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沒有存在感的火車站:從城中村穿過,修建多年仍找不到地方

2021-01-08 小美美旅行記

武漢大在城市規模大,大在城市的交通建設,地鐵、輪渡、機場港口等,還有幾個地鐵站和四大火車站,武漢的火車站和全國其他城市的火車站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比如一個火車站它雖然位於市區,但是穿過城中村,最主要的是它的老站和新站都建設規劃了很多年,但是還是有很多人根本找不到地方,它就是漢陽火車站。

穿過城中村,被城中村包圍的火車站,漢陽火車站位於漢陽區漢陽大道東側初始段,屬於漢陽鍾家村商圈的核心區域,雖說是商圈位置,但因為是在漢陽大道一側的輔道盡頭,與主幹道有一定的距離,所以完全沒有相應的風格,其次,火車站恰好處於城中村聚集區,周邊有很多城中村,使得周邊的配套設施一直處於低檔範圍,難以提升,可以說,武漢四大火車站,區域位置同樣優越,但只有漢陽火車站周邊才是有直接感的城中村。

新老車站規劃建設多年,仍有不少人不知道這裡,說到漢陽火車站,就不得不提到它的新老站,老站建成時間較長,基本上是上個時代的產物,尤其是配套嚴重滯後,作為老站,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具體在哪裡,即使坐公交車到漢陽火車站站點,也是一頭霧水找不到路,相比之下,規劃中的新站更是撲朔迷離,它不僅沒有具體位置,而且已經呈現在渲染圖中,在具體建設過程中又出現了各種延期和停工的消息,令人難以理解。

毗鄰市區存在感最低的火車站,如今,漢陽火車站一般仍被稱為老站,即位於漢陽大道一側的火車站,老站的位置不夠優越,但相鄰的基礎設施,尤其是城中村的擴建,卻讓人有些意外,首先,車站附近有一個站前社區,說是站前社區,其實離車站還有一段距離,而是靠漢陽大道而建,其次,站前社區是一個超大型的城中村,裡面全是小旅館、小作坊,這完全不符合武漢作為大城市的定位,由於這些原因,漢陽火車站成為武漢市存在感最低的火車站沒有之一。

與市內其他火車站相比,漢陽火車站在規模上遜色不少,就像一個鄉下分站;其次,車站的檔次和風格比較普通,與武昌站、漢口站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該站的運力和停靠站數連其他車站的零頭都沒有,究其原因,是因為漢陽火車站從定位和建設之初就沒有進行規劃,一直在小站和備用站的水平上徘徊,所以一直走不出發展的怪圈。

在交通配套方面,與其他幾個火車站動輒十幾輛發車的公交車相比,漢陽火車站的公共運輸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即使是漢陽大道上最近的漢陽火車站公交站,也要步行幾百米才能到站,這對外地人來說是個災難,換句話說,也正是因為交通配套的落後,才成為火車站人氣稀少的原因之一,不過,雖然基礎設施建設一般,但有一點和其他幾個火車站是一樣的,那就是周邊房價居高不下。

我是2011年來到武漢學習的,之後一直在漢陽周邊工作,對於漢陽火車站,最初的印象是送朋友,那是2012年夏天的一個大熱天,我們坐公交車到漢陽火車站站,下車後和一個麻木的司機砍價到火車站,沿途的路鋪得很平坦,路況也很好,但城中村看起來太像縣城了,後來,因為工作的關係,我租到了火車站小區,是一間民房,三層樓,一個大門,十幾個住戶合租,雖然是民房,也裝了空調,但隔音效果差得讓人嘔吐,晚上各種噪音讓人難以入睡,當然,因為離車站很近,火車的鳴笛聲確實能聽到,而且很清晰,這也是站前小區的印象之一。

不過說實話,如果不是我送朋友去車站,就算是租住在車站社區,我也不知道火車站在哪裡,但車站社區、車站小賣部、車站公廁,這些以火車站命名的地方總是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讓人們明白這裡是火車站地區。

相關焦點

  • 揭秘武漢城中村的面紗,光鮮亮麗的外表下,背後有說不盡的心酸
    可能大家接觸到武漢這個城市是因為疫情的原因。其實武漢作為我國大學最多的城市,經濟發展也是相當不錯的。曾經的武漢每年都會有眾多的打工者來這裡工作,大量的外來人口決定了武漢必然有很多的城中村。像每個城市一樣,武漢的城中村也埋藏了大量的童真和愛情,也承載了太多的青春和夢想。
  • 武漢最擁擠的城中村,魚龍混雜,熙熙攘攘,卻被稱:打工者的天堂
    近年來,武漢的經濟發展速度可以說是非常迅猛。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除此之外,這個城市有越來越多的就業機會。繁榮的市場經濟讓不少外地人看好這座城市的發展潛力,於是紛紛背井離鄉來到這裡為生活奔波。除了解決工作上面的問題,住房也是農民工來到一個新城市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大問題。
  • 【長安•城中村變遷】義堂——曾修建有戚繼光的墳墓和祠堂,村名...
    但戚繼光的出生地是山東濟寧,時間是1528年,此時距義堂軍屯已過去了170多年,這期間是他的祖先,戚詳(祥?)是明朝開國元勳之一。他的子孫承襲武職,駐在山東,所以戚繼光生在山東。明朝萬曆十五年,戚繼光病逝於山東文登。此時,軍屯制度仍在實行,行軍莊的戚、俞、解三姓的後代依舊繁衍生息。
  • 武漢繼武漢站後,又一火車站火了,規模超越漢口站,已於今年開工
    武漢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在歷史上,武漢一直是我國重要的軍事和商業城市。當時發展得相當紅火。武漢現在是我國的地理中心。因為地理位置,武漢的水陸交通,航運交通十分發達,特別是國內的高鐵網絡,可以覆蓋我國大部分地區,在我國佔有重要地位。
  • 亞洲最大的火車站,經常有人在此迷路,走1小時找不到站口是常事
    中國的基礎建設已經是越來越科技化和越來越規模化,我們現在無論是工作,出差還是旅行,交通都是非常方便的,因為我們有很多種出行方式可以選擇,距離遠的我們可以選擇坐飛機,幾個小時一般都能到,距離近的我們可以選擇乘坐火車或者高鐵,還有各種種類的長途大巴,所以我們現在不像以前去到一個地方,那麼的困難也需要很長的時間
  • 世界「最遙遠的距離」是站在「亞洲第一大火車站」卻找不到出口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交通設施也越來越完善,人們的出行方式也有了更多的選擇,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亞洲第一大火車站,它是南京站面積的6倍,去過的人都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死,而是站在亞洲第一大火車站,卻找不到出口。
  • 湖北存在感「最低」的城市,面積「最小」背靠武漢經濟卻不如鹹寧
    湖北是我國地域遼闊的省份,也是文化發展歷史悠久的地區,從古至今,這裡誕生了很多令人難以置信的文化,從現在城市發展的角度來看,很多城市正處於發展中很快的地方,也就是說,它在我國文化發展中實力不容忽視,現在也有很多城市在發展中很快,在全國也有影響力。
  • 雲南玉溪一個被稱為「泉鄉」的縣,鐵路穿過,縣城卻沒有火車站
    按照當時的建設能力,科技水平,在山區,沿河谷修建鐵路,是很划算的。亦正因為鐵路沿河而行,這條鐵路沒有經過華寧縣城,而是在華寧縣盤溪鎮設站——盤溪站。縣裡沒有火車站,而鄉裡有車站,這在當時也許會讓縣裡覺得有點失落。但是到了今天,盤溪站的出遊價值不高,只是一個四等站。
  • 沒有火車站!全國沒有火車站的城市有3個,雲南2個,四川1個
    現在,城市的火車站越來越多,有的城市甚至達到了兩個、三個,坐火車的時候甚至會因為站太多而坐錯站。但這還不是全部,熟悉的中國還有一些地方沒有建火車站,這些地方有的甚至建了機場,但因為沒有火車站,只能坐飛機出行。城市有哪些?讓我們互相了解一下。
  • 叫武漢東站好還是光谷火車站好?
    近日,武漢最新一座火車站即將開通投入使用。對於火車站命名,有許多網友有不同看法,你們更青睞哪種叫法?武漢東站,這個名字中規中矩,也是城市火車站通用叫法。光谷火車站,比較個性叫法,即是地名也是武漢高科技產業一個象徵,也是武漢發展重要方向,具有一定品牌影響力。就這兩種叫法,我更青睞光谷火車站叫法,因為武漢火車站本身就不是以東西南北方向來命名,叫個武漢東站,別人也不知道西、北、南站在哪。
  • 不到武漢你永遠不會知道,螃蟹岬其實沒有螃蟹,小龜山也沒烏龜
    魚香肉絲裡沒有魚,老婆餅裡沒有老婆,棉花糖裡也沒有棉花。人們總是會被一些事物的名稱搞混了頭腦。正如你不到武漢也不會知道,原來螃蟹岬裡沒有螃蟹,而小龜山中也找不到烏龜。其實武漢不止是螃蟹岬和小龜山十分迷惑人,在武漢的地鐵站名裡,還有個水果湖,同樣也並不是水果眾多的湖泊。先來說說螃蟹岬吧,螃蟹岬由曇華林和中山路圍繞,只是一座較為普通的小山丘,但因其東部延伸入湖,外觀很像螃蟹的蟹鉗,所以被當地人命名為螃蟹岬。螃蟹岬對於武昌地區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交通樞紐。
  • 武漢一城中村拆遷,一平米獲賠2000,村民:打發叫花子呢?
    武漢一城中村拆遷,一平米獲賠2000,村民:打發叫花子呢?城市的不斷擴張,很多時候都依託城中村的土地進行升級改造。而在城中村的土地升級中,就會存在一個並不陌生的詞,叫做「拆遷」。可是拆遷對於老百姓而言,並不是只有歡聲和笑語,也有難過和不舍。
  • 上海一破舊城中村,附近工廠遍布,女租客卻抱怨:對象難求!
    在現階段的城市中,城中村是一種介於城市和村莊之間的存在形式,泛指在城市化過程中失去了耕地,但卻沒有被拆遷的村莊;城中村是一種更具爭議的存在形式,它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是一個「髒亂差」的地方,村內居住環境有限,人煙稀少,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但是在外鄉人看來,城中村的確是一個「髒亂差」的地方,因此,不少人認為應儘快拆掉城中村,另一些人則認為應留給外鄉人一份溫暖,保存城市最後的記憶
  • 《金剛川》原型成中國「基建狂魔」:曾修建「地圖上找不到的鐵路」
    張添福 攝   中新網昆明10月28日電 題:《金剛川》原型成中國「基建狂魔」:曾修建「地圖上找不到的鐵路」  作者 胡友軍 張添福  曾修建「地圖上找不到的鐵路」?
  • 中國離海「最近」的火車站:德國人於百年前修建,被贊全國最美
    距海「最近」的中國火車站:百年前由德國人建造,被讚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國家,中國當然沒有海上列車,1號站在海邊,距海只有300米,藍色的海,同樣充滿著夢想,這是青島站。青島站不像這個城市那麼普通,而是乾淨清新,看慣了類似車站的青島站也很特別,如果沒有掛在房頂上的「青島」字樣,就無法將眼前的建築與車站聯繫起來,從外面看就像歐洲風格的教堂,紅磚覆蓋的黃色牆壁,是一座厚重而端莊的建築,鐘樓高高聳立,圓形拱門和長方形玻璃窗仿佛把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建築帶到了這裡。
  • 總覺得人氣不好,找不到存在感?這就是問題所在
    你還在擔心人氣不好,沒有存在感嗎?什麼樣的人才受歡迎?這個問題不容易回答。然而我們可以找到一個運氣不好,很難找到「反面教材」有存在感的人。當這本反面教材更合適的時候,找誰怎麼樣?想了想,在電視劇裡做個角色更合適,這個字符是賀永強。賀永強對賀永強的印象可以用看過電視劇《正陽門下小女人》的朋友來形容。
  • 上海一「城中村」,在繁華地段的破舊房屋,至今依然存在
    而且這個城市在現如今早已是我們國家人口淨流入比重很大的地方,大量的人口流入會為這裡的發展帶來了非常大的推動力,但是由於人口數量的劇增隨之而來的還有很多的問題。我們國家的人口數量本身就比較的多,上海作為發展很好的城市,在吸引大量人來這裡滿足自身的發展需求的同時也因為這些大量的人口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其中之一就是這次要為大家介紹的「城中村」。
  • 火車站50元一晚旅館敢住嗎?「拉客」大媽說出實情,看完漲知識了
    然而坐火車是非常累的,首先因為火車的環境條件一般而且大部分都是硬座,其次一般坐火車都需要很長的時間,甚至大部分人坐火車都是半夜才能達到目的地的,所以下車之後都會迫切的找個旅館休息。相信不少網友在火車站門口都見過吆喝租房的大媽吧?而且價格一般會在50元左右,可以說非常的便宜,平時住酒店最起碼一百起步,那麼這些旅館中有什麼貓膩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崇左市的一個小縣城:從沒通過火車,卻早早建設了火車站
    在其中的火車無疑是出現最早的交通工具了,拿修建火車站來說,大都是人們先建設好鐵路,然後在一些人們聚集程度較大的地方修建火車站,讓人們能夠很便捷地乘坐火車往來。而有這樣的一個地方,卻與人們的想像大不相同,這裡早早地建設了火車站,卻至今沒有通過火車,時間已經有了一百多年,這個地方就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崇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