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叔叔之前在莊子課程上提到過地海傳奇, 最近終於找到了全套。
一共六本,前面四本是一個連貫的故事。 第五本是小故事集,介紹地海世界的前世今生,風土人情。第六本是多年以後整個故事的續集。
我最喜歡第一本和四本。
地海世界大概是另一個星球,這是地海世界的地圖。
這裡的真人通曉人真正的名字。人平時用的叫做通名。
每個孩子13歲以後就會有獲得真名的慶典。
真名只有自己母親和賜予真名的人知道。
這是秘密, 也是軟肋, 交出真名意味著把自己完全交出去。
我很喜歡故事裡的這個設置。
每個人都有機會被真切地看到靈魂的屬性。
這是何等的被珍視和被理解呀!
找到了叔叔提到的兩個故事,欣喜。
一位有天賦的少年, 離開靜默的師父, 來到了精彩紛呈的巫師學院--柔克學院。 他的天賦使他出類拔萃,但是總有人的風頭蓋過他。
因此驕傲和嫉妒使他在爭鬥中開啟了黑暗之門。 從此就有個暗黑魅影一直追著他。
他在藏在學院繼續學業,等到學校不能作為庇護之後, 他便被黑影追著四處逃竄。
他回到靜默的師父那兒躲了兩天, 最後決定, 不就是一死嘛! 你追著我, 那我反過來找你好了, 大不了決一死戰。
從此開始了少年追逐黑影的日子,整個地海世界都有了他的蹤跡。 黑影也從之前的追逐者他變為被他追逐。
最終在地海世界的邊陲, 他找到了黑影。 那裡海水變成了流沙。 而他發現黑影就是他自己。
當他們終於一步一步靠近, 融為一體以後。流沙又變成了茫茫大海。
這個故事裡給我印象深刻的是: 在動作開始之初, 源頭的念力就已經註定了結局, 並沒有值得驚訝、控訴或者同情的。
一個人的年少輕狂, 會因此付出代價。
沉重,但這才能成長。
所以,把這當成練習, 而不是把內疚放在心裡,因為內疚是你自己不能原諒自己。
驕傲,目空一切什麼都敢試的年輕人總比死氣沉沉什麼都不敢做來得好。
當成練習,允許自己犯錯。
尊重事實規律,去做。去追尋。去承擔。
如果確定是要做的,即使因此窮苦潦倒,喪失生命,也在所不惜。
另外一個故事出自於小說套裝第四本:
一個出生就被選定為轉世祭祀女神的孩子, 在暗黑世界被教育訓練做神女,從5歲呆到16歲。
她在16歲那年, 發現暗黑世界並非真理, 反抗跟男主逃了出來。這一點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要徹底否定推翻一個從小到的世界,是物質的坍塌,也是靈魂的摧毀。她將如何重建呢?
來到地海世界, 擁有美貌,拯救地海世界的偉業, 祭祀女神的天賦,她本來可以做一個擁有最高禮遇的公主,學習地海世界頂尖的巫術。
但是她不。她的反叛開始了。
她嫁給了一個農夫。讓所有人都不能理解。
她選擇的世界, 沒有王與後, 沒有超凡力量與徵服, 沒有高等技藝, 沒有旅行跟冒險,只有平凡人做平凡事, 如結婚、養孩子、種地、縫紉、洗衣。
她認為擁有自己的人生,成為男人的妻子孩子的母親, 就可以超越原本被使用的她。真的嗎?
但是一樣一樣地丟棄,同樣被丟棄的還有黏著在財富、名譽、技藝、潛能上的自我。
失去一切,拋棄一切,之後, 很可能也只剩一個空殼了。如何成為【只是自己】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
她花了三十年,從暗黑世界逃離以後,叛逆、療癒、試圖找回自我連接太古之力。
療癒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療癒從來就是一件經年累月,需要反反覆覆的浸潤和無盡的耐心,一千個一萬個靈光一閃的瞬間慢慢拼湊出來的如嬰兒般的新生。
小說很推崇太古之力【野心】:並不是有付出才有收穫【機心】, 你可以不用犧牲交換, 也能獲得生生不息力量。
二十五年以後, 當年的少年變為地海世界的大法師,尊榮無敵。
但在一次執行任務中喪失了所有的技能與法力。
而這位昔日的神女, 三個孩子已經長大成人, 成了一個孀居的農婦。
一個人地位盡失, 所有曾經的榮耀財富都與自己無關,才華逝去,技能不在, 只剩下將老的軀體, 那麼他將如何與這個世界相處? 如何與自己相處?
曾經這個世界的王,在凜冽的冬天去山上放羊了。
一如他15歲時的模樣。 一個有著舉世之力的老頭,在力量盡失以後怎麼才能學會做回15歲一無所有的自己?
而孀居的婦人, 因為成年兒子的歸來,也有著寄人籬下的緊迫感。
她決定帶著孤兒以及男主離開。
她說:「或許會有農夫僱我倆,我熟悉農事,還會養綿羊,而你會養山羊, 學什麼都很快~」
看到這裡我戚戚然,朱顏辭鏡,英雄遲暮,如此悲涼的處境被他們這麼輕鬆應對, 好像他們本來就是農夫一樣。
或許這才是本應該有的生命態度。
書裡還寫了他們靜默的師父如何在病痛中獨自安然辭世的。
當一切身外之物都褪去,僅剩毫無技能的人,憑一個人一身力氣,甚至連健康都沒有了的時候, 如何跟這個世界、安心相處,才顯真本事吧~
這些讓我想到如何做減法,【損之又損,幾近於無】。
一無所有才是我們生命本來的樣子。
當然這裡也有甜美遲來的愛情故事(很喜歡這段女主的硬撩呀!!!沒有什麼是被浪費的~)。
這套書裡有很多類似的觀點。 JT 叔叔的莊子課裡有它的痕跡。
比如對於無為的觀點: 時時靜默, 為所當為。在給付、報答、償贖之外。
雖然有人說:任何事物都是交換。但是確實有交換之外的存在。 地海世界裡稱之為「其間之道」。
比如: 只做迫不得已, 無可選擇的選擇。
比如, 對練習的態度。
---over---
這是作者簡介:
挖坑何其多,跳坑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