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已經成為企業轉型的關鍵技術力量

2020-11-17 電子發燒友

人工智慧已經成為企業轉型的關鍵技術力量

智能製造網 發表於 2020-11-16 11:15:28

「十四五」規劃綱要指出,要「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同各產業深度融合,推動先進位造業集群發展」,「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加快第五代移動通信、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等建設」。在相關政策的引導下,人工智慧技術研發提速,業態日益豐富。人工智慧API、人工智慧平臺、人工智慧開源社區等,也成為了產業發展的熱詞。

今年10月23日,2020年科大訊飛全球1024開發者節以「A.I.煥新•更美好」為主題,在合肥啟幕。在大會的上半場,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消費者事業群總裁發布了全新1024計劃4.0,同時,還公布了訊飛開發平臺聯合艾瑞諮詢發布的《2020中國人工智慧API經濟白皮書》。

白皮書顯示,2019年中國人工智慧開放平臺市場規模104億,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可達222億。 A.I.開放平臺目前仍處於初級階段,未來仍將保持高速增長,艾瑞預計未來5年CAGR在41%左右。

當前,開發者開發的產品應用覆蓋網際網路、教育培訓、智慧城市、機器人、金融、工業 4.0、政務、零售、家居、智慧農業、安防等各行各業,人工智慧已經成為企業轉型的關鍵技術力量。

那麼,什麼是API呢?API最初是單個應用或企業信息系統實現模塊化架構,用於模塊間通訊的接口;現在逐步演進為基於REST協議,通過標準的XML或JSON報文格式,實現服務可重用的企業應用通訊機制和網際網路雲服務通訊機制。

人工智慧及機器學習的API有很多種形式。其中一種是機器學習算法框架,提供API用於模型構建、訓練、參數調優、算法迭代等基礎功能。流行的框架有Tensorflow、PyTorch和Caffe等用於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模型開發,NumPy、Pandas和Scikit-learn等Python機器學習API庫,Spark MLLib等分布式機器學習算法API庫。

另外一種是將通用人工智慧算法以API服務形式發布,提供各種類型的客戶端使用,這些API通常是以REST方式訪問和調用。從目前來看,通用的人工智慧算法包括NLP自然語言處理、語音合成和識別、圖像和視頻的處理和識別等。

關於人工智慧API的例子有很多,讓我們來了解下Google Prediction。據悉,Google Prediction支持基於雲的機器學習特性,包括推薦引擎、模式識別、預測和自然語言處理。開發人員可以使用該API創建應用程式來分類文檔、預測購買、分析情感、檢測垃圾郵件等。

微軟也推出過三款常用的Cognitive認知交互服務,包括Face API(面部API)、Computer Vision API(計算機視覺API)和Content Moderator API(內容審核API)。使用Face API,開發者可以獲取屬性信息,如性別、年齡、面部特徵和頭部姿勢等,現在還可以獲得情感表達。

其實,除了API研發火熱之外,人工智慧開源社區加快建設這一現象也值得關注。中國人工智慧開源社區提供了高質量、更為開放和友好的開源平臺服務。《報告》指出,包括百度Apollo(阿波羅)平臺、PaddlePaddle(飛槳)等在內的開源平臺均擁有多項專利,加速了人工智慧技術的運用與推廣。與國外部分開源平臺相比,中國人工智慧平臺秉承開源開放的精神,圍繞相關技術申請了諸多專利,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及平臺。

人類社會的智能化浪潮正在到來,但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不平衡、價值體系衝突激化、就業結構亟待轉型等問題已加速顯現。接下來,各界人士應該以積極的態度擁抱經濟社會的智能化轉型,促進人工智慧技術研究與產業發展。
        責任編輯:tzh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BATH」:新基建的企業力量
    科技企業正在成為新基建的重要力量。  百度與中國計算機學會(簡稱CCF)日前聯合成立「CCF-百度松果基金」支持海內外青年學者研究,推動發展中國自主可控人工智慧技術。重倉新基建的除了百度,還有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等。
  • 疫情影響下企業發展受阻,軟通動力助力企業數位化轉型
    眾所周知,隨著「新基建」的發酵,數位化轉型已經進入到2.0時代,全球範圍內以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都在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企業不論是前端的設備還是後端的雲基礎設施,以及支撐企業運轉的關鍵應用都面臨著全部武裝升級。
  • 人工智慧應用|從新聞發言人的數位化轉型談智能助手
    來源:Pega’s Intelligent Virtual Assistant for Email 在呼叫中心場景下,在電話上跟用戶互動也可以採用類似的人工智慧技術,現在全自動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在呼叫中心已經得以普遍應用
  • 全國人大代表丁國林:建議轉化運用AI技術,促進媒體融合轉型
    穩定支持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兩會期間,提高科技創新支撐能力、加速人工智慧應用落地成為代表熱議的話題。全國人大代表丁國林為人工智慧建言獻策:「我們要增強緊迫感和使命感,推動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突破,以網際網路思維探索人工智慧技術轉化運用,用主流價值導向駕馭『算法』。」
  • 人工智慧進入了網絡戰——量子技術成為關鍵
    它被稱為「對抗機器學習」,這是人工智慧(AI)如何在當今國防研究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一個例子。假設一個對手試圖感染、攻擊或毒害位於你的網絡中的伺服器。機器學習算法的目標本質上是找出發生了什麼,並糾正網絡的行為。但要做到這一點,它只能通過接觸入侵的例子和觀察來學習。
  • 5G釋放數位化轉型活力 翼支付貢獻技術應用轉化能力
    來源:中國經營報從電子消費券到手機健康碼,從「無接觸」服務到「宅經濟」增長,年內特殊時期讓產業數位化轉型之路「危」中有「機」,層出不窮的現象級「新詞」成為一段時期以來經濟發展的註腳。舉例來說,VR、AR技術伴隨著5G商用化範圍擴大,在未來有可能成為重要的支付方式。國家提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回顧近十年來我國5G通訊技術、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等新技術、新業態發展之路,以信息技術作為重要支撐的行動支付產業頗具代表性。
  • 2021年數位化轉型團隊的9個關鍵職位
    其次,企業面臨著改善客戶和員工體驗的更大壓力。最後,從人工智慧到增強現實的新興技術正在更多企業中投入生產使用。 因此,在2021年,人們將更加關注數位化的核心流程和系統;構建具有彈性的運營、應用和基礎設施;推動數據驅動的決策和文化。
  • 企業深化數位化應用, 數位化轉型步入下半場
    (原標題:企業深化數位化應用, 數位化轉型步入下半場) 數位化轉型已經成為全球各個國家
  • AVEVA 全球研究揭示企業數位化轉型的三大投資重點
    全球範圍內亞太地區對人工智慧和分析工具的需求最旺盛  近日,作為工程和工業軟體領域的全球領導者,AVEVA走訪歐洲、中東、非洲、北美和亞太地區九個行業的1240位決策者,展開調查,揭示數位化轉型的投資重點。
  • 智齒科技登榜「2020全球「人工智慧」及「企業服務」科技創新...
    ,而支撐人工智慧工程化的過程需要依賴於數據、技術及場景三者結合,其中場景落地是關鍵。、智能呼入機器人、智能外呼機器人、套電機器人、樂銷機器人等多產品的客戶全生命周期服務解決方案,充分滿足各個細分行業不同的業務場景需求,有效解決業務增長與服務匹配的難題,一改原有行業內客服系統功能分散、數據孤島的痛點,為企業提速增效、優化服務體驗,以領先行業的技術優勢和穩紮穩打的商業模式成為可落地的53%。
  • 智能財務師:大智雲時代傳統財務轉型的關鍵橋梁
    在「大智移雲物區」等新技術風起雲湧的數字經濟時代,智能化技術將會對所有行業、所有企業及人類生活帶來深遠影響,智能財務成為學術界和實務界共同面臨的新鮮事物,其理論探討與實踐探索引發廣泛社會關注。智能化和標準化成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轉型的方向(陳虎等,2017;李聞一等,2019;賈小強等,2020),共享4.0即為智能服務中心,旨在快速積累企業經營大數據,實現數據賦能、決策支持和智能服務(劉丹彤,2018)。智能財務平臺可劃分為核算型、管理型和戰略型三個層次(劉勤和楊寅,2018)。
  • 眼控科技入選2020愛分析中國人工智慧廠商全景報告
    此次發布《2020愛分析·中國人工智慧廠商全景報告》,是基於對金融、消費品與零售、政府與公共服務等行業企業和人工智慧廠商的調研,梳理了21個人工智慧重點應用場景,涵蓋特定行業及通用職能部門。證書照片眼控科技作為AI技術應用的實戰者和引領者,已成為中國領先的AI智慧交通、智慧航空、智慧氣象、智慧城市等領域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
  • 國資委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位化轉型工作的通知》
    運用5G、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數字孿生、北鬥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探索構建適應企業業務特點和發展需求的「數據中臺」「業務中臺」等新型IT架構模式,建設敏捷高效可復用的新一代數位技術基礎設施,加快形成集團級數位技術賦能平臺,提升核心架構自主研發水平,為業務數位化創新提供高效數據及一體化服務支撐。加快企業內網建設,穩妥推動內網與網際網路的互聯互通。
  • 健康轉型 方便麵企業創新書寫品牌力量
    (原標題:健康轉型 方便麵企業創新書寫品牌力量) 今年5月10日是我國第四個
  • 聯想集團副總裁阿木:無界智能打破技術、服務和企業三大邊界
    在當天的主題演講中,阿木表示,中國經濟已經從信息化時代、數位化時代進入到智能化時代,中國企業將在智能變革浪潮下迎來智能化轉型升級高潮,帶動中國經濟增長將從高速發展進入到高質量穩定增長階段。阿木認為,聯想作為全程參與中國信息化發展到智能化階段的見證者和參與者,目前已經從設備製造商成功轉型為智能產品和智能化轉型服務提供商,在助力行業及企業智能化轉型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可以幫助更多行業客戶實現智能化轉型升級,共建智慧原生,共享智慧新價值。聯想智能化戰略創造三大價值智能變革浪潮下,智能化轉型成為企業當務之急。
  • 同盾成為「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正式會員
    近日,同盾正式加入「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英文簡稱「AITISA」)。據了解,「聯盟」成立於2017年7月,是科技部落實國務院《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的重要載體與舉措。據了解,聯盟由近兩百家來自行業內的頂尖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資本機構、服務機構、創新企業組成,其中包括華為、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科大訊飛、京東等知名企業。
  • 科學網—經濟學家吳敬璉:綠色轉型關鍵在技術創新
    本報訊(記者龍九尊)「中國經濟綠色轉型的關鍵在於依靠技術創新來提高效率。」
  • 埃森哲喻思成:企業如何全面上雲,進而實現數位化智能化轉型?|WISE...
    埃森哲通過收購企加雲,進一步擴展雲原生技術能力和消費者運營能力,並與阿里巴巴形成全面戰略合作,成立了埃森哲阿里巴巴事業部,以實現企業數位化戰略轉型。阿里雲是目前全球第三大雲服務提供商,在國內市場份額則超過40%,位居中國第一。同時在亞太區,阿里雲超越了AWS、微軟雲,成為最大的雲服務商。
  • 專訪普華永道合伙人於晨先生:數位化技術將重塑企業和工作方式
    眾所周知,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早已成為發展趨勢,未來將逐漸改變世界,影響生產和生活的每一領域,甚至促使企業變革和轉型。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背景下,普華永道根據調研結果構建了四種截然不同的「未來工作」模型,並提出了未來工作的「四色世界」猜想。
  • ...廣州:支持集成電路等關鍵領域核心技術研發,實施「穗芯計劃」
    建設數字經濟引領型城市:以經濟數位化帶動生活、治理數位化,將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作為戰略引擎工程,實施「穗芯計劃」「智造計劃」「定製計劃」「上雲計劃」「賦能計劃」,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培育數位化轉型標杆企業,壯大數字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