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字媒體,ID:zimeiti-sogo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長在笑點上的男人」沈騰又喜提熱搜了
但萬萬沒想到
這次竟然是因為他的公司名
消息一出,許多網友都開始忙著研究
這個名字到底該怎麼斷句
但無論怎麼斷句
文字君耳邊都已經自動播放起沈騰語音了
而就我們折服於
沈騰不按常理出牌的起名方式時
娛樂圈裡的其他取名鬼才也沒閒著
紛紛祭出各種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公司名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都說娛樂圈是個吃青春飯的地方
即便是大明星
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夠紅多久
為了防止有朝一日被來勢洶洶的小鮮肉小鮮花
拍死在沙灘上
許多明星在提高業務水平之餘
也紛紛開始成立公司,自己當老闆
但自從看了他們的公司名
文字君卻不禁陷入疑惑:
明星們是不是手裡都有一打公司
給他們天天取名玩
不然好端端的一個公司名
怎麼就起得這麼野呢
這個充滿童趣的名字乍一看還挺可愛的
但萬萬沒想到老闆竟然是黃磊
印象中黃磊好歹算是娛樂圈裡的文化人吧
怎麼公司名聽起來這麼沙雕呢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大智若愚」
黃老師「會飛的豬」雖然淺白
編一編還可以說是
化用自「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這句名言
但何老師的公司名,就真的讓人看不懂了
相信大部分人看了
都會像文字君一樣陷入疑惑:
上海人做錯了什麼要「日火影」
然而殊不知人家的公司名
實際上是叫「人可日火」
上海人默默放下了刀
但看這個公司名的眼神卻更複雜了
何老師這到底是發現了
什麼不為人知的人體奧秘啊
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要心疼誰
在公司名裡帶上地點是常規操作
如果說何老師碰瓷「上海人」只是意外
那郭德綱老師這個,想必絕對是故意的
「也行」這個詞一說出來
就讓人感覺很勉強
不知道在郭德綱老師心中
哪個地兒才能配得上一句「真行」呢
相聲大師愛耍貧是情理之中
但有一些明星表面上看起來老實本分
自從見識了他們的公司名才知道
原來我們嚴重低估了他們的自戀程度
清醒一點
人家蕭敬騰是因為會「呼風喚雨」
才被稱為「雨神」
而你只是姓「雷」,沒有超能力
就不要有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了
不過,作為當代娛樂圈的「巨頭」之一
雷佳音想要「封神」還是有資本的
畢竟雷神有錘,他有大頭嘛
明星取這些看似奇葩的名字
說到底其實是他們個人特色的一種體現
同時也順應了粉絲經濟的發展
所以當我等社畜還在因為他們的公司名
「哈哈哈哈哈」的時候
人家說不定早就賺得盆滿缽滿了
▼
明星們的公司名起得任性
但其實民間也有許多腦洞無限的有錢人
他們公司名的沙雕程度與明星的比起來
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樣明目張胆地告訴所有人
你不聽媽媽的話真的好嗎
估計回家連家門都進不去了吧
公司名太長引發家庭矛盾還是次要的
最要命的是向合作夥伴介紹公司的時候
總是擔心自己會一不小心嘴瓢了
雖然從這個不知道在哪本歷史書複製過來的名字
我們可以強烈感受到
公司老總對自家的白茶的驕傲和自豪
但到辦手續要填公司名的時候你就笑不出來了
因為刻章的師傅已經連夜坐火車逃走了
站票的那種
打工人都期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夠翻身當老闆
然而社畜當久了其實是有後遺症的
即便真的當家作主了,公司名裡也充滿了卑微
「好的,收到,你說的都對」短短一句話
裡面承載的其實是每個禿頭人的辛酸淚啊
有的人把自己的口頭禪作為公司名
有的人則把目光轉向了網絡流行語
試圖通過蹭熱點的方式打響公司的知名度
「賺他一個億」這個小目標
是由「國民乾爹」王健林帶火的
而後各行各業都跟風立起了「一個億」的flag
但敢直接用在公司名的,大哥你還是第一個
有這個勇氣和魄力是好的
怕就怕到時年終結算臉都被打腫了
有的公司名還沒賺錢就誇下海口
但有的公司名一看就知道老闆是個老實人
各位單身女孩注意了
找老公可以優先考慮這家公司的優質男青年
不知道這家公司的入職考核
是不是每人一套好男人測試題
如果創意有限
想破頭都不知道公司要起啥名好那也可以用現成的
一張口就是老蘇聯了
但這確定是在搞信息諮詢
而不是在搞諜報
其實很多人起公司名的時候
可能根本就沒考慮什麼內涵
只是覺得這個名字聽起來熟悉、洋氣就用上了
但這種想法搞不好也很危險
奧斯維辛,不是臭名昭著的集中營嗎
這勞務派遣
到底是要去做什麼要命的苦力活啊
可以看出,民間的沙雕公司名
確實比明星取的要接地氣一些
不僅拼長度、拼洋氣,還在拼誰更有梗
難怪把看客們的興趣都被調動起來了呢
▼
公司名作為留給大眾的第一印象
怎麼取當然是一門學問
以前取公司取名,首先講究的是意頭要好
然後最好顯得高端大氣上檔次
再不濟也得朗朗上口
但隨著80後90後進入創業大軍
如今的情況卻變得複雜得多
各種奇奇怪怪的起名套路層出不窮
文字君簡單梳理了一下
發現了三個深受歡迎的高招
▽
這類型公司的特點就是
把我們打工人不敢說的話都表現在公司名上了
估計這家公司的老闆
就是因為不想上班才出來創業的吧
有的公司名看起來就像是充滿矛盾的高級黑
有的公司名詼諧幽默卻還帶著點心酸
它們敢於用公司名戳破幻想
讓打工人看到扎心的本質:
別以為在科技發展公司上班有多高級
不過是一群為工作出賣靈魂的程序猿罷了
啊,真是聞者傷心、聽者落淚
在公司名裡自黑自嘲
好處是可以散發出沙雕的氣息
顯得平易近人
但壞處也很明顯
那就是容易讓人覺得不靠譜
無論是合作還是應聘,面對這樣的公司名
正常人大概率都會陷入猶豫
如果想要「收買人心」
那文字君建議你還是換一個套路
▽
開公司最重要的是什麼
是資金嗎?是技術嗎?是品牌嗎?
都不是!是團隊
所以有一些公司思想覺悟很高
早早地就明白了沒有員工,我什麼都不是
所以它們在公司名裡反覆強調「一起」
還把工作內容非常清晰地表現在名字上
簡直是求職黨的福音
畢竟這樣一來,就不用擔心老闆額外加工作了
這類型公司特別重視團隊精神
他們的企業文化就是無論幹啥
反正只要大家同心協力一起幹就對了
「一起嗨」這個名字一聽就很吸引人
沒想到枯燥的工作竟然也有讓人嗨翻天的時刻
相信其他公司的員工已經投來羨慕嫉妒恨的目光了
但「一起聚餐」又是什麼操作
看來這家公司的員工福利不會差到哪兒去啊
別說了,在哪兒
文字君現在就打車去投簡歷
▽
團隊精神固然重要
但有的老闆們覺得
公司的聲譽才是制勝的關鍵
得把公司名好好利用起來
吹一波彩虹屁才不叫浪費
這類型公司最大特點就是自信
不管別人怎麼看
反正我覺得自己公司的產品就是一等一的好
將這股盲目自信表現在公司名裡
的確有可能吸引到一些單純的消費者
但就怕產品質量、口味跟不上
憑運氣換來的客人都憑實力趕走了
這就相當尷尬了
所以說,實力要跟得上招牌才行啊
不過話說回來
這種不正經的公司名越來越多
其實也代表我們的市場
越來越年輕化、自由化了
憑什麼只有高大上的公司名才是好公司名呢
不吹不黑,不拼專業度
把逗比和幽默放在公司名上
說不定更能吸引年輕人
所以,不管這些公司的老闆
起公司名時到底是譁眾取寵,還是有錢任性
抑或純粹是一時心血來潮
在旁人看來
它都已經成為了企業形象的一種象徵
最後留住客戶其實還是得靠實力
可別把創意用錯了地方
最後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