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歷史博物館——一個跨越四億年的香港故事展館

2021-02-19 走出半生仍年少

香港歷史博物館傾力製作了一個跨越四億年的香港故事展館,由八個展館組成,耗資一億九千萬港幣,展館展示了香港在百多年間,從鮮為人知的漁村蛻變為國際大都會的曲折歷程。

香港歷史博物館是一個高還原的博物館,步進博物館,就被巨大的地球和一個半圓形的石門震住了,只見半圓門上寫著:「四億年前」,讓我們一起穿梭於這個跨越四億年的歷史文化之旅吧!

【第一展館:自然生態環境】

香港曾經歷過河谷平原、岸邊沼澤、火山爆發、荒漠曠野等等,逾億年前的香港地形究竟面貌如何?過去有那些動植物在此生存、巖石如何變成今日的模樣?香港的氣候又經歷了些什麼變化?還有很多疑問?進入時光隧道來尋找答案吧!

這裡用文字和圖片逐一介紹了逾億年前的香港地形面貌、巖石的演變過程等等。

第一展館的另個邊是一個原始森林,這兒有樹林、有動物,還有竹林等等,置身其中,仿佛走進了大自然一樣。



這裡還展示在香港搜集到的巖石、礦物化石、貝殼和蝴蝶藏品。我們在大自然中只能看到一小部分,而來到博物館你可以欣賞到品種繁多、五彩繽紛的巖石、貝殼和蝴蝶。

【第二展館,歷前時期的香港】

這個展區介紹了一些歷前時期的一些考古遺址,以及新石器時代一些展品。

最令人驚訝的是這兒高度還原了新石器時代猿人生活狀況,走進展館,仿佛穿越到了那個新石器時代.

 

【第三展館,從漢至清朝】

 

從秦始皇時代、南越國到漢代,香港都歸番禺縣管治。1957年李鄭基漢墓的發現,是香港考古學會的一項重大發現,其墓磚還有「大吉番禺」銘文,足以證明漢代時香港屬番禺縣管轄範圍。


從魏到五代時期的香港隸屬於廣州府東莞縣管治,當時香港對外貿易漸趨活躍,廣州成為南方主要口岸。這個時期燒制石灰十分盛行,香港境內發現大量的灰窰遺址。

 


宋代、明代時期的香港相對安定,及有大量尚未開墾的可耕地,吸引了大批中原人士南移入居,當時本區已有七十四條村落。他們以務農、曬鹽、捕魚、採珠及種植香樹為主。這時期香港歸新設的新安縣管轄


                                 位於大廟灣最古老最早的石刻之一。

 

清代的香港,本地氏族擴建祠堂、興建書室、創立墟市、清廷為防海盜,防英國人,在東湧增設所城及修建九龍寨城。

【第四展館,香港的民

十九世紀中葉以前,香港地區原住居民主要由「本地」、「水上」、「客家」和「福老」四個族群所組成。

走進此展館,當時漁民捕魚、修補、蒸曬漁網、曬制鹹魚、製造蝦醬等情景盡顯眼前。漁業是香港最古老的行業之一,昔日的漁船多是靠風力推動。

 

福佬人擅長跳「龍船舞」,展館展示了他們跳舞時所用的鼓、以及服飾。你還可以坐在欣賞精彩的舞蹈。

北宋(960-1127)末年,不少中原氏族南下移居香港成為「本地人」。他們以務農為生,同時也憑藉租田地及經商賺取收入。他們非常重視「敬宗修族」,祠堂是祭祖及舉行慶典之所。每逢重要節慶,村內設「盆菜」宴和做「大戲」,以作慶祝。

這裡還介紹了當地人的一些風俗習慣,這與廣東大多數地方相似的,例如開燈儀式、婚禮習俗。重視祖先祭祀,除了在家供奉祖先牌位外,還會到祠堂舉行祭祖儀式等等。

【第五展館,雅片戰爭及香港的割讓】

 

展館設置雅片煙球和煙箱,林則徐石像、大炮,還有罌粟、律勞卑紀念碑等等。英軍於1841年1月26日在香港島升起個第一面英國國旗。宣布正式佔領香港島。

【第六展館,香港開埠及早年發展】

 

割讓後的香港瞬即成為英國對華鴉片貿易的中心。但除了鴉片走私以外,亦有不少合法貿易在香港進行,商人以香港為轉口站,將羊毛、成衣、金屬、印度生棉等分銷到中國內地沿海口岸。經香港出口的中國產品則有茶葉、絲綢、瓷器、竹蓆、糖、顔料等等。

 

港府於1841年以拍賣土地方式出讓港島北部的海濱土地,供英資洋行購地建屋,數年間,倉庫、商行和中西住宅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隨著西式大樓的撥地而起,西式物品的不斷湧現,香港便成為具有異國風情的東方都市。

 

香港在開埠的20年間,吸引了很多外商前來投資,1983年達到98家商行,6家銀行,貿易額超過2000萬英鎊,外商為英國人居多。

 

【第七展館,日佔時期】

香港日佔時期或香港淪陷時期,俗稱「三年零八個月」時間,1941年12月25日至1945年8月15日,日佔時期,很多主要的工廠被日本人奪取,小至小販、大至銀行都很貧窮。很多公司都倒閉。

【現代都市及香港回歸】

 

展館介紹了香港在50-60年間的郵政業務、設置一個郵政展廳,有早期使用過的電話、郵票、這時電話鈴聲響起了:「喂,是電訊廳嗎?」「是的,請說電話號碼?」最早期打電話是需要人工接線的。



展館裡早期的照相館、理髮店、藥店、茶葉商行、雜貨店林立著……街頭那邊有人叫嚷著:「鏟刀磨絞剪!」巷尾傳來:「阿仔,翻來食飯拉!」,「好香的臭屎果啊!快來買啦!」,我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沒有電話、沒有網絡的年代,童年往事依稀又重現.



香港在經歷了155年的殖民地統治後,終於在1997年7月1日回歸祖國,揭開香港歷史新的一頁。 

溫馨提示:免費,開放時間:周一至周五10-18點,周六日及公眾假期:10-19點。周二閉館。

遊玩路線:乘坐羅湖至紅磡站,在紅磡轉坐西鐵線,經過一站,到尖沙咀站/尖東站P2出口,往左邊走約200米左右,看到指示牌後左轉,直行經過一個噴水池,繼續向前走約200米。看到兩幢顯眼的藍紅並排的建築物,歷史博物館就在旁邊。

相關焦點

  • 在香港的日子——參觀香港歷史博物館(一)
    感謝趙豐老師、感謝張西美老師、感謝donnar的推薦,讓我認識了Li Brenda博士,認識了Anita Tsang,還認識了鄭E……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漆鹹道南100號的香港歷史博物館總樓面面積17,500平方米,是一座綜合性的現代化博物館大樓,其外型、色調與毗鄰的科學館互相協調,形成一個博物館組合。
  • 香港留學|來這些香港博物館,了解香港當地文化
    你以為香港的歷史只有從漁港發展為繁華大都會的歷程?不不不!見過香港歷史博物館後,你會發現,原來香港的歷史早從四億年前就已經開始了!
  • 鹿媽帶你玩轉」香港太空館+香港歷史博物館「
    鹿媽以親身經歷,推薦去香港親子遊!前兩天鹿媽跑了趟香港,看了一遍香港的太空館、博物館、科技館等,今天繼續給大家推薦一條極富教育意義的短途線路:「香港太空館+香港歷史博物館」科教一日遊。目前太空館仍在維修閉館,但裡面的天象館繼續放映球幕電影、3D科技電影,尤其是《機器智友》值得推薦,不妨帶孩子一看。
  • 香港故事ing 這五個地方讓你看到一個特別的香港
    作為「香港故事ing」欄目的一篇文章,剛好將它們一併整理出來和大家分享。如果你來到香港,或者你就在香港,不妨花些時間也去了解、去逛逛。我相信你也會和我一樣,通過它們感受到一個有故事又有趣的香港。第一個要介紹的就是我非常喜歡的PMQ元創方,最早知道這個地方還是澳門朋友Carol的介紹。那麼,PMQ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地方呢?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創意文化的集中地。
  • 跟著斯嘉麗逛博物館 第一季 香港文化之旅 香港歷史博物館(上篇)
    在2016.7.22~2016.7.23期間,為斯嘉麗特別安排了一日香港書展,一日博物館之旅的特殊旅程。香港除了像迪斯尼樂園,海洋公園那樣能讓孩子久久不能忘懷的夢幻樂園,是否還有其他引人入勝的地方等著我們去發現呢?
  • 香港康文署轄下博物館免費開放一個月
    為配合「欣賞香港」運動,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簡稱康文署)轄下所有博物館本月(2016年1月)免費開放一個月,鼓勵更多市民參觀博物館,全面感受創新、愉快和具啟發性的博物館體驗。下面看看那些博物館這個月可以免費入場吧。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歷史博物館為香港居民及遊客介紹香港的歷史,展覽內容包括香港及南中國一帶的考古發現、珍貴文物及資料等;涵蓋自然生態、民間風俗及歷史發展,向參觀者呈現香港四億年來的自然生態環境及歷史故事。
  • 「漢武盛世」展亮相香港歷史博物館
  • 兒時玩具你還記得多少,香港歷史博物館展「玩具傳奇」
    ,這裡生產的玩具質優價廉,吸引國際品牌來港尋找工廠從事生產;亦有本地廠商憑藉無比實力建立品牌,產品進佔海外市場,將香港玩具帶到世界的殿堂。這個地方原本名不經傳,產地標記寫著「香港製造」的玩具甚至會被退回,不過隨著香港玩具逐漸建立信譽,「香港製造」反而變成質素的保證。當香港為世界各地的孩子生產玩具,本地孩子接觸的玩具則來自世界各地。這裡有完全開放的市場,玩具各式各樣,不同門類的玩具在此留下了歷史軌跡,是完整展現玩具製造及潮流嬗變的絕佳舞臺。
  • 香港歷史博物館4大看點,你可能沒見過
    — 電影片場裡看歷史 —香港歷史博物館就是這樣了,外表普普通通,進入館內,好像進入了哪個拍攝片場。 遠古時代,給你一片海灘,雖然比較小。▲ 1930年代香港益豐搪瓷有限公司製造的食盒 — 穿越時空的對話 —常規博物館的介紹,一般是字正腔圓的播音或講解員,歷史博物館有一些講解,
  • 「9.3」小長假帶你提升逼格 走進香港歷史博物館
    您以為香港的歷史不過就是從小漁港發展成繁華大都會的歷程?其實不僅如此!到過香港歷史博物館後,您會發現,香港歷史從4億年前已經開始!博物館搜集及整理香港以至華南地區有關考古、歷史、民俗及自然歷史的文物,展現了豐富的歷史壯觀。文化遺產。
  • 香港開了一座金庸博物館,你絕對要去!
    作為香港最具文化影響力的文化名人,很多金庸迷到香港遊玩時想拜訪與金庸有關的景點,可惜無處可去。從現在起這種情況已經改變了。香港政府在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館開設了專門的「金庸館」,以超過300件的雜誌、手稿、報紙、照片、劇本等原物展品,完整呈現金庸迄今走過的人生軌跡與文化貢獻,並於今年三月開放。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香港視角演繹故宮文化
    南有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西眺大嶼,南望港島,上寬下窄,中西合璧……西九龍文化區緊鄰維港,故宮文化博物館2022年預計啟幕,將故宮文化繼往開來,承先啟後。由北及南,穿越半個中國;從古至今,橫跨歷史長河;傳統中華文化與香港都市文明碰撞、交融、輝映。
  • 在「香港故事」閉館之際,深挖殖民歷史上最黑暗的三年零八個月
    最近看新聞得知,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常設展館「香港故事」即將於2020年10月19日閉館,然後會開始至少2年的翻新工程。這個香港故事是坤sir最喜歡的展覽館,它通過幾個對香港關鍵歷史時期的場景展示,讓我們可以非常沉浸式的了解香港這座城的前世今生。對香港而言,從1841年開始到1997年這長達156年的殖民時代有無數精彩的、唏噓的、讓人憤怒的故事,而其中的「三年零八個月」則是這個彈丸之地令人最傷心的歷史時期,那麼你知道這「三年零八個月」是指如下哪個事件呢?
  • 漫遊香港:一起去香港太空館體驗「月球漫步」的感覺
    1961年在建設天體投影館呼聲的契機之下,經過長期的準備,香港太空館於1980年正式開門迎賓,它是展示天文學和宇宙學知識的科學博物館,同時也代表著香港宇宙科學的未來。這座博物館的形式尤為新穎,它脫離了傳統只能用眼睛觀看的枯燥參觀形式,採用了親身體驗獲取知識的體驗型設計理念。
  • 疫情下,香港周末的2個好去處
    建館之初,館藏由歷史文物及藝術品組成。1975年,博物館拆分為香港藝術館和香港歷史博物館。1991年,香港藝術館遷入了九龍尖沙咀海旁現在的地址,展覽空間由1000平方米增至7000平方米。館內館外藝術品加維港海景可謂是讓每位遊客大飽眼福。去年11月30日,歷時4年耗資約9億閉館修繕擴建的香港藝術館重新對外開放(文末附有炫目雲參觀視頻)。
  • 去香港不去這些博物館實在虧!
    其實在香港,除了買買買之外,你還可以去形形色色的博物館逛逛。無論你是歷史愛好者、文藝青年還是帶娃一起出遊的潮媽潮爸,總能找到適合你的。 如果你想了解最全面的香港歷史,想看到香港作品展覽,那香港歷史博物館和香港文化博物館會很適合你。一個是通過展品向遊客展示香港的歷史變遷,一個是致力於展示香港本土藝術家和創意者的作品,在其中你能感受到濃濃的香港味。
  • 中建香港成功中標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工程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坐落於香港西九龍文化區,緊鄰維多利亞港,是故宮博物院在內地以外地區,首個以「故宮」名義興建的場館。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的重點文化項目,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從立項開始就受到了中央政府以及香港各界的廣泛關注,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訪問香港時,更是見證了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與故宮博物院籤署合作協議的歷史時刻。
  • 瞎逛逛 | 香港海事博物館 · 維多利亞港,發傻發呆的好地方必定是這裡咯
    請看我的vlog:在維多利亞港最頂頭,就是有個大的轉輪的地方,有一個非常非常值得去的香港海事博物館,就在香港中環8號碼頭,在這裡觀海景,包括館內也設置了巨大落地窗,可以對整個港灣一覽無遺。香港海事博物館的門票是30港元。整個博物館劃分為四層,分別是A、B、C、D。展館是從C-DECK開始參觀的,主要內容是探究香港早期歷史,展現香港從一個小漁村躋身成為國際都市的歷程。
  • 2017年不能不看的香港博物館特展
    良渚文化,屬於新石器時期,一個消逝了四千年的古代文明。正因如此,香港歷史博物館與香港玩具協會及香港玩具廠商會聯合籌辦這次展覽,透過展示約二千件(組)香港人熟悉或香港製造的玩具,探索不同玩具近百年的轉變,以及本地工業家如何以敏銳的觸覺,將香港打造成為玩具王國。展覽亦會探討動漫及影視等娛樂產業如何影響玩具潮流及生產,以及香港在此扮演的角色。此外,展覽同時闡釋玩具除了玩樂以外的功能,以及玩具如何適應時代的變遷。
  • 香港藝術館總館長莫家詠:藝術撰就香港故事 傳承中華文化
    1962年,一所公營博物館誕生,滋養了香港的藝術交流;1979年,一人對文物的捨命守護,轉化成文人筆墨的世代相傳;1986年,一個國際大型展覽,展開了銜接世界的藝術合作;1991年,一次舉館遷移,催生出香港藝術文化新貌;2002年,一個策展團隊,感動了著名畫家貢獻畢生傑作;2019年,香港藝術館暌違四年重開,煥發了香港多元的藝術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