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 | 在香港的「村」裡上班是怎樣一種體驗?

2022-01-03 港漂圈

●  ●  ●

很多人以為,在香港工作的女生都是金融中心CBD的都市女白領,走路帶風,但其實,還有我這種工業村的打工妹。

很多人以為,香港是摩登大都市,有中環的光鮮、金鐘的高端、銅鑼灣的時尚,但其實,還有我們新界這種農家樂。


我上班的地方在大埔工業邨,公司的樓是由工廠廠房改造的(貨真價實的現代工業風),在村裡工作的感覺跟我最初對香港的想像……emmm,有一點出入……

想像中,在香港工作,我可能會穿著職業裝踩著高跟鞋畫著精緻妝容,穿過忙碌的人群,走進高級寫字樓,坐在月租幾千上萬塊的工位,上班手裡一杯咖啡,中午跟三兩同事在公司附近吃個搭配花哨又健康的簡餐,氣場如下:

然而現實是,我一年到頭都穿著休閒裝+運動鞋,看著進出工廠的貨車,早上到公司泡一杯熱茶,中午跟同事一起吃食堂……

這麼不走尋常路,我常常感覺自己來了個假香港。

●  ●  ●

工業村裡不一樣的香港


先說地理位置,偏遠。

因為公司位於新界的郊區,所以上下班都是逆著人流。在香港這個全球最繁忙的城市之一,咱上下班坐巴士不堵車,高峰期搭地鐵有座位!

從我們這兒去深圳比去港島近多了,所以約飯優先考慮深圳,中環?還是不了。很多同事直接住在了深圳,物美價廉,通勤時間沒差,雙城生活妥妥的。

我們村是地鐵到達不了的地方,離最近的地鐵站打車都要40塊,所以公司安排了接駁車。但從公司到地鐵站的車程要15分鐘,因此我們平時沒事都不出門。早上去了公司,基本全天都在裡面呆著,吃飯也在公司大樓內的食堂裡,工位到食堂走路2分鐘……

偶爾出來放風,到村外吃飯,但進出一趟路上就費了半小時……

不過在村裡工作有一個好處,就是省錢!

朋友們都覺得我平時生活簡樸,還不是因為沒條件!雖然我主觀上也沒條件(窮),但更主要是客觀現實沒條件!

公司偏僻,周圍啥也沒有,連社畜快樂水凍檸茶都冇,方圓幾公裡就只有一個販賣機,賣什么喝什麼,要不你就來回半小時去地鐵站便利店買。


疫情期間,我們臨時在深圳集中辦公,辦公室在黃金地段,位置絕佳,周圍30米一家奶茶店,50米一間咖啡廳,才讓我們終於感受了一把在大城市工作的快樂。

不過同時也負擔著與大城市匹配的高昂物價,才待了一周,大家就感嘆外面的世界太貴,我要回村裡……(卑微打工妹)

我們村雖然沒有精緻的奶茶店,但有霸氣食品廠,比如美心啊、日清啊,放眼望去,每家公司都佔地面積好幾萬平方米!

第一次來的時候,看著成片寬敞的廠房,之前只見過香港密集高樓的我,真的懷疑這裡還是不是寸土寸金的香港。

除此之外,還有亞太衛星站、香港印鈔廠啥的,以及鳳凰衛視、南華早報、亞視、東方日報等幾大媒體都在俺們村裡!(我也不知道我有啥好驕傲的……)

●  ●  ●

村兒裡有村兒裡的好


剛開始因為工業村跟香港整體畫風差別太大,加上地理位置偏遠,生活交通不便等原因,我有很多不滿。

但待久了以後,我發現我竟然適應了,並且還品出了它的好。

雖然啥啥都跟想像中在香港工作的感覺不一樣,但在這裡,我感受著別人少有機會體驗到的香港——地廣人稀,沒有密集的水泥森林,空氣好,還有獨享的海景。

看過熱鬧喧囂的香港,也看過冷清靜謐的香港,在高樓大廈和工業廠房間切換,在浮華與平靜間穿梭,我的心境也跟著環境變換,有時候迷茫,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迷失方向,有時候又豁然開朗,看著大海,覺得當下就是最好的時光。當被壓力壓得想要逃離的時候,竟然有一種大隱隱於市的奇幻感覺。

有意思的是,我們公司是媒體,需要24小時不間斷地向世界播報著環球新聞。

而這個平凡的小建築靜靜地待在不起眼的海邊一角,注視著整個世界,一會兒看看世界的紛亂,一會兒看看大海的廣闊。

●  ●  ●

返工界的「逆行者」

在村裡工作,我常常感覺自己是個逆行者。

每天清早,當大家都湧向城市中心,我卻逆行去往城郊;每日黃昏,當大家往城市四方散去,我回到位於宇宙中心的住所紅磡。

當物慾橫流,我卻被迫過著簡樸的生活,當戾氣盛行,我開始望著大海調整心境。

其實跟想像中不同的地方豈止是工作。在香港生活的時間越長,越來越覺得這座城市跟過去我印象中的香港大不同,比如香港有摩天大樓,也有工廠商廈;走在國際前沿,也保存傳統文化;有米其林餐廳,也有大排檔老店;有購物中心,也有街市菜攤……隨著我對香港的認識加深,它的光環也在慢慢褪去,我看見了更多面更真實的香港,但接地氣的它也很美。

不過香港確實也變了。

以前幻想的工作地點在CBD,沒想到「事與願違」來到了村裡;以前覺得來到香港就像來到了世界的CBD,但現在這種感覺在褪去;以前都笑稱香港為港村,現在好像還真有了內味兒。有時候甚至會想,自己從深圳來香港,不知道算不算一種「逆行」……

過去這一年,世界變化很大,發生了很多不知道是進步還是倒退的事情,不管是哪一種,我認為都是歷史進程中的一環,都有意義。人也一樣,不管是順流還是逆行,都是人生體驗的一環,都是風景。

 

-END-

●  ●  ●

/本 文 作 者/

 可樂

環球小姐「最想任性獎」得主

TA的更多文章

在香港裸辭是怎樣一種體驗?

在香港,我是如何花最少錢get最多體驗?

在香港,我是怎麼變成恐婚族的?

我在香港這5年:港漂最後的黃金時代?

疫情期間,在香港媒體工作是怎樣一種體驗?

/歡 迎 來 聊 聊/ 

你在香港哪裡返工?

/往 期 回 顧/

從內地移民到香港是怎樣一種體驗?

香港8號風球!是你給了我人生中第一個10w+!

從香港上市公司離職後,我去了家只有10人的小公司。

疫情期間,我探訪了一群漂在香港的泰國人。

2020,我跟決定離港的朋友吃了頓散夥飯。

在只有一個內地人的香港公司上班,是怎樣一種體驗?

從騰訊裸辭後,我來到香港成為「亞洲小姐」。

在香港當醫生是怎樣一種體驗?

跟香港人一起上普通話課是怎樣一種體驗?

在香港過有錢人的生活是怎樣一種體驗?

在香港做核酸檢測是怎樣一種體驗?

在香港被阿Sir送上法庭是怎樣一種體驗?

我在香港這兩年:因不會講粵語而受到的差別對待。

疫情期間,回香港續籤IANG是怎樣一種體驗?

親測:近期我從香港過關到深圳隔離的12小時

在香港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是怎樣一種體驗?

參加今年的TVB港姐選舉是怎樣一種體驗?

如果,你也想成為

一名香港體驗官

想將自己在香港的經歷

與更多港漂分享

請點擊徵稿啟事

想要看更多體驗官在香港的有趣/實用/奇葩經歷

記得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相關焦點

  • 在香港上班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但是筆者在香港的朋友,經常抱怨工作很辛苦,加班更是「家常便飯」,天天嚷著回內地。那麼,在香港上班,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體驗?在香港,港資公司為多,外資和內地公司也不少,在香港找工作,需要應聘者會說廣東話和具備良好的英語水平。對內地人而言,普通話在找工作時有時是一個優勢。  在香港工作,面臨的競爭是來自全世界的,你的自身綜合競爭力顯得尤為重要。根據香港某團體的最新調查,有8成以上的「港漂」認為在香港工作最主要靠的是個人的綜合能力。適應能力、社交能力、語言能力都屬於個人綜合能力。
  • 體驗 | 在只有一個內地人的香港公司上班是怎樣一種體驗?
    畢竟過去這一年裡發生的事情,很難讓人不這麼想。NoNoNo!不但沒有悲傷,我反而每天快樂得像個兩百斤的孩子🤣(論好心態的重要性),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在只有一個內地人的香港公司工作,是怎樣一種體驗。畢竟在香港,一直有「講普通話會被歧視」的傳聞。但事實是,完全沒有!而且local的普通話真的沒有你想像中的差,拜託,普通話是他們中學的必修課好嗎!聽是完全OK的,大部分同事也都能講得很好,除了有些年紀稍大的同事講起來比較吃力,會事先聲明「我的普通話很爛」,但仍會努力跟我講普通話。
  • 體驗 | 住在香港「悲情」天水圍是怎樣一種體驗?
    想知道喜歡天水圍的理由請點擊下方藍字👉「香港體驗官」查看原文-未 完 待 續-●  ●  ●天村蝙蝠俠香港體驗官全新系列「住在香港xx區是怎樣一種體驗」面向全體港漂讀者徵!稿!啦看完@天村蝙蝠俠住在天水圍的體驗港漂的你是否也想分享在香港某個地區的生活呢?誇上天也好,錘進土裡也好來吧,掃描下方二維碼咱們慢慢聊
  • 體驗 | 住在香港「貧民窟」深水埗是怎樣一種體驗?
    因為工作原因,今年6月我從深圳回到香港,在深水埗短租了一間房子,好好在深水埗體驗了一把。今天,我就要來為深水埗正名!來到一個新的地方,首先就是要感受下周邊環境。之前在香港讀書的時候,我住在西貢的大山裡修仙。
  • 在香港過有錢人的生活是怎樣一種體驗?
    當然,因為眼界的局限性,以下我經歷的體驗也許還達不到你想「窺探」的富人生活的頂層,但已經是我能觸摸到的上層了。●  ●  ●Spring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父親是知名富商,家族經營全香港桌布品牌。圖:夜晚的後花園小花園裡有一把遮陽傘,Spring說是定製品,價格超過十萬。
  • 畢業後留在香港工作,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真的有一種愛大於恨的感覺。雖然覺得上班很累,但是只要還活著,就算爬都會爬去公司上班。🤔️之前刮颱風、地鐵故障停運,香港人為了堅持去公司上班,甚至願意翻過一座山😱看到新聞的小編真的太佩服了,如果是我可能會以此為藉口在家多睡一會吧……沒想到,居然會有人對工作這件事這麼充滿熱情?是真的翻過了一座山啊!
  • 體驗 | 在香港送外賣是怎樣一種體驗?
    經歷了這場疫情,香港現在對外賣的接受度很高,大家熟知的就已經有Foodpanda、Deliveroo、Uber Eats。中間接到了一張上山的單,在餐廳拿到貨之後也絲毫沒見雨有變小的趨勢,於是把餐擺在防水袋中,一咬牙一跺腳衝進了雨裡。大雨兜頭兜臉地一澆,早上塗的防曬霜全部流進眼睛裡了,辣得我老淚縱橫,一邊爬山一邊騰出一隻手瘋狂揉眼擦淚。
  • 住在香港「悲情」天水圍是怎樣一種體驗?
    收錄於話題 #我住在香港(現在屯門線開通了,可以不轉車從天水圍直接去到何文田)因為我家還不在天水圍地鐵站一帶,所以還得坐上屯元天的名物——輕鐵,折騰幾個站才能到達地鐵站。嚴格來說,我是需要轉三次車。不過有些地方更糟糕,例如柴灣,由天水圍去柴灣要兩個小時,都能飛臺灣了。
  • 第一次在香港請菲傭是怎樣一種體驗?
    來香港之前,我一直覺得這種請國外的傭人聽起來非常高大上。因為我們祖國大陸只有保姆,而外傭感覺是電影裡那種擁有一個莊園的有錢人家的標配——莊園裡有噴水池羅馬柱,超級大的草坪上幾個外籍傭人在院子裡澆澆花,修修草坪,主人過來了微笑著打招呼。
  • 體驗 | 在香港電影院看三級片是怎樣一種體驗?
    之後,我又陸陸續續在香港看了幾部三級片,無論是陳果的妓女三部曲《三夫》,還是耽美神作《鳴鳥不飛》,都給我帶來不同的觀影體驗。 有的場子裡大腹便便的叔叔更多,有一些年輕女孩更多,因為後來去看三級片都是自己一個人,我有了更多機會隱藏在人群中,偷偷觀察和聆聽:衣服摩擦的聲音、「腐女」心領神會的笑聲、尷尬的咳嗽聲……有幾個穿著「老人馬甲」的人看完電影走出戲院後,有點感慨地說:「香港都冇三級片戲院啦,宜家睇戲好貴。」
  • 在香港蝸居是怎樣一種體驗?
    一名香港攝影師Benny Lam就在2012年時與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合作,展出一系列俯瞰房間的照片,直白地揭露了香港嚴重的居住問題,頓時引起國際間對這個議題的關注。今年,Benny再次與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合作,以「侷住」為主題展出一連六個系列超過50幅作品,讓香港及世界再次重視這些人和事。
  • 在香港矯正牙齒是怎樣一種體驗?
    比如,印象裡正畸就像學鋼琴,是從小做起的事情,你一個快三十歲的人做正畸,不會太晚嗎?比如,正畸一做就是兩三年,不會影響工作嗎?不會影響日常生活嗎?再比如,都知道正畸不便宜,也算是筆小投資了,這筆錢花在牙齒上,值得嗎?因為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我一直邁不開在香港矯正牙齒的步伐。
  • 疫情下在香港結婚是怎樣一種體驗?
    (關於宿舍,這就是另一個話題了,大概是在香港做公務員是怎麼一種體驗?)他給我一通分析之後,吐出來四個字:越快越好。經過一番討論,我們決定趁熱打鐵,就在他生日當天去註冊結婚,以免像拍拖時一樣,老是忘記紀念日。至於為啥不用我生日,那當然是因為剛過去不久呀。
  • 在日劇裡念白字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昨天(2月25日),小編看到《女醫明妃傳》裡漢語譯漢語那段,就感覺自己level up了,沒想到,今天又受到了新一輪的考驗……請問,在電視劇裡念白字是一種怎樣的體驗?請問,在日劇裡聽到「中國人」念白字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還記得之前觀網介紹過的日劇《直美與加奈子》嗎?忘了?那這個「上海老阿姨」呢?
  • 大年夜還在上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網友們的回答讓人感動
    很快農曆雞年就要結束,朋友圈裡大家已在刷屏——「狗富貴,互相旺」。在這裡,要問你一個你可能沒仔細想,但說不定感興趣的問題——大年夜還在上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過年上班意味著不能和家人在一起,意味著可能吃不上香香的飯菜,除此之外還意味著什麼?小編注意到,截至發稿,這一話題在知乎上引起了超2600人關注,話題的總瀏覽量近50萬。
  • 體驗 | 疫情下在香港結婚是怎樣一種體驗?
    紅棉路婚姻登記處位於中環和金鐘之間,是香港人最熟悉也是號稱最漂亮的結婚聖地。不過後來我才發現,原來還有尖沙咀、沙田、屯門等共五個婚姻登記處。在香港,結婚的第一步是遞交擬結婚通知書,通知香港婚姻登記處,「我們要結婚啦。」
  • 【香港·Amber】大年初一吃米其林二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煎鴿子肉是真的真的真的嫩,三分熟的火候剛剛好,汁水超級給力。最震驚的是這一塊竟然是鴿子胸部的肉,不僅完全不柴,還和我在大阪最愛的燒鳥店吃到的半熟雞腿肉一樣嫩。蘸上旁邊日本柿子醬真是絕配,果醬從瑪德蓮的酥鬆氣孔裡慢慢滲入,消解了gluten-free的鬆散質地。不過始終沒有我之前在法國安納西Yoann Conte吃到的橙子味瑪德蓮驚豔。
  • 在香港電影院看三級片是怎樣一種體驗?
    之後,我又陸陸續續在香港看了幾部三級片,無論是陳果的妓女三部曲《三夫》,還是耽美神作《鳴鳥不飛》,都給我帶來不同的觀影體驗。 有的場子裡大腹便便的叔叔更多,有一些年輕女孩更多,因為後來去看三級片都是自己一個人,我有了更多機會隱藏在人群中,偷偷觀察和聆聽:衣服摩擦的聲音、「腐女」心領神會的笑聲、尷尬的咳嗽聲……有幾個穿著「老人馬甲」的人看完電影走出戲院後,有點感慨地說:「香港都冇三級片戲院啦,宜家睇戲好貴。」
  • 在嘉大,和潮汕人談戀愛是怎樣一種體驗?
    最近有小夥伴在後臺和通少說:「通少,你知道和潮汕人談戀愛是怎樣一種體驗嗎?」
  • 在杜拜上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袋袋:在杜拜上班?OMG!有這等好事?一定能賺不少錢吧。也許你對於杜拜的認知還停留在乞丐月入47萬的新聞消息階段。但有些人就不這麼認為,親身經歷才有發言權啊。下面這位姐妹便是一位為真理獻身的好寶寶。鼓掌!如果你還懷揣著去杜拜撿垃圾發一筆橫財的遠大夢想就真的不要往下看啦,真的沒有你想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