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老愛抓耳朵,不僅是出於好奇,五種情況需要及時做出處理

2020-12-24 媛媽育兒日記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好幾個寶媽在群裡問,說寶寶最近總愛抓耳朵,吃奶也好、睡覺也好……有事沒事就要抓兩下。

抓得耳朵紅通通的,有時剪指甲不及時,寶寶還會抓破皮膚,導致出血。這是因為耳朵癢嗎?還是好奇耳朵。

其實寶寶老愛抓耳朵,問題沒有這麼簡單,不僅是出於好奇,如果是以下五種情況,需要及時做出處理,不然寶寶很受罪。

寶寶愛抓耳朵,可能代表什麼問題?

1、中耳炎

家長如果發現寶寶抓著耳朵哭鬧,一定要仔細看看他的耳朵眼兒裡是否有流膿症狀,抓耳朵時的表情又如何?

如果寶寶表現得很難受,即使耳朵裡沒有流膿,也要儘早就醫,寧可檢查出沒什麼事,也不要到出了事兒再去檢查,那就晚了。

同事的寶寶半歲時就總喜歡抓耳朵,開始只是表現得很不耐煩,把耳朵抓得紅撲撲,她當時也沒注意,只覺得寶寶可愛,大概是不懂為什麼頭上會長耳朵吧?

後來寶寶經常把耳朵抓出血,還會哇哇地哭,不解的她趕緊在家人的提醒下帶孩子去看了醫生,才知是患了中耳炎。

這麼小的寶寶怎麼會得中耳炎呢?在很多人印象裡,只有成年人才會得這個病。

醫生的解釋是,這與同事習慣躺著餵奶有關,寶寶很容易睡著,奶水流進耳朵沒有及時得到清理便會發炎,不舒服了又不知怎麼表達,就會經常抓著耳朵哭鬧。

好在同事家寶寶的中耳炎症狀並不嚴重,治療得也算及時,沒有對聽力造成影響。

但有的寶寶中耳炎症狀嚴重,很難入睡,還會發燒發熱,耳朵裡還可能流出膿液,一定要及時就醫。

2、出牙不舒服

有的寶寶出牙時不舒服的症狀很明顯,由於無法正確分辨疼痛來自哪裡,只知道是耳朵附近不舒服,因此會頻繁抓撓、拉扯。

如果是出牙的原因,家長可以仔細觀察,一般除了抓耳朵外還會有流口水、磨牙、咬人的情況出現,有時會伴有低燒。

為緩解此種情況,寶媽們可以準備磨牙棒、磨牙膠等給寶寶咬著玩,平時也可以用乾淨的紗布沾溫水,輕輕按摩要出牙的地方。

此時的寶寶,最需要家長的耐心安慰,這會讓他感到安心。

3、兩側內耳發育不均衡

還有一種可能,是寶寶的內耳發育不均衡導致的,使其覺得耳朵裡有什麼東西,於是不停抓,又拍又摳的,甚至還會拍打頭部。

這樣的寶寶容易暈車,行車途中常常哭鬧、嘔吐。

但也不必太擔心,這種發育問題會隨著寶寶的成長漸漸消失,多數在一歲之前,兩側內耳的平衡能力就會基本發育完全。

等孩子稍大一點,可以帶他玩鞦韆、轉圈圈等遊戲,有助於內耳的平衡發育。

4、耳屎過多,沒及時清潔

通常來說,小寶寶是不需要像大人那樣經常清潔耳屎的,耳道有一定的自潔能力,有時耳屎積垢過多還能自已掉出。

但具體情況也要因人而異,有的寶寶耳屎分泌過多,沒有自己清潔掉,積累在耳道中就會讓寶寶非常不舒服,於是經常抓撓。

小貼士:

但一定要注意,不要用挖耳勺或棉籤挖寶寶的耳朵,大人可以寶寶卻不行。堅硬的挖耳勺會傷害寶寶嬌嫩的耳道,棉籤也沒什麼用,只能清除外圍的耳屎,不能清潔深處。

如果耳屎不是很多,平時洗澡時用棉籤輕輕擦拭外圍的耳朵就好,此時耳屎會因潮溼而變軟,較好清理。

但若耳屎已經多到讓寶寶不舒服了,比如經常抓耳朵、晃頭甚至有輕微的聽力障礙,就需要去醫院找專業的醫護人員處理,別自己上手。

5、耳朵得了溼疹

溼疹在嬰幼兒時期是種很常見的皮膚病,溫度太高了,空氣溼度大了,吃東西過敏了,都有引發溼疹的可能。

溼疹多發於面部,耳朵周圍也能經常見到,皮膚搔癢難耐,會使寶寶忍不住抓撓。

當然,這也是最容易判斷的一種情況,寶寶的皮膚上一般會出現有小小的、微紅的斑點。情況不嚴重的話,可以塗抹藥膏,如果發展嚴重就及時帶他去醫院。

媛媽寄語:

無論寶寶是因為以上哪種原因抓耳朵,寶媽都不必過於擔心,多觀察寶寶的表現,如果精神良好、沒有哭鬧就問題不大。

但提到的這五點,要及時進行處理,情況嚴重的話還需要帶他們去看醫生。

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讓寶寶把皮膚抓傷了,經常修剪指甲是有必要的。

建議在寶寶睡著時用專門的寶寶甲鉗修剪,別修得太短,保持不超出指尖就可以。剪得太短易受傷,會使寶寶疼痛,還有可能出現感染。

相關焦點

  • 寶寶老是 抓耳朵,終於知道原因了
    寶寶總是抓耳朵,是吃奶也抓、睡覺也抓、哭著也抓、高興了也抓…輕則耳朵揪得通紅,重則出血。到底什麼原因讓寶寶和耳朵這麼過不去呢?
  • 寶寶老是抓耳朵,原因終於知道了
    到底什麼原因讓寶寶和耳朵這麼過不去呢?真相如何,請看分享吧。寶寶撓耳原因多 分情況對待寶寶表現:寶寶扯耳朵時很開心,寶寶在長身體過程中,會對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感到好奇。比如,他發現了自己有耳朵時,就會用自己的手去拉扯耳朵。
  • 寶寶抓耳朵、踢腿、拱背到底是啥意思,怎樣讀懂寶寶的肢體語言?
    01 寶寶的4種常見信號先來看一看,寶寶在下面4種狀態下,會有哪些表現。1、餓了寶寶出生後,喝奶是他的頭等大事,新生兒每天進食的次數可以高達10-12次。可是有時候我們會分不清,寶寶哭鬧到底是沒吃飽,還是不想繼續吃了。一般來說,當寶寶感覺到餓了或者飽了時,會先向我們發送早期信號,如果我們沒有及時回應他,寶寶就會變得煩躁不安,甚至哭鬧。
  • 寶寶抓耳朵 不只癢那麼簡單!
    寶媽們有時會發現,寶寶總是喜歡抓耳朵,吃奶抓、睡覺抓、哭時抓、高興了也抓,時常抓的滿耳通紅,有時甚至抓出了血,寶媽們是不是認為寶寶這是耳朵癢
  • 寶寶總是抓耳朵是怎麼回事
    「寶寶老在抓耳朵,都抓出血了,會不是是中耳炎啊?」,每天都會有家長抱著寶寶過來看耳朵,經過專科檢查發現其實是耵聹刺激耳朵癢導致的。這種情況是常見的,在這裡給寶爸寶媽們科普一下。
  • 寶寶抓耳朵、踢腿、拱背到底是啥意思,怎樣讀懂寶寶的肢體語言?
    2、飽了雖然寶寶還不會說話,但他們已經懂得分辨什麼是飽的感覺。當寶寶吃飽時,一定要及時停下來,不要強迫他繼續進食,否則不僅寶寶的情緒會升級,從煩躁變為哭鬧,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安撫好,還可能造成寶寶不愛喝奶、吃飯的情況。寶寶飽的時候:
  • 寶寶喜歡抓耳朵,和6個原因有關,父母要及時發現並重視
    等孩子逐漸長大以後,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孩子漸漸地摸到了自己的兩個耳朵並且非常好奇,所以他們就會不斷地想要抓耳朵。最容易引起孩子耳朵不舒服的就是各種炎症,比如中耳炎,這就讓孩子感覺到非常的瘙癢難忍,因此他們就會不斷用手去抓自己的耳朵,因此父母在平時的時候需要多加觀察孩子的耳朵。
  • 寶寶老愛搖頭,是生病了嗎?12種原因大解析!你家寶寶中招了嗎?
    病態搖頭:相反的,病態的便有很多的可能性,最常見的便是中耳炎或外耳炎,由於耳朵不舒服,便會讓寶寶想要用搖晃腦來改善,時常還會伴隨著抓耳朵的動作,有時臉部的異位性皮膚炎或溼疹,也可能讓寶寶癢的不舒服而擺動頭部,或嘗試把臉拿去磨擦東西。這時候就要去醫院了。根據寶寶的年齡分了以下幾種情況,對號入座,看看你的寶寶有沒有以下情況呢?
  • 寶寶耳朵上的洞不是「聰明孔」、「富貴倉」,處理不當可能會有嚴重後果!
    所以,即便寶寶有耳前瘻管,爸媽們也不用太緊張,只要不發炎就沒什麼問題,但如果發炎了,就要重視及時處理。等發炎情況控制住後,醫生一般都會建議就要進行瘻管切除術。因為雖然從表面上,耳前瘻管只有一個小洞,但是在其內部卻深不可測,不僅可能有很多分支,還可能直達顱內。
  • 寶寶日常「小動作」,愛揪耳朵,這4個原因可是不簡單
    對身體的好奇在寶寶的發育過程中,會對很多新事物感到好奇,最常見到的就是寶寶愛玩自己的手,比如吮吸手指,兩隻手擺弄著玩,或者一直盯著自己的手看等等。另外媽媽還發現寶寶愛揪耳朵,當寶寶睡覺或者睡醒後,會用手揪自己的小耳朵,而且還玩得特別開心,其實這是一種正常現象,也是寶寶對身體好奇的一種表現,媽媽不用緊張。
  • 寶寶耳朵旁長小孔,媽媽要正確應對
    寶寶耳朵旁長小孔,媽媽要正確應對 很多媽媽生娃後辭職在家專心帶娃,對寶寶的身體情況十分熟悉。寶寶身上有異常,媽媽都能很快發現。最近有一位寶媽問育姐:「我發現寶寶耳朵旁有一個小孔,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該如何應對呢?」今天育姐就給大家做一個科普。
  • 嬰兒睡覺總愛抓耳搖頭,用「排除法」判斷嚴重度,分情況應對改善
    為了弄清楚緣由,我查找並學習了不少資料,嬰兒睡覺總愛抓耳搖頭,用「排除法」判斷嚴重度,分情況應對改善。01寶寶有這些表現,家人要引起重視搖頭、抓耳朵的行為看似像「耳朵癢」引起的,但需要家人的精心護理的小嬰兒
  • 寶寶耳朵旁有個「小洞」,老人說是有福氣?護理不當有害健康
    但有一次,小麗卻發現寶寶時不時的會用手去抓那個小洞,而且小洞裡偶爾還會有一些像膿一樣的物質流出來,並伴有一絲臭味,這讓小麗大感不妙,便試著把小洞裡的膿擠出來。令人沒想到的是,就在擠出膿的第二天,寶寶耳朵旁的那個小洞就腫起來了,而且還腫得厲害,就好像是發炎了。
  • 抓臉、撓頭、揪耳朵,孩子「自虐」或是生理原因,寶媽不用太擔心
    孩子「自虐」的情況有很多種,多數時候不同太擔心。 昨天朋友圈還有寶媽發圖求助,照片上的寶寶小臉蛋被抓出了明顯的抓痕,看起來很讓人心疼,寶媽的配文更讓人難受,這是孩子自己抓的。
  • 寶寶有耳屎,可以幫寶寶掏耳朵嗎?如何正確處理?
    不少家長看到寶寶也有耳屎,就想幫寶寶把耳屎掏乾淨,其實,寶寶和大人不一樣,耳屎也不是想掏就能掏的。調查顯示,美國平均每年有12000多名兒童因為棉籤而被送進急診,其中85%的孩子,都是在試著用棉籤清理耳道的時候,受到了傷害。那麼,面對寶寶的耳屎,家長應該如何處理?跟著喜孩子嬰兒車一起來深入了解一下吧。
  • 寶寶耳朵進異物怎麼辦?最全處理方法看這裡!
    寶寶有強烈的好奇心,有時不小心把玩耍的小東西塞入耳道,另外昆蟲飛進或爬進耳道內也時有發生。有異物進入寶寶的耳朵後,家長應該如何迅速處理?耳朵進了豌豆類物品怎麼辦?經常會有一些調皮的寶寶,不小心將豌豆、玻璃彈珠,甚至紐扣、電池這樣危險的小小的物體塞進耳朵裡。如果進入耳內的是比較圓滑的東西,且接近外耳道的入口,讓寶寶把這隻耳朵朝下,試著輕輕搖晃他的頭,看能否把異物搖出。
  • 寶寶耳朵旁邊有個小孔,媽媽好奇擠了一下,卻把孩子送進了手術臺
    就比如說有的孩子在耳朵上會有一個小洞,有很多老一輩的人管這個叫做「聰明孔」,這樣的寶寶無比聰明,非常的有福氣,可真的是這樣嗎?表姐家的寶寶球球在剛出生的時候,就發現在他的左耳朵上面有一個非常小的洞洞。表姐的婆婆說,這是孩子的「聰明孔」,這孩子長大一定非常有福氣。表姐對這個小洞也好奇,於是有事沒事就經常用手去摸一摸這個小洞。
  • 這幾種寶寶用品,媽媽們不要買,不僅浪費錢還不能送人!
    第一種用品:吸鼻器商家會想出很多文案來告訴家長,這個東西一定要買,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寶寶都是需要的。吸鼻器就是用來處理寶寶鼻子的分泌物,但是家長用得不對的時候或者寶寶不配合的時候是很容易傷害到寶寶的鼻腔黏膜的。
  • 「孩子抓了幾天耳朵之後,竟然聽不見聲音了!」
    然而,也有那不省事的,燒退了一兩天,老母親剛鬆口氣,娃娃可能半夜突然又燒了起來,小寶寶啥也不會說,就哭個不停;大一點的,可能一邊哭,一邊拍耳朵、揪耳朵;那些能說話的寶寶,可能告訴咱,ta的耳朵疼。這種情況,不用說,十有八九就是中耳炎了,趕緊從被窩裡出來,帶娃去看病吧!
  • O型血孕媽老擔心胎寶溶血症,其實沒那麼嚴重,及時處理就行了
    O型血孕媽老擔心胎寶溶血症,其實沒那麼嚴重,及時處理就行了我們的寶媽在懷孕期間的時候,每天都擔心自己的寶寶,恨不得每天都去做產檢,等到寶寶出生後也是要全方面的檢查寶寶的身體,生怕寶寶有一點病,但是大家都知道寶寶生病很多都是天生就有,讓許多媽媽也非常的難過,今天就對大家介紹一個寶寶在肚子裡就會患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