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會好嗎?」這是梁漱溟先生的世紀之問。100多年過去了,但對此刻的我們來說,這個問題仍然如此地意味深長。
基於階級、宗教、種族和政治上的原因,「我們」與「他們」之間涇渭分明,「分裂」正在世界各地上演。無論是政治極化,還是經濟極端不平等,人類似乎面臨著一切「土崩瓦解」的危險。
此刻,我們生活就處在這樣一個時代。
作為一個物種,人類在製造戰爭、引發變革、造成恐慌等方面總是擁有非凡的能力。每天都充滿著大量將人們分化的事情——個人、群體和整個社會之間的差異,總是在限制人們互動的方式,狹隘的部落主義無處不在。
我們也都接受過他人的善意,體會過集體攜手的力量,享受著社會提供的資源。危急時刻,也會有捨己救人的事情發生。救人的人更知道生命的短促和脆弱,但那一刻,人性光輝閃耀。
為什麼我們無條件互相幫助又互相攻訐?
今天湛廬君向你鄭重推薦——湛廬重磅新書《藍圖》。
比爾·蓋茨在讀到這本書時,讚嘆道:《藍圖》對我們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提醒!人們說的「我們都在一起」,不僅僅是「陳詞濫調」,更是進化的結果。
作者克裡斯塔基斯雄辯地向我們證明,人類的基因裡寫著善待彼此、攜手合作的特質,社會生活的藍圖就是人類進化的產物,並史無前例地給出了「好社會的八大特性」。
包括蓋茨在內,來自各個領域的39位領袖人物,他們站出來為《藍圖》代言。也就是這本書,擊碎了學科間的冰冷界限,讓經濟學家、法學家願意用它發出忠告:嘿,可愛的人類,打起精神!
人類社會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樣子的?哪些是偶然的?哪些是不可改變的?如何創造一個好社會……
我們不確定《藍圖》就是最終答案,但對於迷茫的個體以及整個世界,這是最值得尊重的答案。
01 這是一本什麼書
逆流而上的大部頭:
《藍圖》整本書535000字,510頁。但別因為書名只有兩個字,就小看它;也別因為它太厚需要捧讀,而錯過它。這就是科學的手段。克裡斯塔基斯就是這樣一點一點,搜集各方面的證據,無比小心地論證,給你過硬的答案。
人種、膚色、種族,甚至所謂的文化決定人性,面對《藍圖》,它們和它們的堅持者,都應該低下羞愧的臉——社會進程的決定性因素,都早已寫在了我們的基因裡。《藍圖》將帶領我們走向一條不一樣的道路,這也是一條極其重要的道路。
包羅萬象的啟示錄
融合哲學、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遺傳學、進化生物學、經濟學、流行病學等多個學科領域,從愛情與婚姻,到友誼與合作,再到社會網絡與文化,克裡斯塔基斯通過《藍圖》雄辯地向我們證明,為什麼我們會以社會的形式生活,為什麼成功的社會要具備這八大特徵:
■擁有和識別個人身份的能力;
■愛伴侶和子孫後代;
■友誼;
■社會網絡;
■合作;
■對自己所屬群體的偏好(內群體偏好);
■溫和的等級制(相對平等主義);
■社會學習和教育。
民主社會與專制社會不一樣,未來的社會肯定也會跟現代社會不一樣,但是這八大社會特性,是從大象到猩猩,再到人類的今天,一直沒有變過的。
只要它們共同發揮作用,就能創造出一個可以順利運轉的、可持續的社會,一個美好的社會。
02 這本書出自誰手
尼古拉斯·克裡斯塔基斯
Nicholas A. Christakis
■耶魯大學社會與自然科學斯特林教席。醫學博士、哲學博士,同時在社會學系、醫學系、生態學系、進化生物學系、生物工程系等任教。還曾先後在芝加哥大學、哈佛大學擔任社會學系和醫學系教授。
■耶魯大學人性實驗室掌門人。人性實驗室旨在理解友誼的進化、遺傳和生理基礎,繪製世界各地的社會網絡圖,探索社會交往對人類的影響。
■社會學家,社會網絡研究領域權威專家。因研究社會網絡如何形成與運轉而享譽世界。2009年被《時代周刊》評選為「全球100位最有影響力的人」之一。
從一名醫生成為一名傑出的社會學家,這種經歷是罕見的。像克裡斯塔基斯這樣,能夠寫出一本讓人大開眼界,以全新方式去了解世界的書的人更加罕見。
作為醫生和社會科學家的克裡斯塔基斯告訴我們,不要喪氣。在《藍圖》一書中,他有力地證明了,能夠讓人們團結在一起的東西,遠比會導致人類分裂的東西更多。
03 這些大咖都在讀
39位中外多學科學者齊聲讚嘆!對於一本書來說,是前所未有的薦讀陣容!但這一份長長的名單,並不只是名單而已!
讓我們大膽的猜測一下吧,在讀到這本書的時候,他們與我們不再涇渭分明。《藍圖》拂去了文化和個人身份多樣性的紗帳,一個多麼鮮明的事實出現在眼前:我們都是一體的。
在國內: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彭凱平
北京大學哲學教授劉華傑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劉擎
上海大學副校長汪小帆
科普作家萬維鋼
外交學院教授施展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周濂
上海交通大學經濟學教授何帆
浙江大學教授王立銘
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教授任建標
……聯袂推薦
在國外:
比爾·蓋茨
史蒂芬·平克
法學家卡斯·桑斯坦
心理學家丹尼爾·吉爾伯特
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
進化生物學家丹尼爾·利伯曼
谷歌前CEO埃裡克·施密特
古生物學家尼爾·舒賓
經濟學家恩斯特·費爾
複雜網絡科學家巴拉巴西
組織心理學家亞當·格蘭特
心理學家保羅·布盧姆
歷史學家尼爾·弗格森
哈佛大學教授加裡·金
地球生物學家霍普·潔倫
……等集體力薦。
緊要關頭,誰不願意證明自己更有用呢?
但在談論到決定你我命運的社會進程時,有錢人比爾蓋茨放棄了討論慈善、心理學家沒有提及創傷療法、經濟學家忘掉了金融政策、法學家停止了閱讀章程……他們站出來為《藍圖》代言。
《藍圖》對我們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提醒!人們說的「我們都在一起」,不僅僅是「陳詞濫調」,更是進化的結果。——比爾·蓋茨
《藍圖》有力地闡明了,根植於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是如何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光明而又富有同情心的文明的。——史蒂芬·平克
如果你認為你已經理解了人性,那就請你再想一想,這本《藍圖》一定會讓你大開眼界,精彩之處還會讓你屏住呼吸。——卡斯·桑斯坦
一本難得的深刻而樂觀的作品,在敘事和理論兩方面都是如此。它揭示出人類天性中被忽視已久的光明面:愛、友誼、合作以及學習,這些自然進化賦予人類的能力,天生傾向於創建良好的社會——劉擎
在分裂的時代談論合作,在昏暗的人性中尋找熹微之光,在絕望盛行的時代繼續懷抱希望,在壞世界裡憧憬好社會——《藍圖》無疑是一本逆流而上的大師級著作。——周濂
《藍圖》讓我們重新思考美好生活的社會基礎:要有自我,也要有愛;要有朋友,也要有關係;要有領導者,也要有團隊精神;要愛自己的同胞。在這個時常會讓人感到困惑和迷茫的時代,這本書就是你的指南針。——何帆
04 為什麼要現在買
寫在最後:
什麼人更需要讀《藍圖》?請原諒,我們不能給你一個確切的答案。
這本書的確是寫給每一個人的,特別是對於「魔幻」的2020來說,它恰逢其時又嚴肅和審慎。每當看到人間的苦難、面對壓迫和不公平、思考社會問題的時候,我們總會想到,能不能建立一個更好的社會。
我會勸一些年輕的朋友讀《藍圖》。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非得是今天這個樣子嗎? 為什麼一定要有等級制呢?為什麼財產是私有的?為什麼世界要分成各個國家,各自為政呢……在你對整個社會飽含熱情的年紀,這本書給你更為正確的答案。
我還會勸一些成熟的朋友讀《藍圖》。社會也是小集體的總和,克裡斯塔基斯給出的八大套件,你完全可以拿出來組建一個好團隊、領導一個好公司。不同於其他管理知識,這不是策劃,沒有計算,也非反覆權衡,而是刻在我們基因或者說骨子裡的法則。
但也一定有一些朋友,他們不需要誰安利就會翻開《藍圖》。他們堅信一切終究是向著更美好的方向前進,他們肯定生而為人的價值。只要翻開這本,所謂的蠱惑者、歪曲者,尤其是理性的反社會者,已經開始向你低下頭顱。
康德說過,有兩種東西真正能令心靈產生敬畏:頭頂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則。
克裡斯塔基斯在《藍圖》中寫道:「敬畏感是一種進化造就的情感,它的作用就在於引發認知上的轉變,降低自我中心意識,讓人們感覺到自己與他人有更緊密的連接。」這句話讀來令人腦洞大開,似乎可以摸索到星空和道德法則之間的隱秘關聯。
愛、友誼、內群體偏好、合作和學習等等,這些可以創造出美好社會藍圖的特性,原來早已深深嵌入在我們人類天性中。
生命很空虛,但畢竟有藍圖;世界很冷酷,我們永遠都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