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女藝人最在乎的東西,容顏和形象,應該是多數人的第一選擇。
尤其是中年女藝人,出個活動拍個戲,粉底恨不得打兩層,磨皮濾鏡八級以上,就怕被觀眾議論年老色衰。
但有個「狠人」除外——馬伊琍。
她不僅不擔心觀眾評論自己的姿色,還經常在社交平臺曬死亡角度素顏照,壓根不帶怕的。
八月二十一號凌晨12點多,馬伊琍曬了一張活動完畢後的無美顏近距離前置自拍:
利落的齊耳短髮,最低飽和度的口紅,粉底已經斑駁的近乎沒有,四捨五入可以說是素顏狀態了。
這不是馬伊琍第一次對自己「下狠手」,在她43歲生日之際,也曾曬過一張堪比「毀容」的素顏照:
2019年2月為了慶祝搭檔老路殺青,大方分享自己和他略顯滄桑的合照:
臉上被孩子們塗抹成「妖魔鬼怪」,也毫無負擔的發出來:
2015年為了提倡母乳餵奶,曬素顏母乳照:
什麼斑點、粉刺、痘印、暗沉,一覽無餘,觀眾們都能直觀感受到。
有路人勸她:「姐,注意形象啊。」
但她完全不以為然,還親自發文解釋自己發素顏照這事:
與其說馬伊琍對自己的皮膚狀態或者長相足夠自信,倒不如說是對年齡的從容,對身體自然變化的坦然。
更重要的,是她通過熒幕上自己演繹的經典角色,從而獲得了真實面對觀眾的底氣。
她知道,觀眾之所以喜歡她、關注她,不是因為美顏後的逆齡容貌,而是她富有魅力的深刻靈魂。
她是對的。
觀眾之所以對她如此「寬容」,確實是被她過硬的專業實力和通透的生活態度所「收買」。
02
1996年,20歲的馬伊琍出演了人生第一部電視劇《真空愛情記錄》,隨後正式出道。
為了盡全力演好每個角色,馬伊琍從不怕吃苦,更不在乎形象受損。
1999年,馬伊琍參演電視劇《為誰心動》,為了角色需要,她二話不說就剃了光頭。
2000年,電視劇《黑洞》裡缺一個「三陪」的角色,其他女藝人怕被罵,都不敢接,也不屑於接。
但馬伊琍接了,並且演技爆棚,演活了這個「壞」角色。
2007,馬伊琍接了《江北好人》,扮演一個潑辣農村婦女的人物。
為了深入角色,馬伊琍去農村最底層體驗生活。她像個潑婦一樣罵人,在地上來回打滾,扯著嗓子說話,外人來看就是典型的粗鄙婦女,「醜」的沒眼看。
後來馬伊琍憑藉這部影片,戰勝了李冰冰、範冰冰兩位當時大熱候選人,成為了第九屆長春電影節影后。
2015年,馬伊琍參演《北上廣不相信眼淚》,當時她還在哺乳期,「背奶」的痛苦當過母親的人深有體會,連章子怡都曾發文說痛不欲生。
但馬伊琍扛下來了,在身體的巨大疼痛下,她堅持不缺勤不替戲,對不滿意的戲份不將就,力求最好的表演效果。
2018年,為了演好電影《找到你》中保姆一角,馬伊琍提議將頭髮接成長發,花了整整九個小時。
在拍攝過程中,為了演出保姆的窮苦和邋遢,她堅持了七天不洗頭。
馬伊琍在劇中有場戲,需要被人打七八個耳光,整個臉肉眼可見地打腫了。
在片場,馬伊琍還要求對手下狠心,使盡全力打,不要怕她疼,只要戲好。
後來在電影發布會現場,記者問馬伊琍介不介意「扮醜」。
馬伊琍很驚訝,她說:
「整部戲我沒有做任何醜化的造型,從服裝到頭髮,臉上的斑和紅血絲,以及哭了太多次導致鼻子和眼角周圍總是發紅充血。」
近兩年,馬伊琍一直擔任著上海戲劇學院的藝考評委,很多參加考試的學生都覺得她很嚴格。
馬伊琍任命為審查員的第一天,就增加了一條硬性規則——不收整過容的孩子。
她並不是對整容有歧視, 而是為了保證考試的公平,想給年輕孩子們做個好榜樣,也是為了讓演藝圈的環境更純粹。
如果演員不能坦然面對自己最真實的樣子,就不可能自信從容的去詮釋每一個角色。
這是她的職業底線。
對待劇本,她也非常挑剔,如果沒有看見好本子,她寧願空窗一兩年,連客串的角色都不會出演。
曾經有好朋友上門來求情,她都狠心拒之門外了。
她坦誠表示:
「如果我這個演員一天到晚給人客串,我就立不住了。 我自己認為,我的表演是珍貴的,不可以隨隨便便把我珍貴的創作到處濫用。」
03
因為對自我的嚴格要求,馬伊琍事業一帆風順,直上青雲。
可外人關注最多的,還是她的情感。
但感情這事,不是有心就能成,它真不由人。
2006,年齡相差九歲的馬伊琍和文章宣布在一起。
兩人迅速成為輿論中心,很多人都不看好這段姐弟戀,都說文章是攀附利用馬伊琍在娛樂圈的名聲。
可馬伊琍愛的真誠,她不在乎外界的評價,遵循自己的心回應大眾:
「我就是被他的才華吸引的,我覺得演戲的才華跟一個演員的年齡沒有關係。」
2008年,兩人裸婚。
2013年, 「周一見」曝光了文章婚內出軌的事實,轟動了當時整個娛樂圈。
大家都在等馬伊琍表態,紛紛在網上勸她果斷離婚,讓文章淨身出戶,也都以為她會這麼做。
但她出乎意料,以一句「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的肺腑之言表明自己的態度後,體面退場。
2019年7月28日,兩人宣布離婚,相互祝好,體面告別。
經歷一系列變故後,馬伊琍回到單身。
很多吃瓜群眾嘲笑她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完全自找苦吃。
但他們不知道,馬伊琍在這段婚姻裡所收穫的,遠遠多於失去的。
第一次選擇原諒之後,馬伊琍就成功控制了自己的人生。
她毫不避諱的出演了《我的前半生》,並因此獲得了白玉蘭獎最佳女主角;
顛覆形象出演了《末擇之路》,邁向了文藝電影的第一步,在影視圈開始了多元化的探索。
她還有了兩個孩子。
她體會到了為人母的滋味,懂得了教育並非易事,盡力不缺席孩子的每一次變化,領悟到了自己生命新的意義。
主持人竇文濤形容她:「二十幾歲表現出一種剛勁兒,有了孩子之後變成了韌勁兒。」
她變得更加豁達通透,不再對人事抱有執念。
她開始放棄在情感裡堅持做個「強者」,不再是倔強傲氣、不肯低頭,一根筋走到底的馬司令,對待事情更加平和寬容了。
她開始展現柔軟的一面,懂得了放手和祝福,有了更強大的共情能力。
她親戚朋友們都說,學會「示弱」的馬伊琍,整個人更可愛了。
對於馬伊琍而言,走錯了路又如何?
她用自己的真實經歷告訴了我們,只要不讓錯誤羈絆前進的腳步,那就無需恐懼。
04
馬伊琍在四十三生日那天,寫下了一篇長文,其中有這樣一段:
「二十多歲,對手裡擁有的一切,只想控制以求永恆,因而為未來的諸多不確定而莫名煩惱,錯過些美好。
四十多歲,知道凡人和事,沒有永恆不變,一念陰陽。唯一把握得住的,便是眼前的時光。
熱情而好好地生活,一代生生不息。」
字裡行間,你能看出她的入世與出世、通透和清澈。
人生一場,歲月短暫。珍惜當下我們為之擁有的,淡然面對那些我們註定留不住的。
一切順其自然,順心而為。
不要為了取悅任何人而活,要勇敢去愛、去奮鬥、去犯錯。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成長。
所有的人,終有棲息之地,不是他人,唯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