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吧少年》:一場探索男性新審美的實驗

2020-10-09 娛刺兒
「我們希望帶給大家一個新的審美方向。」

作者 | 周矗

編輯 | 楊晶

女性,似乎是2020年綜藝市場上的主角。

劉雨昕的C位出道,革新了女團的風格審美;「無價之姐」的風靡,革新了女性的年齡定義;楊笠、李雪琴等女脫口秀演員的崛起,驚豔了整個2020年的夏季。

女性綜藝的迸發,源於女性意識的崛起。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裝扮,年齡,甚至是說話方式,已經不再是束縛女性審美的鐐銬。

但在男性審美的挖掘上,國內綜藝節目卻依然貧瘠。

「當下綜藝裡的男性標籤,依舊停留在鮮肉和大叔的階段。男團節目是花美男之間的情誼,《做家務的男人》《極限挑戰》等節目是對中年男性兄弟情的刻畫。彭于晏、吳尊、張豐毅這樣的肌肉男,並沒有形成風氣。」綜藝觀察者阿信說。

《運動吧少年》,便是在這樣的思考下誕生。

圖源:豆瓣電影

2019年,曾執導過《花兒與少年》《湖南衛視跨年演唱會》的李超團隊,在湖南衛視新一期的「飆計劃」中,接到了一個叫做「電視新物種"的選題。

「飆計劃」,是湖南衛視大名鼎鼎的內容創新機制。頻道會定期給所有綜藝團隊提出命題,各個團隊要根據命題研發出新的節目方案,並進行內部宣講評估。排名靠前的方案,才可以進入到樣片環節。如樣片審核通過,招商順利,便可以進入到排播階段。

口碑熱度雙收的《聲臨其境》《舞蹈風暴》,都是在「飆計劃」中勝出的方案。

《聲臨其境》第一季 圖源:豆瓣電影

在解讀「新物種」的過程中,一位主力編導的回憶,突然給了李超靈感。

在學生時期,她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坐在學校的籃球場邊,看著自己喜歡的男孩子打籃球,然後為他們吶喊助威。

曾接觸過運動題材的李超就此想到,市面上大部分的體育競技類節目中,主角更多的是明星和運動,素人運動明星很少被挖掘。

韓寒說過的一句話讓他印象非常深刻:「在你年輕的時候,可能你會為很多事情去付出所有努力,但很多努力其實沒有太大的回報,但是運動卻是唯一一件。」

李超很感慨。在他的調研中,18~23歲的年輕人裡真正堅持在運動產業鏈上的只有不到20%。把運動當作職業的年輕人,往往會比同齡人有更加堅韌的決心和意志力。

圖源:湖南衛視

同時,健康美也很少在綜藝節目中,以一種男性審美被挖掘。疫情期間,觀眾對運動與健康的需求逐漸提升,這或許是一個新物種最好的機會。

「市場上大部分綜藝傳遞出來的是同一類型的審美,我們希望能夠呈現出另外一種選擇,讓觀眾看到原來也有一些愛運動的人,他們是這樣生活的。」李超說。

於是,《運動吧少年》的最終方案,確定為「全國首檔運動少年熱血競技秀」,向能量藝人審美標準發出新定義。

確定了方向後,李超團隊便開始了熱火朝天的選角工作。在全國八大體校以及多個國家隊,他們找到了很多運動素質好的男生。

但綜藝不是運動會。整個團隊都在思考,那個在籃球場上讓少女離不開眼的少年,到底是什麼樣子?

最終,他們得出的結論是,站在這個舞臺上的運動少年,既要有運動能力,又要有運動魅力。

圖源:湖南衛視

所謂運動魅力,並不單單是顏值,而是運動視覺是否優美,連貫。

拜訪花樣遊泳隊時,李超發現有一批身材和外形都非常不錯的選手,但在跑步,跳高等基礎性運動上,他們的肢體展開並沒有那麼好看,這成了他們落選的原因。

在招商開始之前,很多投資人仍然不太清楚,這是一檔什麼節目。直到在招商會上,李超給客戶們播放了一個節目宣傳小片。

片子播完之後,無論是現場的客戶還是線上的客戶代表,基本都確認了這個項目的合作。

「我們也把少年們帶到了招商會的現場,跟所有的客戶進行了見面交流,大家其實肉眼可見,這些男生確實有獨特的市場空間在。」

圖源:湖南衛視

至此,《運動吧少年》完成了「萬裡長徵」的第一步。接下來更棘手的,就是如何降低觀看門檻。

比起唱跳綜藝,運動競技的觀看體驗要建立在對賽制的了解上,這也是體育比賽解說存在的原因。運動競技的首要追求不是美感,但作為一檔綜藝節目,美感和娛樂性卻是最重要的。

於是,節目模式研發的重點,放在了項目設置和規則上。

李超團隊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調研,還拜訪了國家體育總局、湖南體育產業局等單位。當他們把跑步、跳高等傳統項目放到棚內錄製時,發現觀感並不夠刺激。

最後,他們得出的結論是,棚內錄製視覺化效果最強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對抗性項目

圖源:湖南衛視

一位體能學術教授的建議,給了他們很大的啟發。教授提到,可以把體能的三個基礎維度,分為力量、速度、敏捷。這三個元素,可以構成對基礎運動能力的評價模型。

於是,團隊進行了第二次推演。他們把搜集到的300多個基礎體能項目,放入到一個項目庫中,並按照這三大基礎元素進行分類,比如拔杆是力量型的,障礙追逐是速度型的,撐杆是敏捷型的。

接下來,他們把300個項目一個一個地拉出來測試,最終選擇了視角效果最好的20多個項目,在節目中進行呈現。

圖源:湖南衛視

但在節目首期,就出現了意料之外的情況。體測排名第一的「大魔王」孫健淇,在現場觀眾投票環節中落敗,直接淘汰,引發了網友對於評判標準的爭議。

李超認為,這樣的結果恰恰是遵循節目規則的。

「核心的評判標準,第一個是比賽場上的輸贏,就是運動能力。運動能力上面輸掉的選手,要接受觀眾對於運動魅力的考慮,這和我們選角的方式是一模一樣的。」

第二輪的爭議,上升到了性別議題上。就像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總決賽中,很多觀眾無法接受男嘉賓的出現一般,部分觀眾同樣不能接受《運動吧少年》全女性的現場觀眾比例。

李超解釋,這是因為考慮到了湖南衛視的主流觀眾屬性。不過,比起同期同體量的綜藝節目,《運動吧少年》對男性觀眾有了明顯的拉升,收視份額每一期都以3%-7%的數額在增長,而且基本都集中在80後的男生。

在阿信看來,男性審美偏好健壯的肌肉男,而女性會害怕過於健壯的男性,精緻,有安全感的花美男更滿足女性的審美需求。是這兩種審美需求的差異,才造成了節目中淘汰結果的爭議。

圖源:湖南衛視

不過,阿信認為爭議並不是一件壞事,而是男性審美多元化的開始。

「審美不能說要進步,但一定要多元。節目能意識到對男性審美改變的初心很好,也需要更多的人參與其中。」

《運動吧少年》的初衷,同樣不是拉起與男團節目的對立。

「我們希望帶給大家一個新的審美方向。現在市場上出現了很多男生偶像,我覺得這是市場的需求,是有它的商業邏輯的。但是我們在做內容創新時,只是希望能夠提供給大家另一個多的選擇而已,我們不去做任何的否定。」李超說。

在總決賽中,技巧與身體素質兼具的梁浩川最終勝出,奪得了冠軍。他並不是傳統節目中最具冠軍相的選手,但在《運動吧少年》中,他成為了綜藝舞臺上的新一代運動偶像。

圖源:湖南衛視

少年們同樣也接受了市場的檢驗。《運動吧少年》播出後,多次獲得CSM全國網、CSM全國網城域、酷雲、歡網四網全國上星綜合組第一。微博主話題#運動吧少年#閱讀量達18.5億,討論量123.5萬。

但在傳播熱度上,與李超的預期仍有差距。他認為,要吸引更多人的關注,可能在藝人的選擇上需要更加拓寬,這是值得團隊總結和經驗。

「在影視圈有很多運動員或者是部隊出身的藝人。如果還要再做,少年可能會是來自於娛樂圈的演員,歌手,藝人,這會是另外一個不同的邏輯方向。」

節目監製洪濤認為,比起唱跳歌舞,運動類節目更具有即時性和懸念性,回看的可能性很小,相應的話題也很難進行長尾發酵。

在接下來的雙十二晚會中,李超會考慮嘗試把少年和運動項目搬到直播晚會上,檢驗直播與運動競技的匹配程度。

圖源:湖南衛視

雖然在「電視新物種」的探索上,每一步都非常艱難,但只有審美多元化趨勢越走越遠,綜藝節目才有更多的探索空間。

這場男性審美的探索實驗,才剛剛開始。

(文中阿信為化名)

相關焦點

  • 《運動吧少年》:一場探索男性新審美的實驗
    《運動吧少年》,便是在這樣的思考下誕生。疫情期間,觀眾對運動與健康的需求逐漸提升,這或許是一個新物種最好的機會。「市場上大部分綜藝傳遞出來的是同一類型的審美,我們希望能夠呈現出另外一種選擇,讓觀眾看到原來也有一些愛運動的人,他們是這樣生活的。」李超說。於是,《運動吧少年》的最終方案,確定為「全國首檔運動少年熱血競技秀」,向能量藝人審美標準發出新定義。
  • 《運動吧少年》熱度收官,一場刺破傳統審美框架的創新探索
    《運動吧少年》對於競技類節目的審美,無疑是一次全面的顛覆。固有的審美力量已經形成影響力,而新興的多元探索就像是一場明知山有虎的未知之旅,但是對於行業和觀眾而言,卻也很期待這一場帶著開拓實驗性質的虎山行。
  • 熱血解鎖綜藝新模式,《運動吧少年》革新男性審美
    運動少年顛覆審美,來一場熱血與荷爾蒙的碰撞節目集結33位運動系少年,通過高燃競技舞臺進行"力量、速度、敏捷"三個維度的比拼,塑造陽光硬朗、獨特個性的青年男性群像標籤,輸出全新的中國少年群像。
  • 逆向而為的《運動吧少年》,一場刺破傳統審美框架的創新
    審美固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可挑選類型的單一,其次是創作在商業利益的引導下趨於保守。《運動吧少年》是一場逆向而為,固有的審美力量已經形成影響力,而新興的多元探索就像是一場明知山有虎的未知之旅,但是對於行業和觀眾而言,卻也很期待這一場帶著開拓實驗性質的虎山行。
  • 《運動吧少年》收視口碑飄紅收官新一代運動少年審美群像共燃螢屏
    全國首檔運動少年熱血競技秀《運動吧少年》總決賽已於本周六晚(9月26日)22:00準時播出。本期節目中,六大元氣主力張鑫棟、王佳一、劉清鑰、梁浩川、夏浩然、仇奕煒開啟年度總冠軍榮譽角逐。在三大運動領隊以及劉芸、袁詠琳、王智、李菲兒等一眾到場嘉賓見證下,最終梁浩川憑藉完美發揮,成功突出重圍成為本季最強運動少年。
  • 《運動吧少年》火熱收官背後,這檔新綜藝做對了什麼?
    細分人群中,00後、80後所有頻道第一,此外還成功為湖南衛視拓寬吸納了更多主力男性觀眾收看人群。微博主話題#運動吧少年#閱讀量達18.5億,討論量123.5萬。每期節目播出均有不少熱詞登陸各大平臺熱搜榜單掀起廣泛熱議,系列線下活動#運動吧少年限定周末#話題閱讀量1億,引發全民健身熱情。
  • 《運動吧少年》:在競技中為Z世代少年面貌"上新"
    但這樣擁有獨特聚焦的節目,並不止《乘風破浪的姐姐》,還有同時期的《運動吧少年》。如果說《乘風破浪的姐姐》讓觀眾看到女性審美不止"白瘦幼",30+也可以很美,那《運動吧少年》的出現,則又為觀眾提供了一種新的男性審美視角:少年感不只纖細和脆弱,陽光硬朗、獨特個性也可以成為全新的中國少年標籤。
  • 《運動吧少年》少年之心引爆夏日競技場
    插圖8月15日晚10:00,全國首檔運動少年熱血競技秀《運動吧少年》在湖南衛視高燃播出。作為為2V2賽段畫上階段性句號,同時預示著「團戰模式」即將到來的第六期節目,在平衡木上展開急速追逐的《運動吧少年》再次用收視成績說話,連續六周領跑。
  • 全素人的《運動吧少年》,能否再次印證湖南衛視超強「造星力」?
    最近,湖南衛視又推出了一檔全新的「純素人節目」——《運動吧少年》。作為全國首檔運動少年熱血競技秀,這一次,湖南衛視跨到了「體育競技」領域,歷時一年,找到了33位兼具運動能力和運動魅力的少年。專業運動員坐鎮,保證了節目的專業度,而女性運動助理的加入,又能將節目的「鋼鐵直男氣息」做一定的中和,陣容配置上,足見湖南衛視的用心。 運動競技類綜藝,會給人「男性向」的固有印象,《運動吧少年》卻在賽制創新上下足了功夫,並沒有垂直於某一專項的體育運動,而是有一套全新的賽制邏輯,根據體能維度分為「力量、敏捷、速度」三大專屬競技賽道,棚內戶外雙結合。
  • 《運動吧少年》熱度收視再領跑 少年之心引爆夏日競技場
    8月15日晚10:00,全國首檔運動少年熱血競技秀《運動吧少年》在湖南衛視高燃播出。作為為2V2賽段畫上階段性句號,同時預示著「團戰模式」即將到來的第六期節目,在平衡木上展開急速追逐的《運動吧少年》再次用收視成績說話,連續六周領跑。斬獲微博第四位熱搜的同時,還創下酷雲同時段排名上星綜合組第一,收視率0.69;份額5.91%;收視大幅增長30%的亮眼成績。
  • 從《運動吧少年》C位出道,元氣森林與湖南衛視的「少年態度」
    「刺破,我們等待一場刺破。在視角邊緣,一群少年即將刺破我們的習慣。」當偶像元年的泡沫被刺破,當大同小異的選秀節目頻繁扎堆,當千篇一律的「花美男」審美日漸疲勞,是時候用一檔全新的競技節目來打破常規審美壁壘,展現新時代青年全貌。事實也證明,不管是觀眾還是行業真的需要《運動吧少年》。
  • 新綜藝開播在即,芒果臺將重新定義男性的高級審美
    ,在軍隊的生活訓練培養了這些藝人作為男性的陽剛,六塊腹肌、腱子肉都是韓國男演員的標配,反觀國內小鮮肉缺乏一點男性魅力!針對國內消費市場對男性魅力審美的偏差,湖南衛視推出了一款綜藝節目《運動吧少年》來打破現有男性偶像市場,重新定義男性主流審美
  • 《運動吧少年》今夏火力全開,舒華助力少年激發澎湃動能
    全國首檔運動少年熱血競技秀《運動吧少年》在湖南衛視開播僅兩期,口碑和收視雙豐收,熱度也在持續攀升。欄目用最熱血、最具競技精神的方式,探討、展示了&34;的命題。舒華將為少年選手提供訓練健身器材,助力提升運動表現和激發新時代中國少年的澎湃動能。
  • ...運動吧少年|乘風破浪的姐姐|國家二級運動員|徐志濱|喬文一
    如果說《乘風破浪的姐姐》讓觀眾看到女性審美不止"白瘦幼",30+也可以很美,那《運動吧少年》的出現,則又為觀眾提供了一種新的男性審美視角:少年感不只纖細和脆弱,陽光硬朗、獨特個性也可以成為全新的中國少年標籤。01憑實力說話的運動系少年提到"小鮮肉",大家會想到什麼?唇紅齒白?瘦削單薄?
  • 見證少年成長,傳遞體育精神丨《運動吧少年》收官
    9月26日,湖南衛視《運動吧少年》迎來了收官總決賽,經過六輪的實力比拼,梁浩川以一秒鐘的優勢戰勝冠軍種子選手張鑫棟,問鼎「年度最強運動少年」。觀眾從他們自律、堅韌、不停歇與不服輸的運動態度中看到新時代少年的精神風貌,對於體育競技的熱情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激發起來。播出期間節目為湖南衛視拓寬吸納了更多主力男性觀眾收看人群。
  • 《運動吧少年》:給他們一個舞臺,盡顯少年的運動之美
    難道少年的形象只能被定格成這一種,難道青年群體的崇拜與追求只能寄予絢爛又縹緲的舞臺?直到這一檔節目的播出,我才後知後覺:我們的審美,不應該被綁架。《運動吧少年》是由三位頂級國家運動員林丹、張繼科、傅園慧作為運動領隊,在全國八大專業體育院校和國家隊、省隊中選拔出33位朝氣蓬勃的熱血青年,聚集在一起進行「力量、敏捷、速度」三個維度極限較量的運動競技類綜藝。
  • 《運動吧少年》首期收視雙網第一 多元審美引爆全網關注
    湖南衛視全國首檔運動少年熱血競技秀《運動吧少年》,已於7月11日22:00硬核首播。這檔競技類綜藝節目一經播出便引發行業大咖、業內大V、廣大觀眾的高度關注和熱議。首期節目一經播出,便喜獲雙網第一、歡網酷雲份額破6%、位列省級衛視第1的好成績。除此之外,在更具說服力的歡網新生代族群中,《運動吧少年》的收視份額同樣一路領跑,位居省級衛視第1,高達7.65%。
  • 解讀《運動吧少年》:深化體育精神 帶動健康風潮開始的口碑之戰
    在剛剛過去的8月8日全民健身日,《運動吧少年》以行動響應號召,身體力行地推廣競技精神、展現多元審美。除了引發口碑熱議,《運動吧少年》在收視成績方面也極為突出,本期《運動吧少年》歡網收視率0.31、份額4.34%,位列上星綜合組第1。
  • 《運動吧少年》大熱綜藝收官!復盤競技場內外,我們能學到什麼?
    首先是"題材",這一點對《運動吧少年》來說算是開宗明義,就是目前綜藝市場稀缺的,且與競技體育有強關聯的綜藝。在唱跳類節目大規模興起,且不斷內捲化的進程中,一檔為運動系少年提供展示空間的綜藝節目就顯得尤為別致了。同時,《運動吧少年》節目本身在題材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
  • 是時候看看這群「運動少年」了
    很多人第一時間想起的大概都是這樣的「花美男」:本來這樣的花美男我也喜歡看,但隨著近幾年選秀節目的風靡,大眾(主要應該是女性觀眾)對於娛樂圈男性的審美似乎越來越趨同於是,一直走在國內綜藝創新最前線的芒果系,再次敏銳抓住不少觀眾的需求,適時推出了這檔大型運動競技類真人秀節目——《運動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