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腔棘魚:三疊紀海洋中的「反叛者」

2020-12-28 小盜龍的古生物世界

叛逆腔棘魚:三疊紀海洋中的「反叛者」

關鍵詞:腔棘魚 二疊紀大滅絕事件 三疊紀 海洋 叛逆

腔棘魚目是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家族,除了今天隱匿在海洋深處的拉蒂邁魚(又稱矛尾魚)之外,其他成員都已經滅絕。腔棘魚目是行動緩慢的魚類,但是也有例外,古生物學家發現這個家族在2.5億年前出現了一個「叛徒」!

圖註:有活化石之稱的拉蒂邁魚,圖片來自網絡

瓦皮帝湖省立公園位於加拿大西部的卑詩省,因為壯麗的自然風光吸引了許多遊客。除了遊客,還有許多古生物學家來到瓦皮帝湖省立公園,因為這裡的硫磺山組地層(Sulphur Mountain formation)保存了大量三疊紀海洋生物的化石。

圖註:風景壯麗的瓦皮帝湖省立公園,圖片來自網絡

20世紀末,古生物學家在硫磺山組地層中採集了許多古生物化石,化石都被保存在皇家泰勒古生物博物館和和平地區古生物研究中心。這些化石似乎被人忘記了,直到2009年,阿爾伯塔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安德魯·溫德魯夫(Andrew Wendruff)在檢查這些化石時看到一條完整的魚類化石及一些碎片。這條魚雖明顯屬於腔棘魚目,但是又與傳統意義上的腔棘魚目有很大的差別。

圖註:古生物學家在瓦皮帝湖省立公園中徒步尋找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在硫磺山組地層發現的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2012年,在經過研究之後,古生物學家將這種全新的史前腔棘魚目魚類命名為叛逆腔棘魚(Rebellatrix),其屬名來自「反叛」+「腔棘魚」。叛逆腔棘魚的模式種名為叉尾叛逆腔棘魚(Rebellatrix divaricerca),模式種名則來自其外形獨特的大尾巴。

叛逆腔棘魚在今天看來也是一條大魚,其體長可達1.3米。與今天的拉蒂邁魚相比,叛逆腔棘魚的身體明顯更加瘦長,這種流線型的身體是為了減少在水中的阻力。叛逆腔棘魚的腦袋較尖,長著一雙圓圓的大眼睛,它的嘴巴寬闊,嘴中長有鋒利的牙齒。叛逆腔棘魚和今天的魚類一樣也長有魚鰭,其背上一前一後有兩個背鰭,身體下方有一對胸鰭、一對腹鰭和一個臀鰭。儘管都是魚鰭,但是叛逆腔棘魚的魚鰭又與常見的魚鰭不一樣,因為在它的魚鰭中有包裹著骨頭的肉質鰭柄,這也是它們被稱為肉鰭魚類的原因。

圖註:叛逆腔棘魚的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叛逆腔棘魚的骨骼線圖,圖片來自網絡

叛逆腔棘魚外形上最大的特點是其身後發育很好的大型尾鰭,在尾鰭基部還有大量有力的肌肉,能夠讓叛逆腔棘魚達到很高的遊泳速度,也在腔棘魚目中可是獨一無二的,也是它的「叛逆」之處。

圖註:叛逆腔棘魚的尾鰭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叛逆腔棘魚復原圖中的大尾巴,圖片來自網絡

叛逆腔棘魚為什麼會有如此獨特的外形,這與其生活時代密切相關。叛逆腔棘魚生活在距今2.5億年前的三疊紀早期,此時地球生命剛剛經歷了一場巨大的浩劫,那就是著名的二疊紀末期滅絕事件。在這場滅絕事件中,有90%的物種滅絕,海洋生物中更是有96%的物種消失,生態系統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圖註:二疊紀大滅絕事件中的海洋,圖片來自網絡

當二疊紀大滅絕結束之後,海洋中出現了大量空白的生態位,其中就包括了大型掠食者的缺失。躲過大滅絕的一部分腔棘魚趁著這個機會向快速積極的方向演化,並且佔據了類似於今天海洋中鯊魚的位置,而叛逆腔棘魚就是其中的代表。正如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自然歷史博物館腔棘魚專家約翰·朗(John Long)認為:「一般而言,這項發現體現了自然塑造與靈活的演化進程,生活在2億年前的腔棘魚某個種屬突然偏離了原先的生活方式和捕獵習性,進化出不同於其他腔棘魚的特徵,完全進入另一種生活狀態。」

叛逆腔棘魚完成了從傳統腔棘魚目守株待兔的捕獵方式向積極快速掠食者的跳躍,但是這種跳躍並沒有帶來最終的成功,當鯊魚和包括魚龍在內的海生爬行動物強勢崛起之後,叛逆腔棘魚就註定走上末路,而中生代的腔棘魚目則像相反的方向繼續演化。

演化也會反覆無常,就算強勢崛起,超越自己生態位也很可能最終會被淘汰。

圖註:三疊紀早期的海洋生物們,找找叛逆腔棘魚在哪裡?圖片來自網絡

參考資料:

Wendruff, A. J.; Wilson, M. V. H. (2012). "A fork-tailed coelacanth, Rebellatrix divaricerca, gen. et sp. nov. (Actinistia, Rebellatricidae, fam. nov.), from the Lower Triassic of Western Canad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32 (3): 499–511.

圖片 / 網絡(侵刪)

文字 / 江氏小盜龍(江泓)

排版 / 江氏小盜龍

相關焦點

  • 中生代,三疊紀,爬行動物的王朝
    在19世紀初德意志地質學家阿爾伯特發現南德地區的一段沉積巖可分三層不同結構,分別是海相石灰巖層,陸相泥巖層和砂巖層,於是阿爾伯特於1834年正式將該地層命名為三疊紀(Triassic)「Tri-」是希臘語中代表「3」的詞根。恐龍時代的開端。經歷了二疊紀末期的大滅絕事件,地球進入了下一個時代。
  • 三疊紀的長脖怪獸,脖子3米長,鼻孔朝天牙彎曲,百年之謎被解開
    三疊紀,可以說是爬行動物的天下,也就是所謂的「蜥形盛世」。二疊紀末期的大滅絕事件,導致全球近9成的生物滅絕,因此冉冉升起的蜥形綱動物迅速接過前輩們的權力真空。它們一部分演化成恐龍,一部分則重回海洋。其中演化過程中不乏有一些劍走偏鋒的生物,如長頸龍。
  • 恐龍時代那些強大的海洋霸主們
    基於這個概念,我們來看一下恐龍時代的海洋霸主有哪些?恐龍時代的海洋霸主們恐龍時代也就是從恐龍誕生到恐龍滅絕的中間時期,起止時間約為2.35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到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一共1.6億年左右。
  • 本田反叛者1100發布確定,日系中量級巡航王者
    日本本田反叛者 1100的國產車型,已經決定在歐洲和美國發布!該車型將於2021年在日本與火爆的反叛者 250 / 反叛者 500一起發布。  本田反叛者1100系列有兩款車型,配備了不需要離合器操作的「 Reble 1100雙離合變速器(DCT版本)」,以及「 Reble 1100」車型。這將是反叛者Reble系列中的第一款DCT規格機車。
  • 本田反叛者1100發布確定,日系中量級巡航王者!
    該車型將於2021年在日本與火爆的反叛者 250 / 反叛者 500一起發布。本田反叛者1100系列有兩款車型,配備了不需要離合器操作的「 Reble 1100雙離合變速器(DCT版本)」,以及「 Reble 1100」車型。這將是反叛者Reble系列中的第一款DCT規格機車。
  • 史前海洋動物腹部發現巨大爬行動物
    儘管研究人員還不能完全確定海龍是被捕食,但該研究可能是三疊紀海洋爬行動物魚龍是「頂級捕食者」的最古老的直接證據。*以下中文內容僅供參考,請以英文原文為準。當他們在中國西南部貴州省興義市烏沙鎮泥麥古村進行挖掘時,發現了一具幾乎完整的化石骨架,這是一種巨大的、外形有點兒類似海豚的、生活在2.4億年前三疊紀海洋中的爬行動物,被稱為魚龍。但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在魚龍骨架的肚子裡還找到了另一具化石。第二具化石骨骼屬於一種4米長、類似蜥蜴的水生爬行動物,被稱為海龍。這是迄今為止在史前海洋爬行動物胃中發現的最長的化石之一。
  • 史上最嚴重的生物大滅絕 是誰「謀殺」了海洋中的八成生物
    二疊紀末,海洋生命遭受有史以來最慘烈打擊,超過80%的海洋生物和大部分陸地生物滅亡。天體撞擊、氣候變暖、火山噴發……回溯地質歷史,地球曾經發生過5次重大生物滅絕事件,這些事件造成當時海洋中至少75%的物種在短時間內滅絕。直到今天,各國科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雖然提出過多種假說,但對生物大滅絕的原因存有爭議。
  • 恐龍時代的海洋霸主是誰?滄龍真能幹掉霸王龍嗎?
    說起恐龍時代的霸主,可能大家腦海中中就會浮現出滄龍,很簡單,因為《侏羅紀世界》中滄龍躍起一口咬下大半條條鯊魚的長鏡頭肯定嚇了大跳,也就是這個鏡頭,讓筆者在下載的高清片源中翻來覆去把玩了好幾次!
  • 地球上存在著或存在過的10大海洋巨獸
    海洋佔據了地球的70%,但是大部分都並未被人類探索。而有一些新發現總是時不時地出現,慢慢地揭示著隱藏在其中的奇蹟和恐怖。不僅是現在,曾經的地球上也存在著諸多對人類而言,非常恐怖的海洋動物。在本文中,我們帶來了地球上存在著或存在過的10大海洋巨獸。
  • 除了滄龍,這些種類也曾是海洋裡的巨無霸,來看看你認識多少
    看過《侏羅紀世界》系列電影的朋友應該知道,電影中的人類復刻了恐龍時期的海洋霸主滄龍,這種恐龍能夠一口咬掉一隻經過改造的帝王霸王龍,可見其實力是多麼強大。實際上,除了滄龍之外,恐龍時期的海洋還生存著其它種類的龐然大物,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看看有哪些是你沒有聽過的。
  • 三疊紀魚龍化石新年擬在青亮相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齊春贊 2021年1月1日,《地球生命演化特展——宇宙的奇蹟·地球與生命》將,亮相青島市博物館,其中,北京大學地質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全長6.7米的三疊紀魚龍化石將亮相。地球何時形成?生命如何演化?
  • 「反叛者」網紅,古已有之
    斐多菲在《自由頌》中曾說:金錢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這是人所共知的真理,追求自由也成為現在人的最高追求,當然,為了生活的保障,自由有個修飾詞:財務自由。很多人說現在社會追捧這種人是"病了",實際上每個時代都有反叛者,無視社會主流"人生正確邏輯"的人在。《莊子》云:"堯讓天下,許由遂逃箕山,洗耳於潁水"。
  • 2.52億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讓96%海洋物種滅絕了
    被譽為地球38億年生命史上,最慘烈的一次大滅絕——二疊紀-三疊紀大滅絕事件,是發生在約2.52億年前。如今,人們通過科學家們一番努力,通過那個遙遠古代所遺留的貝殼化石證據。它們完整地記錄了,受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影響的海水PH值,而最異常的一個變化是在約2.52億年,二氧化碳卻發生了短暫性飆升,突如其來的注入大氣中去!研究人員依據這個變化數據,去推理與論證,第一個假設是系列的火山噴發所造成。
  • 史前十六大海洋巨獸,他們才是真正的海怪!
    滄龍生存在白堊紀中晚期才出現的海洋霸主生物,是由陸地上的蜥蜴進化而來,其體長可達21米,並且重達40噸,有巨大的頭部以及強大的咬噬能力,在水中滄龍用肺呼吸,並且視覺較弱,聽覺和嗅覺發達。中生代海洋中最大的頂級掠食者。
  • 遠古時期的海洋霸主!你知道哪些?
    一、滄龍作為中生代海洋中,毋庸置疑的頂級掠食者,雖然存在的時間不是特別長,但是卻一路乘風破浪,迅速崛起直至稱霸海洋,滄龍這種體長達到21米,體重達到33噸的巨型龐然大物戰鬥力異常恐怖,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它們屬於群居動物,擁有比較高的智商和群體作戰能力,無論是戰鬥經驗還是攻擊力都非常高
  • 閱讀塞林格 | 推薦一部傳記片《麥田裡的反叛者》
    但是好萊塢的電影導演們並沒有放過塞林格這個絕佳的影視素材,就在塞林格去世七年之後,一部名為《麥田裡的反叛者》(Rebel in the Rye)的傳記片於2017年9月15日上映了。例如小說結尾處霍爾頓在雨中觀看旋轉木馬的場景,在電影中變成了塞林格在公園裡呆看旋轉木馬,小說中霍爾頓問計程車司機冬季中央公園湖面結冰後鴨子去了哪裡的情節,變成了塞林格在中央公園裡跟陌生人搭訕詢問鴨子冬季去向結果被陌生人暴打的場景。電影中這樣的處理手法,很容易讓人誤以為小說有著很強的自傳性質。
  • 玩轉「天津海洋博物館」
    國家海洋博物館將於5月1日起試運行,首批開放「遠古海洋」「今日海洋」「發現之旅」和「龍的時代」四個展廳,展覽展示面積共7000餘平方米,分別展現海洋與生命進化關係、人類在航海中的大發現以及海洋生命、海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等海洋知識與理念。  海博館總佔地面積約15公頃,建築面積達到8萬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博物館。海博館設計最大的特點是將陸地和水域結合在一起。
  • 【萊資訊】《分歧者2:反叛者》曝首張劇照 三主角草叢狂奔
    《分歧者2:反叛者》今日曝光首張劇照,並預告將於12月12日發布全新預告片。
  • 新片《分歧者2:反叛者》強勢衝擊《灰姑娘》,奪北美票房冠軍
  • 白堊紀海洋霸主再次現身為了什麼?
    蛇頸龍是一種大型的海生爬行動物,從三疊紀晚期就開始出現,到侏羅紀時期已經遍布世界各地,蛇頸龍類和一些魚龍類一起統治著中生代的海洋。但是據記載它們已經在白堊紀末期就和恐龍一起滅絕了。難道它們不是滅絕而是「隱居」海底?蛇頸龍是白堊紀時期的海洋霸主,但是在白堊紀末期,它們就和恐龍一起慢慢地開始走向滅絕。在這個時期,一種更為兇猛,體積更大的滄龍就開始取代它們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