個月的市場競爭。
  • 華誼的病,《八佰》治不了
    《八佰》在電影市場空檔期上映,火爆的同時,口碑逐漸兩級分化,目前,豆瓣評分停留在7.8分。雖然兩天8億票房贏得開堂彩,但未來票房的走勢還很難說。值得注意的是,這次上映《八佰》,華誼還開啟了新玩法,華誼兄弟要求中小影院先交保底費,才能獲得點映密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