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大年,看大戲」
一直是中國老百姓迎接農曆新年的「老規矩」
作為地道的老陝
過年怎麼能不吼兩句秦腔呢!
今天秦小工特別準備了
由易俗社帶來的經典秦腔劇目
一起來看大戲!
1935年,紅軍主力長徵,革命處於低谷期,在白色恐怖籠罩下,老根據地人民堅持與敵鬥爭。杜鵑坡黨支部被叛徒出賣,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在極其危險複雜的情勢下,共產黨員田玉梅為保護遊擊隊密藏的糧鹽和隊員安全,與敵周旋頑強鬥爭,果斷建立基層黨組織,力除叛徒,為保護黨的革命火種而英勇犧牲。同年10月,田玉梅的丈夫隨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女兒丹丹在黨的保護下奔向延安。苦難時期無數個「黨的女兒」在延安這片金色的革命聖地上茁壯成長,從這裡出發,建立了一個嶄新的中國!《黨的女兒》滿懷深情地禮讚了革命歲月裡基層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守信仰、視死如歸的大無畏革命精神。
《勞模劉西有》講述了陝西省商洛市丹鳳縣全國著名勞動模範劉西有帶領鄉親們戰天鬥地、改變家鄉面貌的故事。上世紀中期的陝南山地貧瘠落後,群眾生活困窘不堪。為改變現狀,劉西有和馬爐村群眾靠十二把钁頭起家,開山造田,修渠植樹。在漫長的勞動生活中,身為村支部書記的劉西有歷經家庭悲愁、團隊分裂和政治打壓種種考驗,受到群眾擁戴,榮獲全國勞模稱號。文革風潮中,劉西有受到衝擊,他堅持正義堅韌挺立。家庭生活中,劉西有家中無子,作家林如許承諾送自己兒子為劉西有養老送終,在劉西有積勞成疾溘然長逝後,兒子成為父親事業繼承者。經過數十年在艱辛中進取前行,馬爐糧食果業豐收,鄉親們緬懷劉西有,在其不朽精神的燭照下繼續勞動創業振興鄉村。
大唐天寶年間,詩人李白被招為翰林供奉入朝。在長安,李白遇到了科考論及邊關書禁的進士薛仁,得知其因摯愛的花燕入宮而不能相守。李白獻詩《清平調》,使唐明皇楊貴妃大喜,他趁機勸諫唐明皇成全薛花二人的愛情,並能夠開放書禁。誰知李白的勸諫惹惱了唐明皇和宰相李林甫、太監高力士,導致薛仁被關,自己也被軟禁。而李白卻一再上書,最終唐明皇被李白的執著所感動,在楊貴妃的勸說下放薛花二人出宮團圓,並同意開放書禁。而李白也在此過程中看清了自己入朝只是為皇帝消遣助興,並不能施展才華為國效力,最終辭官歸隱江湖。表現了李白作為詩人,為促進絲路文化交流、成全薛仁花燕的傳奇愛情而不惜觸怒權貴的高尚品格,塑造了極富正義感的詩人形象。
該劇講述周仁瑞之弟周仁祥為獨霸家產,否認侄兒周天佑。訴訟縣衙,縣令晉信書用滴血認親之法判天佑非周仁瑞親子。天佑胞弟李遇春為李三娘養子,與三娘之女李晚春約為婚姻。惡少阮自用偽造婚書,欲逼晚春成婚。訴諸官府,晉信書又以同法判遇春、晚春為親兄妹,並將晚春判歸阮自用。周仁瑞與天佑乳娘不服晉信書滴血判案之法,同往縣衙質對。晉信書又以滴血認親法判周仁祥之子牛娃亦非親生。後天佑、遇春結拜投軍,立功受封,提審晉信書,冤案始明,合家團聚。該劇塑造了一個封建官僚的典型形象,深刻地批判了主觀、教條的思想方法。
一起用最忒色的方式
慶祝佳節!
中華全國總工會致全國勞模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的春節慰問信
過年有我們!「娘家人」陪您過年啦!
郭大為看望慰問工會老領導
省總工會省公安廳表彰三秦最美人民警察 郭大為徐大彤出席活動並講話
審核:冰子 編輯:何藝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