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愛在黎明破曉前》

2021-02-08 三聯生活周刊

本文系讀者投稿。來稿請投:

zhuangao@lifeweek.com.cn

在狹小的試聽室裡,兩個人播著一張不需要存在的唱片。她在左,他在右。

二人剛認識幾個小時,在這個逼仄空間第一次不經意對視後,她慌忙把目光收了回去,他則望向唱片機微笑。害羞抵不過好奇,她又將目光投向對方,不巧對方的迎面而來。他面向兩人之間的空隙,望向唱片,不知想到了什麼,嘴角上揚,臉部開始發紅。此時賽琳娜(Celina)的目光勇敢了些,傑西(Jesse)的卻開始躲閃,賽琳娜將目光挪到屋頂。之後傑西去看賽琳娜。她的眼眸透過發隙從天棚滴溜溜地轉向左邊的自己,傑西像做了壞事被發現的小孩一樣把臉轉向牆壁,不自然地調整身姿。賽琳娜想了想又笑了,他察覺到了什麼似的轉過來前傾,向進入她的視線試探,未果,只能把上下左右看了個遍,卻不知道她正在看他。這是《愛在黎明破曉前》(Before Sunrise),這是18年中的第一天。世間的愛有很多種。有《茶花女》中阿爾芒對瑪格麗特的追悔莫及,有《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式的欺騙自我,有《第一爐香》的委曲求全,有《青蛇》的禮法不容,更有無數純粹被欲望逼得聲嘶力竭,所以我們看到在正好的時間地點遇到正當合適的人的渺茫。《愛在黎明破曉前》作為一部全部由對白支撐起來的對話,雖然以做愛的方式進入高潮,但如果就此將其隨便貼上一個「豔遇電影」的標籤,那真是莫大的羞辱。在將文章開篇的鏡頭轉化成文字時,反反覆覆將一分鐘的戲份邊記邊看了20分鐘。最開始和所有人一樣,我注意的只是兩個主演眼神的迷藏遊戲。但是如果把自己帶入賽琳娜,把傑西換成一個恰當的對象,就會發現一些比細節更細節的東西——每人都有一次試探。賽琳娜的試探是在感受到傑西的目光之後,而傑西是在賽琳娜輕聲失笑之後。如果把這一分鐘的戲份平均分成兩份的話,前半分鐘無疑是賽琳娜的主場,後半場傑西用傾身的動作做出更努力的嘗試。《陸犯焉識》中,嚴歌苓用第一人稱寫道:「我祖父熱戀我祖母比我祖母熱戀我祖父遲了許多年。」面對同一種情愫,不管雙方接收信號的速度差了多少,那種情感總歸叫愛情。這部話嘮電影唯一安靜的場景扮演著小小加工間的角色。如果說在進入這個空間之前,連接二人的是巧合和投機,那麼在這個空間裡二人的關係才迅速升溫,開啟了成為戀人的可能。影片取景於維也納,從剛下火車的大橋上,到臨別前的廣場中,不算街道,一共走過了14個不同的場景。傑西的扮演者伊桑·霍克曾說,朱莉(女主扮演者)為了讓整部全是對白的電影沒那麼無聊,在對白以外的地方花了很多心思。而這正賦予了很多場景特殊的意義。比如說,走進那家音像店,互換的其實是音樂的品味;算命老婆婆對手掌的解讀,有對人生的思考;教堂是談論宗教的場合;彈珠遊戲可以快樂地揭傷疤……文學、音樂、藝術、宗教,那些身邊人接不住的招數終於可以聊個酣暢淋漓。
中學的課餘生活老師總是愛搞知識競賽,都是一些冷知識,以小組為單位。題目都很有趣,比如丟出一個許多成年人都從未聽過的國家問你在哪。我能答上很多,我們小組也總是前幾。但是慢慢地,另一個組追上了,因為有一個男生比我答上的多一些。可能因為題目類型的原因,我其實心裡並不服氣,但當時全班能答到這麼多題的只有我們兩個。不知道他從哪弄到我的號碼,我們開始簡訊聊天,後來才知道他喜歡我。聊天的話題都很雜,但總離不開一種模糊的輪廓。比如對別的同學來說只是一個玩遊戲或被作業壓的苦不堪言的日子裡,他會特別地問我是不是也在看3·15晚會;比如他問我知不知道「鴛鴦」最早指兄弟,我反問他知不知道「度日如年」其實是講快樂得每天都像過年;比如有段時間很迷唐詩宋詞,他買了一本《人間詞話》當作生日禮物;比如中考的兩天前,他讓我聽一聽莫扎特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提高智商」。後來他以全校第一的成績去北京讀高中,在忙碌的高中生活裡,我們斷了聯繫。不知是不是影響力我的潛意識,我選擇了北京的大學。大一曾經有幾次零散的聊天,但都因尷尬而不了了之,加上第一次離家過集體生活還處在調整的狀態,一直也沒去嘗試恢復聯繫。直到上學期我們都參加國慶遊行,我陪同學去他的學校玩,發了個朋友圈,他看到之後來私聊我,又有了共同話題才斷斷續續聊起來。國慶排練通常在凌晨,參加群眾遊行的我們也過上了和周圍同學不大同軌的時間。記得十月一日正式閱兵需要零點集合,室友為了照顧我們休息晚上沒開燈,房間裡一片寂靜。我因為一種異常的興奮難以入睡,拿起手機和他聊天。離集合還有兩個小時也就是10點的時候,我感覺必須睡一會就和他說了晚安。「如果真的有神,不會存在於所有人當中,不在你我心中,而存在於你我之間。如果這世間真的有魔力,肯定是兩心相知。」6年的時間沒能消磨這份情感,正如賽琳娜和傑西的情愫經歷了9年又9年。豆瓣網友「石牆」評論:「結婚快10年互相之間還有這麼多話可講,還有性生活,這不是真愛是什麼?」有兩千多的點讚。我在口語課的presentation即以第一部為題,很多同學立馬表示看過、喜歡。記得老師笑著對我說:「我以一個媽媽的角度告訴你們,知道為什麼它這麼受歡迎嗎?因為現實中不會存在。」似乎為了反駁老師的話,後兩部《愛在日落黃昏時》(Before Sunrise)和《愛在午夜降臨前》(Before Midnight)中賽琳娜和傑西的感情越來越回歸一種簡單的東西。文藝和花前月下不再是全部,他們的談話加入了工作和柴米油鹽,終篇《愛在午夜降臨前》就是選擇吵架來收束結尾。開始是無非是一個一夜情,但當愛變成一種習慣,雖然會有不完美,卻永遠真實存在,而且「恰恰在我們相隔的方寸之間」。

如果你對社會熱點話題有敏銳的感知力與豐富的寫作經驗,歡迎自薦為《三聯生活周刊》微信公號自由撰稿人;如果你在藝術時尚、影評娛評、美食體育、旅遊地理等任一領域有所專攻,歡迎隨時給《三聯生活周刊》微信投稿。

撰稿人申請與原創投稿皆發至:zhuangao@lifeweek.com.cn,此郵箱長期開放。投稿需從未在任何公開平臺發表過(包括個人微信公眾號)。

一經投稿,即默認由《三聯生活周刊》編輯修改及發送。20天內未收到回復可另投他處。

來稿請寫明聯繫方式,標題註明「自薦撰稿人」或「投稿+稿件領域」。

稿件字數2000~3000字為佳。

一經採用,我們將提供有競爭力的稿酬。

   期待你的文字。

點擊下圖查看眾籌詳情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臺。

▼ 點擊閱讀原文,參與《三聯青少刊》眾籌。

相關焦點

  • 今日推薦:愛在黎明破曉前(三部曲)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三部暖心的愛情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愛在日落黃昏時,愛在午夜降臨前第一部:愛在黎明破曉前編劇: 理察·林克萊特 / 金·克裡桑主演: 伊桑·霍克 / 朱莉·德爾佩 / 安德莉亞·埃克特 / 漢諾·波西爾 / Karl Bruckschwaiger類型: 劇情 / 愛情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奧地利 / 瑞士語言: 英語 / 德語 / 法語上映日期: 1995-01-27(美國)片長: 105分鐘又名: 情留半天(港) / 愛在黎明破曉時
  • 對話與交流,讓《愛在黎明破曉前》美好,讓愛情有了理想的模樣
    1995年的電影,在沒有了解內容前,下意識的會心中默念「噢,好老的片子」,在2019的時代,回頭想中間隔出的歲月,是一個人完成整個少年時代步入社會的年紀。而光影裡一時的故事,總不免讓人擔心與時間脫節的感覺。
  • 《愛在黎明破曉前》電影背後的真實戀人,那麼傷感
    大約25年前,年輕的理察·林克萊特 (Richard Linklater)偶遇了艾米,與她度過了終生難忘的一夜。這段經歷觸動、啟發了理察,他構思並導演了《愛在黎明破曉前》,也就是三部曲的第一部。然而,艾米並未看到這一切——理察不知道,電影出品的時候,艾米已經離開了人世。
  • 《愛在黎明破曉前,愛在日落黃昏時,愛在午夜降臨前》三部曲
  • 薦影——《愛在黎明破曉前》三部曲
    如果用三部電影來講述兩個人一生的愛情,那就是《愛在黎明破曉前(before sunrise)》、《愛在日落黃昏時(before sunset)》、《愛在午夜降臨前(before midnight)》繼首次放映《愛在黎明破曉前》後,這部電影的原班人馬每隔9年推出一部續篇,導演這麼執著,我願意相信電影中的愛情真實存在著
  • 推薦年輕人看的愛情片,愛在三部曲的第一部《愛在黎明破曉前》
    最近突然看到了某部電影的短評「如果說這世上有什麼奇蹟的話,那麼一定是盡力理解某個人並與之同甘共苦,當我徹底了解一個人時就會真正的愛上他「這部二十多年前的電影並沒有被遺忘在歷史中,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電影是《愛在黎明破曉前》。
  • 【新書】《愛在黎明破曉前》&《愛在日落黃昏時》
  • 為什麼說《愛在黎明破曉前》是純粹的,沒有任何雜念的
    為什麼說《愛在黎明破曉前》是純粹的,沒有任何雜念的傑西和賽琳一直在對話,對話,可是一點都不覺得沉悶,甚至心裏面還痒痒的,小泡泡一個接一個的上升,像小貓爪子在撓心尖尖,對我而言,能產生這種生理衝動的就是好電影啦, 昨天立春啦,春天到了,希望你們能和喜歡的人一起看,哎竟然不知道怎麼寫
  • [愛在黎明破曉前/愛在日落黃昏時/愛在午夜降臨前][愛情片]歐美電影資源百度雲
    ——徐志摩有人說《愛在》三部曲之後,再無愛情片~愛在黎明破曉前 Before Sunrise (1995)愛在日落黃昏時 Before Sunset (2004)愛在午夜降臨前 Before Midnight (2013)直到現在三部電影豆瓣評分都是8.8分,全部入圍豆瓣TOP250《愛在》三部曲是指由美國獨立電影人理察
  • 《愛在黎明破曉前》的那一幕
    理察·林克萊特的《愛在三部曲》之所以能成為史上最浪漫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原因在於他在愛情中加入了時間,使之更具份量。在這三部電影中,無論是兩人初次約會,還是愛情長跑後兩人關係進入成熟期,兩人間的愛情始終牢牢地被時間所牽制,以至於每個瞬間都顯得那麼緊迫。三部曲中,《愛在黎明破曉前》感情最熱切,其中的期盼也最多,一個偏重時間的愛情主題,使本片和其他的青春愛情故事格格不入。
  • 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完整版
    >電影《極度恐慌》完整版電影《沙漠之花》賞析版《愛在黎明破曉前》是由理察·林克萊特執導,伊桑·霍克、朱莉·德爾佩主演的愛情片。《愛在日落黃昏時》是由華納兄弟公司製作的一部愛情片,該片由理察·林克萊特執導,伊桑·霍克和朱莉·德爾佩領銜主演,於2004年7月2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是《愛在黎明破曉時》的續集,主要講述了九年之後已經成為暢銷書作家的傑西與在法國某環境保護組織工作的塞琳娜在巴黎再次相遇並度過短暫而美好的時光的故事。
  • 愛在黎明破曉前
    廖一梅在《柔軟》中說,「每個人都很孤獨,在我們的一生中,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
  • 影片《愛在黎明破曉前》裡的黑膠唱片 Kath Bloom的《Come Here》
    上次碼文插隊了是枝裕和的《人間三部曲》,這次第二集寫到一半又一時興起優先了這篇「愛在三部曲」裡的電影黑膠。也算是一種延續吧。對於喋喋不休的「愛在三部曲」是可悲的先有耳聞,然後就多年被這個所謂的「喋喋不休」給擋在了一知半解的門外。
  • 伊對:愛在黎明破曉前,亦在日落黃昏後
    黎明破曉和落日黃昏都陪你一起度過,這是Eason獻給廣大粉絲的一份獨有的浪漫。正所謂「愛在黎明破曉前,亦在日落黃昏後」,單身男女可以在伊對遇到真愛的另一半,伴隨著Eason的美妙歌聲,一起共度每一個朝夕。
  • 人生必看經典電影系列《愛在黎明破曉前》
    編劇: 理察·林克萊特 / 金·克裡桑主演: 伊桑·霍克 / 朱莉·德爾佩 / 安德莉亞·埃克特 / 漢諾·波西爾 / Karl Bruckschwaiger類型: 劇情 / 愛情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奧地利 / 瑞士語言: 英語 / 德語 / 法語上映日期: 1995-01-27(美國)片長: 105分鐘又名: 情留半天(港) / 愛在黎明破曉時
  • 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
    世界讀書日已過,不知大家是否借著這個機會開啟一次新的讀書的旅程,倘若依然糾結是否要讀書,讀那本書那算了,我們來看個純淨清新的愛情片吧!它適合那些個丟魂失戀的,正在甜蜜熱戀的,遐想著談戀愛的,婚戀中愛已索然無味的人們——《愛在》三部曲之一《愛在黎明破曉前》。
  • 《愛在黎明破曉前》:你相信一見鍾情嗎?
    這個系列的電影我最喜歡的就是這一部,《愛在黎明破曉前》,一切還是最美好的樣子。很多人都說,初遇永遠都是美好的,你會想了解眼前人,討得她的歡心,這個過程浪漫又有趣。男女主在火車初識,緣分讓他們坐到了同一張桌子上,兩人相談甚歡,仿佛近段時間的煩惱已經不復存在。
  • 愛情丨愛在黎明破曉前
    今日推薦電影是《愛在黎明破曉前》,經典文藝愛情故事片。電影全程是以大量對白推進著時間的流逝。
  • 《愛在黎明破曉前》-- 美好的一夜,一生難忘
    當然他們也談論愛情本身,有衝突並不一定是壞事,而任何無私的愛最終的本源還是自私。關於性,他們也是我們的活標本,男的蠢蠢欲動(在電車上和唱片店裡手足無措),但還是女的做主(下火車就已決定)。關於性和愛情的關係,朱莉的態度也很有意思,在火車上覺得對方挺有吸引力,就認可滾床單,但深入交流彼此珍惜之後,卻反而猶豫了。她害怕以後總會惦念他又和誰會在一起,因為她在乎了。
  • 終結單身|《愛在黎明破曉前》教你如何讓一見鍾情落地生根
    所以,在這個恰檸檬的初夏推薦大家觀看學習25年前的經典愛情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這部豆瓣電影Top250評分8.8的電影,為我們凡人展示了「一見鍾情」的標準版本。美國青年傑西在火車上偶遇法國女學生賽琳娜,初次見面就交談甚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