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職場故事,交流職場經驗,歡迎關注「錢心燕」。
最近看到了一個視頻,徹底顛覆了我對那些演員們的認知,並且對他們敬業精神的敬佩提高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我們平常都覺得演員掙錢都特別容易,只需要露露臉說兩句臺詞就可以了,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倪吧拉呱》有一期節目,我們所熟悉的倪萍和陳倩兩個人玩真心話大冒險,倪萍被提問真心話:「這麼多年來,您做過最瘋狂的一件事是什麼?」
倪萍說為了拍一場戲足足三個月沒洗過臉、沒洗過澡,因為她在劇中所飾演的是一位進城務工的農民工妻子,帶著兩個孩子為了生存而打拼。倪萍知道自己的生活和農民工的真實生活差距很大,這並非是能靠演技來彌補的。
所以為了追求這個角色的真實、為了抓住角色的心理活動,倪萍老師就選擇了這麼一個「笨方法」,她就是為了找到這個角色身上的質感,從指甲裡的灰塵,到角色一直小跑的走路方式,再到身上所穿的衣服,真是又髒又土,受到了無情無盡的嘲笑…
倪萍的付出自然有所收穫:當關機後電影剛送到了大學生電影節,倪萍就獲得了最佳女演員的稱號,在當時還有很多優秀的演員共同追逐,結果全部都輸給了三個月不洗澡的倪萍,當時嘲笑她的人,臉都被打腫了。
在倪萍看來,觀眾們都是先看戲再看臉,而電影從來都不是哪一位明星的show time,而是劇情、場景、故事的融合,每一個演員都是這部電影中的一份子,他們作為電影中的人物塑造了整部電影,而同時電影也塑造了他們。
在後來的真心話中,談到倪萍最佩服的人,她說是陳寶國。
在《神鞭》這部劇中,陳寶國飾演的是一個一隻眼睛被打瞎了的獨眼龍,陳寶國肯定是雙眼完整,但他卻覺得如果這麼演,他很難保證一隻眼睛不動,會跟著一起眨眼,不真實。
而陳寶國為了表達獨眼龍的這份真實,他選擇讓劇組把一個玻璃扣子磨薄了直接戴在眼睛裡面,就這樣拍完了整部劇。眼睛那個部位有多麼脆弱想必大家都清楚,而陳寶國的這種做法對於他的眼睛的傷害無疑是巨大的。
許多年之後倪萍再次見到陳寶國的時候詢問他眼睛的事情,陳寶國如實回答:「其實早就基本看不見了。」也就是說為了一部戲,陳寶國的一隻眼睛基本失明了。
許多演員其實都是如此,他們為了一部戲往往要揣摩非常多的時間,做到真正地把自己帶入進那個角色之中,而後才開始拍攝。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給觀眾們呈現最好的人物,能讓那些只存在於字裡行間的人物,真正變得有血有肉,真正變得豐滿起來。
現如今的職場人,大多數都有著這樣的一個觀點和態度:你給我開多少工資我就給你辦多少的事,多一分我不做,少一分我也不會懶。當時仔細想一下,這種給多少錢辦多少事的態度,到底誰吃了虧?
小齊在一家汽車配件生產的公司上班,這家公司規模不怎麼大,小齊平時的工作也蠻清閒的,每天也就是聯繫聯繫客戶,整理一下招投標的相關文檔,再幫助師傅修改一下CAD圖紙。
小齊就一直覺得像CAD這種軟體所繪製出來的平面圖紙不夠直觀,他反而覺得那種solid works或者3dmax等軟體所做出來的三維模型反而能夠更清晰地表現模型,所以他就嘗試著自學3dmax在電腦中構建三維模型。
小齊做出來的三維模型得到了一致的好評,而那些老師傅們也會經常請小齊幫忙調模型,並且根據模型琢磨工作流程。後來小齊觀察到了車間裡面材料浪費的現象,於是就自己在網絡上搜尋。
最後他找到了一款免費軟體,這讓整個車間從依靠老師傅的經驗變成了可以由電腦計算直接給圖紙,一點材料都不浪費。這些工作都不是小齊應該做的,而老闆自然也都看在了眼裡,直接給他升職加薪。
其實那些以一種摸魚的心態去上班的職場人們,他們總是覺得自己偷了懶掙了錢,實際上他們才是真正的吃虧。我們的能力如何,是要自己去展示出來的,不可能有哪個老闆變成蛔蟲鑽到肚子裡一探究竟。
那麼我們如何展示自己的能力?很顯然,就是摒棄那種給多少錢幹多少事的態度,在自己的工作上,要永遠超出上司的預期,不僅做好自己的工作,也要做好不相干的工作,提高自己在老闆中的性價比。
如何拓寬自己的前路,讓自己過上夢想中的生活?你可能需要看看以下三點:
第一、薛兆豐:每一個人都是在為自己打工
其實就像薛兆豐所說的那樣:「每一個都是在為自己打工」,我們的目標從來都不只是眼下的苟且,否則也不會埋怨老天的不公,也不會每天唉聲嘆氣,不會每天為了生計而發愁。
我們的努力從來都是為了能讓自己過上理想中的生活,而並非是真正想要為了公司做點什麼。所以與其說我們在給老闆打工,莫不如說我們是在為自己而打工,是為了讓自己能夠配得上夢中的那種生活。
第二、懂得角色效應,才能帶來積極反饋
角色效應是指,你心裡對你承擔的角色、所做的事情越認可,越會激勵你在這件事上的成功。敬畏工作、尊重工作,你才能從中有所收穫,才會帶來積極的反饋。
在這個社會中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你覺得你是什麼角色的人,那麼你就會逐漸朝著那個角色發展。就像小齊那樣,他就善於發現工作中那些不合理的現象,他覺得平面圖過於晦澀,覺得材料浪費過於嚴重,所以他才會想著改變。
其實我們心裡對於我們所承擔的那個角色所做的事情,越認可,就越會激勵我們在一件事情上能夠成功。而在認可我們內心中角色的同時,敬畏、尊敬工作,也才能從工作中有所收穫,而這也正是一種積極的正向反饋。
第三、別抱怨,要麼忍,要麼滾
當然有很多客觀的因素讓你不喜歡現在的工作,與其抱怨,身陷其中,不如做出改變,要麼接受要麼改換賽道;
其實我們不喜歡現在的工作有非常多的原因,可能是自身原因也可能是其他的客觀因素。那麼我們與其每天埋怨、抱怨自己如今的不喜歡的工作,不如做出一些改變,趁早更換自己的賽道。
就像前一陣子金牌經紀人楊天真辭去所有職務,從一個明星經紀人踏入了直播行業,並且首播就收穫了近千萬元的成交量。我們也同樣如此,不要再深陷其中了,趁早更換賽道發揮自己的光和熱,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真正擅長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不是麼?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