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號稱小品王,帶著作品年年上春晚,其實在初期,他也被春晚放過鴿子。1988年,春晚哈爾濱分會場提前安排趙本山錄了節目,全鐵嶺的人都知道他要上春晚,但直到春晚結束,他都沒等到自己的節目。
又過了兩年,他才帶著《相親》第一次參加春晚,而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他一年接著一年。盤點他早些年的小品,確實能反應出來社會現實,也會暗諷一些領導不作為,說出了老百姓的心聲。
沒有趙本山的小品,除夕夜吃餃子都不香。2013年,趙本山宣布自己不再演小品之後,每年春晚觀眾都要吐槽,現在的節目沒法看,沒有趙本山的小品壓軸,收視率真的是個問題。
不知道大家對小品《拜年了》有沒有印象,這是1998年春晚上,趙本山、高秀敏、範偉主演的,當時的編劇還是何慶魁。講述的是養魚大戶趙老蔫,因為承包魚塘和範鄉長的小舅子產生矛盾,然後去範鄉長家拜年的故事。
裡面的臺詞放在今天,信息量屬實有點大!整部作品都是諷刺點。
1.你讓潘長江去吻鄭海霞根本夠不著嘴。
這句話說的屬實沒毛病,聽起來也非常搞笑,說出來的時候,都覺得很逗。不愧是著名編劇何慶魁執筆的劇本,但是我們能夠明顯感覺到,春晚上這樣的話基本沒有。這樣具有強烈畫面感的對比,在今天可能不是特別禮貌。
2.你一發神經,底下全都幹瘋了。
明眼人都能夠看出來,其實這句話是針對很多官僚主義作風的人,反觀現在的小品,基本上都是撓痒痒,點到為止。話說不到觀眾的心裡,也是春晚越來越沒意思的一個重要原因。
3.我瞧你耗子給貓當三陪,掙錢不要命了。
這是90後小時候經常重複的一句話,放到網絡發展迅速的今天,必定會成為最熱的一句話。在當時電視機都不太普及的時候,都成了很多人的口頭語,足以見得這句話的影響力。
4.你說你著急啥的,忙活一年到頭完了寫信啥的又告你。
這句話年紀大的人都能夠看得懂,因為信訪當年還是比較流行的投訴方式,是政府開通的便民方式。但具體落實下來,其實還是有很多地方不盡如人意的。
簡單的分析小品《拜年了》裡面的臺詞,每句話都那麼有意思,表露出來的意思也頗具諷刺。很奇怪的是,自從這年春晚之後,在沒有這樣題材的小品出現了。趙本山老師的下品創作方向也開始朝著母豬產後護理的方向進行了。
趙本山走到今天,不只是個人的成功,而是反應和代表了一個時代,他不僅在二人轉和小品上填補空白、增光添彩,而是引領了二人轉和小品的發展。現在,專注拍電視劇的趙本山,應該會懷念那個有情懷敢說話的時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