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牢民生之本,抓實民生之要
——在區政府工作部門、單位年終「亮結果」政務公開活動上的發言
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0年,按照年初「亮目標」確定的任務及區委、區政府安排部署的重點工作,區人社局共承擔三項工作,已全部完成。
一、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就業質量全面提升
2020年全區新增城鎮就業7198人,完成全年目標的136%,同比增長24%,城鎮登記失業率嚴格控制在省定指標4.5%以內。一是全面開展網絡招聘。幫助1532家企業線上註冊,發布招聘崗位8950個,達成意向4270人,實現供需雙方的有效對接。二是用足穩就業政策。精準劃型參保企業,為2837家企業減免社保1.92億元。全年穩崗返還861.76萬元,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314.8萬元,推動企業不裁員、少裁員。三是全力支持創新創業。創業擔保貸款最高額度由15萬元提高至20萬元,小微企業提高到300萬元,全年發放貸款2626筆,3.29億元,同比增長29倍,全市最高。四是大力提升就業技能。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培訓各類勞動者2.6萬人,較排名第二縣區多1.36萬人,其中農村轉移勞動力人員培訓6333人,分別完成完成全年任務的315%和244%。完成以工代訓14347人,支持企業301家,審核通過人數居全市第一。
二、人才引育全面發力,人才支撐有效增強
實施「十百千」引才行動。設立引才工作站2家,引進高端專家15人,大學生2457人。青年人才網籤6256人,總量、增量均全市第一。一是服務企業智力需求。開展專家服務基層活動13場,邀請67名專家,解決難題40餘項。徵集161家重點企業2657人用工需求,彙編《人才智力需求目錄》,做好跟蹤服務。二是開展政產學研合作。組織多家企業赴山科大機電學院、西南大學蠶桑紡織與生命科學學院考察交流,建立引才工作站;與青島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籤署人才戰略合作協議,在楊柳雪鎮建立實訓基地。三是紮實開展招才引智。組織企業參加「名校人才直通車」活動15次。引領大學生自主創業308人,發放資金154萬元。落實193名青年就業見習,869名大學生生活租房補助524.2萬元。落實人才公寓4批次。四是強化本土人才培育。中裕獲批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濱農獲批省博士創新實踐基地,技校獲批市技能大師工作室。入選「齊魯首席技師」3人,市「專業技術帶頭人」1人、市「首席技師」3人,重點人才入選數量列全市第一。
三、民生保障更加完善,服務質效全面提升
持續完善民生保障體系,企業退休職工養老待遇整體調整5%,實現養老金「十六連漲」,居民基礎養老金每人每月提高24元,達到142元,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係。一是紮實推進全民參保。企業、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分別達11.45萬人、19.66萬人,社保基金總收入6.4億元,總支出11.74億元。二是貧困人口應保盡保。開發134個臨時公益性崗位、為323人發放互助扶貧公益性崗位補貼78.81萬元,為12217人代繳社保154萬元。三是保障勞資雙方合法權益。啟動「網際網路+調解」仲裁,實現13個鄉鎮辦全覆蓋,勞動仲裁結案536件,涉及金額1143.71萬元;開展農民工工資治欠保支專項行動,處理市長公開熱線轉辦案件1369起,啟用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平臺,監察立案35起,申請法院強制執行15起,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553萬元。四是開展「人社政務進村居、服務群眾零距離」行動。布設208個村級人社服務平臺,下沉社保、就業等70項服務,辦理業務82.1萬筆,總成績位列全市第二。
一年來,我局先後獲得「山東省人社系統先進集體」、「山東省人社系統行風建設先進單位」;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獲得「濱州市事業單位脫貧攻堅記功集體」;參加全國人社窗口單位業務技能大比武山東省代表隊榮獲全國一等獎,劉青同志獲得「全國人社知識通」山東省第一名。
當前,全區上下正在開展「三專四快六提升」作風整頓專項行動,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躬身入局、高效服務,和全區人民一起奔跑在逐夢濱城的大道上,為圓夢「六個濱城」貢獻人社力量。
【來源: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