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電力現貨市場中售電公司如何構建核心競爭力

2020-12-20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售電網訊:2015年3月電改9號文發布,2019年9月首批電力現貨試點具備不間斷結算試運行條件,2019年底前試點外省上報現貨市場建設方案,電力現貨市場越來越近,預計2020年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將加速前行。

(來源:微信公眾號「朗新研究院」ID:Longshine-R 作者:段銀斌)

本文從電力現貨市場中的電量、負荷預測特徵;如何構建面向用戶的綜合預測模型;綜合預測模型在園區用戶電量預測中的應用幾方面探討電力現貨市場中,售電公司如何構建核心競爭力。

原標題:福利來啦|PPT~電力現貨市場中售電公司如何構建核心競爭力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售電公司可為用戶出具結算依據——浙江售電市場正式「開張」
    經歷今年7月浙江電力現貨市場正式啟動第三次整月結算試運行後,順價結算能否適應浙江售電市場?浙江售電市場還有哪些亮點,售電改革還要解決哪些障礙?同時,浙江電力市場系統設計中也明確,初期售電市場準入的發電企業為省內統調電廠。待條件成熟後,省外以點對網專線輸電方式向浙江送電的發電企業,視同省內電廠(機組)參與浙江售電市場交易。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該條款意味著時機成熟後,外來電將參與浙江市場。
  • 國家電力為什麼要引進售電公司?電改到底是什麼?
    二、是現執行標杆上網電價的燃煤發電電量中,具備市場交易條件的,上網電價由市場化方式在「基準價+上下浮動」範圍內形成,並以年度合同為主確定;現貨市場實際運行的地方,可按現貨市場規則執行;暫不具備市場交易條件或沒有參與市場交易的工商業用戶用電對應的電量,仍按基準價執行。  三、是燃煤發電電量中居民、農業用戶用電對應的電量仍按基準價執行。
  • 視角| 電力用戶趨於小型化 售電公司價值進一步凸顯——2020年電力...
    2020年的電力交易會是什麼樣子呢?市場化水平如何?交易主體會大規模增加嗎?售電好做嗎?相信大家心中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從2019年電力交易來看,電力市場化改革節奏一步步加快,經營性電力用戶發用電計劃全面放開;浙江售電市場正式開閘;安徽、江蘇電力交易價差破紀錄……電力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電力交易作為售電市場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在2020年也頗有看點。
  • 當前售電公司的出路何在?增量配電項目是電改的初衷?
    售電公司組織大量用戶與電廠進行市場互動,更好地消納新能源,有效提高發輸配資源的利用率。然而,目前售電公司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售電公司依然主要在「賺差價」, 尤其在沒有現貨市場情況下,獨立售電公司開展的售電業務與發電企業營銷人員在直購電模式下開展的工作沒有太大區別。因此,很多售電公司被認為是沒有創造價值的「皮包公司」。
  • 全國售電市場發展趨勢及售電公司盈利模式——2020年售電實務與...
    國網能源研究院政策研究員唐程輝稱,售電側放開的核心是用戶能夠自由選擇售電主體購電;途徑是引入競爭性售電主體,逐步放開用戶選擇權;關鍵是建立售電市場運行機制;前提是發售側市場價格放開管制,單獨核定輸配電價,建立相對完善的發電側市場;重點保障機制包括電網公平開放、建立保底供電服務和電力普遍服務機制等。
  • 「2.0版本」售電公司來了
    截至目前,湖南、陝西、重慶共11個省(區、市)相繼宣布全面放開經營性電力用戶發用電計劃。售電側進入活躍期。信息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國在電力交易中心公示的售電公司僅3044家,而目前,通過工商註冊的售電公司已達上萬家。2019年9月,浙江打響售電市場「第一槍」。
  • 2020疫情衝擊,售電行業逆流而上,如何辦理售電公司呢?
    售電是電力從發電——終端用電中最後一道銷售環節,也是電力傳輸過程中的第四步(如下圖)。第三類:獨立的售電公司,不擁有配電網運營權,不承擔保底供電服務。售電公司如何發展而來?售電最早起源於19世紀。後來,由於電力能源時代的到來,售電得到了飛速發展,但大部分國家的售電業務還是由國家壟斷機構或組織擁有,用電客戶向這些本地壟斷機構購電。
  • 電力現貨市場信息如何披露?國家能源局確定發布規則!
    《辦法》中指出信息披露主體包括發電企業、售電公司、電力用戶、電網企業和市場運營機構。電力現貨市場信息分為公眾信息、公開信息、私有信息和依申請披露信息四類。 售電公司應當披露的信息包括:企業全稱、企業性質、售電公司類型、工商註冊時間、註冊資本金、營業執照、擁有配電網運營權的售電公司應當披露電力業務許可證(供電類)編號、配電網電壓等級、中長期交易結算曲線、電力市場申報電能量價曲線、與代理電力用戶籤訂的相關合同或者協議信息、與發電企業籤訂的交易合同信息等。
  • 度電收益近1分的四川售電 卻不及廣東售電賺得多?
    (來源:微信公眾號「易電在線」ID:epower-online)四川作為水電裝機容量大省,還是8個現貨試點之一,共有11個交易品種,售電公司可參與其中8個,可算是交易品種最豐富且最複雜的售電市場了。而廣東作為全國最活躍的省級電力市場,一直以來其售電市場也備受關注。
  • 電網公司不配合,售電公司違規搶用戶
    如果僅僅是時間上的緊迫,在有了2019年中長期交易經驗的基礎上,售電公司不至於手忙腳亂。但前文所述的客戶流失,正不斷地在獨立售電公司中上演著。 「目前浙江省並沒有明文禁止電網的綜合能源服務公司參與售電市場。」浙江省一家發電企業內部人士告訴《能源》雜誌記者,「這對獨立售電公司來說,壓力很大」。
  • PPT|山東電力現貨市場介紹:組織形式、交易結算以及報價策略等
    北極星售電網訊:2017年8月,發改委、能源局印發《關於開展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在南方(以廣東起步)、蒙西、浙江、山西、山東、福建、四川、甘肅等8個地區開展電力現貨試點。  山東的現貨市場改革路程分5步:  2019年6月12日,山東電力現貨規則及中長期規則試行版公示;  2019年7月1日啟動現貨交易模擬試運行;  2019年9月16日,進行第一次調電試運行。2019年9月20-26日,進行第一次連續調電及試結算。
  • 售電公司何時才能擁有結算權?
    在批零分開的電力市場中,批發市場中售電公司買電後,由電力交易機構開具結算單,向發電公司支付費用;而在零售交易中,售電公司為用戶設計套餐,事後由其向交易機構開具用戶的結算單,由電網企業代收費。與成熟電力市場不同,我國電力市場中的結算權屬於電網企業,由電網企業與發電側和用戶分別確認,售電公司作為交易中的重要一環,作用非常有限。
  • 山西發布電力市場售電公司服務能力評價標準
    省能源局日前發布通知,對全省電力市場售電公司開展服務能力評價工作。此次評價範圍為納入山西省售電公司準入目錄,且在山西電力交易平臺註冊生效的售電公司。參照國際通行「四等十級制」,簡化評級等級,執行「四等六級制」。具體分為:AAA、AA、A、B、C、D。
  • 自願退出江西電力市場!神華國華江蘇售電有限責任公司申請註銷相關...
    江西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關於公示受理售電公司市場註銷的公告神華國華江蘇售電有限責任公司由於企業自身原因,自願退出江西電力市場,申請註銷在江西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的市場註冊。按照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售電公司準入與退出管理辦法》的要求,江西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受理了該售電公司的註銷申請。
  • 核電適應電力市場改革的思考
    二、市場化對核電帶來的挑戰(一)要求核電企業深度參與市場競爭隨著電力現貨市場試運行的啟動,我國電力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交易機制不斷完善。2020年6月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關於做好2020年能源安全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加快放開發用電計劃,進一步完善電力市場交易政策,拉大電力峰谷價差,逐步形成中長期交易為主、現貨交易為補充的電力市場格局。全國市場化交易電量逐年提升(見圖1),包括核電在內的各種電源品種將更加廣泛地參與電力市場交易。
  • 關於2020年度全省電力市場售電公司服務能力評價結果的公示
    各相關市場主體:依據省能源局印發的《全省電力市場售電公司服務能力評價標準(試行)》(晉能源電力發〔2020〕535號),省電能服務產業協會組織專家團隊對售電公司開展了服務能力評價工作,現將評價結果予以公示。
  • 電改激蕩 以南方區域為觀察點透視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這五年
    同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推進輸配電價改革的實施意見》等6個電力體制改革核心配套文件,涵蓋輸配電價改革、電力市場建設、電力交易機構組建和規範運行、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售電側改革等方面。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深入推進。南方素來是中國改革的前沿陣地,電力體制改革也在此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 四川能投售電公司:多措並舉著力推進疫情期間線上電力營銷工作
    針對疫情期間多數客戶未完全復產的情況,四川能投售電公司精準施策,多措並舉,通過新媒體等形式著力推進線上營銷工作,努力將疫情對公司電力營銷的不利影響降至最低。 答題送紅包,營銷多樣化 為有效提升客戶對四川能投售電公司的關注度,增強客戶黏性,塑造公司品牌。
  • 五年電改那點事:售電企業須在「售電+」上做文章 輸配電價市場化...
    由於發電側和用電側的市場主體是天然存在的,所以,在此輪電改中,新培育的市場主體主要產生在配電側和售電側,目前全國已註冊有三四千家售電主體,部分主體早已入市,正在探索長期穩定的贏利之路;配電側先後開展了4批試點,有些增量配電企業已經投入運行。全國組建了35家電力交易機構,有關部門已經給出推進交易機構獨立規範運行的時間表。
  • 國內首單售電公司履約保證保險在湖北落地
    6月29日,公司召開售電公司履約保證保險首單籤單儀式暨試點工作啟動視頻會,英大財險與湖北巨能網際網路售電公司現場籤署國內首單售電公司履約保證保險。在電力交易環節試點開展售電公司履約保證保險,是公司繼投標保證保險、物資採購合同履約保證保險之後,擴大保險替代保證金範圍、更大程度為實體企業減負的積極舉措,也是發揮金融工具作用、更好促進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的創新探索。目前,公司經營區域內現有售電公司3687家,其中60%左右為中小民營企業,開具銀行保函普遍存在資金沉澱、費用較高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