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端妃才是真正害死曹琴默的人

2021-03-04 zdxh中文系學生會

曹琴默,家世出身不高,容貌品性也非一等一出挑,心機手段卻是難得的「出類拔萃」。可惜「聰明反被聰明誤」,多次進言害死救主,被扣上「背信棄義」的名聲。太后皇上作為「九王奪嫡」勝出的王者榮耀,曹琴默的小打小鬧在太后皇上面前不過雕蟲小技。

心機城府如千年狐狸般聰慧狡猾的端妃曾對甄嬛說:「我們能算計的,太后皇上為什麼不能?」曹琴默作為揭發華妃罪行的汙點證人,又多次進言要害死舊主。皇上本就對華妃心懷愧疚,又餘情未了,他對曹琴默的所作所為厭惡不齒,卻又不得不作出封嬪進位的褒獎態勢,心裡焉能不恨?太后說:「皇帝嘉獎曹貴人這事做得好。」皇上說:「兒子不是不知道曹貴人背叛舊主,只是這時候,需要她去做這些事。」太后直言不諱道:「恩寵還是少些吧,誰知道睡在枕邊腦袋還在想著什麼」。多麼諷刺,曹琴默自以為高明的心機手段,在太后皇上面前簡直不堪一擊。於是有了身邊人下藥的舉動。從表面看,曹琴默確實是命喪太后皇上之手。                                                                                                                                                                                                        

但是,曹琴默揭發華妃,背叛舊主一事的起因,卻是受到甄嬛威逼利誘的。甄嬛扮作宮女去閒月閣看望眉莊遭遇華妃搜宮一事後,曾當面感謝曹琴默:「雖然華妃搜宮一事不是為了我,但我也領了她這份情」。華妃利用溫宜公主爭寵,不惜陷害公主性命,與曹琴默生了嫌隙,所以曹琴默故意縱了華妃大鬧閒月閣,被皇上訓斥,暫緩復她協理六宮職權,算是歪打正著幫了甄嬛。淳貴人落水那次會面,甄嬛力勸曹琴默「擇佳木而棲」,並威脅她「助紂為虐是不會有好下場的」。真正讓曹琴默決定反水華妃的,便是甄嬛舉薦曹琴默負責朝瑰公主外嫁和親之事。曹琴默親眼見證和親的朝瑰公主的落寞孤寂,又聽甄嬛說朝瑰公主半年後被迫再次嫁與新可汗,由尊貴的王妃變為妾室,屈辱至極。推己及人想到自己的親生女兒溫宜公主,不免傷心驚懼,一心想要為溫宜謀一個好前程。於是在甄嬛給富察貴人講了「戚夫人為人託」的故事後,雙膝跪地,求甄嬛庇佑溫宜母女。甄嬛以「曹貴人揭發華妃」為條件,表示事成之後有心收溫宜為義女,必然護她周全為承諾,與曹琴默達成共識。曹琴默開始不遺餘力揭發華妃罪狀。                                                                                                                                                                                                        

周寧海被拉去慎刑司嚴刑拷打,將華妃罪狀吐得乾乾淨淨。華妃敢作敢當,並未咬出曹貴人,以一己之力認下所有。但是以華妃的直爽暴躁,根本不可能策劃謀算至此。太后皇上自然心知肚明,又對華妃心有不忍,所以對曹琴默更加不滿,自然容不得她。正是甄嬛的一步步威逼利誘,才使得曹琴默狗急跳牆,對華妃背信棄義,一步一步走進甄嬛的圈套。甄嬛曾表示,自己數次險些吃了曹琴默的暗虧,因此她對曹琴默的心機手段頗為忌憚。曹琴默受甄嬛煽動蠱惑,手裡自然也有甄嬛的黑材料。因此,甄嬛從未真正信任過她,故意親近也是為了藉助曹琴默之手除掉華妃。目的達到後,甄嬛便利用皇上之手,了結了曹琴默。

甄嬛除去曹琴默,又是受了端妃的暗示和挑撥。端妃在華妃倒臺前的每一次出現,都與溫宜有關。為了「殺母奪女」,端妃一早開始了周密布局。先是溫宜周歲禮,端妃送了自己陪嫁的項圈;接著溫宜因為木薯粉吐奶,端妃及時雨般救了甄嬛,並表示「本宮幫你,自有本宮的道理。」富察貴人小產,端妃明知是皇后指使安陵容所為,卻故意誘導甄嬛將矛頭指向華妃和曹琴默。她假意提醒甄嬛:「曹琴默是比華妃更難纏的人,若將華妃比作猛虎,那麼曹琴默便是猛虎的利爪。你要知道鋒刃在哪裡,就能小心避開。」端妃慣於借力打力,為了達到自己報復華妃,收養溫宜的目的,一味慫恿甄嬛將矛頭對準華妃和曹琴默。端妃對甄嬛說:「宮裡的孩子難將養。看上去千尊萬貴,卻總有三災八難的。」又說:「孩子都是無辜的。只是別學的她母親那樣刁滑就好。溫宜一直跟著曹琴默,耳濡目染,只怕是不行的。」甄嬛為報答端妃數次救自己於危難的情意,聽出了端妃想要收養溫宜的話中含義,表示:「若為溫宜換一位母親,好好教導便是了……」甄嬛的話意思非常明顯,若要給溫宜換母親,除非曹琴默不在了。但是端妃絲毫沒有阻攔,還拍著胸脯保證:「若能收養溫宜,我將許她我能有的一切。」甄嬛立即表示願意為娘娘盡力一試。甄嬛受了端妃的挑撥,曹琴默又受了甄嬛的誤導,於是有了曹琴默進言處死華妃,甄嬛進言將溫宜交由端妃撫養的後續。端妃不費吹灰之力,順利將溫宜收養膝下,成了最大的贏家。

曹琴默的死,表面上看是太后皇上命人下藥所致。實際上是甄嬛挑撥誤導推波助瀾的結果,再退一步看,是端妃幕後坐鎮策劃籌謀使然,一切不過是按照端妃的計劃在行事。

相關焦點

  • 端妃才是真正害死曹琴默的人
    可惜「聰明反被聰明誤」,多次進言害死救主,被扣上「背信棄義」的名聲。太后皇上作為「九王奪嫡」勝出的王者榮耀,曹琴默的小打小鬧在太后皇上面前不過雕蟲小技。心機城府如千年狐狸般聰慧狡猾的端妃曾對甄嬛說:「我們能算計的,太后皇上為什麼不能?」曹琴默作為揭發華妃罪行的汙點證人,又多次進言要害死舊主。
  • 甄嬛傳:貌似病弱的端妃竟也如此陰毒,看死在她手裡的嬪妃都有誰
    導語:後宮裡的女人從來沒有善類,真正的善類就活不下去,活在狼群裡就得學會防身和撕咬,除此之外,別無選擇。雖然端妃暫時選擇逃離戰場,但她的心耳神意卻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後宮動態。直到酷似純元的甄嬛進宮,她才不再繼續蟄伏,正式登場亮相,並時不時地出來幫甄嬛一把,因為她覺得:報仇的機會來了!
  • 《甄嬛傳》:害死皇帝之人,根本不是甄嬛,而是幕後黑手端妃!
    《甄嬛傳》這部劇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這部劇講述了甄嬛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單純少女成長為一個善於謀權的深宮婦人的故事,是一部很經典的宮鬥劇。但在劇中有這麼一個角色,表面上看起來人畜無害,無欲無求,卻沒想到是個隱藏boss。她就是端妃,而害死皇帝之人,也根本不是甄嬛,她才是幕後黑手。
  • 甄嬛傳:華妃皇后曹琴默盤點端妃的三大敵人
    在電視劇《甄嬛傳》中,端妃可以說是憑著一口氣活到大結局的妃子。在這部劇中,端妃前前後後有3個敵人。你知道都是誰嗎?1-華妃害她終身不孕華妃和端妃原本是一對閨蜜,兩個人相處的很融洽。華妃懷孕以後,一直都是端妃在照顧她,華妃最相信的人就是端妃。
  • 甄嬛傳:端妃為何放著四阿哥不養,卻偏偏去養仇人的女兒?
    甄嬛傳:端妃為何放著四阿哥不養,卻偏偏去養仇人的女兒?甄嬛傳中的端妃可以說是創造了整部劇的奇蹟了,她可以說是非常的經典了,從虛弱的身體,撐到了大結局,並且可以說是滿血復活了,但是同樣的正是因為端妃這樣一個人她知道自己要什麼,就算是還有一口氣兒,那麼她就是有機會的,看似與世無爭的她,其實才是最有心機的一個人!
  • 甄嬛傳:皇后至死不知,溫宜被端妃收養後,為何再沒出現?
    不知道大家發現一個問題沒有, 溫宜被端妃收養後, 為何再沒出現過了呢?
  • 《甄嬛傳》曹琴默跟了華妃獻計無比陰狠,眉莊遭難甄嬛得貴人相助
    華妃害死福子華妃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端妃和齊妃結怨太深,死沒有還轉的餘地,華妃這才把目光轉到了曹琴默身上!再者華妃手握協力六宮大權,曹琴默的女兒就是她的軟肋。用女兒脅迫,再加上一支金步搖,曹琴默高高興興的加入了華妃團隊。
  • 重溫《甄嬛傳》,曹琴默也是個可憐人
    在《甄嬛傳》這部劇裡,我為流朱的死大哭過,為果郡王的死傷心不已,為華妃的死感慨萬千,為安陵容的死沉默良久,但唯獨對曹貴人,我一點不難過,我覺得她是罪有應得,人在做天在看,是貪慕虛榮,助紂為虐,誰讓她利用自己女兒巴結爭寵,陷害眉莊假孕被禁足,害眉莊染瘟疫差點死去。這樣一個心思歹毒,不忠不義,自私自利的女人,當初的印象也就是一句死有餘辜。
  • 甄嬛傳:為什麼崔槿汐,一定要除掉曹琴默?你看她女兒是誰!
    甄嬛傳:為什麼崔槿汐,一定要除掉曹琴默?你看她女兒是誰!導語:《甄嬛傳》中的女人,沒有一個心思單純,尤其是女主角甄嬛,她的黑化不叫黑化,而是解放天性。1、華妃自盡,曹琴默緊隨其後,端妃左手漁利電視劇中,為了烘託甄嬛善良的一面,曹琴默之死設計成了,皇上和太后,覺得她太陰險,於是將她暗中處死,沒有髒了甄嬛的手。但是原著中,曹琴默的死,跟皇帝太后一點關係都沒有,其實這樣更合理。畢竟曹琴默對皇帝和太后,根本沒有威脅。
  • 甄嬛傳:端妃為何收養溫宜公主而不收養四阿哥?原來有這心機!
    這是有原因的:                                                                                                                                                    1、《甄嬛傳》的開始時間是雍正元年,而在此之前的康熙末年九龍奪嫡的殘酷還近在眼前
  • 甄嬛傳中十二位歷史原型:甄嬛活到了84歲,而端妃很得雍正寵愛
    這不就是甄嬛傳中兩人的關係嗎?在乾隆繼位後,熹貴妃一躍成為皇太后,真正的後宮之中,先帝的其他嬪妃都被升級了,只有安貴人被降級。其中真正原因耐人尋味 6.端妃——原型:純懿皇貴妃耿氏 端妃的原型是早期入府四爺胤禛的格格,她比甄嬛的原型還早入府一年,屬於資歷比較老的妃嬪,這個與甄嬛傳的人物描述也頗為相似
  • 10年後才懂《甄嬛傳》敬妃:終身不孕,沒有野心,卻是個狠角色
    《甄嬛傳》播出已有九年之久,許多觀眾們都不知道劇中的隱藏BOSS:端妃。說起端妃,許多觀眾對她的印象都停留在殘軀病體,沒什麼太大印象。確實,端妃出場次數寥寥無幾,比起太后和華妃,簡直不值一提。但毫不誇張地說,端妃才是撐起《甄嬛傳》劇情發展的重要人物之一。端妃在甄嬛的成長史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甄嬛傳》大結局,端妃為何稱病不再見已成為太后的甄嬛?
    導語:《甄嬛傳》大結局,端妃為何稱病不再見已成為太后的甄嬛?《甄嬛傳》大結局,端妃永遠不再見已經成為太后的甄嬛。為什麼他們兩個曾經是同一個戰隊的?可是如今卻已經不想再見到了彼此呢。總結原因,覺得有以下幾點。
  • 甄嬛傳:反轉再反轉,「木薯粉事件」究竟誰才是真正的幕後主使?
    楊角風談《甄嬛傳》第29期:「木薯粉事件」是華妃集團對甄嬛集團發動的一次主動攻擊,而且是最蠢的一次攻擊,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事後,華妃集團匆忙把御膳房的小唐推出去頂罪,這件事才算是告一段落。但是也給我們留下一個疑問,那就是整個事件究竟是誰策劃的?如果是曹琴默,她身為人母,怎麼忍心讓自己的孩子遭罪,而且她跟甄嬛又無仇恨。
  • 甄嬛傳:誰知道皇后從未害過端妃,為何端妃會對皇后恨之入骨?
    甄嬛傳:誰知道皇后從未害過端妃,為何端妃會對皇后恨之入骨?
  • 《甄嬛傳》:為何端妃最恨的是同為受害者的華妃,而非皇帝皇后?
    相關閱讀:《甄嬛傳》:為何同樣的家世,華妃視為資本,而端妃則視為禍根?01如果說華妃總是「幹常人不敢幹」,那麼端妃則永遠「忍常人不能忍」。端妃忍了皇帝的「甩鍋」,忍了華妃的侮辱和折磨,更是忍了宮中人的冷眼。最終,端妃善終了,華妃自∣戕了。
  • 《甄嬛傳》曹琴默∣後宮第一「軍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
    作為華妃團隊的智慧擔當,曹琴默是有翻雲覆雨的本事的,分分鐘就給甄嬛挖坑於無形。甄嬛評價曹琴默為:此人蘊鋒刃於無形,我數次險些吃了她的暗虧。所以在皇后露出本性之前,在端妃韜光隱晦之時,整個後宮,真正能和甄嬛過招的、讓甄嬛忌憚的人,只有曹琴默。用端妃的話來說:如果華妃是猛虎的話,那麼曹琴默就是猛虎的爪牙。
  • 甄嬛傳:狡詐多智見風使舵,作為最陰狠的爪牙,她的死因飽含隱秘
    聊起古裝電視劇,相信很多人都會認同《甄嬛傳》堪稱近些年來的經典。這部由小說改編而來的電視劇,是一部以後宮女子為主體的電視劇,以後宮的女性為主要角色,主要視角集中在各色女子們的爭鬥、愛恨情仇上。除了在服裝精美,妝容貼合人物及性格變化,道具考究,禮儀不出戲,更讓觀眾們津津樂道的,就是後宮各色女子。
  • 甄嬛傳:曹琴默出身不高又無聖寵,為何溫宜公主卻深得皇上喜愛?
    還記得在木薯粉事件之後,端妃曾對甄嬛說過:曹貴人的這個孩子原本是生不下來的,她懷的不是時候,生產時又是難產,胎位不正,險些搭上了一條命,但皇上卻對這個孩子格外憐愛。若是按照十月懷胎推算,曹琴默懷孕時應該是在康熙六十一年秋,當時剛好是九王奪嫡最為激烈的時候,稍有不慎便滿盤皆輸,整個王府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所以當時的皇上一心只為帝位,根本無暇顧及其他的,這也正是端妃說的溫宜懷的不是時候。
  • 甄嬛送女兒滿月禮物,差點害死朧月,端妃一句話保朧月一世榮寵
    甄嬛傳中,最讓人心驚肉跳的一個情節是甄嬛差點害死自己的孩子朧月,幸好端妃反應快,救了她們母子一命。大家都知道,甄嬛懷朧月的時候,不僅要應對第一次小產對身體遺留下的傷害,還要防範別人對自己肚子裡的孩子圖摸不軌,步步為營就可以看出她是有多麼愛朧月,那她做了什麼讓朧月差點死在自己手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