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這些福建企業轉產!開足馬力生產口罩防護服……

2020-12-24 福州新聞網

  春節以來,隨著疫情發展,口罩等防護裝備成了全國人民關心關注的一個重點問題。福建這些企業緊急轉產加足馬力生產口罩、防護服!↓

  福建聯合石化:緊急切換產線

  5天備足3000噸口罩原料,可生產750000000個口罩的原材料,即將從福建出貨!

  「只花了5天,我們緊急排產的3000噸聚丙烯無紡布原料已全部生產完畢,隨時可送往下遊企業。」5日,福建聯合石化聚烯烴技術經理李澤普告訴記者。這3000噸原材料可用於生產紡粘無紡布,用來製作口罩內層和外層,預計可以保障7.5億隻口罩的生產需求,能滿足福建市場口罩原材料供應。

  而原本,這批原料並不在公司的排產計劃中。

  連日來,市場上防護口罩供給告急!作為我省石化產業龍頭的福建聯合石化第一時間反應,主動與下遊口罩生產廠家聯繫,了解到口罩生產的原材料缺口較大。30日啟動轉產,工作人員花了近5個小時調試生產參數及配套系統,產線正式「改道」。五天,生產線連續運轉。同時各環節密切配合,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成批物資的生產、檢測、出廠。

  「這幾天,為了緊急生產這批物資,大家都加班加點,但毫無怨言。」福建聯合石化技術規劃部計劃工程師任瑞卓說,下遊生產企業近期將大幅復工,福建聯合石化將保證他們的原料供應充足和原料安全。「我們所有的人都心系武漢,心系疫情防控,我們會為此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截至昨日記者發稿時,首批30噸原材料將於6日出庫運往廈門的無紡布生產企業。

  南紡:每天可生產口罩10000個

  正籌備一條N95口罩生產線

  兩條掛耳式平面口罩生產線

  元月31日下午起,福能集團南紡新材公司全體員工都堅守戰「疫」陣地。

  同時,由於疫情原因,一批員工無法到崗。由於人手不足,為確保產能,目前公司部分崗位上,一人要頂兩、三個崗位。「我很感動,我們沒有員工跟廠裡要條件,擺困難,大家都毫無怨言,全力以赴。」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蔡從威說。

  據了解,目前南紡已將現有一條口罩生產線、4條水刺無紡布生產線開足馬力恢復生產,每天可生產口罩1萬個、水刺無紡布40噸左右,後續將進一步加大產能。同時,公司派專人負責採購掛耳式平面口罩生產線兩條和N95生產線一條等設備、訂購上遊原材料、搶建急需廠房,並協調各方力量儘快辦理醫療防護用品生產許可證。

  莆田多家企業轉產口罩和防護服3日下午,地處莆田城廂區東海鎮的才子服飾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上百名身著消毒服的工人正在生產線前趕製防護服等民用防控用品。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為保障防控用品供應,該企業提前恢復生產。

  才子服飾生產總監謝明忠介紹說,從1月31日晚接到城廂區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生產任務起,他們公司就組織所有的板師、工藝師,連夜制板。2月1日一大早7點多,工人們就趕到工廠開始試樣,試樣以後投樣生產。經檢測,尺寸規格包括品質都合格,當天下午就生產出80多件防護服。記者了解到,為緩解防護物資緊缺的現狀,城廂區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物資採購組購買2噸防護服原材料,於2日下午運抵才子服飾公司,交由該公司生產民用防控用品。目前,才子服飾公司有110多名工人上崗,分散在3個車間進行生產,每天可生產防護服約800件。在莆田涵江區,佩吉服飾、仁德藥械、億發護理用品等多家企業也已開足馬力,趕製口罩、防護服等防控用品,全力保障全市醫療防護物資供應。

  2月1日,莆田市工信局發布《關於支持企業加快生產口罩和防護服的緊急通知》,明確鼓勵企業通過擴產、轉產、新建等方式加快生產口罩和防護服。對於2月6日前購置設備安裝到位並生產的,按照設備購買金額的60%給予補助;2月15日前購置設備安裝到位並生產的,按照設備購買金額的50%給予補助;其他時間段購置設備安裝到位並生產的,按照技改補助標準翻倍給予補助。同時,及時兌現補助資金,經市、縣(區、管委會)工信部門認定後,按照「即達即得」的辦法,予以及時補助。對資金周轉困難的企業,可先協調相關行業協會、單位,先撥付預付款和政府補助款預撥部分資金的辦法予以支持。柒牌:轉產支持抗「疫」自產防護服日產能將達到每天3000件4日下午,752件防護服從位於晉江的柒牌發出,這是幾天來柒牌發出的第三批自產防護服。這些稀缺的防護服,將成為奮戰在我省防「疫」戰線勇士身上的凱甲。

  加緊生產。唐浩傑 攝「防護服的技術指標不同於普通服裝,由外向內是密閉的,但從內向外又必須是透氣的,因此必須是特製面料,還需要熱封設備密封住縫紉針腳。「柒牌集團副總裁洪炳文告訴記者,為了以最快速度配置好愛心車間,柒牌聯繫協調了所有可以調動的合作商和渠道:縫製設備從集團現調,4臺熱封設備從合作廠商緊急調運,布料從廣東、福建的合作廠商特供,為了趕時間,全部航空運輸;輔料由晉江相關部門協調本地廠家,在最短時間內全部配齊。

  加緊生產。唐浩傑攝六天時間,成品防護服成功出產,並通過了相關技術指標檢驗檢測。第七天也就是2月1日,柒牌自產的防護服正式開始量產。2日,首批防護服正式發出。

  3日,柒牌的防護服生產車間搬進三創園的無菌廠房。「現在有兩條生產線,50多名工人在加緊生產,一天的產量可以達到500件。」洪炳文告訴記者,還有兩條生產線的設備正在發送過程中,一旦到齊,會召集更多的員工實行兩班倒,屆時每天的產能可以達到3000件。

  寶得公司:轉產防護服,僅用了兩天時間

  2月6日成品300套

  2月7日成品500套

  …

  「來得太及時了,非常感謝愛心企業。」2月5日下午,在莆田火車站廣場值守的幹部黃嘯逸接到10套防護服時,很是激動。這些防護服是莆田市寶得服飾有限公司生產的第一批民用防護服,從開工到投產,僅用了兩天時間。

  來到莆田市寶得服飾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記者看到30多位工人各司其職,輔料配送、剪裁、車工、拷邊、檢驗等,每個環節都一絲不苟。自轉產以來,生產人員已經掌握了防護服的相關生產工藝,第一天生產的首批100套防護服全部通過質量檢驗。公司總經理楊超華說,在接到《市工信局關於支持企業加快生產口罩和防護服的緊急通知》後,於2月2日主動聯繫秀嶼區相關部門,希望能夠轉產,協助生產抗「疫」防護服,並迅速得到批覆。「不斷增加產能,助力疫情防控,確保後方支援。」2月6日300套到、2月7日500套……直至每天120人投工,用足500公斤輔料,做成1000套成品,楊超華表示。大「疫」當前,長泰這家日企果斷轉產口罩,2月3日完成一條半自動生產線改造,日產1000個口罩。全自動生產線投產後,預計每日總產能為80000個口罩。

  2月6日,記者來到康多樂有限公司,只見現場正在有條不紊地生產口罩。

  據悉,康多樂有限公司是一家日資企業,主要生產溼巾、消毒液、拖把等日常保潔用品,擁有10萬級無塵車間800平方米。因該企業生產的產品原料與生產工藝與口罩類似,針對當前急需口罩的形勢,1月30日,長泰銀塘辦事處黨委動員該公司轉產口罩,並協調解決企業用工和健康管理問題,經省專家現場論證認可,該企業具備轉產口罩的條件。

  經過設備改造和調試,該公司於2月3日完成一條半自動生產線的改造,日產能為1000個口罩,另一條半自動生產線也正在改造中,預計10天後技改完成,屆時兩個半自動生產線預計日產能3000個口罩。

  「目前我們計劃再新增1條全自動生產線,目前正與供貨商進行訂貨確認,全自動生產線投產後預計每日總產能為80000個口罩。」康多樂有限公司管理部部長程明說,「疫情面前,我們公司沒有考慮成本,更沒有考慮賺錢,我們生產的口罩將聽從政府統一調配,緩解疫情防控燃眉之急」。

  (福建日報記者 林侃 林劍波 王敏霞 陳盛鍾 陳榮富 王凱瑛 徐偉林 通訊員 林海萍 姚煜娟 謝佩龍 張春倩 郭天泉 陳平田、青春泉港)

相關焦點

  • 口罩來了!西安11家防疫用品生產企業正開足馬力 累計投放口罩10萬...
    口罩、隔離衣等防護物資已開始本地化生產在物資生產方面,西安市工信系統全面摸排有關生產企業底數,安排處級幹部蹲點駐守,在督促現有企業開足馬力生產的基礎上,著力幫助解決資金資質、員工返崗、原材料採購、上下遊配套等問題,在保證質量前提下加快生產緊缺物資
  • 德州多家企業緊急轉產防控用品,「跨界」戰「疫」顯擔當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5日訊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隔離衣、口罩等成為各地緊缺的重要防護物資。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連日來,德州不少企業緊急轉產疫情防控用品,「跨界」戰「疫」,展現責任擔當。東方製衣:開足馬力加班加點 力爭日產2萬件防護服 德州市陵城區東方製衣有限公司提前復工,緊急轉產醫用防護服,保障防疫物資供應。作為一家大型服裝生產企業,東方製衣擁有先進的服裝自動化生產線和成熟穩定的生產工藝,這是企業立即「轉產」的優勢。
  • 福建全省口罩日產量提高到近200萬個 防護服日產能1.3萬件
    大年初一就提出發揮福建獨特優勢,發動海內外力量組織開展境外採購和鼓勵捐贈;立足福建自身,充分調動全省力量,發揚福建企業「敢拼會贏」和工匠精神,發揮企業家聰明才智,一方面大抓現有企業復工復產、達產擴產、滿負荷生產,另一方面利用我省相關聯產業優勢,迅速推動一批企業轉產和新建一批生產線。
  • 防疫物資企業開足馬力保障供應
    防疫物資生產和銷售企業的工作人員,更是加班加點,奮戰在工作崗位上。  工信部應急物資重點儲備生產企業三奇醫療衛生用品公司:全力組織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供應  三奇公司是工信部應急物資重點儲備生產企業,具備日產口罩100萬隻、防護服5000套能力,產能規模國內領先。
  • 精準服務 助力企業開足馬力生產
    12月19日,為貫徹落實全省工業經濟運行及規上工業企業包聯大走訪部署會議精神,副市長高玉柱率領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深入包聯企業現場調研,開展企業包聯「大走訪」,助力企業開足馬力生產,全力衝刺年度目標任務。
  • 權威發布|口罩隔離衣等開始本地化生產 11家防疫用品企業開足馬力~
    口罩、隔離衣等防護物資 已開始本地化生產據指揮部物資保障組副組長,市工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興華介紹,我市督促相關企業開足馬力生產,口罩、隔離衣等防護物資已開始本地化生產。截至2月5日,累計生產口罩20多萬個,消殺類用品1800餘噸,84消毒液、次氯酸鈉等生產能力基本滿足市場需求。在物資採購方面,引導醫院、藥店、醫藥公司加大防護物資採購力度。截至2月5日,累計採購醫用口罩91.4萬多個、防護服9600餘套、護目鏡4500多個、乳膠手套30.5萬餘雙。
  • 開足馬力 每天生產700萬隻口罩濾材!天津開通疫情「特事特辦」
    「公司取消了春節假期,加班加點,所有口罩濾材生產線都已開到最大馬力。四條口罩濾材生產線開足,24小時運行。」天津泰達股份全資子公司泰達潔淨董事長宋逍介紹。作為國內市場佔有率名列前茅的專業口罩濾芯研發生產企業,目前泰達潔淨4條口罩濾材生產線全面提高產能,24小時不間斷生產,產能達到10噸/天,可供下遊口罩廠商生產700萬-800萬隻口罩。口罩過濾材料為熔噴超細纖維,纖徑可細至1微米,其採用的靜電駐極技術使得空氣中大顆粒物被攔截的同時,極微小的細菌及顆粒物也被有效吸附。
  • 全國口罩生產抗疫戰線 這些企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春節前,工信部部長苗圩在赴天津調研時表示,我國口罩最大產能是每天2000多萬隻。目前很多企業已經停止休假,開始加班加點生產。現在國內已有30多家企業復產,產量達到一天800萬隻以上,保障市場供應是有底氣有信心的。那麼,這些犧牲春節假期奮力趕工,為防疫立下大功的企業都有哪些?
  • 江蘇加速防疫物資生產!揚州日化企業轉產口罩 預計單日產能可達...
    一批企業利用現有條件,研發新型生產設備,轉產各類防疫物資,保障醫護人員和市民需求。3月7日,揚州寶應一家企業口罩生產線試產成功,預計在3月20日以後,單日產能可達1000萬隻以上。【揚州:日化企業轉產口罩 預計單日產能可達1000萬隻】揚州臺記者仲偉文說:「在我身後我們的工作人員是一片忙碌,正在加緊對口罩機進行調試,並進行口罩的生產作業。」這條投產的半自動化口罩生產線,目前產能為每天10萬隻。而這家日化企業,共引進了35條半自動化口罩生產線和20條全自動化生產線,產能還將迅速提升。
  • 長樂這家公司的口罩正式投產
    我們引進的5條口罩生產線開足馬力,實現24小時不停機生產。目前生產線日產口罩約40萬片,口罩細菌過濾效率可達95%以上,並即將上市。福建安潔兒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記者了解到,該企業訂購的12條生產線將於3月內全部到位,預計月內可滿負荷日產口罩約60萬片,後期將陸續擴產。據企業負責人介紹,自生產設備運抵以來,該企業24小時進行調試運行。
  •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淘帝(中國)服飾公司全力轉產口罩抗疫情
    "為了生產自救和助力企業儘快復工復產,我們公司決定協同供應鏈迅速轉產口罩,計劃新建7條口罩生產線,用來滿足公司自身和國內外企業的防疫需求。預計未來全部生產後,每天可生產50萬隻口罩以上!"2月21日,淘帝(中國)服飾有限公司(簡稱"淘帝")董秘莊凌鋒接受採訪時如是說。
  • 榆林緊急上馬3個醫用口罩防護服生產項目
    西安新聞網訊(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楊永存)榆林市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用口罩等防護物資嚴重短缺問題,抓緊復工復產,緊急上馬3個生產項目,以緩解市場需求。據了解,總投資1500萬元,廠址位于于神木市的陝西曼德裡夫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投資新建的醫療器械製造項目已動工,主要建設醫用口罩生產線2條、KN95口罩生產線1條,防護服生產線1條。項目建成投產後可日產一次性醫用口罩15萬隻、KN95口罩2.4萬隻、防護服1000套。
  • 福建全省日產口罩提高至近200萬個、防護服1.3萬件
    發布會上, 福建省工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傳芳通報了口罩、防護服等防控物資生產情況。疫情發生後,口罩、防護服等防控物資需求巨增,全國供應十分緊張。福建省委、省政府在分析省內口罩、防護服產業基礎薄弱,現有產能發揮有極限,供需矛盾尖銳,難以滿足「上班、上工、上學」需求後,立足福建自身,充分調動全省力量,發揚福建企業「敢拼會贏」和工匠精神,發揮企業家聰明才智。一方面大抓現有企業復工復產、達產擴產、滿負荷生產,另一方面利用福建省相關聯產業優勢,迅速推動一批企業轉產和新建一批生產線。
  • 新疆首家醫用防護口罩(N95)生產企業正式投產
    新疆第一家醫用防護口罩(N95)生產企業正式投產。人民網烏魯木齊2月26日電 日前,新疆第一家醫用防護口罩(N95)生產企業在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北區工業園正式投產,目前可日產醫用防護口罩(N95)1萬隻左右。
  • 保為康再次開足馬力,身處風口浪尖卻依然不肯放鬆分秒
    口罩成為全國的緊缺產品,面對網民的眾說紛紜,保為康這家企業背負著莫大的使命艱難前行著,春節加班,通宵趕工生產口罩,供給疫區。小編為此詳細了解了一下這家企業,發現這家企業並未像網上流傳的那樣,口罩緊缺是有難言之隱。深刻體會到身處風口浪尖,卻又絲毫沒法放鬆的保為康人有多麼不容易!
  • 口罩商投入1700多萬設備,24小時生產口罩,如今要賣掉房子還債!
    前言:今天,一些口罩生產廠家,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在口罩市場井噴期,一些企業為了生存紛紛加入到口罩生產隊伍中,但讓他們意想不到的是,口罩隊來了一個令人意外的「滑鐵盧大翻車」。有些轉型期企業有幸度過這場雪崩災難,而另一些企業則成為他人前進路上的踏腳石。
  • 央視關注丨博輝瑞進作為大興區重點防護物資生產企業代表獲央視報
    「多措並舉,加大防疫企業扶持力度」,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為對抗疫情,北京大興區加大了對區內生物醫藥基地的扶持力度,並出臺多項政策支持企業進行轉產擴產,生產疫情防護用品。北京市大興區通過金融授信、物料供應、人員保證、簡化審批等多種舉措,加大對轄區內生產口罩、防護服、試劑盒等防疫重點企業的支持力度。博輝瑞進作為生物醫藥基地的優秀企業,自轉產疫情防護物資以來,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決策部署,及時、高效、妥善、保產保量地生產疫情防護產品。其中包括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防護服、隔離衣等多個生產線。
  • 開足馬力 支援一線!樂清市全力保障康力迪口罩生產供應
    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口罩等防護物資的需求激增。作為溫州地區唯一的口罩生產企業,浙江康力迪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馬上成立「應戰小組」,以三倍薪資召回員工復工,開啟「保供應」模式,為抗擊疫情做好堅強後盾。
  • 防護服、口罩日產量百倍增長的背後,15個駐廠員的花樣復工招數
    這些天,在南京際華3521、3503、5302公司的防護服生產線上,工人們日夜趕工。「疫情發生前,全國醫用防護服日產能加起來只有2萬件。這3家公司用了20天時間,從日產200件,到日產5.2萬件,被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列入國家醫用防護服重點企業名單。」駐廠員、省工信廳信息基礎設施處處長姜良告訴記者。
  • 國家食藥監:緊急開闢醫用口罩、防護服等應急審批綠色通道
    對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等醫療器械產品的註冊、生產許可和檢驗檢測等實施特別程序,合併審批流程。對於轉產生產醫療器械的企業,實行應急審批,依法辦理醫療器械註冊證和生產許可證,來全力滿足防疫所需。前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應急審批了瑞德西韋、法匹拉韋等5個新藥用於新冠肺炎防治的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