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二八法則,20%的人擁有世界上80%的財富,而那剩下 的80%的人,只能獲得可憐的20%的財富。
這裡有一個問題,為什麼?那20%的人就能擁有80%的財富呢?是他們天生就比別人聰明,還是因為他們更加善於抓住機遇?
古往今來,人們都在追求獲得財富的秘密,其實,獲得財富就像是做應用題一樣,你苦思不得其解,但是一指點,可能你就會掌握了要領,覺得這題也太簡單了吧!
發財致富也是一樣,比如拼某某的那個黃崢,要是沒有段永平帶著他參加了巴菲特的昂貴午餐,沒有和高人交流,他也很難會茅塞頓開,後來像開掛了一樣的創立拼某某,一度成為中國的首富。
還有手機界的OV,也是段永平帶出來的徒弟,這裡段永平就是高人中的高人。
這種高人指點,往往讓你有更高的視野,讓你一下子就推開了財富的大門,感嘆原來發財也是如此簡單!
這種機遇是可遇不可求的,我再舉一個例子,寫出美國財富聖經的查爾斯·哈尼爾。
他也是一個如同段永平的一樣的絕代高手,甚至段位還在段永平之上!只不過這個人是自學成才,獲得了發財致富的終極秘密,比爾蓋茨和巴菲特等人都受到了哈尼爾的深刻影響。
哈尼爾是美國財富的祖師爺級的人物。
他出生於1866年,也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那時世界經濟飛速發展,財富迅速增長,很多人都藉助這個風口,真正的飛了起來。
哈尼爾最初步入社會,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也是給別人打工的,還是出苦力的勤雜工,一幹就是15年,但他是一個不安於現狀的人,他對現實一成不變的生活感到不滿,所以他辭職後準備自己白手起家。
他在旅遊墨西哥的一個城市,叫特萬特佩克的地方,發現當地人對於糖和咖啡的需求很大,於是他成立專門經營甘蔗和咖啡樹的公司,說服很多人來投資,賺得人生第1桶金。
以後,他又把目光 投向其它地方,比如礦業和種植園業,得益於他越來越熟悉財富密碼,他的產業也越做越大,最後成為當時的商業帝國。
哈尼爾是個慷慨的人,他因為出身貧寒,所以最後成為美國最有名的富翁之一,但還有一顆公益的人,他希望把自己的心得教給更多的人,讓他們也發財致富。
所以,後來,哈尼爾把自己對於財富的認識,結合自己的心理學成就,把如何開發自己的潛能,如何掌握髮財致富的關鍵信息,都毫無保留地寫了出來,這就是後來號稱財富聖經的《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課》,銷量很快就超過了20萬冊,很多人都按照哈奈爾提供的致富方法,也挖到了人生的第1桶金,越來越多的貧民也加入了富翁的行列。
這引起了美國富豪階層的注意,並且意識到這本書的流傳,最終會影響他們對於社會財富的掌握,這些富人不想讓窮人看到這本書,這本書應該只讓富人看,所以,在這些富人的動作之下,這本財富聖經「神奇」的消失了。
第二次出現是在1933年,當年正是影響世界的經濟危機大爆發,當時美國總統羅斯福在著名的「圍爐談話」,也就是提振美國人信心的講話裡,大量的引用了《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課》的內容,號召美國人向哈奈爾學習,創造財富和發財致富。
但是總統也敵不過當時的富人集團,最終這本書被「查禁」了。
但是,畢竟這本書的作用太過神奇,雖然被查禁了,但是人們卻在私下裡瘋狂地尋找著手抄本,殘缺的手抄本也搶不到,有人出3000美元也搶不到,而3000美元相當於當時人兩三年的全部收入。
就算是殘缺的手抄本,也讓很多人發財致富,改變了命運,這種神奇的作用,讓我想起了武俠小說的「武俠秘笈」,尋常人根本看不到,最算是看到了也是殘缺本。
後來的事可能大家都知道了, 比爾蓋茨在哈佛大學讀書期間,機緣巧合下得到了手抄本,看完之後立刻就輟學下海,創立了微軟,後來也如同哈奈爾一樣創立起一個巨大的商業商國。而且,這本書被比爾蓋茨偷偷珍藏了30年。
而巴菲特、拿破崙希爾等商界大佬也無一不受到這本書的影響。
蓋茨受到哈尼爾的影響,如同哈尼爾把自己獲得財富的秘密公布出來一樣,蓋茨表示去世後捐出全部財產,30年後,在蓋茨一番動作之下,這部財富聖經,終於歷盡千辛萬苦,衝破重重阻力之下,在2003年重新出版了,以前只有富人階層才能閱讀的人,重見天日。
讀到這裡,大家可能會越來越感興趣,但也感覺不可思議,一本書怎麼可能就有這麼大的能量?
其實,大道至簡,這本書就如同我們的文化瑰寶《易經》一樣,都是揭示了問題的本質,比如易經的核心就是「易」字,講宇宙的法則就是在永恆的變化之中,《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課》也是一樣,它是揭示了財富的本質。
就如同大俠找到秘笈,也要進行修煉一樣,這本書也是一樣,讀這本書時不能囫圇吞棗,而要慢慢讀,建議每周閱讀一到兩課,再做對應的實踐練習,循序漸進,這才可以真正的消化。
而這種消化過程,也是我們成長,改變自我的過程,這本書比爾蓋茨偷偷珍藏了30年,是財富和人生的終極密碼,就讓我們和過去揮揮手告別,好好研讀這本書,在獲得財富的路上邁出堅定的一步!
不戀過往,不懼未來,是時候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