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文案,能幫企業快速擴大聲量,贏得目標受眾好感。反之,欠佳的文案很容易將品牌推入風暴中。
這兩天,香奈兒就因為一句推廣文案,引發巨大爭議。
香奈兒廣告文案翻車?
「『不會用香水的女人沒有未來』,今天,和我一起邂逅你的幸運。」
這是日前知名演員辛芷蕾在自己社交平臺發布的一條廣告博,配圖為其手持香奈兒香水照片。
該博文發出後,許多人都將注意力聚焦在了那句「不會用香水的女人沒有未來」上。
部分網友認為,該文案存在明顯歧義:難道只有用香水的女人才有未來?難道一個女性沒有選擇是否使用一款產品的權利?
一時間,網絡上關於香奈兒文案的質疑聲此起彼伏。
很快,辛芷蕾便刪掉了那條廣告,並解釋稱:本來想表達的是,女同胞們活得精緻精彩些,沒想到產生了歧義,抱歉抱歉,啥也不說了我再去複習下語文……姐妹們節日快樂啦,你的未來你自己說了算。
即便反應得還算迅速,但此次事件毫無疑問或多或少都會對辛芷蕾對香奈兒產生一些負面影響。
可能你會疑惑,「不會用香水的女人沒有未來」這句話不是出自香奈兒創始人Coco Chanel本人之口嗎,為什麼不能用?
道理很簡單。
時代已經發生變化,市場已經發生變化,受眾消費心理已經發生變化。
在大環境已經與過往大不相同情況下,盲目「搬運」創始人金句的做法顯然不可取。
「女性廣告」的正確打開方式
去年,多芬有支聚焦女性話題的勵志廣告,令品牌君印象深刻。廣告主角是幾位帶有鮮明個人「標籤」的女性。
「他們說我太柔弱打不了拳擊;他們說我太胖了,只有苗條的女生才可以穿得漂亮;他們說我的鼻子太突出;他們說我過於男性化;他們認為說話發嗲是種刻意恭維……」
視頻一開始,就通過數位女性的獨白告訴觀眾:做個「特別」的人不容易。
「我絕不會用別人的期待來定義自己,我穿的不是年齡,而是我自己真正的樣子。」這是多芬借廣告傳遞出的品牌態度。
每一個社會,都有自己的主流審美。
但這並不意味著,主流之外的「美」就不是「美」,更不意味著每個人都應該竭盡全力去追求主流美。
「我的美,我說了算。」
前不久,內外一支主題為「自由身體之美」的春夏大片,表現得也頗為亮眼,刷新了品牌君對內衣廣告認知。
通常情況下,為展現出產品的「完美」,內衣品牌會邀請身材姣好模特拍廣告。
內外反其道而行之,請了幾位身材各異,年齡也不相同的人當廣告片模特。其試圖用實際行動,告訴大眾:沒有一種身材,是微不足道的。
從傳播結果與輿論口碑來看,內外這支廣告成功了。
都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案不是數學題,沒有標準答案。任何文案,都不可能取悅所有消費者。
可為什麼,同樣是以「女性」為創作主題,有些品牌的廣告能引發消費者強烈情感共鳴,有些品牌的廣告卻適得其反激怒了受眾呢?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這個世界存在「主流價值觀」,即為多數人所認可的價值觀。
內外與多芬的廣告能被市場接受,能受到消費者青睞的一大原因就是:它們傳遞出的精神理念與當下社會主流價值觀有一定契合度。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品牌只有對消費者審美喜好足夠了解,才有可能創作出好口碑「爆款」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