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相對論

2021-02-19 ThePrincipleJournal

昨天下午我拉肚子,然後接到一個活兒,結果錯過了公司年會籤到。等我想起來年會這茬並跑到瑞士酒店的時候,已經沒有座位也沒有抽獎券了。為了避免站在會場最後面看別人吃飯喝酒和尬舞,我只能peace out。

回家之後想起來之前下的Arrival還沒看,就翻出來看了下,於是也就有了今天的推送。

晚上看了「降臨」,感覺很好,準備劇透一下:這是一個語言學家拯救人類順便獲得超能力的故事。

老實說,我學語言學的時候,完全不理解語言學有什麼用處。這可能是一個故弄玄虛的學科,故意生造出許多奇奇怪怪的概念和例子讓人無法順暢理解和使用日常語言。後來學了經濟學,明白了語言和市場一樣,是「of human actions but not by human design」的。年輕偶爾也有不好的一面,就是蠢。

片中一個核心觀點是「Sapier-Whorf Hypothesis」,即薩丕爾-沃夫假說,又名語言決定論、語言相對論。正如有效市場假說有強中弱三個版本,薩-沃假說有強/弱兩個版本。強版本認為「語言決定思維,語言類別決定和限制認知類別」,而弱版本認為「語言類別及使用僅影響思想和決策」。

這個假說和學術領域裡很多假說一樣,「名不副實」,或者說,用詞不當。沃夫是薩丕爾的學生,兩人從未合作過任何文章,也沒有在任何場合以假說的方式提出過上述觀點,至於強弱版本之說也絕不是出自他二人之手。事實上是薩丕爾的另外一個學生Hoijer創造了這個假說的名字。

愛德華·薩丕爾

薩丕爾則是美國人類學之父法蘭茲·鮑亞士的學生。鮑亞士也是具有非凡才華的學者:他是物理博士,地理學博士後,開創了人類學的四大分支:體質人類學、語言學、考古學以及文化人類學。二十世紀早期的學術巨人們大多擁有跨學科的專業訓練背景。當然了,和現在相比,他們的本學科訓練並不是太多。

而沃夫是一位化學家,平日裡在哈特福德的火災保險公司工作。早年他在耶魯大學學習語言學時,遇到了導師薩丕爾,成名之後還給薩丕爾代過課,可以說是很棒的學者了。

班傑明·李·沃夫

十九世紀後期,人類學中的演化觀點認為非書面語言作用低微,不值一提。而薩-沃假說正是用來回擊這個觀點的新學術動向。當然了,薩-沃假說在發布之後招致了不少批評,學者們從實證、理論甚至是神學等各個角度批評這個假說,認為其不夠科學。或許他們只是缺乏研究工具,就像拉馬克當年也是因為實驗不科學,工具不完善而招致批評。

以上是薩-沃假說的簡單介紹。

從經濟學的角度去理解薩-沃假說,可以參照的就是市場。市場最初不是被設計出來的,而是通過人們的交易行為一步步演化出來的。當然了,有人會說碳排放市場就是被設計出來的,但考慮一下這個市場的核心機制就是演化出來的普通市場規則,只不過其交易品是新近進入人們視野的事物而已。

現在的市場規則,用哈耶克的話來說,經歷了:

a process of winnowing and sifting, directed by the differential advantages gainedby groups from practices adopted for some unknown and perhaps purely accidental reasons.(Hayek 1979:155)

通過歷史的去「蕪」存「菁」,同時經過微觀層面的博弈與鬥爭,市場規則在一步步的發展中變成今天這樣:互利互惠,誠實守信,等等等等。考慮到最早的交易只是原始社會時一個部族獲得了另外一個部族遺留的獵物,經過幾千年的演化和學術提煉,變成如今相對完善的市場規則,還是很值得慶祝的。

而這些規則,對於市場參與者的意義,在於從明面遵守到潛移默化。換句話說,這就是一個世界觀的形成過程。當然,法人不是自然人,最終規則的遵守還是要依靠自然人的行為。而單個自然人遵守的規則千奇百怪,花樣繁多。雖然經濟學假設大家都自利,但如果沒有適當程度的利他,社會不會發展到今天這個樣子。

回到語言。套用上面的範式來理解薩-沃假設,就會方便很多。自然語言和市場一樣,也是自發形成的,而非人類設計的。被人類設計出來的語言,比如世界語Esperanto,現在都不太好。而諸如C語言的人工語言,則活的很好。不過,套用薩-沃弱假說,可以得出一個結論:C語言或其他程序語言影響了程式設計師的世界觀和決策。從網絡上各種吐槽程式設計師的段子和我能夠接觸到的程式設計師來看,這個結論可能是真的。這種習得性特徵會遺傳下去嗎?用拉馬克的觀點來看,是可以的,只不過條件苛刻了一些。

人類擁有哺乳動物中最長的嬰幼兒期。這個現象的一個演化心理學解釋是,人類需要更多的時間模仿或學習複雜的社會規則。這裡的社會規則顯然包括語言。而習得語言的過程,就是規則潛移默化的過程。母語習得的過程更多是一個模仿的過程。大部分人一生也僅能模仿出一個七七八八,少部分人可以跳出模仿,進行獨創。像大咕咕咕雞那樣能夠創造出一種文體的保定文學驢,已經是鳳毛麟角了。

最後要說的是關於語言決定論裡的決定。這裡的決定性其實相對狹窄。在語言結構相對穩定的時間段裡,薩-沃假說可能是真的。但從更長的歷史來看,語言是流動的,變化的。這種決定性效果也就跟著流動和變化,以致於在一個長時間線上失去了它所謂的「決定」作用。

那麼二語習得也會這樣嗎?對於「降臨」裡的語言學家Banks來說,外星語言明顯是二語。而薩-沃假說最早是針對母語的。看起來這個假說被擴大化了。至少在電影和電影原著小說「你一生的故事」裡被擴大化了。不過這個擴大化也是有經驗證據的。君不見「小兵張嘎」裡,翻譯官和日軍軍官簡直是一模一樣:兇殘,吃西瓜不給錢。

今天就到這裡。

片子bug很多,不如小說。大家謹慎對待。

非物理領域裡的相對論,除了上文的「語言相對論」,比較著名的還有「文化相對論」。參見亨廷頓的「文明的衝突」。

相關焦點

  • 專欄 | 語言相對論 | 1.外星人畫的圈
    我們常常認為,是思維造就了語言——如果我告訴你,是語言造就了思維,你會相信嗎?相信很多讀者都看過一部名為《降臨》的科幻電影,該片改編自著名華裔科幻作家特德·蔣的名篇《你一生的故事》,講述了12個神秘的外星飛船降臨在地球上時所發生的故事。
  • 既然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最後一項預言被證實,那再不懂相對論就真的out了
    引力波的發現具有其現實意義,霍金表示:「除了檢驗(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我們可以期待透過宇宙史看到黑洞。我們甚至可以看到宇宙大爆炸時期初期宇宙的遺蹟、看到其一些最大的能量」。既然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最後一項預言被證實,那你真的了解相對論嗎?不懂也別急,安利相對論,童校長有一套自己的解釋體系。
  • 《戀愛相對論》首播 「獅子女」遇到「星星男」
    由樸海鎮、甘婷婷、張儷等主演的都市情感劇《戀愛相對論》今晚將在騰訊視頻浪漫開播。
  • 北師大梁燦彬教授給中學生講《星際穿越》的相對論
    因為終於可以從描述俊男美女之間複雜感情關係的電影中走出來,從智商和知識面的角度展示理工科背景的強大。於是,各種各樣的人在電影院、網際網路、電視、手機上,解釋著這部電影。然而,其中的絕大部分都是從最科普的角度簡單介紹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的相關理論,甚至有人嘗試用只用牛頓力學和其他學科的角度解釋。(有人把看《星際穿越》需要的一些物理學理論放在一起介紹,居然加入了墨菲法則!)
  • 相對論誕生:愛因斯坦是如何創立狹義相對論的?(下)
    相對論誕生:愛因斯坦是如何創立狹義相對論的?但是,如果你以為這就是狹義相對論的核心,那就太膚淺了。大家看看這篇和上一篇文章,你會發現都是圍繞相對性原理來的,上面我也說了狹義相對論的核心就是洛倫茲協變性。
  • 曹則賢2021跨年科學演講:什麼是相對論
    作為物理學的高峰,其中有兩個是值得我們特別關注的,那就是被稱為近代物理兩大支柱的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以輕鬆、愉快的心情領略相對論的厚重與美。相對論三個字似乎人人知道。提起相對論,人們會想起光速不變,孿生子佯謬,「回到未來」之類的電影,還有「一切都是相對論的」哲學夢囈。1923年, 21歲的英國青年狄拉克就對這種淺薄的哲學夢囈不屑一顧。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什麼?
    1915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創立了廣義相對論(GRT),即這個「特殊」理論誕生十年之後,應用光速,並假設物理定律在任何給定的參照系中保持不變。但是,乍一看,GRT是不是真的很複雜?如何理解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可以用幾個字來表達:「時空告訴物質是如何運動的;物質告訴時空是如何彎曲的。」
  • 通過「狹義相對論」剖析所謂「絕對真理」到底是什麼?
    前面我通過10多篇文章詳細介紹了狹義相對論的起源、誕生過程、內涵以及意義,其中對愛因斯坦用理性戰勝直覺的偉大創舉表示了高度的評價,但是有很多反相對論的網友卻認為「狹義相對論」未必正確,為啥會覺得這麼一個物理理論是不正確的呢?其主要原因就是這些網友壓根不懂狹義相對論。
  • 狹義相對論
    我們聊到「時空」時,他興奮地跟我說起了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 「狹義相對論是個什麼東西?你在哪裡學的?」我一臉懵地問他。開是這樣解釋的:簡單來說,狹義相對論,就是把時間拉長。比如說:弟弟只有一個學期就要上小學了,你就可以把時間拉長,然後教他寫字。要從三維進入四維。
  • 早一點這麼理解,愛因斯坦相對論也許沒這麼難懂了!
    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1905年發表《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剛提出那會,據法國科學家朗之萬說,全世界只有12個人知道什麼是相對論,何以至此?現在來看愛因斯坦相對論比較完整的論述:一、狹義相對論1.在任何慣性參考系中,物理學的基本定律乃至自然規律都相同;2.在任何慣性參考系中,真空光速都相同。
  • 廣義相對論—時空彎曲
    愛因斯坦的改變了人們對物理學的認識,廣義相對論的出現,顛覆了人們對經典力學的認識,廣義相對論中提出的「時空彎曲」徹底顛覆了過去人們對時空的認識。廣義相對論站在物理界關於引力理論的最頂端,代表了引力理論、時空研究的最高水平。
  • 《戀愛相對論》中的帥哥美女大盤點
    《戀愛相對論》中的帥哥美女大盤點《戀愛相對論》主要講述了是幾位都市青年,在面對情感時的不同態度和抉擇的故事。甘婷婷《戀愛相對論》中飾演郝麗人中國內地女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戀愛相對論》中飾演郝麗人,漂亮自信又高傲、氣場十足的典型獅子女,出身豪門,是國內頂級《Fashionlove》雜誌的策劃總監,聰明能幹卻脾氣火爆,從而身邊的人在背後叫她做「嫁不出去的女魔頭」。樸海鎮《戀愛相對論》中飾演李昂韓國男演員,2006年畢業於首爾綜合藝術大學(SAC)。
  • 冬吳相對論,知識英雄時代的開啟
    2008年10月11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始播「冬吳相對論」一檔由34歲的梁冬和42歲的吳伯凡合作的商業脫口秀節目,並以每周兩期(中間有間隔)473期的「冬吳相對論」,我不知道別人聽完是什麼感受。我首聽的那期叫「閱讀的消失」,驚若天人。
  • 愛因斯坦的女人與相對論
    他是現代物理學之父,相對論的創始人以及諾貝爾獎得主。但如果說起米列娃·馬利奇或許就鮮為人知了。米列娃·馬利奇·愛因斯坦是愛因斯坦的第一任妻子。她是塞爾維亞人,自己也是一名出色的數學家。她與愛因斯坦相識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米列娃當時是班上的唯一女生。
  • 愛因斯坦相對論的7個預言,你知道幾個?
    廣義相對論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於1915年發表的用幾何語言描述的引力理論,它代表了現代物理學中引力廣義相對論理論研究的最高水平。廣義相對論將經典的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包含在狹義相對論的框架中,並在此基礎上應用等效原理而建立的。
  • 愛因斯坦相對論證明前後世存在
    愛因斯坦相對論證明前後世存在一、緣起佛教和世界上的很多宗教認為,生命存在前生後世,死亡不是斷滅。
  • 愛因斯坦的第二個夢,從狹義相對論到廣義相對論
    這一步,愛因斯坦整整跨了10年,當他在1915年最終完成廣義相對論的所有內容後,愛因斯坦自己寫道:「讓我好好休息一陣子,我實在是太累了。」我們是該讓愛因斯坦好好休息一下了,如果說狹義相對論是他集各門各派武功之大成的話,那麼廣義相對論則是愛因斯坦傲視天下的獨門秘笈,他是當之無愧的孤膽英雄。
  • 【王涵:物理八卦】星際穿越、相對論和Kip Thorne
    而到了老愛的廣義相對論這裡,情況就變了。簡單的一個結論,狹義相對論是有一個有關世界觀的理論,而廣義相對論,則是將這種世界觀拓展到了有引力存在的情況下。所謂的狹義相對論的世界觀,即是說,在狹義相對論之前,人類是從「三維空間+一維時間」的角度去理解世界的。
  • 通俗的解釋愛因斯坦相對論到底說的是什麼?
    相對論包含兩個不同的元素: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首先被介紹,後來被認為狹義相對論是更全面的廣義相對論的特例。廣義相對論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1907年至1915年間發展起來的一種引力理論,1915年之後,許多人為驗證廣義相對論做出了貢獻。
  • 10種了解有關愛因斯坦和廣義相對論的方法
    Pais出生於荷蘭,移居美國,1947年在同一普林斯頓學院擔任相對論作者工作到1955年去世。派斯的傳記側重於愛因斯坦的思考和工作,是那些希望深入挖掘科學和哲學方面的人的基本參考。1994年,佩斯出版了續集:愛因斯坦住在這裡(克拉倫登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