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看這個大快人心的消息,向過敏、甚至不過敏「患兒」家屬推薦並銷售倍「假奶粉」的——長沙市開福區王建湘兒科診所,終於關停了!罰款200萬元,吊銷營業執照!
5月14日,有媽媽在微博曝光: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因王建湘兒科診所醫生王建湘的推薦,她在其診所購買了13罐「倍氨敏」固體飲料,後又在母嬰店購買10幾罐,代替女兒原來喝的奶粉,作為主食。8個月大的孩子連續服用10個月「假奶粉」後,出現免疫力差、身高增長緩慢、感冒發燒不斷。
原本是看肺炎的孩子,被王說成是過敏體質。
2019年8月這位媽媽帶女兒去公立三甲醫院複查,結果為「不過敏」,她才給女兒停吃「倍氨敏」。
從5月14日22點多我從朋友口中聽聞這件事,就在持續關注。
5月15日,長沙的倍氨敏受害者家庭,組織了一個維權群。大家也向媒體、相關部門反饋情況,得到會跟進處理的答覆。
5月16日起,王建湘兒科診所停診,其公眾號發文:暫時停診,具體開診時間另行通知。
(從後文處罰決定書可看到:5月14日長沙市開福區監督管理局現場拍攝海報的虛假宣傳證明,5月16日對當事人王建湘進行了現場筆錄調查取證)
這家診所的經營者是王建湘,曾是長沙市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醫師,但已退休多年。資料介紹其從事兒科臨床工作20多年,撰寫論文20多篇,並發表於全國學術刊物。擅長小兒肺炎、哮喘,兒科危急重症的診治,兒科疑難雜症。
6月10日,長沙市開福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下發了對這家診所的處罰決定書,很多處罰細節也是第一次被披露。
第一,該診所利用宣傳海報實施虛假宣傳。
第二,「倍氨敏」蛋白固體飲料的銷售價,是進貨價的2倍多。
截至案發之日當事人購進「倍氨敏蛋白固體飲料」普通食品3184,購貨金額共計444733.51元,銷售金額共計926574.80元(註:是進貨價的2.08倍)。
也就是在王建湘診所售賣298元一小罐400克的倍氨敏,實際進價大概是143元,也就是推銷出一桶,就淨賺155元。
曾有受害者家屬告訴過我,在其他電商渠道或者母嬰店,價格會低於298元,這估計也是開頭微博發文的媽媽後來選擇母嬰店購買的原因。
第三,部分益生菌產品,銷售價是進貨價的快7倍。
購進「樂亦康益生菌膠囊(臺灣景嶽LP33)」保健食品1514盒,購貨金額共計160485.65元,銷售金額共計427751元(是進貨價相差2.66倍);購進「LP33益根敏益生菌粉(益可勁)」普通食品6310盒,購貨金額共計404479元,銷售金額共計2713660元(是進貨價的6.7倍);購進「益根敏益生菌粉(湘雅天勁)」普通食品33970盒,購貨金額共計1124538.38元,銷售金額共計3556157元(是進貨價的3.16倍)。
第四,王建湘的部分處方籤、診療明細單顯示:當事人在診療過程中,向患者推薦銷售普通食品以及保健食品。
結語
2019 年 5 月,新京報就曾報導,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潛入醫院商店,瞄準過敏嬰幼兒。醫生每成功推薦一罐產品,可拿到60元左右的提成。
今天這155元一罐的高額銷售價差,讓一位曾經口碑、醫術俱佳的醫生,也走上了險路。
長沙相關部門處理的速度,還是讓我們這些孩子家長看到了一點光。食品安全,尤其兒童的食品安全,關係國家的未來呀!
相關文章導讀:
不要指責「假奶粉」受害家長了,90後受過高等教育媽媽也買了23罐
「假奶粉」是母嬰店、醫生,還是廠商在搗鬼?2年3起不同性質事件
嬰幼兒配方奶合不合規這樣查,媽媽不用擔心再買成「固體飲料」了
「假奶粉」:固體飲料為何能銷售?背後的灰色產業鏈才是真可怕「假奶粉」: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作者已籤約「維權騎士」、「百度授權」,侵權必究。
歡迎關注【右右細毛和爸媽】:2歲雙胞胎男孩家庭,爸媽說故事,輕鬆趣味育兒,家庭共同成長。爸爸IT男,項目管理師,善於篩選育兒知識,去偽存真;媽媽人力資源管理師,曾經職場,如今全職,一定最懂你的心。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