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研究發現,規律的運動可以大概率的減少偏頭痛現象的發生,所以不少人便開始選擇出去運動這種方式來鍛鍊身體。但是許多人在運動完之後反而開始頭痛了,頭部的兩側會出現一些抽痛、脹脹的感覺。那麼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又是什麼疾病呢?
其實這種運動後的頭痛,被稱為運動型頭痛,通常都會發生在激烈運動之後,頭痛症狀通常會持續上好幾分鐘,甚至頭痛1-2天,小編在這裡提醒您,當大家面對此症狀還需引起重視。
為什麼會造成運動型頭痛?
由於運動時會增加心率,並且增加肌肉和大腦的需氧量,這樣就會導致血管的擴張。這樣突然的轉變可能會增加大腦血管的壓力,從而引起頭痛現象。如果運動後出現劇烈的頭痛,並且伴隨著嘔吐、脊椎僵硬、口齒不清等類似中風的症狀,就要儘快就醫,這樣很可能是腦出血、腦壓升高或是發生腦部腫瘤性壓迫的問題產生。
運動型頭痛分為「原發性運動型頭痛」和「次發性運動型頭痛」,如果是原發性運動型頭痛的話,很可能是以下這幾點因素引起的。
1、運動前沒有進行足夠的熱身活動。
2、心跳加快、血管擴張所引發的。
3、飢餓或血糖太低時就去運動鍛鍊。
4、運動量突然激增,運動得太過激烈。
5、本身就有偏頭痛症狀的人群發生概率更高。
如果是次發性的運動型頭痛就一定要找出潛藏的問題,否則將會有生命危險。一般出現此發性頭痛可能就代表著身體出現了某種警訊,譬如腦部腫瘤、腦出血或腦血管瘤等危險因子存在。
運動型頭痛很難治療嗎?
出現運動型頭痛後最好的辦法就是去醫院找腦科醫生檢查一下,確認到底是原發性運動型頭痛還是次發性運動型頭痛,才可對症下藥,進一步的進行治療。
除了醫師的藥物治療外,自己運動前一定要記得首先要熱身,且運動時也要避免缺水、低血糖、在悶熱環境激烈運動等容易誘發運動型疼痛的危險因子出現。
患有運動型頭痛的人,應在治療期間儘量避免像打籃球、舉重等容易誘發運動型頭痛的激烈運動。可以適當地降低運動時的難度,做一些比較溫和的運動,例如瑜伽、快走和太極等,待狀況穩定後再慢慢地增加運動的難度,這樣才能將復發的概率降到最低。
最後小護還是要提醒大家一句,若出現運動後頭痛的症狀,應及時就醫確認病因才能對症下藥,要是單純的原發性運動型頭痛,就要記得運動前及時熱身、隨時注意補充水分,這樣更有助於預防原發性運動型頭痛再度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