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愛奇藝自製S+級超級網綜《我是唱作人》於20點播出。在節目第一期強大的首發陣容中,我們看到了一個久違了的名字——那個十年前曾身負罵名的「獅子座」女孩曾軼可。
這一次,曾軼可回來了,她簡單而直接地介紹自己:「我是唱作人曾軼可」。
記得十年前選秀當道,那時的超女快男火爆程度絕對不亞於今天的土偶土創。年僅19歲的曾軼可,抱著一把吉他獨闖選秀舞臺,歌詞中唱著淡淡的青春哀愁:「七月份的尾巴,你是獅子座」。然而,由於她另類獨特的「綿羊音」,和「氣息不穩」的唱功,讓這個女孩在她19歲的年紀經歷了來自全網的群嘲和質疑。
高曉松曾對曾軼可說,你是我這幾年看到的最優秀的一個創作人。你寫的東西裡面有一種非常優秀的邏輯,這種邏輯會成為你的標誌。你知道嗎,做一張唱片,最容易解決的就是演唱上的一點小瑕疵,最難解決的問題就是沒作品,不知道唱什麼。為什麼我們都那麼喜歡你,因為我們生長在這片土地上,我們懂你寫的愛與愁。
2009年《快樂女聲》之後,曾軼可仿佛「消失」了,喜愛她的粉絲一度稱她為「娛樂圈失蹤人口」。但其實,在後來每一年的草莓音樂節舞臺上,基本上都有她的身影。曾軼可從來沒有停止過對音樂的熱愛、對創作的熱愛,她慢慢成長成為了一個真實可感的唱作人。
2010年,創作並演唱了電影片尾曲《夜車》。
2012年,與左小祖咒合作歌曲《小小事件》《黑貓白貓》。
2013年4月的一個凌晨,發布最新單曲《有可能的夜晚》。在這個被奇思妙想填滿的90後女孩腦海裡,永遠充斥著與眾不同的另類思考。
2016年1月,發行單曲《北京到臺北》,寫出了思念一個人最長的距離。
2017年,發行單曲和個人執導的第三支MV作品《不如我們重新來過》。
在《我是唱作人》的節目專訪中,當被提到面對質疑時,曾軼可這樣說:
「沒有應對 就是隨便「
她也談起了當年的成名作《獅子座》。
是啊,十年過去了,曾軼可已經29歲了。
成長之中,她也寫出了《有可能的夜晚》這樣情感豐富的作品。
如果說《獅子座》是19歲的女孩對於世界最初的認知,那麼《有可能的夜晚》就是一種經歷了人情世故、情情愛愛之後的音樂人式浪漫。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評價:如果當年她不是選秀出身,而出自豆瓣,現在陳粒等大火的原創歌手裡,一定有她一個位置。
如果說曾軼可是選秀舞臺上的異類,那麼告別天娛籤約摩登天空後的曾軼可,應該就是和她的同類匯合了。
沈黎暉曾說:曾軼可不是一個偶然,在今天已經沒有什麼所謂主流這樣一個概念,因為這個界限越來越模糊,什麼另類、搖滾,很多東西都被打破了。所以從她開始,這是一個趨勢,是一個多元的趨勢。
如今,曾軼可回歸舞臺,打上「唱作人」的標籤以後的她,變得更加立體了。
談到這些年創作上的變化,她這樣評價自己:
作為一個音樂人,對自己的進步充滿自信,對自己的創作堅持熱愛,應該是最好的狀態了吧。
所以,曾軼可可以霸氣地告訴全世界:
「應對什麼質疑?我不需要。我不在乎自己是個少數派,我只希望自己——獨一無二。「
每一個音樂人都是孤獨的多面體,
用音樂撫慰著每一個相似的靈魂。
-end-
你看《我是唱作人》了嗎?你對曾軼可是什麼評價呢?留言給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