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爆發後,廣州保為康這家企業瞬間被推到「風口浪尖」。口罩成為全國的緊缺產品,面對網民的眾說紛紜,保為康這家企業背負著莫大的使命艱難前行著,春節加班,通宵趕工生產口罩,供給疫區。小編為此詳細了解了一下這家企業,發現這家企業並未像網上流傳的那樣,口罩緊缺是有難言之隱。深刻體會到身處風口浪尖,卻又絲毫沒法放鬆的保為康人有多麼不容易!
追溯到2019年 1月30日,廣州這家唯一擁有醫用N95防護口罩生產資質的工廠——廣州市保為康勞保用品有限公司已經開始在花都區恢復生產口罩,5倍工資請回員工通宵生產。
車間人員不息,機器不停每天連續16個小時加班加點生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急需的口罩。單單N95口罩的產能逐步達到每天15000隻。此前,該工廠的醫用防護口罩曾停止生產,在花都區政府積極介入下,該廠終於復工開足馬力生產口罩。
1月27日,由花都區各職能局黨員骨幹組成的生產指導工作組進駐「廣州市安身寶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和「廣州市保為康勞保用品有限公司」(均隸屬於保為康集團),指導開工復產,協調解決問題。
為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保為康等企業所在的鎮街黨組織,親自動員公司的員工到崗復產,公司還錄用了新員工70餘人,組織220人到生產一線加班加點。員工一多,自身安全如何保障?街道派專人與企業溝通,車間全面消毒、進廠即測體溫,更為16名工人快速辦理體檢等事項。針對新入職的70餘名員工,企業還通過測量體溫、配套口罩等確保員工健康。220名員,每天從早上8點到晚上0點輪番趕製口罩。截至1月30日,企業已恢復95%的產能,口罩日產量約60萬隻,其中可日產N95口罩(含工業醫用)125萬隻,全數投入到疫情防控保障中,並累計向市提供口罩125萬隻。
為保障企業安全生產,花都區委區政府牽頭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工作合力,確保防疫物資生產高效推進。花都供電局組織黨員突擊隊24小時對「保為康」公司供電線路常態檢查,確保供電設備狀態良好,消除過載運行等問題。花都區科工商信局則現場協調解決N95醫用類產品生產所涉及的物資採購、銷售、檢驗檢測等難題,解決企業生產過程中遇到的瓶頸。經過各方同心協力,第一批醫用N95防護口罩終於重新出現在廣州。
在疫情似乎逐漸變緩的3月份,人們似乎已經慢慢放鬆了之前的防護意識,開始逐漸返工,逐漸回歸正常的生活軌道。但保為康卻已經再次開足馬力,加大產能投入和解決人力問題,」我們沒有辦法讓自己停下來,我們需要不斷突破醫用口罩的日產能!因為還有更多的人在等著我們!「 保為康總經理楊康彬對記者說道。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都只是看不到的可愛的人們在為我們負重前行!願疫情早日結束,願這些奮戰在一線的戰士們能早日可以休息片刻,陪下家人。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於網際網路,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及用於網絡分享,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