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紅磨坊》為例,解讀西方「舞女」文化——越濃豔越悲傷

2021-01-08 奔二老青年1

「沒有法律,沒有限制,只有一條規則:永遠也別墜入愛河。」

十幾年過去了,就算用現在的眼光回看2001年的《紅磨坊》,還是那麼好看。

這部電影成為歌舞電影中的一個代表作品,在各種歡快的歌舞下,講述的卻是一個悲傷的愛情故事。作為好萊塢歌舞片的代表,《紅磨坊》取材於法國巴黎著名的夜總會場所,因其華麗的歌舞表演聞名,這種夜夜笙歌,燈紅酒綠的場面恰恰是巴黎紙醉金迷生活的真實寫照。

《紅磨坊》

在紅磨坊中有兩類人:西裝革履的貴族和流光溢彩的舞女。

但是在這群舞女中,只有一人無論是出場方式還是服裝造型都與其他人格格不入,她就是女主薩婷。她也是紅磨坊的臺柱子,令眾多貴族為之傾心,因為她在眾多濃妝豔抹的舞女中,顯得格外清新,服裝也很簡約,這樣的形象也為後面劇情中薩婷愛上窮小子,放棄富有公爵做出了鋪墊。

以歌舞劇的形式描繪出一段郎才女貌的悽美愛情故事,狗血又真實。

青年詩人長相帥氣,青春活力,薩婷也正是被他的外表所吸引,兩人借著排練新劇的機會偷偷約會……但兩人的戀情並不順利,薩婷太被動,一面要擔心整個劇團的安危一面要安撫小男友的嫉妒心。就算是在美好的故事也有一個悲傷的結局,電影最後,身患絕症的薩婷在愛人的懷裡死去,好在她歌舞昇平的一生中,有轟轟烈烈的愛過一次……

可能連導演自己都不相信,沒有鑽石,甚至沒有麵包,舞女和窮小子所謂的真愛能夠持久一生嗎?

於是他對舞女說:你去死吧…

享樂之城的誕生

19世紀末的巴黎,人稱享樂之城,

城中以卡巴萊酒店和舞場最為出名,在個人崇拜開始大行其道的時代,夜店的經理們越來越看好推廣明星表演的好處,而提到法國巴黎的「紅磨坊」就會想到那裡的歌舞,在那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紅極一時的歌舞女郎。

為了重現百年前的華麗、璀璨的巴黎夜生活氛圍,導演將電影中舞臺背景設計的無比奢華氣派,並加入了古典、爵士、朋克等音樂類型進行混合編排,同時加上舞女們的熱舞,展現在人們眼前的就是一個舊日巴黎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浮華世界。

歌舞片中的重要「歌曲」

號稱「晚宴劇場」的紅磨坊,歌舞表演以法國熱烈奔放的「康康舞」為主,表現出女性熱情奔放、柔媚的體態,如果說舞蹈能夠吸引人們的目光,那麼歌聲才是令觀眾產生感官愉悅的一部分。片中女主不僅是被男主的外表所吸引,也被他的歌聲所吸引。

這部令人眼花繚亂的歌舞大片,將故事背景設定在1899年,但是電影中所有角色唱的歌曲全部都是現代流行歌,而且都是經過改編的,比如美國經典歌舞片《音樂之聲》的主題曲就被用到了男主第一次表現唱歌天賦的情節中,而Beatles最著名的情歌《all you need is love》則是被用到主角求愛的劇情中,這段情節是最經典的,最終這首歌也成為兩人之間的定情曲…同樣的還有很多。

將觀眾耳熟能詳的音樂帶到電影中,不會讓觀眾產生距離感,也不會讓觀眾覺得影片太遙遠,很多歌曲都能表現出導演在主題和詮釋觀點上的前衛風格,這些歌,不僅充分表達了劇中人的心情和感情,有些還被顛覆了歌曲的原意,產生了另一層戲劇效果。

《紅磨坊》對現代歌舞片的發展有著劃時代的重要意義,說它是裡程碑也好,教材也好,不能否認的是它就是一部不得不看的經典藝術片!

東西方文化之間的異同

說起來,這樣的故事在任何國家都有類似的,而類似「紅磨坊」的場所在任何地方都有。這裡用「秦淮」和「紅磨坊」做對比,一個在東方,一個在西方,屬於不同的民族,卻因獨特的美而聞名於世。

歷史上的秦淮

「芳草地,秦淮舊夢誰紀」、「六朝金粉之遺,只剩秦淮一灣水。」

一灣秦淮與明季名妓成為舊日金陵最重要的遺產,而秦淮也成為舊時文人墨客筆下最深的情結。

紅磨坊之前都介紹過,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下半葉。那個時候也是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流連忘返,不過當時的英國人也不喜歡 「康康舞」,認為它很放蕩,很下流,禁止在英國演出。

1889年10月6日,紅磨坊歌舞廳在康康舞的樂聲中正式誕生

同樣,20世紀20年代末,作為民國首都,南京也進行了一場廢除娼妓的活動。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場景在中西方同時上演。

不過如今那個與秦淮人家相對的「紅磨坊」,也從原本的「情色場所」變成藝術的殿堂,是巴黎的一個重要旅遊景點。觀眾們都是懷著想要了解真實巴黎的感情去觀看演出,而演員們也不會為了取悅客戶強顏歡笑,如今紅磨坊是不少女孩子的夢想,這就是歷史和文化的重要性。

中國受到儒家思想的薰陶,總是將戲子、戲子的掛在嘴邊,不曉得藝術也是文化,她們才華橫溢,即便是有在多人喜歡,還是會有人輕賤她們,這種觀點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不過現在我們已經開始從內心慢慢開放。通過對比,我們能發現中西方對同一事物的看法千差萬別,但都符合各自的國情,相信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會用舊思想看待這些,不管怎麼樣還是要尊重各行各業的人,因為這個世界人人平等,男女平等。

歌舞片在中國的邊緣性

跟著《紅磨坊》去了解了巴黎的喧囂,穿越那些美不勝收的歌舞場面,我們置身在其中,感受悲傷和歡樂,這樣的歌舞片還有很多,世界電影藝術大多都有歌舞的傳統,比如印度的寶萊塢、美國的百老匯等,都是以電影中的歌舞元素而聞名世界的。

而歌舞片作為一個重要的電影類型在中國一直處於邊緣,中國歌舞片數量不僅少,還沒有清晰的類型特徵,但是歌舞片在中國的市場上卻很吃香,比如2016年出品的《愛樂之城》就很受中國觀眾喜愛,也收穫了巨大的票房。

其實中國歌舞片要培養自己的觀眾群體,首先應該培養出一定數量的音樂劇觀眾,這樣才能從中發掘潛在的票房價值,在國內熱播的《聲入人心》等綜藝就是很好的平臺,也是讓老百姓去了解音樂劇的一種方式,打造屬於中國的音樂劇人才也是必然的。

但是中國歌舞片不能一味的模仿西方歌舞元素,要學會吸收中國傳統和民族歌舞中的精華,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歌舞片,只有這樣才能持續的發展,營造一個自己的清晰定位。

2017年上映的《芳華》成為該年度最受關注的影片之一,並取得14.2億元的票房收入,也表明在電影敘事中融入歌舞元素不失為一種創新路徑。雖然《芳華》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歌舞片類型意識,但是七個歌舞片段也足以成為亮點,這種「後臺歌舞片」也是一種新方向。

隨後的《幻樂之城》也開啟了音樂劇+電影的綜藝新模式,反響也不錯,能看出來中國觀眾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很高,總之不論是從電影屆的小環境還是從流行文化這個大環境來看,中國歌舞片都處在一個發展機遇期,後續要如何發展,就看各位電影人了。

結語

《紅磨坊》被稱為歌舞片的復興之作。

這話沒毛病,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在央視六看的,電視上英俊的少年用歌聲,向莎婷訴說著「自由」、「美」、「真理」,並給她帶來了她從未感受過的「愛」。

有段時間每個星期都在看這部電影,就像一個絢爛無比充滿大悲大喜的夢。

歌舞片真的會讓人看到不同以往的一面,沒有接觸的可以看看。

文原創,圖網絡

相關焦點

  • 百年紅磨坊:法國人的性感和曖昧都匯集於此
    紅磨坊最早是由一個西班牙人在1889年創辦,以豪華的美女舞團跳康康舞吸引觀眾。康康舞是19世紀中期風靡法國的一種舞蹈,以高踢腿為典型動作,當十幾名美女舞蹈演員一起做這個動作時特別壯觀。1900年,為了吸引觀眾,紅磨坊老闆在紅磨坊的花園裡製作了一頭巨大的木製大象。大象腹部有一個小房間,是貴賓客人單獨欣賞舞蹈的地方。
  • 康康舞起源地——巴黎紅磨坊(Moulin Rouge)
    1904年,紅磨坊的主人保爾·菲利斯花重金請來設計師將紅磨坊擴大為能容納2000餘人的大型歌舞秀場所,憑藉美女、歌舞、雜耍、仿技等節目招攬觀眾。現在紅磨坊舞女的挑選更為嚴格,無論身材相貌,風度氣質都是百裡挑一。紅磨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下半葉。那時候,來自世界各地的流浪藝術家,在蒙馬特高地作畫賣藝,使那一帶充滿藝術氣氛,成為巴黎最別致、最多姿多彩的城區之一。
  • 她們是頂級魅惑舞女,國王為之傾倒,卻都悽涼慘死…
    應運而生的,便是1889年建成的紅磨坊。(圖源:pinterest)紅磨坊的所在地,是巴黎城北的蒙馬特高地。從19世紀開始,這裡便是世界各地藝術家聚集的場所。小咖啡館和酒吧,站街女和舞女,浪漫和情慾,在巴黎瀰漫放縱開來。戰敗就敗了,高盧人可沒耐心繼續悲傷,享樂主義才是正道。
  • 和巴黎紅磨坊並列世界三大名秀的宋城千古情,難怪老外都要跑來看
    我也是第一次聽說宋城有這麼高的讚揚,回去度娘出來以下一段話—— 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每年有600萬遊客爭相觀看,是目前世界上年演出場次最多和觀眾接待量最大的劇場演出,被海外媒體譽為與拉斯維加斯「O」秀、法國「紅磨坊」比肩的「世界三大名秀」之一。 乖乖了不得了,本來以為就一製作精良的大型商業歌舞片,原來在海外有這麼高的讚譽,真應該為它點個讚。這裡我們先了解下紅磨坊的由來。
  • 紅影評| 《紅磨坊》「人生多美好,因你在世上」
    》為大家解讀第三話「真可愛」。頗有才華的克裡斯蒂安很快得到了藝術家們的賞識,被推舉給紅磨坊的老闆哈羅德,希望能撰寫一出歌舞劇本。克裡斯蒂安陰差陽錯地撞見了紅磨坊的當家花旦薩婷,並被誤認為是默諾公爵。薩婷為克裡斯蒂安的情詩所打動,與克裡斯蒂安產生了情愫。殊不知,巴黎權貴默諾公爵早已拜倒在薩婷的石榴裙下,他為哈羅德所設計,爽快地獻出大把鈔票投資紅磨坊,並意欲佔有薩婷。
  • 《紅磨坊》與《如果·愛》,戲裡戲外的悲豔浮華
    人物的塑造與場景密不可分,《紅磨坊》的女主角沙婷是紅磨坊中最美貌的交際花為了自身的利益,她們共同選擇了屈服於片中的權威人物:《紅磨坊》中,沙婷與伯爵虛與委蛇,而孫納則委身於著名導演聶文。以影片開頭處紅磨坊的開場歌舞為例,鏡頭高頻率切換與機位的不斷變化,加之由舞女們的裙擺組成的高飽和度色塊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了狂歡的氣氛
  • 引領歌舞片潮流的《紅磨坊》,愛情悲劇的背後是對理想的思考
    文:宿夜花2001年的歌舞片《紅磨坊》是引領新世紀歌舞片潮流的重要影片,儘管最終它在第74屆奧斯卡最佳電影的競爭上落敗於《美麗心靈》僅獲得了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但從更長遠的角度看,《紅磨坊》商業上的成功仍舊開啟了新千年歌舞片復興的局面。
  • 星光演藝【紅磨坊】——巴黎夜幕下的風情萬種
    >PARIS 紅磨坊有這樣一種說法:「沒到過巴黎不算去過法國,沒去過紅磨坊不算到過巴黎。」PARIS 紅磨坊如果說麗都具有美國百老匯風格那麼屋頂上裝著長長的、閃爍著紅光的大葉輪的紅磨坊則是較為地道的法國式歌舞廳還有兩部電影以紅磨坊為主題
  • 紅磨坊 凡塵世事,不如一夢
    「我覺得能來紅磨坊的顧客,首先應該是比較有文化的群體,也了解法國文化。」讓-雅克說,「當第一批中國遊客到來的時候,我想他們已經知道紅磨坊是什麼了,一個多元化的有顏色、有音樂、有專業藝術家的場所。她帶我們走進今天紅磨坊女孩的化妝間。她們自己化妝,必須濃豔,否則舞臺上的強光和大大的羽毛會淹沒她們。她們還往身上塗很重的粉底,特別是上身赤裸的舞者。這個被稱為「烙餅」的粉撲由紅磨坊提供。女孩們把需要遮蓋的地方塗上水,然後撲上粉,就像第二層皮膚一樣。這個東西可不怎麼舒服,但在舞臺上,需要它。「現在真安靜。但是想像一下,今晚,會有40個女孩擠在這裡……」凡尼說。
  • 紅磨坊:Moulin-Rouge
    紅磨坊:Moulin-Rouge紅磨坊它有著自己的歷史和藝術造詣,不論你來自哪裡,紅磨坊就是一個薈萃異國風情,
  • 老歌越聽越有味,舊照越看越悲傷
    老歌越聽越有味,舊照越看越悲傷。1:你看到的灑脫,都是我心碎之後的無可奈何,時間沒有讓我忘了你,而是讓我習慣了想你,不能遺忘的人終究難忘。2:有沒有那麼一瞬間,你心疼過我的執著。
  • 紅磨坊的高踢腿舞再也看不到內褲了,那還有什麼看頭?
    對比打了多少勝戰、炸了多少碉堡,每一位德國軍官更以去過紅磨坊為榮。康康舞的放縱,簡直就是為紅磨坊而設,兩者相互成就了彼此。許多藝術家,比如傑出的紅磨坊畫家 Henri Toulouse-Lautrec,沉迷於康康舞,在與舞女的夜夜笙歌中毀掉了自己的生命。
  • 尼科爾 麥戈雷格共舞紅磨坊
    尼科爾 麥戈雷格共舞紅磨坊2001年2月20日12:17:21 網易社區   《紅磨坊》被譽為尼科爾·基德曼從影以來最佳的演出作品,描寫十九世紀法國歌舞界的繁華盛事,女主角尼科爾·基德曼與男主角伊萬·麥戈雷格的造型均與以往截然不同,古典華美又新潮。
  • 而且年齡越大「寒冷感」越明顯
    這種眼神不會有明顯的女人味氣質,不溫柔、不嫵媚(例範冰冰),也不可愛、少女感(例趙麗穎)。而是一種成熟的睿智感。而隨著經驗的增長,她越來越清楚自己應該如何突出「端莊大氣的清冷感」,這才是年齡越大「寒冷感」越明顯的原因,而不是再像年輕時,使用一些不適合自己的妝容和服飾。
  • 與紅磨坊舞女合影的美國女星加奈兒·夢奈,氣場十足
    3月5日,正在巴黎參加巴黎時裝周的美國著名歌星加奈兒·夢奈來到紅磨坊觀看表演。這是表演結束後,夢奈和演員們合影。(圖片來自東方IC)以紅磨坊為主題創作的繪畫、電影等藝術作品數不勝數。特別是印象派大師奧古斯特·雷諾瓦的油畫名作《紅磨坊》,以及法國大導演讓·雷諾瓦的電影《法國康康舞》,使紅磨坊歌舞廳蜚聲世界。
  • 紅磨坊——巴黎夜幕下的風情萬種
    有這樣一種說法:「沒到過巴黎不算去過法國,沒去過紅磨坊不算到過巴黎。」夜總會創建於1889年,以康康舞表演聞名於世。紅磨坊的演出總是呈現給觀眾豪華的場面:綴著羽毛的頭飾,貼滿閃光亮片的服裝,喧鬧的、會讓人不由自主隨著節奏搖擺的音樂,還有嚴格挑選和訓練的魅力女郎。其實紅磨坊不僅有康康舞,很多著名的法國藝術家曾在紅磨坊演出,還有埃爾頓·約翰這樣的國際巨星。
  • 法國特刊 紅磨坊 凡塵世事,不如一夢
    有打扮精幹的漂亮女侍者,端著專業的相機配著大大的閃光燈,在場地裡穿行,提供有償的拍照服務。有坐在同一桌的觀眾互不相識,他們總要先做自我介紹,來自哪裡,為什麼要到巴黎,然後就熟絡地說笑起來。在你居住或者路過的城市,一定有名叫「紅磨坊」的舞廳、KTV、酒吧甚至洗頭房。跟巴黎相比,世界各地的小城市這種朝聖般的命名,與其說是一種誤解,不如說是一種建立在想像基礎上的憧憬。
  • 評展|《夜遊者》的孤獨與「紅磨坊」的浮華之外
    他們還在路上,為之後美國現代藝術的崛起積聚力量。在觀展前,可以稍稍對這一時期的美國歷史與歐洲藝術史進行了解,有助於理解展覽的脈絡。此外,在參觀展覽與使用相關導覽之外,非常推薦上海博物館舉辦的與展覽相關的系列講座。我有幸聽了沈語冰教授所講的「美國藝術是如何走向現代主義的?以波洛克為例」,著實受益匪淺,也為理解展覽與作品打開了一扇門。
  • 跟鞋高踢腿 + 短裙露屁股:如今不露底褲的紅磨坊「康康舞」,還有啥誘惑?
    藝術家的luo體模特,紅燈區的暴露舞女,洗衣服為生的貧窮工人,醉生夢死的暴力酒鬼,加上妓女嫖客、乞丐盜賊……你都能想像出來當時有多亂。就這樣,19世紀末的巴黎戴著藝術的帽子,拖著混亂的身子,驕傲前行。當時有這麼一句話:蒙馬特的紅燈區,1600米長的街道要養活1500個妓女,如果她們都出街,每隔一米就是一個。
  • 巴黎紅磨坊連演127年且經久不衰,只因做了這9點
    1904年,新主人保爾·菲利斯花重金請來設計師將紅磨坊擴大為能容納兩千餘人的大型歌舞場所,以歌舞、雜耍、仿技節目招攬觀眾。1951年,雅克·克雷裡掌管紅磨坊,邀請法國娛樂大腕、名伶、歌星和西方大牌娛樂巨星助陣,使紅磨坊名聲大噪,後來的電影《紅磨坊》、《法國康康舞》更使紅磨坊獲得世界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