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嶺開展人工增雨(雪)作業,有效增水278.4萬噸!

2020-12-19 知浙江

12月14日,溫嶺市氣象局搶抓時機,開展人工增雨(雪)作業。此次行動分別於塢根鎮大巖頭人工增雨作業點開展人工增雨火箭彈作業,於大溪鎮太湖山開展煙爐作業,共發射火箭彈4枚,點燃煙條5根,作業有效面積960平方公裡。截至12月15日8時,全市普降中雨,面雨量11.9毫米,有效增水278.4萬噸,增雨(雪)效果明顯。

12月11日,溫嶺市人影辦與氣象臺對未來天氣形勢進行分析研判,確定本月14日具備人工增雨(雪)的作業條件,並積極準備實施人工增雨作業,提前對人影作業設備進行了維護,召開人影工作準備會,部署人工增雨作業工作。

「開啟高壓,3、2、1,發射!」12月14日7時50分,塢根鎮大巖頭山頂響起一聲巨響,4枚人工增雨火箭彈成功發射。

12月14日12時50分,點燃煙爐進行一輪作業,煙霧順著氣流從山谷流向山頂,與空中降雨雲團匯合,起到催化作用和增雨效果。

截至12月15日,溫嶺市今年共實施火箭人工增雨作業4次,地面煙爐作業5次,對空發射增雨火箭彈31枚,燃燒煙條17根,實現增水2697.6萬噸,在森林防火、水庫增蓄、改善空氣品質和生態修復養護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目前,我市旱情仍較為嚴重,供水形勢嚴峻,為進一步緩解旱情,預計將在本月底前再進行1~2次人工增雨。

來源丨溫嶺天氣

相關焦點

  • 懷來縣將適時開展火箭人工增雨(雪),請相互轉告!
    懷來縣將適時開展火箭人工增雨(雪),請相互轉告!為增加水資源、緩解全縣旱情和減輕冰雹對農業生產的危害,懷來縣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將在全縣範圍內開展火箭增雨(雪)作業。
  • 三地助力樂清人工增雨 昨日全市普降雨水,人工增雨的增水量約113.6...
    今年8月以來,樂清市連續久旱少雨,各地普遍出現中高度乾旱,水庫水位降幅較大,連續多月的旱情讓全市居民生活用水壓力倍增,苦苦等待的大雨卻遲遲未到。12月14日凌晨,冷空氣過境樂清,市氣象局及市人影辦工作人員和溫州市、洞頭區、永嘉縣來馳援的作業隊伍一起抓住機會,前往淡溪水庫上遊珠璋村人影作業點,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 西雙版納州人工增雨成效顯著
    原標題:西雙版納州人工增雨成效顯著  截至11月底,西雙版納州氣象部門抓住有利天時開展抗旱增雨作業212次,取得顯著成效,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春夏乾旱帶來的不利影響,有效增加了庫塘蓄水。州、縣人影辦提前做好人工增雨的各項準備工作,全州兩縣一市所有人影作業人員進駐各作業點晝夜守候,確保不放過每一次機會,盡最大努力爭取最大增雨成效。與此同時,積極協調省人影中心駐停普洱的增雨飛機,適時飛赴我州開展空中增雨作業,擴大增雨作業面積,提升人工增雨效果。
  • 人工增雨增加有效降水量 阜新市一半鄉鎮旱情得到緩解
    據悉,此次降雨人工增雨功不可沒。據市農業農村部門統計,截至7月28日,全市大田作物受災面積 650.67 萬畝,其中成災面積 350 萬畝,絕收面積 142.35萬畝,目前已澆灌面積 199.04 萬畝次。面對嚴峻的乾旱形勢,氣象部門提前安排部署,24 小時密切跟蹤天氣變化,同時向省氣象局申請了 100 枚增雨火箭,分發到阜、彰兩縣各作業點。
  • 國辦:到2025年,人工增雨作業影響面積超550萬平方公裡
    到2025年,形成組織完善、服務精細、保障有力的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體系,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研發取得重要突破,現代化水平和精細化服務能力穩步提升,安全風險綜合防範能力明顯增強,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更加優化,人工增雨(雪)作業影響面積達到550萬平方公裡以上,人工防雹作業保護面積達到58萬平方公裡以上。到2035年,推動我國人工影響天氣業務、科技、服務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 四川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四川省氣象臺2021年飛機人工增雨作業及...
    為了抗禦乾旱、保護農業生產、增加水庫蓄水、保護生態環境、減輕空氣汙染、保障重大活動,省政府把飛機人工增雨作業作為重要的防災減災手段,每年都必須租用飛機(含機場保障)開展飛機人工增雨作業,緩解水資源短缺、減輕乾旱災害、保護生態環境,本項目為2021年上半年(春夏季)飛機人工增雨作業服務,包含飛機租用、機場保障、空域協調、實施飛行等任務。
  • 市氣象局組織「火箭+煙爐」人工增雨作業
    11月16日,漢中市人影辦發布第13號人工增雨作業指令,要求各縣區人影辦抓住有利作業時機,適時組織開展地面人工增雨作業。漢中市人影辦要求各縣區人影辦在11月16日20時至18日08時期間針對混合雲系,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火箭+煙爐」地面增雨作業,用於改善空氣品質、降低森林火險等級、增加土壤墒情。
  • 德州市德城區首次使用火箭彈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8日訊11月18日上午,德州市德城區人工影響天氣服務中心抓住有利天氣形勢,及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發射3枚BL-1A型56毫米甲增雨防雹火箭彈。德城區人工影響天氣服務中心藉助氣象雷達和衛星資料,密切監視天氣動態,科學安排部署,指揮作業人員提前到作業站點調試火箭發射架,上午10點15分,一切準備就緒,德城區人工影響天氣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向德州市人影辦請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在經過上級主管部門同意並申請空域後,一枚枚火箭射向雲層,作業區普降中雨。
  • 人工增雨火箭彈殘骸有關事項的官方說明來了!
    網友所稱的人工降雨,正確的應稱為人工增雨(一字之差,含義不同)。人工增雨需要在特定的氣象條件下(有符合條件的雲層、雲層含水量達到一定閾值並有水汽補充條件等)、運用作業工具將催化劑播撒到適當的雲層部位,不是任何條件都可以開展的。受作業裝備等條件的影響,我市目前僅開展了人工增雨(雪)作業。
  • 太湖無錫水域「人工增雨火箭彈」發射點有5處
    作為人工改善太湖水質的重要手段,除了低空小範圍人工降雨,更大範圍的人工增雨是發射增雨火箭彈。據悉,自2003年起無錫開始實施火箭彈人工增雨作業,目前大市範圍共有9處人工增雨作業點。「在有利氣象條件下,實施人工增雨可以起到改善水質、減輕空氣汙染、緩解乾旱或高溫等作用。」無錫市氣象局服務與社會管理處相關人員說。據悉,2019年無錫共實施8次人工增雨,7次在湖邊,每次發射4枚火箭彈,影響範圍20平方公裡左右,可在自然雨量的基礎上增加20%的雨量,可使「小雨變中雨,中雨變大雨。」
  • 人工增雨怎麼進行?要哪些條件?
    錢報記者從氣象部門了解到,昨天下午,除了杭州主城區和蕭山,其他縣市都進行了人工增雨作業。為什麼前段時間很熱的時間不增,而現在才來增,氣象部門也進行了解釋。  錢報記者兵分多路,全程記錄人工增雨全過程。但工作人員還是說,雲層條件還達不到人工增雨的作業需要。一般,人工增雨的雲層要求,需要一定厚度和水汽含量,高度也不能太高。現場,工作人員會通過氣象雷達監測來看數據。  下午4點30分開始,百丈上空開始籠罩烏雲,空中時不時傳來悶雷聲。  餘杭氣象局工作人員說,局地山區應該有雨,現在如果人工增雨,降雨面積就可以有效擴大了。
  • 3次人工增雨 福州高新區旱情緩解
    日前,隨著幾枚人工增雨彈直衝雲霄,高新區南嶼蓬萊溪良浩水庫等地迎來久違的雨水。據了解,11月中旬起,高新區共實施人工增雨作業3次,有效緩解當地旱情。  「因水量有限,10月中旬開始,南嶼鎮水廠購水轉供給用戶,並對用水大戶關小總閥門限用水量,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同時合理安排各村的供水量。」南嶼鎮水廠廠長林敏全說,科學合理地安排供水,採取供水減壓措施,有效緩解了當地居民用水緊張的問題。
  • 芒市人工增雨防雹助力春耕春播農業生產
    為此,芒市氣象局密切關注天氣,提前做好人工增雨防雹各項準備工作。3月20日芒市氣象臺發布降雨天氣消息:受南支槽影響,預計3月22-24日我市將有陣雨天氣過程,降雨過程中,局地會伴有雷暴、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請注意防範。
  • 【公告】達拉特旗人工增雨防雹作業公告
    ,達拉特旗氣象局2020年地面火箭人工增雨、「三七」高炮防雹作業即將開始,為確保此期間作業安全,現公告如下:一、起止時間:2020年3月10日至2021年3月9日止。二、作業區域:根據全旗高炮、火箭設備分布的具體情況,高炮防雹作業區、地面(移動式)火箭增雨作業區為全旗所轄地區。火箭增雨主要以210國道及各地區黑色路面附近為主要輻射地區,「三七」高炮防雹以各蘇木鎮下設固定作業點為主。三、作業設備類型:人工防雹用五五式、六五式雙管37mm高炮,全旗共設有23門高炮實施防雹作業。
  • 浙江省部分地區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火箭」入雲 落下甘霖
    浙江省部分地區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火箭」入雲 落下甘霖 2020-12-15 06:27:14 浙江在線-浙江日報 記者 來逸晨 通訊員 張曉晨 12月14日11時30分,武義縣南部山區響起兩輪巨響,8顆人工增雨火箭彈成功發射,為乾渴的大地催增甘霖。近兩日,省氣象局在全省範圍內實施了一場大範圍的人工增雨行動,緩解當下旱情。  「受冷空氣影響,13日夜間到14日白天我省有大範圍雨雪天氣,雲系隨天氣系統總體自北而南移動,具備增雨潛力,適合開展全省大範圍聯合作業。」
  • 別慌,是人工增雨火箭彈殘骸
    網友所稱的人工降雨,正確的應稱為人工增雨(一字之差,含義不同)。人工增雨需要在特定的氣象條件下(有符合條件的雲層、雲層含水量達到一定閾值並有水汽補充條件等)、運用作業工具將催化劑播撒到適當的雲層部位,不是任何條件都可以開展的。受作業裝備等條件的影響,安康市目前僅開展了人工增雨(雪)作業。
  • 氣球焰彈:人工增雨黑科技
    中國氣象報記者李黨紅  說起人工增雨,很多人都知道飛機、高炮、火箭等作業方式,但還有一種方式相信是大多數人都沒有聽過的,那就是氣球焰彈。在2019年全國智慧氣象服務創新大賽上,由遼寧省喀左縣氣象局研究的「氣球攜帶碘化銀焰彈增雨雪新技術」從100多個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氣象服務技術創新二等獎。  人工增雨無論採取哪種方式,最終目的都是一樣的,即向雲中播撒碘化銀等催化劑,促使雲中形成大量冰核,從而進一步形成雪晶或雨滴降落地面,增加降水量。
  • 潮州將發射火箭彈人工增雨
    資料圖 【潮州市人工增雨作業公告】 為抗旱蓄水、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等保障需要,市氣象局決定於2020年7月3日至7月10日視情況開展火箭彈人工增雨作業。
  • 昨日杭州誰在翻雲覆雨 記者兵分多路直擊人工增雨
    記者從氣象部門了解到,8月25日下午,除了杭州主城區和蕭山,其他縣市都進行了人工增雨作業。為什麼前段時間很熱的時間不增,而現在才來增?氣象部門也進行了解釋。記者兵分多路,全程記錄人工增雨全過程。下午4點30分開始,百丈上空開始籠罩烏雲,空中時不時傳來悶雷聲。餘杭氣象局工作人員說,局地山區應該有雨,現在如果人工增雨,降雨面積就可以有效擴大了。遺憾的是,由於其他方面的人工增雨發射條件受限,一直等到了17點40分,大家商量後決定,結束當天的作業任務。「人工增雨操作沒有進行,這樣的情況對氣象工作者來說,是家常便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