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做的兔子燈 | 周明洋

2021-02-18 保康


2019年2月17日 第1185期 保康微信平臺

爺爺做的兔子燈

(原標題:爺爺·土鞭·兔子燈)

周明洋

零點剛過,窗外的鞭炮聲瞬間沸騰起來,我佇立窗前,看著窗外絢爛的煙花,又想起了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是在一座老四合院裡度過的。母親走的早,父親工作在外,常年不在家,爺爺奶奶便成了最疼愛我的人。奶奶慈愛,爺爺和藹,他們無微的愛慰藉了我的整個童年。

在那個連電都缺乏的年代,物質匱乏,家境也不殷實,小孩子一年中最最盼望的便是過年了:過年除了有許多好吃的零食(我們那時的零食都是無添加的,比如紅薯幹和柿餅,還有米花麻糖,如果再加些芝麻或蓿山谷,會香得讓人銷魂),還會有幾毛錢的壓歲錢,當然,男孩子最喜歡的莫過於滿滿的一口袋鞭炮了。

爺爺出生的年代可以追溯到辛亥革命,一生的經歷就像一部厚重的史書,他做過焗匠(紅案師傅),篾匠,泥水匠,甚至還會做一些簡單的木工活兒,但這些對我來說都不感興趣,我最最佩服的是他竟然會做鞭炮,他從來沒有拜過師,也不見有誰教過他,也不知他是從哪兒學來的本事。由於那時自家做出來的鞭炮外表樸素,威力大,為了區別於市場上秀氣的「洋鞭」,我們都稱之為土鞭。

每年秋收一忙完,爺爺便開始擀鞭了,他先是把收集來的廢書本裁成一般大小的紙片,在鞭凳上把它碾成粗細均勻的紙筒,紙筒碾得越密實,鞭炮的響聲越脆;接著把紙筒捆成葵花一般大小的圓盤,用小鋸鋸成三個相等的小圓盤,然後再糊上一層薄薄的皮紙,用竹籤扎孔,接下來往筒內填入細篩篩過的黑火藥,再覆上一層細細的黃土,打潮,用一個圓頭的大釘釘實;最後再倒過來在另一邊插入引線,釘緊,土鞭便做成了。那時的土鞭每一個都有小指頭般粗細,鞭屁股上有一個圓圓的小窩,引線周圍有三個釘眼,這就是土鞭最顯眼的標誌。爺爺除了要擀許多小鞭之外,還要製作比小鞭大許多倍的大鞭,俗稱「加關」,用於加在小鞭之間,增加燃放的威力,加關的外面還要粘上一圈紅紙,顯得喜慶。而最讓我驚詫的是爺爺那雙粗糙的大手竟然能像女人們做繡工一樣,把一大筐散亂的土鞭編成幾米長的一串,掛在柱頭上,不散不斷,簡直就是一件巧奪天工的藝術品!爺爺把這些土鞭按照一百、五百、一千不等的數目編好,然後盤成一盤,紅紙封好,整齊的碼放在柜子上,敦厚而喜慶,小孩子甭提多喜歡呢。

爺爺在冬天做上幾個月的鞭炮,除了過年時自家燃放外,有時也會賣一些補貼家用。在那時一戶人家過年時門前鞭紙的多寡和鞭炮聲的密集程度,往往就是一戶人家社會地位的象徵,就像李森祥筆下的「臺階」一樣。

在那個苦寒的年代裡,我不僅擁有比任何小孩都富裕的鞭炮,而且爺爺做鞭炮的場景也串成了我冬日裡最美好的記憶。等到鞭炮做完了,也到了年關附近,爺爺這時一定不會忘記一件事,就如同潮信一般守時,而這件事也是我所第一盼望的——那便是為我做兔子燈。

爺爺會做一些篾匠活兒,除了編鬥笠(不同於沿海漁民的那種,上面要覆一層塑料薄膜,方便勞作),還會編竹籃、竹筐等,每當做篾活時,他總會挑上一把上好的竹篾,在火上細細烤過,紮成幾個大小不等圓圈,等竹篾冷卻定形後,他便把這些大小不等的圓圈神奇的組合在一起,用麻繩紮緊,就像變魔術一般,兔子燈的骨架就完成了,此時已經有兔子燈的雛形。接下來在通體糊上一層皮紙,待皮紙幹透了,再密密的貼上細細剪好的梳齒狀的彩紙,一層疊著一層,這便是兔毛了。兔子燈的背部和腹部各預留一個方形的洞,再在腹部安裝一塊小木板,用於安放燭燈;在頭尾分別安裝耳朵和尾巴,耳朵是大圓錐狀的,尾巴毛絨絨的,也是用白紙細細剪成,耳朵和尾巴的下面各用一條細繩墜一個慄子大小的泥球;再鋸下幾截月餅粗細的泡桐木做上四個輪子,最後用墨筆畫上大大的眼睛和嘴巴,一隻活靈活現的兔子燈便做好了。兔子燈圓潤肥碩,短尾大耳,就像年畫裡畫得一樣,可愛極了!——直到現在,我都還驚詫於一個一生都在做粗活的人怎麼會有如此豐富的想像力,能做出如此完美的藝術品!

從除夕開始,我便早早在兔子燈裡點上一截紅燭,再系一條長繩,我就牽著兔子燈,房前拉到屋後,屋裡牽到屋外,甚至還拉到鄰居家「炫耀」一番,隨著輪子的轉動,兔子燈的耳朵和尾巴還會呼哧呼哧的擺動,那種拉風的感覺讓我興奮的覺都不睡。我覺得我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因為那隻兔子燈不知為我贏得了多少小夥伴驚羨的目光!就這樣,從年三十一直拉到正月十五,過罷了元宵節,年也過完了,爺爺便將兔子燈收起來,架到閣樓上,等待下一個春節的來臨。

兔子燈伴我度過一個又一個難忘的春節,直到我長大了,不再玩了,才漸漸忘了它。前些年大哥蓋新房時偶然發現了閣樓上的兔子燈,雖然只剩下一幅骨架,卻勾起了我滿滿的回憶。可惜,歷經幾次修建之後,老屋早已面目全非,兔子燈也不知所蹤。

看著窗外此起彼伏的煙花,雖然炫麗多彩,燦爛了半個夜空,但卻永遠不及我心中的那一盞燭光,他不僅是我人生的第一盞燭光,也溫暖了我整個童年。


周明洋

70後,保康歇馬人。1999年畢業於襄樊學院;偶爾寫點東西,喝點小酒,種點菜,養幾盆花,享受平淡生活。


愛家鄉 愛保康

相關焦點

  • 夜聽 那年的兔子燈
    那年春節,我可能六七歲,元宵節之後從揚州老家跟著父母到北京,大包小包都和我無關,我只關心手裡的兔子燈一定要妥妥帶到北京。在老家,正月十三才是孩子們期待的,叫做「上燈」,每個人手裡都必須有一隻燈。沒有聲光絢效果,我們那裡最流行的,是兔子燈和蛤蟆燈。
  • 陳情令:大哥「客串」兔子燈眼神慌張,肖戰王一博面不改色盯著演
    沒辦法,大哥就只好意外「客串」了兔子燈。看著肖戰和王一博在自己面前對臺詞,客串花燈的大哥的眼神不可謂不慌張,畢竟要被這兩個人盯著看,是誰都會不好意思的吧。而肖戰跟王一博就很淡定了,儘管他們面前並沒有兔子燈,只有慌張的工作人員,可卻還是面不改色地盯著演。
  • 陳情令細節分析之39 40集 義城組慘烈完結,二哥哥寵羨買兔子燈
    逛市集,二哥哥只是看到了一個兔子燈,那個神情馬上就不一樣了。這種情緒的轉換,當然不是區區一個兔子燈本身能引起的。在他面前,羨羨可以無所顧忌,可以永遠只做明媚少年。這一點真的太讓人心動了。二哥哥並沒有否認自己喜歡兔子,羨羨撒嬌說「我們把它買下來吧~」二哥哥說「好」。
  • 爺爺竟然轉世投胎做了我的閨女!
    我爺爺奶奶兩個人去世的時間相差兩三年吧,大概是在我上初中的時候去世的。我小時候和爺爺奶奶這邊更親,因為弟弟妹妹多,而且大家走動也多,所以和他們更親近一些(當然,姥姥姥爺對我也很好)。自從爺爺奶奶走後,我也偶爾會夢到以前的能仁寺胡同的院子、靈境胡同的院子(後拆遷搬到靈境胡同),都是一些片段,沒有什麼特別的。
  • 如果讓你開心,那就去做-《海蒂和爺爺》
    海蒂說:爺爺,我不想去孤兒院。爺爺用木板給海蒂做了一把椅子,用這種獨特的方式告訴海蒂,她可以留下來了。就這樣,海蒂睡在了爺爺閣樓的乾草上。海蒂和皮特放羊的時候,皮特和海蒂說她爺爺殺過人。回到家裡,爺爺說:人們就喜歡說三道四,你得相信自己的判斷,是相信自己的眼睛耳朵,還是相信別人。
  • 阿木爺爺的64歲:做木匠,我剛剛入門
    再之後,老木匠在鏡頭前做了一個魯班凳:將一塊完整的木頭解構但不割斷,依靠榫卯結構,不用釘子和膠水,合上是木板,撐開是板凳。視頻不到一天就突破了100萬播放量,他被網友稱為「當代魯班」,也有了更可親的名字:阿木爺爺。 但始終,阿木爺爺不習慣人們向他投射過多的關注。一個一輩子走路都低垂著眼神的木工,看著自己的畫像在村裡牆上出現。
  • 「凍齡爺爺」火了:我和兒子做兄弟,還讓孫子分不清爸爸與爺爺
    而最近就看到個「凍齡爺爺」火了,他和兒子站在一起,猶如兄弟,還讓孫子分不清。01、「凍齡爺爺」火了,和兒子做兄弟,還讓孫子分不清爸爸與爺爺最近,有個中年人火了,並不是有錢或做了什麼。而是在做了爺爺後,硬是和兒子做成「兄弟」。
  • 你知道你爺爺的爺爺的爺爺是誰嗎?
    本周給您推薦的是《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作者是日本知名圖畫書大師長谷川義史,他以獨特的敘事、童趣的筆調、風格強烈的構圖,將人類的發展演進以幽默的方式呈現。這本書大膽、創新的風格以及搞笑的內容更是前所未見,因此被比喻為日本繪本界的「革命兒」。一起來看看吧!
  • 木工爺爺給孫子做螳螂車 網友:這手藝太贊了
    木工爺爺給孫子做螳螂車 網友:這手藝太贊了 2020-08-09 14:04:25  來源:荔枝視頻
  • 爺爺是出了名的鬼相師,我天生缺陰,為了救我,爺爺和她做了交易..
    也就是那時候,我家裡人才知道爺爺居然是曾名動四方的青蔴鬼手,我家是蔴衣世家,爺爺是第十六代傳人。那天前來找爺爺算卦的幾乎都是政商大咖、風水界大拿。梅花聖手、青衣方士、身上盤著大蛇的地師……據說就連省城的首富都來了。他們都想得到爺爺這最後一卦,畢竟爺爺一生起卦三千九百六十四次,無一落卦。
  • 我爺爺竟投胎轉世做了我的閨女!
    爺爺奶奶兩個人去世的時間相差兩三年吧,大概是在我初中的時候去世的。我小時候和爺爺奶奶這邊更親,因為弟弟妹妹多,而且大家走動也多,所以和他們更親近一些(當然,姥姥姥爺對我也很好)。自從他們走後,我也偶爾會夢到以前的能仁寺胡同的院子、靈境胡同的院子(後拆遷搬到靈境胡同),都是一些片段,沒有什麼特別的。
  • 《海蒂與爺爺》:生活總是不如意,但也要做你自己
    如果對現代生活做一個評價,很多人都會說,生活節奏太快了,忙碌一整天,沒有幸福感。或者身邊的負面情緒太多了,人非常容易焦慮,感覺整個世界都是灰色的。而《海蒂與爺爺》這部影片一定會治癒你,不論是劇情本身,還是劇中美麗的風景,讓你從視覺和心靈上感到滿足與溫馨。
  • 《花樣爺爺》第四季火熱開播,但羅PD對李瑞鎮這樣做也太過分了
    豆瓣評分《花樣爺爺》是羅英錫PD在2013年推出的一檔全新旅遊類綜藝節目,但是對象十分特別,由一群當時平均年齡為76歲的韓國老演員組成,分別是李順載、申久、樸根炯和白日燮,以及「年輕」活力素42歲的演員李瑞鎮擔當挑夫,和爺爺們一起進行一次別有趣味的背包旅行
  • 我爺爺
    倒是爺爺的爸爸,我的太爺爺唯我獨尊、任性一生。爺爺七歲下田勞作,十七歲便與長他七歲的奶奶成婚。爺爺雖未讀書,修養卻極好,是大地主嶽父家的好女婿,是全村人尊敬的「老隊長」。    我是家裡最小的,我見到的爺爺已是他七八十歲時的樣子,我知道爺爺是怎樣一直勞動到終老。
  • 《海蒂和爺爺》:那個影響孩子一生的爺爺
    我的爺爺永遠活在我的記憶中,而電影裡,海蒂和爺爺永遠幸福地生活在阿爾卑斯山,既使再過100年,人們播放這部影片,依然會被那份真摯所感動。改變妹妹一生命運的爺爺二刷《海蒂和爺爺》,我發現這部電影也是一部教育片。海蒂不願意讀書識字,因為彼得告訴他阿爾卑斯山上不用識字,而克拉拉的奶奶教育海蒂:人不一定非得相信別人說的話,需要有自己的判斷。
  • 爺爺給孫子做木製轎車 網友:隔壁小孩都羨慕哭了
    爺爺給孫子做木製轎車 網友:隔壁小孩都羨慕哭了 2020-08-19 17:27:43  來源:封面新聞
  • 爺爺
    爺爺離開我們行將七年。七年間,或喜或悲,很多事發生,爺爺再無從得知。或者說,即便得知又如何,是操心如故,還是只能繼續沉浸於最為長久的無聲長睡?生前最後的十年爺爺已失去了他的天生神力,他世俗的能量。爺爺只能在馬路邊的院前坐著看護最幼的孫子,由他眼前爬來爬去。幼孫扮作牤牛,「牛頭」抵向膝頭,口中哞哞有聲,學著牛叫。那個時候,大家多半也會猜到,這個家族裡那時最小的成員後來的高大壯碩。
  • 爺爺的連枷
    在農村,做農具對於木材的選擇是有一定講究的。帶柄的農具一般都用輕便木質,像鍬把、鋤柄等用楊柳木做成。但钁柄、犁柄等承重的農具則選擇一些木質堅硬的樹材來做,諸如槐木、楸木、椿木等樹種。楊柳屬賤材,因其生長速度快,密度小,輕便易找。而槐樹生長周期慢,取材後還得用火加工,謂之「熬直」。至於梨樹、棗樹、椿樹,楸樹、榆樹、核桃樹等木材,就已經屬於上好的材料了,通常用於打家具。
  • 關於爺爺的作文:酒鬼爺爺
    我的爺爺今年67歲了,是一個很節儉的老人,總是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但在我眼裡他卻是個十足的酒鬼。從我記事開始,爺爺特別喜歡喝酒,他那無精打採的雙眼,只要一望到就馬上就能發出光來神採飛揚。每到吃飯的時候,爺爺就會小步溜到酒罈前眯著眼睛,小心的把他心愛的寶貝~自家釀的米酒咬到碗裡,奶奶還沒上菜,他早就開心地在那裡「品品」酒了,爺爺真是一隻饞酒的「貓」!今年,爺爺被查出患了高血壓,一喝酒血壓就會上升,所以全家都反對爺爺喝酒,還向爺爺下達了禁酒令。可爺爺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