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說黃芪當歸湯之前,我們先來分別說說這兩味主藥。
黃芪適合什麼樣的人吃呢?
1.動不動就感冒的人;
2.走幾步就氣喘籲籲的人;
3.大氣下陷、腹脹、胃下垂、脫肛腹瀉的人;
4.食欲不振、沒有胃口的人;
5.水腫虛胖的人;高血壓和低血壓的人。
大詩人蘇東坡在歷代詩人中最會養生,不惑之年曾經大病了一場,他老人家病癒後就用黃芪來調理虛弱的身體,並有詩云:「黃芪煮粥薦春盤。」
無獨有偶,大詩人白居易對黃芪也情有獨鍾,隔三岔五就煮黃芪粥喝,也寫過一首關於黃芪的詩《齋居》:「香火多相對,葷腥久不嘗。黃芪數勺粥,赤箭一甌湯。」
說完黃芪,再來說說這個氣血雙補方的第二味藥:當歸。
當歸這位藥很有詩意,當歸不歸,婦人思之,是為當歸。意思是心愛的人怎麼還不歸來,以至於我望穿秋水得了婦科病,於是用當歸來治療。
後人都以為當歸只是婦科良藥,其實不然,當歸女人可以用,男人也可以用,因為它只是一味非常好的補血良藥。當歸可以說是補血聖藥,幾乎所有補血理血的方子都有當歸的倩影。
說完了這兩味主藥,我們再來說說這湯藥。
氣血是對立統一的關係,相依相存,誰也離不開誰。
氣為陽,血為陰,陰陽共存,孤陰不長,孤陽不生。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簡單地說就是氣領著血往前走,這就好比打仗的時候元帥一定要走在最前面一樣,但氣又是血生出來的,沒有血氣無所依附,就會成為無業游民,到處亂竄,成為邪火,傷害身體。
所以補血必須要補氣,不然補進去的血沒有氣的統領也存在不了多久。同樣補氣必須要補血,不然沒有血的制約,氣就會亂竄,就會搗亂。所以,氣血雙補是最好的方法。黃芪當歸湯就是氣血雙補的經典代表。
《湯頭歌訣》用一句話說出了黃芪當歸湯的奇妙之處:「當歸補血有奇功,歸少茂多力最雄。」可見,這個方子裡黃芪的用量是要遠遠大於當歸的。那麼這個方子具體怎麼用呢?
黃芪30g,當歸6g。這是一天的量,最好早上喝。
不適宜人群:感冒患者、孕婦、有實熱的人。
這裡講一個小竅門,如果你不喜歡喝藥,那麼你可以把這兩位主材料與烏雞一起燉,做成一道非常美味又養生的藥膳來吃,而且因為有了烏雞的加入,這道藥膳也是非常適合坐月子中的媽媽們喝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