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黑猩猩真的從早啪到晚嗎

2021-02-18 人生感悟語錄美文

謠傳:倭黑猩猩身形矮小,樂善好施,作風嬉皮,心態平和,性生活頻繁。

事實:並非如此。倭黑猩猩體型與黑猩猩接近,具有侵略性,只有在特定的情況下才會來一發。


倭黑猩猩有時被稱作 " 喜炮猿 " ( hippie apes )

倭黑猩猩 ( Pan paniscus ) 曾被叫作 " 俾格米黑猩猩 ",這個稱號是為了將它們與普通大猩猩 ( Pan troglodytes ) 區分開來。但二者體型上的差別很小──也就體重上幾公斤的懸殊──這自然不是區分兩個物種值得關注的差異。

" 倭黑猩猩更加有型 ", 1995 年,靈長類動物學家 Frans de Waal 在《科學美國人》中如是寫道。" 倭黑猩猩,它們下肢修長,腦袋瓜子頂在一副狹窄的肩膀上,身形也較黑猩猩更為單薄。"

典型的倭黑猩猩有著火熱的紅唇,小巧的耳朵,精心打理的髮型,de Waal 描述為 " 它們的髮型惹人尖叫,飄逸、優雅、烏黑的毛髮整齊地從中間分開。" 有些倭黑猩猩甚至梳成地中海的樣式。


但是它們的外表也並不能將它們與其他平庸的猩猩真正地區分開來。最為引人關注的差別在於母猩猩的地位和支配權。

這隻倭黑猩猩看起來就像戴了一頂劣質假髮 ( 說好的惹人尖叫呢阿餵? )

上世紀 70 年代中期,日本靈長類動物學家 Takayoshi Kano 首先對倭黑猩猩社會中雌性的中心地位予以記錄。與此相反的是,在黑猩猩的社會中,雌性往往被邊緣化。

Takayoshi Kano 觀察了大量不尋常的性行為。

譬如,"B2B",常常從母猩猩 A 壁咚母猩猩 B 開始。" 這一對猩猩然後擁抱並開始相互快速而有節奏地廝磨 ( 有可能是陰蒂 ) ," 他在 1980 年《人類進化雜誌》上寫道。這往往持續不到 20 秒,偶爾超過一分鐘。


而雄性與雌性的交配,在 Kano 所記錄的大約 1/3 的案例中,雙方會採用傳教士體位。在有些個例中,他發現雌性會和不同的老王交配,有時候找愣頭青甚至是幼崽。

這都是事實,不過人們往往津津樂道於這些極端行為,而將之視作倭黑猩猩的日常,英國伯明罕大學的 Zanna Clay 說,她花費了數年時間研究野生倭黑猩猩。" 這種觀念認為它們從早啪到晚,就好像它們是性癮者似的。"

倭黑猩猩常常採取這種面對面的體位

現實情況要更為微妙。倭黑猩猩的交配次數並不像人們想的那麼頻繁,她說," 在繁殖方面它們不比黑猩猩活躍。

生殖器摩擦和撫摸是很常見,但只發生在非常特殊的情況下,通常與性無關。

" 人們以為它們這麼做只是為了取樂,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它是在評估不確定的社會環境," 她說,她和 de Waal 在 2014 年《行為》雜誌上發表了該結論。

" 例如,當一個群體到一棵新的樹上,那位收集食物最多的猩猩就會很緊張。" 雌性於是同每一個成員發生性接觸,以此減緩食物競爭帶來的緊張氣氛,"Clay 說," 一旦它們冷靜下來,它們會在樹上相互餵食並且一團和氣。"

雌性也常常通過摩擦生殖器來化解兩個對立群體之間的矛盾,避免發生猩猩中常見的暴力行為。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嘿猩猩就與世無爭。

這隻倭黑猩猩在做你所認為它正在做的事

" 它們發生生殖器接觸的原因之一是鬥毆之後需要來點安撫。"

在動物園裡這樣的情況尤甚,因為人工設施使得雌性比在野外獲得更多的權力。這些位高權重的母猩猩在對待雄性的態度上極為暴力,Clay 說。

" 動物園有許多雄性倭黑猩猩失去了手指,有一隻連龜頭都沒了,這都是被母猩猩咬掉的," 她說。" 這與它們給外界的溫良的形象完全不符。"

雖然受雌性統治,但雄性扮演的社會角色同樣不容小覷。

母猩猩幫助它的後代贏在人生起跑線上

如果小倭黑猩猩有一個當女王的媽,那麼兒子會從它母親的社會地位獲益。如此一來," 在群體中你就能比那些低等級的雌性擁有更多的雄性支配權,"Clay 說。

2010 年,研究者們發現,母親會幫助它們的兒子接近發情的雌性並與之交配。

最後,雄性也會做出類似性行為的舉動,就像雌性摩擦生殖器那樣。Kano 記錄了雄性與雄性之間的騎乘位以及 O2O ( anus-to-anus ) ,偶爾還會發生偽性交 ( 背對背,陰囊抵在臀部 ) 、睪丸接觸甚至陰莖擊劍。

這個事情就是一場遲早會發生的博士研究

倭黑猩猩看似比黑猩猩更少發生爭鬥

沒人能確定倭黑猩猩與黑猩猩究竟有多不同。尤其是 2012 年的基因分析表明兩個物種在進化路線上的分歧少於 100 萬年。

然而,對分布在非洲大陸的倭黑猩猩和黑猩猩的粗略調查有力地凸顯了剛果河的作用。如果你坐一個皮筏子朝大西洋的方向乘流而下,就會發現黑猩猩佔據了河右岸,而倭黑猩猩佔據了河左岸。

Kano 門下的 Takeshi Furuichi 是日本京都大學的教授。2015 年,他和他的同事在《進化人類學》上撰文,提出當剛果河 3 400 萬年前形成時,所有的猩猩都居住在河右岸。但沉積物表明大約 100 萬年前水流有所趨緩,於是有一支猩猩的先驅到達了河的左岸。

黑猩猩和倭黑猩猩在社會行為和性行為上的差異大約就是從這一時期發端的,Furuichi 說。

" 即使是處在經期無法懷孕的時候,雌性倭黑猩猩也會發情並與雄性交配," 他說。在這一點上它們有別於黑猩猩相對有限的性行為,但也因此對種群締造造成一些基因改變,Furuichi 說。

因為能想啪就啪,雄性對雌性的競爭少之又少,最終雌性倭黑猩猩走上了鐵王座。至於接下來的事,正如他們所說,就是一部進化史。

相關焦點

  • 倭黑猩猩真的從早啪到晚嗎?
    倭黑猩猩真的從早啪到晚嗎 這些猿猴被認為耽於交媾並且從無衝突,這樣令人面紅耳赤的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 知否 | 倭黑猩猩"重男輕女"?操心兒子婚事卻狠心拋棄女兒
    對於一名倭黑猩猩母親來說,這是養育孩子的責任之一。有分析已經發現,她們的努力是有回報的。這些舉動讓她們兒子繁殖後代的機率增加了三倍,但是,這些母親經常忽略對她們女兒的幫助。科學家稱,這是因為在倭黑猩猩群體中,雄性與雌性相比擁有更具優勢的地位。倭黑猩猩媽媽們抓住每一個機會幫助她們的兒子。在倭黑猩猩的社會中,但雌性在高群體地位中佔據了主導地位。
  • 【生活百科】倭黑猩猩都是性愛狂?研究顯示這可能是誤解
    「有型」的倭黑猩猩  在1995年,荷蘭靈長類動物學家弗朗斯?德瓦爾(Frans de Waal)在《科學美國人》雜誌上撰寫的文章中稱:「倭黑猩猩更加『有型』。」他寫道:「倭黑猩猩擁有長長的四肢和較小的頭部,肩膀較窄,相比黑猩猩,它們的體型顯得更加修長。」
  • 倭黑猩猩:想去哪兒?聽奶奶的!想欺負妹子?奶奶揍你哦!
    幾隻瘦長的倭黑猩猩爬下樹,拖著大樹枝,想吸引別人的注意。時不時地,它們也會衝進森林,好像是要引導猿群跟著走。但是,大多數時候,別的倭黑猩猩都對它們無動於衷。「只有等年長的雌性倭黑猩猩下了樹、開始行動,群體裡其它的倭黑猩猩才會行動。」日本犬山(Inuyama)京都大學(Kyoto University)靈長類研究學院的靈長類學家古市剛史(Takeshi Furuichi)說。
  • 《猩球崛起》:黑猩猩是被忽視的智慧生命嗎?
    他們還用著當年的手勢問著:「尼姆,你好嗎?」黑猩猩有語言能力嗎?拋開兩個故事的情感因素,我們頭腦中的第一個疑問可能是:猩猩真的可以學習人類的語言嗎?人們對這個問題最早的思考可以追溯到恩格斯在《勞動在從猿到人的轉變中起的作用》中的思考:「即使是最智能的動物,需要彼此溝通時也不需要像人類一樣說話 。」被人類馴服的動物則完全不同。
  • 讀書:《第三種黑猩猩》給人的啟示
    下一回你去逛動物園,記得到各種猿類的籠子前走一走,並且想像一下,那些猿身上的毛都脫落了,再想像一下,它們附近另有一個籠子,籠子裡關了幾個人類弟兄
  • 走近《猩球崛起2》看猩猩智商猩猩會說話嗎?到底和人有多相似?
    詹姆斯·弗蘭科在《猩球崛起》中飾演科學家  BBC紀錄片《尼姆計劃》有一個和《猩球崛起》類似的開頭,不過這個現實中的「猩球崛起」目前還沒有結局。  2004年的一則報導顯示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隻名叫可可的大猩猩掌握了近1000種手語,是目前世界上惟一能用手語與人類交流的大猩猩。當年這個33歲的大猩猩不喜歡吃檸檬就用手語造了個詞,叫做「dirty orange」。但是,誰也不知道他是怎麼完成大腦中的思考過程的。
  • 你真以為自己比黑猩猩高級?
    生理學和生物化學的相關研究表明,從染色體的數目和結構、血液蛋白、免疫反應、脫氧核糖核酸等來看,黑猩猩在生物學上與人類相似的程度令人驚訝:在遺傳物質DNA上,黑猩猩與人類的相似度達到99%。 長久以來,隨著科學家不斷深入的研究,關於黑猩猩的真相也不斷被揭示出來,刷新著人們對這一物種的認知。書評君搜集整理了目前關於黑猩猩技能的研究,整理後心生感慨,電影中的場景真的不會成為現實嗎?
  • 我是「倭人」 (原標題《以「倭」為貴的我》)
    「倭」的過去。我曾在美國的大學裡讀過蔣介石留下的日記,每當他表達對日本的不滿時,都會使用「日倭」、「倭寇」等帶有「倭」字的詞語。如今也是一樣,當中國人想貶低日本人時,就會使用「倭」字。另外,還會用「小日本」等蔑稱,但「倭」的傳統色彩最為濃重。「倭」由「人」和「委」組合而成,意指個子低的人。個高自然比個低好,所以這的確是個帶有貶義的字。被人用貶義詞稱呼時,人們一般都會感到不快,畢竟誰也不願意被人使用蔑稱。
  • 美國發現一特殊黑猩猩,有和人類相似的手指,它能持續進化嗎?
    美國發現一特殊黑猩猩,有和人類相似的手指,它能持續進化嗎?近親關係社會上和科學方面,對於人類的原始形態的研究並沒有完全成功,只不過在多種猜測之中,人們形成一種共識,那就是人們是從猿猴發展而來的。無論是我們的身體構成、五官還是生活習性,都很相近。
  • 走近《猩球崛起2》看猩猩智商 猩猩會說話嗎?到底和人有多相似?
    還有一些人談猩球崛起觀影感受,稱:「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屏都是大猩猩!為什麼人的智商不如猴…?」  在《猩球崛起:黎明之戰》還有一些情節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凱撒的「老婆」,很多觀眾疑問:難道猩猩也是一夫一妻制嗎?   那麼,猩猩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物種,它們的智商到底如何,是因為他們吃了所謂的「藥」嗎?而猩球公民的社會秩序又是如何呢,它們和人到底有多相似?
  • 黑猩猩扔糞便是智慧的體現?
    為數不多的真正工具使用者,也總是抱著獲得食物的目的,用樹棍兒摳個螞蟻啦,用石頭打個小鳥啦。也有的是出於攻擊或自衛,比如曾有人目睹大象卷樹幹扔犀牛,果斷髮文記之。黑猩猩作為人類近親,當然是工具使用的能者。在所有工具利用行為中,從神經生物學來講,扔大便確實複雜,不光要手眼配合、肢體配合,還要心算靶子移動速度、大便初速度、受力之間的關係。除此也要做好未來規劃。
  • 「倭」是什麼意思?
    「倭」是什麼意思?古代中國對日本的泛稱。首見於《山海經》。《漢書·地理志》載:「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可能指以北九州為中心的許多小部落國家。《後漢書·倭傳》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倭奴國奉貢朝賀,……「光武賜以印綬」。
  • 有人說「十倭七華」,嘉靖大倭亂有多少中國人,又有多少日本人?
    從《明史·日本傳》裡:「大抵真倭十之三,從倭者十之七」,到日本學者山根幸夫和臺灣學者吳大昕的「倭寇的大部分是中國」及「倭寇是中國社會問題」,明代嘉靖時期的大倭亂似乎和日本越來越沒啥關係,在國內網絡無限復讀,最後甚至成了倭寇基本是中國人云雲。那麼這個說法就真的一定正確嗎?那些曾經四處劫掠明代沿海地區的倭寇們,他們又是否真的都是中國人冒充的呢?
  • 小浣熊闖入黑猩猩領地,被黑猩猩抓住,直接扔了出去
    小浣熊闖入黑猩猩領地,被黑猩猩抓住,直接扔了出去在自然界中幾乎每一種生物都有著自己的領地,一旦遭遇其他物種的入侵,它們就會為守護自己的領地展開搏鬥。而獅子就是一個領地意識極強的生物。但是哪裡是獅子的對手,直接被打得落荒而逃,甚至跑得慢的直接成為了獅子的盤中美餐,而下面這隻小浣熊就更加悲哀了,這隻小浣熊居然無意闖入了黑猩猩的領地,看到眼前這一群高大威猛的大漢,小浣熊鼻涕都快被嚇出來了。這時小浣熊就想趕緊溜走,但是此時的黑猩猩已經發現了它。
  • 女科學家與黑猩猩的奇妙冒險之旅
    1952年,高中畢業,珍決定從事黑猩猩的研究。沒錢?就跑去當服務員,攢路費;沒相關知識?就泡博物館,閱讀大量關於黑猩猩的書籍和文獻。攢夠錢後,珍終於踏上非洲肯亞的土地。在這裡,她找到了專門研究黑猩猩的路易斯博士,成為他的助理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