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本無名,姑且暫名之 |《地海傳奇》語言觀

2021-02-08 奇妙娘星際研究所

語言的魔力

—勒奎恩《地海傳奇》的語言觀

摘要

《地海傳奇》系列糅合了人類學、心理學、神話和東方哲學等元素,內涵非常豐富。對語言探索是重要的主題之一。本文主要從命名、真名和均衡三個方面探討語言的魔力,揭示作品中所體現的語言觀

關鍵詞

真名;命名;語言;平衡

厄休拉·勒奎恩( Ursula K Le Guin)是當代美國重要的科幻和奇幻女性主義作家。她最有名的奇幻作品是《地海傳奇》系列—《地海巫師》( A wizard of earths 1968)、《古墓》( he Tombs of Atuan,1971、《彼岸》〔 The Farthest Shore,1972)、《特哈努》( Tehanu,1990《地海奇風》( he Other Wind,2001)和《地海故事集》( Tales from earthsea,2001),與託爾金(J.R Tolkien)的《魔戒》Lord of the Rings)和劉易斯(C。S。 Lewis)的《納尼亞傳奇》( Chronicles of Namia)並稱西方三大奇幻文學。

勒奎恩認為,科幻及奇幻文學和其他文學形式沒有實質性的差別都是對人類生存狀態的深層比喻,是對存在於人類潛意識裡的世界的探索。在勒奎恩筆下,地海是一個由浩艙海洋與無數島嶼構成的世界,魔法是這個世界運行的法則與動力。精通法術的巫師握有改變世界的力量,但同時必須謹慎維護萬物之間的平衡。

魔法的實施需具備三大要素:咒語、儀式和巫師的禮儀狀態,其中咒語是最為重要的要素。巫師通過咒語召喚自然界中的力量,而咒語本身是能夠施展魔法力量的字、詞、句、詩、歌等。因此咒語的實際載體就是語言,語言承載著魔法的力量與作用。在地海世界,「魔法的真諦,就是用事物的真名去稱呼它」,而夠操作真正魔法的「只有那些會說地海哈迪克語或古語古語是魔法也是整個地海世界正常運轉的基礎。

一、命名:創世與存在

語言是先於人的存在的。在許多民族的神話中,語言具有創世的功能,語言創造了世界,決定世界萬物的存在古埃及神話認為,全能的太陽神拉通過呼喚創造了天地萬物。同樣,《聖經》上也認為,世界是上帝耶和華憑籍著語言用六天的時間創造的,因此,語言創造了世界,語言就是存在。

海德格爾說,「語言是存在的家」他認為語言是人與生俱來就存在於其中的東西,人活在自己的語言中,不可能離開語言而存在,語言是人存在的家。只有在語言的引導下,人才能理解自我和世界。換句話說,語言預先為人規定了視野,引導著他的眼光,為世界賦予了意義並為世界萬物命名。語言使世界萬物成其為所是,人以語言的方式擁有世界。因此語言不僅僅是工具,而就是存在本身勒奎思的《地海傳奇》系列中也體現了語言創世的語言觀。

根據地海的傳說,塞戈伊在遠古之初開創了地海群島,並且用創始語為萬物命名從而創造了萬物。《彼岸》中, 加莫爾這樣解釋羅科山丘的形成,「當元語說出來之後,這座小山第一個從大海中冒了出來。」創始語也稱古語元語或真語,是「龍說的語言,是創造世界諸島的塞戈說的語言,也是我們的古歌、歌謠、咒語、符咒所使用的語言」塞戈伊正是通過古語這一幾乎無所不能的語言在元初時代開創了地海,為天地萬物命名,成其為所是。

命名活動是語言的開端,是創造世界萬物非常重要的過程。只有通過命名,事物才成為其自身,得以存在。《聖經》中上帝創造世界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語言命名的過程,亞當給飛禽走獸取名則是對語言命名的進一步闡釋,只有擁有了名字,萬物才有了各自的身份存在。語言賦予人類造物命名之力,存在在語言中顯示自性本我。勒奎恩筆下的地海世界中,為人們打開理解概念之門的語言便是古語和真名,地海世界的魔法始於命名,萬事萬物皆有真名,真名是魔法力量的來源。「法術的產生和結束都在命名之中」。一個巫師要掌握大量的魔法語言裡的力量之詞,他需要那些名字,需要那些在命名中開始和結束的法術。

命名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進行的,它通常是由巫師在特定的儀式中將真名賦予孩子。真名是真語中的一個詞個小孩的真名要由女巫、男巫或魔法師在特定的儀式中洞察並賦予給他。在地海世界,只有在特定的條件下,在適當的時期(通常為孩子青春期初始之時)、在適當的地點(一眼噴泉、一個池塘或一條流溪)才能獲悉這個真名並讓孩子接受它。《龍美萊》中,女孩龍芙萊和女巫有過段關於命名的討論。龍芙萊問女巫為什麼不能自己給自己起個名字,因為沒有比一個人自己更像本人的東西。女巫告訴她,一個人是不能為自己命名的。「我的名字就是我自己。不錯。但名字到底是什麼?名字就是別人用來叫我的。如果沒有別人,只有我,我要這個名字幹什麼?」因而,一個名字必須是一個被贈予的東西。命名也不是隨便就能進行的,要有一定的儀式,類似於洗禮的儀式。一個人「要有自己的特定的命名日,有歡宴和歌舞名字應在拂曉時分命名,然後要有音樂和歡慶等。要有個聚會。」一個人的名字能夠讓他或她成為他或她自己。

勒奎恩在《地海巫師》中詳細描寫了奧金為兒時的超級大男巫傑德命名的情形:「男巫把敦尼這個名字從男孩身上取走,這是他還在福褓中時母親給他起的名字。他沒有了名字,脫光了衣服,走進阿爾河冰冷的水流,這是在高高的懸崖下,河水漫過了大大小小的巖石。他剛踏入河水, 就有烏雲遮住了太陽的臉龐,大團大團的陰影掠過水麵相交融在一起。他涉水走向遠處的彼岸,冷得全身發抖,但仍然按照規矩,慢慢地、昂首挺胸地走過那寒冷刺骨、不斷流動的河水。他上岸後,等在那裡的奧金伸出一隻手抓住男孩的胳膊,對悄聲說出了他的真名傑德。」從此,男孩有了自己的真名,而真名就是男孩本性自我的存在。

總之,在勒奎恩的筆下,語言具有創世之功,它賦予人類為世間萬事萬物命名之力,是人類開啟認知世界之門的鑰匙。

二、真名:魔法的真諦

文化哲學家卡西爾認為,「在這個人類世界中,語言的能力佔據了中心的地位。因此,要理解宇宙的意義,我們就必須理解言語的意義。」在地海世界人,語言和真名就是魔法體系的基礎。魔法師要使用魔法就要去學習古語,了解事物的真名。地海魔法的真諦所在,就是用事物的真名去稱呼它,所有的魔咒都至少要用一個古老的詞重要的魔咒要全部用古語發出,在說出來的同時理解它們的意思。巫師要施加咒語,就必須知道事物的真名,並且知道如何說出正確的語言。

地海世界中,人人都有自己的真名,真名即本我,是個需要用生命守護的秘密。一個人的真名是不可以隨便讓其他人知道的,只有最信任的人才可以告訴他。《地海巫師》中,傑德與好朋友維奇將自己的真名告訴對方,這意味著他們之間的信任,是贈送給對方的一份無比珍貴的僅巫師如此,普通人也一樣,因為「不管是誰,了某人的真名,他就把那人的生命控制在了自己」,傑德知曉潘多爾巨龍的名字,會說龍的語言,就可以讓龍聽命於它。知道一個人的真名,就可以隨時召喚他來,為己所用。因此,「作為一個男人,除非關係到比生命安危更重要的事情,是從不報說出自己的真名的」,在羅科島的巫師學校,命名大師的任務就是尋找並教授學生了解事物的真名,「要想成為海洋大師,就必須熟悉海洋裡每一滴水的真名」。

真名意味著身份和自我,要了解身份和自我,就要尋找被遺失或隱藏的名字。《地海巫師》中,傑德放出了影子,給光明與黑暗、生命與死亡、善良與邪惡之間的平衡帶來影響。由於影子沒有名字,傑德對它無能為力,不斷受到影子的威脅,於是踏上了追逐影子的旅程。傑德對影子的追逐實際上是對影子真名的尋找,最後,在外海域的地方,「傑德用清晰而響亮的聲音說話,打破了那悠古的沉寂,他念出了那影子的名字,而與此同時,那沒有嘴唇和舌頭的影子也說話了,他們說的是同一個詞:『傑德』。兩個聲音其實是同一個聲音。」傑德「用自己的名字稱呼他的死亡的影子,而使自己變得完整,變成了一個人他知道他的完整的真實的自我,除了他自己,任何力量也不能夠利用或控制他,因此,他的生命只為了生命本身而活著,而永遠不會去為毀滅、痛苦、仇恨或黑暗效力。」

真名是事物身份的象徵,代表真實的自我。傑德在與影子的追逐中,完成了真實的自我的追尋同樣,如果一個人的名字被取走,這個人就丟失了自我。《古墓》中,小女孩泰娜被認為是阿圖安之墓第一女祭司轉世,被帶回神廟接受教育,她的名字在王殿祭祀儀式上被黑暗力量帶走,她成為古墓的最高女祭司埃若。從此,丟了名字的泰娜必須貢獻她的生命給黑暗力量,無名無氏,永遠住在黑暗的古墓中。直到傑德來到古墓尋找艾瑞斯阿克博戒環時,叫出了她的真名她才擁有了自我,「我又有名字了她衝破黑暗力的傑德。在測的中」名字給了泰娜勇氣和力量,逃出了古墓,跟隨給予了她名字中,勇敢的泰娜與失去魔法的傑德生活在了一起。

真名代表著事物的本質,只要真名尚在,它的本質是不會改變的。地海巫師們通過變形術對事物形體的改變其實並沒有改變事物的本質,那只是「迷惑別人的感官使他看到、聽到、感覺到那個東西已經變形,其實根本沒有變,一個人可以通過咒語把一塊石頭變成鑽石、花朵、蒼蠅或火苗等,但那只是幻影,它依然是「構成羅科島的石頭的一部分,是人們居住的陸地的一部分。這就是它本身。」真名決定了它的存在。因此,要把石頭變成寶石就必須改變它的真名:「要把一種東西真正變成另一種東西,就必須在咒語有效的時間裡給它重新命名形的人或者物如果遺失或者忘記了自己的真名,就意味著被重新命名,無法回到原來的身份。

巫師的魔法來自對真語的掌握,而對真語的掌握有幾個途徑。首先,巫師們可以通過學習記住事物在真語中的名字,如在羅科島的魔法學校,命名大師就專門教學生事物在古語中的名字。然而,沒有人能全部了解並學會古語單詞,「有些因為年深日久而遺失,有些被隱藏起來,有些只有龍和地域古法士才知道,有些則任何活著的生命都不知道。誰也不可能把它們全部學會。因為那種語言是沒有盡頭的。」

其次,巫師們可以通過傾聽與觀察來了解事物的真名。巫師的命名活動其實就是在傾聽與觀察中知曉孩子的真名並賦予他的過程,海德格爾認為,人要有所言說,人要能夠有所言說,首先要傾聽語言,語言與其說是讓人言說,不如說是讓人聆聽,因為人只有通過語言才能有所聆聽,有所領悟。而要聆聽,就首先要學會沉因為只有在沉默中,才能傾聽,才能聽到語言以及大地的叮嚀和教誨,人才能說出有意義的話。

《地海巫師》中男巫奧金也被稱為沉默者奧金,因為他總是在傾聽自然中的一切,他明白,只有「當你熟悉了四葉草在每個季節生什麼根,長什麼葉,開什麼花,熟悉了它的形狀、氣味和種子,你才會知道它真正的名字,了解它的本性」,而這一切要通過傾聽才可以做到,而「要傾聽,就必須保持沉默」。在羅科島上,定型大師也是深居在內在林內,不斷傾聽樹木等自然傳遞的信息。只有靜下心來,在沉默中聆聽萬事萬物的寂靜之歌,即海德格爾所說的存在之音才能掌握各種事物的真名,獲得真力。

三、均衡:力量與限度

索緒爾認為,任何語言符號都是由能指和所指構成的能指是語言的聲音形象,所指是語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

換句話說,語言符號連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稱,而是概念和音響形象。能指和所指像一個硬幣的兩面,是不可分割的,但某個特定的能指和所指的聯繫不是必然的,但在地海世界,勒奎恩為讀者展示了一種詞語符號與所指稱的事物之間完美結合的一種語言。這種語言在地海人說的普通語言中叫做創始語,又叫真語或元語,它向讀者呈現了語言與現實緊密結合併影響世界平衡的理想圖畫。

地海的語言分為魔法語言與普通語言。魔法語言不是人類原本的語言,而是龍的語言;普通語言是從龍的語言發展而來的,卻逐漸遠離了事物的本質與真名,是古語的退化。真語中,能指與所指一致,但普通語言已經具有了索緒爾所說的能指與所指分離的特性。普通語言中能指脫離所指成為所指的任意符號,這一事實從一個方面解釋了為什麼地海的大部分居民不會說魔法語言。能指與所指距離還體現在地海的不同語言和方言上。像世界其他地方樣,地海也有不同的語言和方言。

《地海巫師》中,傑德在一個小島上遇到的兩位老人就聽不懂傑德說的哈迪克語。《特哈努》中,傑德帶泰娜逃出古墓後,教她學習內陸群島人的語言,就像他來阿圖安的時候也得先學泰娜說的語言。哈迪克語言之外的任何地海語言都不是從創始語傳承下來的,因而都不具有魔法的性質。但哈迪克語也只是創始語退化的形式,在演變過程中,又出現了很多方言。

男巫和女巫的魔法來自於他們對創始語的了解。作為地海其他語言源起的語言,創始語是龍的語言,因此龍比巫師能更好地控制自然:「人說古語就必須說實話,但龍就不是這樣。這是它們自己的語言,它們可以用它說謊,把一個個真實的單詞扭曲成虛假的效果,使聽的人在不知不覺中陷入迷宮,就像鏡中的文字,反映的都是真實的東西,結果卻不知所云」四,在能指與所指零距離的真語裡,名字就是事物本身的一部分,就像大小、顏色和形狀是事物的一部分一樣。巫師要學習巫術,就必須會說哈迪克語,因為「群島所使用的哈迪克語,儘管像其他語言樣,本身並沒有什麼魔力,但它來源於古語,而在古語裡事物的名稱都符合他們真實的本性,要理解這種語言,就必須先弄懂當這整片島嶼剛從海面升起時古人寫下的這些經文。

然而,雖然巫師能夠學習真語,但它們對真語的了解卻是受到限制的,因為古語是沒有盡頭的:「誰也不可能把它們全部學會。因為那種語言是沒有盡頭的」。古語在賦予巫師魔力的同時,也設置了限度,「如果哪個海洋大師不知天高地厚,想給所有的海洋念一個風暴咒或者平息咒,那麼他的咒語不僅要說 Nien這個詞,還要涉及整個群島和整個外海域的每一個地方,每一處犄角旮旯的名字直到不再有名字的遙遠的盡頭。

這樣,賦予我們巫術力量的冥冥之力,又跟那種力量設置了限度。這樣很好。試想如果不是這樣,早在很久以前,功力強大者的邪惡之舉,或智者的愚行為就會試圖改變一些不能改變的東西,均衡狀態就會遭到破壞。失去平衡的大海就會淹沒我們居住的、岌炭可危的島嶼,所有聲音和名字都會消失在古老的沉寂中,」回由於古語中的詞語與詞語所指的事物緊密聯繫,因此,古語的詞彙就像構成地海的不同部分一樣多不可數。要對自然進行完全的控制就必須了解所有這無盡的詞語,因而,巫師在被賦予力量的同時也受到限制。獲得真名之前,傑德學習了一些具有魔力的詞彙,可以召喚羊兒來到他身邊,甚至可以召喚濃霧致使入侵者看不清楚而拯救了全村。但在羅科島上,傑德知道了所謂的變形都是幻影。

語言可以給人魔力也可以傷害人,語言具有打破世界

平衡的力量。正如神手大師所警告的那樣。「但你千萬不能改變一個東西,一塊石頭也好,一粒沙子也好,除非你知道那個行為會帶來什麼好處和惡果。世界是平衡的,處於均衡狀態。一個巫師變形和召喚的力量可能會動搖世界的平衡。那個力量是危險的。極其危險。它必須聽從知識,為需要服務。沒點亮一根蠟燭,就會投下一道陰影……

巫術為人們帶來力量,也會改變世界,打破自然的平衡。雖然自然的平衡不完全由語言來維持,但語言確實具有打破自然平衡的力量。由於真語中詞語是現實世界中事物的部分,這些詞語可以改變現實。

集中關注語言是20世紀西方皙學的一個顯著特徵,

在哲學領域引發了人們對語言與世界、思維、文化、邏輯等一系列問題的進一步探討,同時影響到歷史學、人類學和文學等諸多領域的研究。

勒奎恩《地海傳奇》系列的創作顯然也受此影響,她筆下的創世語是一種能指與所指零距離的理想化的語言,具有神奇的魔力,或者說語言就是魔法。巫師通過命名活動找到人們的真實自我即真名,而真名是魔法的真諦,召喚和變形等魔法的實現都需要通曉事物的真名。對自然界事物真名的獲得,需要與自然融為體,在沉默中聆聽自然。均衡是世界存在的狀態和基礎,巫師必須謹慎使用魔法以免打破均衡,帶來巨大的災難。對勒奎恩來說,真語是理想化的語言,是內在的而不是強加的,而地海的平衡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巫師對語言的使用。

資料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地海傳奇》: 黑暗承光,一體至衡
    智者之島——柔克島上,有座巫師學院,在學院外有一片心成林,歷任形意師父都住在林中,傾聽萬物。萬物皆有形意,書裡這樣說。我們是世界的一部分,需要學會傾聽,而不是聒噪。格得大法師的師父歐吉安,被人稱為緘默者,他很少說話,拄著巫仗常年獨自行走在家鄉島嶼的山坡叢林。[一片葉子的任何動向,都能移動地海每座島嶼上每棵樹木的每片葉子!萬物皆有形意,這正是你必須尋找、注意的。
  • 與《指環王》齊名的奇幻巨作 ——《地海傳奇》六部曲
    作者:[美]厄休拉·勒古恩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原作名:A Wizard of Earthsea譯者:蔡美玲出版時間:2013年10月ISBN:9787539964805浩瀚的海洋與無數的島嶼構成了廣闊的地海世界,這裡生活著本是同源的人與龍。
  • 《地海傳奇》:最好的故事都是關於成長的
    《地海傳奇》的噱頭就是僅次於《魔戒》和《納尼亞》的奇幻文學著作。只要聽說第一次,就一定會聽說更多次,《地海傳奇》就是如此。結果,我忍不住好奇心,把電子版買了過來。用如饑似渴來形容讀這本書的心情,那是不為過的。可能是作者深受道家思想的影響吧,《地海傳奇》語言非常優美而引人入勝,其中還穿插著很多東方尤其是老子的道家思想。
  • 好書檔案|2020年6月13日星期六《地海傳奇六部曲》
    [ 圖書檔案 ]書名:《地海傳奇六部曲》
  • 宮崎駿最愛的枕邊書---《地海傳奇》
    這一幕幾乎令我拍案叫絕,這男人太強了,把一個幻影咒語發揮得巧妙之極,比起周星馳在美人劍下的表現似乎還要高明三分,沒有比讓一個少女發現自己長久隱蔽的美更加震撼人心的了。類似的情節在宮崎駿的《幽靈公主》也有,就是當珊的劍直指著阿希達卡的喉嚨時,阿希達卡微弱地睜開眼睛,喃喃說:「你很美!」,珊受驚的那幕「經典」場面。
  • 專訪第十四屆FIRST青年電影展驚人首作《龍門相》(暫名)導演肖一凡
    《龍門相》(暫名)是他作為導演第一部正式製作完成的電影。而《龍門相》(暫名)是肖一凡的處女作導演作品,他沒有按照典型的懸疑片方式來做,沒有用查案這個線來開展,相反是從犯罪線來切入,「我希望故事讓大家看起來不累」,可以看出他是個喜歡純粹的人。
  • 《無名之輩》:生活本就是一場永不落幕的荒誕喜劇
    11月的大銀幕上,最為璀璨奪目的一匹黑馬當之無愧是《無名之輩》。該片是由饒曉志執導的荒誕喜劇,由陳建斌 、任素汐、 潘斌龍、 章宇、王硯輝、九孔等主演。上映八日,就蟬聯了八日的單日票房冠軍,並交出了2.5億票房的成績單,一舉擊敗了《毒液》、《憨豆特工3》等好萊塢作品。口碑上,它在豆瓣獲得了8.2的高分,主演任素汐更是被網友誇讚為「有的人,坐著演戲就能封神!」。
  • 《悟學.第354篇》道恆無名.帛書老子.37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闐之以無名之樸。闐之以無名之樸,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地將自正。」【譯文】「『道』是永恆的,是無形的。諸侯君王若能抱持它,萬物將自我生長。萬物生長(繁盛到一定程度),欲望(隨之)興起(貪念一起,爭奪頓生,則國亂民不安)。(這時,我將)用無形無名的『道』來填塞它(人的思想)。用無形無名的『道』填塞(人的思想),(世人)將會(回歸)無欲。
  • 大字的魅力:無己、無功、無名
    孔子說過:「言不盡意,立象以盡之。」文章這樣的描述,容易瞞人,一般的人只看到一個荒誕不羈的故事,猶如《山海經》,但我們看,從開頭一直到下一個結論: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其實,這麼長的描述,都是為了這十二字作的註解。單純看這幾個字,什麼至人、神人、聖人,被繞暈了,也不知道什麼是至人,什麼是神人,什麼是聖人,大概都是高人一等的人物吧。
  • 心即是佛,不貴口說;有無不二,更不可說.姑且方便說之
    姑且方便說之。究竟何心是佛,有為心耶?無為心耶?何名有為心?即生滅心。何名無為心?即真如心。若雲有為心是佛,則有為心是生滅妄心,乃凡夫心,何名為佛?若雲無為心是佛,則無為心是真如妙心,如同虛空,本來無相,了不可得,無相無得,何者是佛?當知有為無為等心,本來不二。不二之心,便是自心,是名為佛。所以者何?一切萬法,皆真如一心所現。吾人妄心,本是真心。
  • 《無名之輩》:卑微的、驕傲的、我的同類
    昨天終於把一直想看的《無名之輩》看了。不得不說,它在我的「想看」裡擱置太久的原因,除了這一年我基本不看影視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章宇在影片中的雞冠頭令我排斥,這樣的排斥基於我的生活經驗,雞冠頭算不上非主流或者超越常規,但是與平整黑髮相比,它會給目擊者一種侵略和進攻的感覺。
  • 《無名之輩》影評:其實我們都是無名之輩
    《無名之輩》這部影片是由陳建斌、任素汐、潘斌龍等出演!針對大部分人來講,人生從不是什麼探險,只是一股莫之能御的驚濤駭浪。彼此都是無名之輩,人生如夢,並不能盡隨情意,只願彼此都能笑著活下去,大不了就認個慫吧一部電影怎麼可以承重這麼多的物品,要我笑著流淚失落中見到期待的《無名之輩》影片很喪,一個窮困潦倒的保安人員,酒駕去世了媳婦,害的親妹妹偏癱,輔警的工作中也丟了;一個殘疾的毒舌,罵離開了一個又一個家庭保姆,總算來了2個憨皮歹徒,卻害怕打槍打死自己;一個欠帳老闆跑路的房地產商;2個被耍的悍匪
  • 卿本佳人逼成女巫——《無名女屍》
    片名The Autopsy of Jane Doe (2016),別名驗屍官(臺) / 無名屍詛咒(港) / 屍檢無名女屍。除了這家人,警察還在這戶人家地下室發現了一具漂亮的無名女屍。兇案消息很快在不大的小鎮上傳開,大家紛紛向警局詢問案件偵破進展。警長謝爾頓為了早點理清線索,連夜將無名女屍送給鎮上唯一驗屍官湯米,要求驗屍官明天一早給出詳細報告。
  • 無名之輩?一唱驚人?無名之輩——劉炫廷!
    意猶未盡的回味這前兩天《歌手——當打之年》的《monster》,以及第二期劉柏辛的《manta》,仍然為劉柏辛感到惋惜,作為一個優秀的說唱歌手,有著全面的颱風,年紀雖小,卻有著不同凡響的能力;這一說到說唱歌手,年紀輕輕,讓我不禁想起了那個在2019新說唱舞臺上大放光彩的無名之輩——
  • 挖坑之《地海傳奇》
    一共六本,前面四本是一個連貫的故事。 第五本是小故事集,介紹地海世界的前世今生,風土人情。第六本是多年以後整個故事的續集。 我最喜歡第一本和四本。地海世界大概是另一個星球,這是地海世界的地圖。因此驕傲和嫉妒使他在爭鬥中開啟了黑暗之門。 從此就有個暗黑魅影一直追著他。他在藏在學院繼續學業,等到學校不能作為庇護之後, 他便被黑影追著四處逃竄。他回到靜默的師父那兒躲了兩天, 最後決定, 不就是一死嘛! 你追著我, 那我反過來找你好了, 大不了決一死戰。從此開始了少年追逐黑影的日子,整個地海世界都有了他的蹤跡。
  • 逆襲成「消毒液」《無名之輩》不無名
    《無名之輩》海報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王峰    國內電影市場從來不缺奇蹟,《無名之輩》即是如此,雖然上映一周1.61億的票房成績不算亮眼非但如此,《無名之輩》的豆瓣評分也要高於《毒液:致命守護者》,網友調侃它應該叫「消毒液」。昨日,應河南奧斯卡電影院線之邀,《無名之輩》的導演饒曉志、主演潘斌龍到鄭州進行路演。饒曉志表示《無名之輩》只是自己藝術道路上的一次探索,並無意與進口大片爭票房,而是希望引發更多觀眾能夠關注國產中小成本影片。
  • 瑪麗·艾倫·馬克:萬物之書
    瑪麗·艾倫·馬克:萬物之書 2020-11-27 1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大千世界,我們誰又不是無名之輩呢——非專業推薦《無名之輩》
    無名之輩,就是社會中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街道上來來往往的路人甲乙丙丁,隨便拎出來一個,除了自己家人,沒有誰會過多的關注的人。《無名之輩》就是採取多線描述幾個本無過多相關普通人卻由某個特殊物件聯繫在一起的故事。陰差陽錯,製造出喜劇效果,讓人啼笑皆非。
  • 《古劍奇譚3》怎麼過無名之地 無名之地地圖詳解
    導 讀 古劍奇譚3很家在進行無名之地任務時,經常會遺漏第二章紙條,很家不清楚這些紙條的具體位置,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西風碧」分享的古劍奇譚3無名之地地圖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