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足馬力 支援一線!樂清市全力保障康力迪口罩生產供應

2020-12-25 浙報融媒體

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口罩等防護物資的需求激增。作為溫州地區唯一的口罩生產企業,浙江康力迪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馬上成立「應戰小組」,以三倍薪資召回員工復工,開啟「保供應」模式,為抗擊疫情做好堅強後盾。

臨危受命,復工有「三難」

1月21日,農曆臘月二十七,正是春節舉家團圓的前夕。

「請儘快復工生產口罩,有什麼困難問題,我們一起解決。」當天上午9時許,市經信局主要負責人在電話裡向浙江康力迪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總監黃樂佩拜託道。

「我們一定積極響應,以三倍薪資召回員工,全力生產口罩,確保產品不漲價,為抗擊疫情出一份力!」黃樂佩語氣堅定地承諾。在2003年非典期間,康力迪曾作為指定口罩生產企業,所以對於這事,黃樂佩早有預感,就在前一天,她就要求公司相關人員早作安排,提前做好復工的準備。

接到指令後,副總經理孫鵬一籌莫展,他的面前擺著三大難題:用工難、設備在調試階段、

原材料供應不足。但令他意外的是,為了全力保障口罩市場供應,全市上下齊心協力、眾志成城,與時間賽跑,開啟了一場口罩供應接力賽。

難題一:用工難

三倍薪資召回工人

「疫情突發,消毒類產品、口罩等是必需品,為保障供應,我們以三倍薪資馬上召回工人,並報銷他們返程車費,沒他們可怎麼開工啊?」1月20日晚9時許,生技部經理鄭一雷接到黃樂佩的通知後,第一時間就給幾位回鄉過年的操作工打電話。

據悉,康力迪有生產員工70餘人,外省籍員工佔95%,主要來自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遼寧、重慶等地。自1月18日放假後,外地員工基本回鄉了,廠裡只有保安留守。

鄭一雷打了一圈電話,大家紛紛表示「剛到家,屁股都還沒坐熱呢,難以馬上趕回」。無奈,她只得給自己的助理陳學元打電話,雖然他脫離一線有兩年了,平時主要負責下生產任務單、排生產計劃,但曾在車間呆過十年,對機器運行有一定經驗,而且之前他也了解過口罩機的操作。

「我的女兒一直跟著年邁的父母生活,平時陪她時間太少了,所以這次春節我多請了幾天假,打算正月十八再來上班。」陳學元是重慶梁平人,輾轉27個多小時的長途車後才回到家。

「他到家才兩天,但一聽公司需要他,立馬就答應了,也沒問一句工資待遇什麼的。」鄭一雷說,趁著年底,陳學元請了師傅,自己當小工,在家裡搞裝修,地板也才剛剛到。

1月22日下午3時許,陳學元風塵僕僕地趕到公司,立馬進入無菌車間開始調試口罩成型機。

1月23日7時半,康力迪公司終於傳出了「鐺鐺……」的機器操作聲。「一臺機器流水線,需要設備操作工、巡檢員、包裝人員等至少5個工人。」鄭一雷說,由於工人還沒有到位,當天他們5位行政人員就包攬了巡檢、包裝等活。其中,孫鵬是大連人,他老婆的預產期在2月10日,其父母剛從老家趕來過年,他也沒時間好好陪伴他們。

隨後幾天,已返鄉的工人們紛紛響應號召,陸續從全國各地趕回投入生產。貴陽人王忠長是名嫻熟的操作工,因為村裡的道路封了,他無法成行。鄭一雷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即向市經信局領導匯報,後來在多方人員的奔走下,當地為他開了綠色通道,專門由警車護送到機場。

孫鵬介紹,目前有40多名工人復工,已開足馬力增加口罩供應。此外,酒精棉片等消毒類產品也陸續投入生產。

難題二:設備還在調試

一有問題就快速解決

浙江康力迪醫療用品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主要生產無菌敷貼、一次性使用無菌手術膜、急救包、創口貼、醫用隔離面罩(一次性口罩)等多種醫用防護耗材類產品,提供相應技術支持。

去年5月24日,康力迪公司拿到醫用隔離面罩備案憑證,七八月份開始生產聚氨酯棉口罩,主要用於民用防塵。同年10月,公司又引進兩臺口罩成型機,開始小規模生產醫用隔離面罩。「這兩臺設備還在調試打樣品階段,不是很穩定,每天醫用隔離面罩的生產量不到一萬片。」孫鵬說。

自1月23日開工以來,平面型口罩成型機運轉順暢,但每天滿負荷運轉,出現的問題也不少。1月27日下午,一枚螺絲斷了,機器不得不停工,市經信局工作人員幫忙聯繫了樂清市宇輝電子有限公司和江南數控工具機有限公司,為其加工特種螺絲。僅三個小時後,平面型口罩成型機又恢復正常生產。

「挺神奇的,這麼短的時間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孫鵬說,這段時間,雖然他們工作的壓力非常大,卻因為社會各界的善意而生出滿滿的力量。這些天,很多單位甚至個人來購買口罩,他們給予說明後,雖然無功而返,但大家基本能理解;口罩機的一個配件壞了,全城掀起一場愛心接力找配件;口罩包裝袋設計版式沒弄好,無法製版,很多熱心人來電說可以幫忙……

難題三:原材料供應不足

確保無後顧之憂生產

「年前,我們只備了幾萬片口罩的面料,到了22日,耳帶、鼻梁條兩樣原材料庫存不足,我們馬上聯繫了廣東東莞一家企業,對方有庫存,但已是臘月二十八,物流放假了,若我們自己派車過去,一來一回將在路上耗去兩天時間。」孫鵬說,這個時候要搶時間趕生產,他只得再次向市經信局求助。

之後,由市經信局向市裡匯報,通過廣東的商會企業進行調度,安排車輛運輸。次日,1.5噸物料第一時間從千裡之外運抵康力迪公司。

1月27日,樂清農商銀行在得知康力迪公司的情況後,第一時間聯繫了該企業負責人,在了解到康力迪公司還存在300萬元資金缺口時,立即開闢金融服務綠色通道,以優惠利率追加純信用授信300萬元,累計授信達到1000萬元,最大限度地保障企業的資金需求,確保其無後顧之憂地生產。

全城愛心接力找配件

前天下午2時許,孫鵬從樂清市經信局工作人員手中接過兩個全新「出爐」的橡膠環形圓柱配件,進行一番比對後,感激萬分地說道:「一天不到,就做好相配套的配件,你們太給力了!」

作為溫州地區唯一的口罩生產企業,康力迪的一舉一動牽動著全社會的心。自1月23日開工以來,平面型口罩機一直在連軸轉,到了1月28日上午,耳帶送料軸外面的PU棒因不斷受到擠壓,兩端老是往上翹,導致生產出來的口罩鼻梁條不是過長就是過短。操作人員經過多番調試,時好時壞,到了下午3時許,不得不停止生產,向設備生產廠家求助。廠家建議,可以用普通透明膠把PU棒纏上,可作緊急生產之需,但難以持久。

連續不斷的「鐺鐺……」聲突然沒了,這幾日都在企業送服務的經信局工作人員坐不住了,一問才知機器配件壞了。「這個不是標準件,肯定要定做。」市經信局工作人員立即商量起對策:樂清生產這類配件的企業不少,群策群力總能有辦法的。

「內徑4釐米,外徑6釐米,長度5釐米,材料是塑膠的,這種口罩生產機上的配件哪裡能提供,急需。請大家提供一下相關線索!謝謝!」市經信局工作人員馬上在朋友圈發出求助信息。一場全城「尋機器配件」的熱心接力開始了。

最終,市經信局打算買原材料製作。樂清瑞克工業設計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沛看到朋友圈裡刷屏的「求助信息」,立即與市經信局工作人員取得聯繫,自告奮勇去買原材料。他迅速驅車來到柳市東風路,發現平時繁忙的五金工具一條街,此時是店門緊閉,門可羅雀。他只得根據店招上留下的聯繫方式,一家家打電話過去詢問,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讓他找到一塊合適的橡膠棒,又馬不停蹄地送往樂清經濟開發區的八達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期間,市經信局工作人員已與樂清市八達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劉濱峰取得聯繫,請其速到公司給予支援。一聽與口罩生產有關,正在陪孩子玩籃球的劉濱峰一口就答應了,但同時他也犯難了:公司有設備、刀具、鑽頭,但是現在是春節假期,師傅們早回鄉過年了啊?經過多方輾轉打聽,他終於在市區找到一位懂數控銑床的師傅,並將他接回廠裡。夜幕降臨,樂清經濟開發區裡一片寂靜,可八達光電的車間裡卻燈火明亮,一條生產線僅為兩隻橡膠環形圓柱配件運轉了起來……

臨走前,市經信局工作人員囑咐道:「只要生產遇到問題,第一時間找我們。有問題,我們一起想辦法。」

一名操作工的24小時堅守

深夜11時,當城市準備入眠的時候,浙江康力迪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的無菌車間裡卻燈火通明,操作工陳學元一整夜的堅守才剛剛開始。

1月29日上午9時多,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經過層層消毒,來到康力迪企業的無菌車間門口。雖然隔著一層厚厚的玻璃門,記者在公司副總經理孫鵬的解說下,還是強烈感受到了裡面的緊張和忙碌:熱軋無紡布、熔噴布、鼻梁條等原材料有序地擺放在口罩成型機的一端,通過轉軸迅速往前輸送,很快焊接到一起,再通過輸送帶「飛馳」到焊耳帶機上,整個過程看似一氣呵成,實則卻傾注了操作工們的無數汗水和精力。

「如果操作順利的話,一臺機器每分鐘能生產出50片口罩。」孫鵬介紹,他們公司有兩臺口罩成型機,分別是平面型和摺疊型,原先每天開工15個小時左右,但隨著疫情的發展,全市對口罩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從前一天起,口罩生產線開始24小時運轉,日產口罩在2萬—2.5萬片。

當天上午,有3名操作工在無菌車間裡操作,陳學元則在宿舍休息,他早上7時半才下班。為了不影響口罩的生產進度,記者也不敢打擾他們4人。當天下午5時多,記者終於聯繫上陳學元,他剛跟10歲的女兒通完視頻電話,打算去廠區接替同事。陳學元說:「前幾天,我都加班到夜裡12時。從昨天起,平面型口罩機開始兩班倒,我連著上了24個小時,非常疲憊。」

「生產任務太重了,我們要開始兩班倒,你對機器操作最熟悉,能不能帶個頭,晚上打個通宵。」1月28日晚上,陳學元臨時接到加班通知,沒有猶豫就答應了。

當夜11時,其他3名工友下班後,300平方米的車間裡只有陳學元一人在堅守。「專心幹自己的活,時間過得也快,就是凌晨一兩點的時候,太難熬了,困得眼皮直打架,恨不得有什麼東西能把眼睛撐開。」陳學元回憶道,他趕緊出去洗了把臉,喝了幾口水,稍微清醒些,又回到車間裡。之後,他再也不敢坐了,怕越坐越犯困,一直站著盯機器,直到同事來換班。

孫鵬介紹,生產口罩的車間都是淨化車間,車間的氣壓要比外面高10個帕,這樣空氣只能往外走,保證裡面不被汙染,所以車間內會有點悶,長時間呆在裡面非常考驗人。

相關焦點

  • 防疫物資企業開足馬力保障供應
    防疫物資生產和銷售企業的工作人員,更是加班加點,奮戰在工作崗位上。  工信部應急物資重點儲備生產企業三奇醫療衛生用品公司:全力組織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供應  三奇公司是工信部應急物資重點儲備生產企業,具備日產口罩100萬隻、防護服5000套能力,產能規模國內領先。
  • 康力迪:捐贈防疫救援物資
    康力迪董事長吳康平(中)向救援隊員講解新型產品。康力迪供圖9月12日「世界急救日」的前一天,位於柳市鎮上五宅東山工業區的浙江康力迪醫療用品有限公司舉行了簡短的捐贈儀式,通過樂清市紅十字會,定向向樂清市的藍天、雄鷹、三角洲、龍之野四支救援隊捐贈救援防疫物資。康力迪成立於1995年,是一家醫療用品與急救用品生產企業。
  • 央媒看河南|食品企業有序復工 全力保障市場供應
    作為全國最大的肉類食品、速凍食品、方便麵等食品生產加工基地,河南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組織推動各類食品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全力保障市場食品物資供應。河南臺記者 曾濤       這裡是鄭州三全食品公司一個生產速凍水餃的生產車間,順著鏡頭我們可以看到目前五條生產線開足馬力在加班加點地生產,每天僅這一個車間就能生產200噸速凍水餃供應全國各地。
  • 開足馬力生產口罩防護服……
    春節以來,隨著疫情發展,口罩等防護裝備成了全國人民關心關注的一個重點問題。福建這些企業緊急轉產加足馬力生產口罩、防護服!↓  福建聯合石化:緊急切換產線  5天備足3000噸口罩原料,可生產750000000個口罩的原材料,即將從福建出貨!
  • 口罩來了!西安11家防疫用品生產企業正開足馬力 累計投放口罩10萬...
    、西安強化監管及監測、全方位保價格方面的措施,以及出臺5項措施全力保供應、保穩定、保民生相關情況,解釋了新的醫保政策及臨潼區的疫情防控情況。口罩、隔離衣等防護物資已開始本地化生產在物資生產方面,西安市工信系統全面摸排有關生產企業底數,安排處級幹部蹲點駐守,在督促現有企業開足馬力生產的基礎上,著力幫助解決資金資質、員工返崗、原材料採購、上下遊配套等問題,在保證質量前提下加快生產緊缺物資
  • 一切為了口罩!5個故事帶你看上海如何全力保障口罩供應
    因為有了他們,「第一道防護牆」有了更好的保障,也讓這個非同尋常的春節更顯上海的溫情。李強視察口罩企業,希望企業更好履行社會責任口罩生產是否能保障全市供應,這已經是目前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1月29日上午,上海市委書記李強來到位於松江區的上海大勝衛生用品製造有限公司察看口罩生產供應情況。車間裡,生產線員工和管理團隊都頂在一線,加班加點生產N95型口罩、醫用口罩等各類型口罩,全力保障當前疫情防控所需。李強說,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 協鑫能科積極投身抗「疫」一線 全力保障口罩等生產商能源供應
    本報記者曹衛新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協鑫能科發揮專業優勢全力保障能源供應,以切實行動為抗擊疫情提供後方保障,彰顯社會責任擔當。記者日前了解到,2月3日,協鑫能科召開音視頻會議,對持續做好疫情防控和能源保障工作進行部署。
  • 開足馬力 每天生產700萬隻口罩濾材!天津開通疫情「特事特辦」
    「公司取消了春節假期,加班加點,所有口罩濾材生產線都已開到最大馬力。四條口罩濾材生產線開足,24小時運行。」天津泰達股份全資子公司泰達潔淨董事長宋逍介紹。作為國內市場佔有率名列前茅的專業口罩濾芯研發生產企業,目前泰達潔淨4條口罩濾材生產線全面提高產能,24小時不間斷生產,產能達到10噸/天,可供下遊口罩廠商生產700萬-800萬隻口罩。口罩過濾材料為熔噴超細纖維,纖徑可細至1微米,其採用的靜電駐極技術使得空氣中大顆粒物被攔截的同時,極微小的細菌及顆粒物也被有效吸附。
  • 李克強在考察口罩等醫療防控物資生產供應保障情況時強調 多措並舉...
    新華社北京2月21日電 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和市長陳吉寧陪同下,到北京海澱考察醫療防控物資生產供應保障情況。
  • 黃驊市康田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開足馬力 全力支援武漢抗擊疫情
    黃驊市康田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開足馬力 全力支援武漢抗擊疫情 2020-02-03 1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口罩生產抗疫戰線 這些企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原本計劃工人要休息,但因為疫情原因,訂單暴增,工廠正緊急進行排產,生產線全力以赴應對這次疫情,公司領導也要求我們從人力、物力、財力上全力保障口罩部的供應。」河北康怡醫療器械有限公司1月27日,廊坊康怡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小偉告訴記者,公司現有5條生產線,24小時集中生產,保質保量加速生產醫用口罩。
  • 民企聚力民生 全力保障生活必需品
    廣大民營企業勇於擔當,開足馬力擴大生產,網購配送平臺積極響應,充分補給,全力保障市場生活物資供應。記者在各大商超看到豐富的蔬菜蛋奶,充足的米麵糧油,齊備的生活用品,這其中凸顯出民營企業靈活快速、覆蓋面廣的優勢。疫情之下,民營企業在支持保障人民群眾生活必需品方面做出了不可替代的突出貢獻。
  • 酉陽電商:齊心協力戰疫情 開足馬力穩供應
    自發生新冠肺炎疫情以來,酉陽電商人深入貫徹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講話精神,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縣委縣政府的安排部署,上下同心,齊心協力,全力投入新冠肺炎疫情的市場保供工作並取得成效。保供企業大顯身手 同舟共濟保障供應疫情面前,酉陽縣多家企業馬不停蹄,保障供應。電商協會組織了鄉鎮服務中心採購農家蔬菜,在縣城居民小區設立掃碼支付無人售賣點。
  • 衡陽高新區:高質量發展「主力部隊」開足馬力 全力衝刺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高新區部分重點企業,深入第一現場,近距離感受企業開足馬力、爭先創優、大幹快上的熱烈氣氛。「目前,我們的復工率已達100%,大家都幹勁十足,全力保障每一個訂單按時交付。」劉春成說,公司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是在全體員工奮勇拼搏下,今年來籤下的訂單總金額已經達到3億元,完成產值近2億元,還有不少訂單正在洽談。預計到6月底,可以順利實現「雙過半」的目標。
  • 南通格萊德公司提前復工生產 最大限度保障口罩供應
    南通格萊德公司提前復工生產 最大限度保障口罩供應 2020-02-13 09:40:00 來源: 南通網 南通日報-開足馬力最大限度保障口罩供應
  • 精準服務 助力企業開足馬力生產
    12月19日,為貫徹落實全省工業經濟運行及規上工業企業包聯大走訪部署會議精神,副市長高玉柱率領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深入包聯企業現場調研,開展企業包聯「大走訪」,助力企業開足馬力生產,全力衝刺年度目標任務。
  • 權威發布|口罩隔離衣等開始本地化生產 11家防疫用品企業開足馬力~
    口罩、隔離衣等防護物資 已開始本地化生產據指揮部物資保障組副組長,市工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興華介紹,我市督促相關企業開足馬力生產,口罩、隔離衣等防護物資已開始本地化生產。截至2月5日,累計生產口罩20多萬個,消殺類用品1800餘噸,84消毒液、次氯酸鈉等生產能力基本滿足市場需求。在物資採購方面,引導醫院、藥店、醫藥公司加大防護物資採購力度。截至2月5日,累計採購醫用口罩91.4萬多個、防護服9600餘套、護目鏡4500多個、乳膠手套30.5萬餘雙。
  • 哪裡能買到口罩?花都全區62家藥店恢復供應
    為了抗擊疫情,花都的口罩生產企業加班加點開足馬力生產,緩解口罩供應壓力。花都區委區政府主動作為,通過社會各種渠道多方籌措,調運口罩投放市場滿足花都市民的需求。目前,花都區62家藥店恢復口罩供應 ,每人限購5個。
  • 生產口罩的「朝美日化」缺工人,建德市直機關「突擊隊」一下子去了...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國口罩等防護用品需求量激增。作為國內呼吸防護用品行業的龍頭企業,從1月20日起,建德市朝美日化有限公司就緊急召回員工,開足馬力,全線生產保障供應。過去10天,經過全廠130多名在崗員工的共同努力,朝美日化的口罩產能逐漸恢復,然而面對激增的市場需求,產量還是不夠,亟需再提升。「目前我們公司正全線開足馬力生產,但整體的人工缺口大約還有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