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向廣西新聞網記者爆料,在南寧江南公園內的一段廢舊鐵軌上停放著一輛破舊不堪的「殭屍火車頭」。有不少網友稱,火車頭不利用真是太浪費又可惜。(廣西新聞網 11月26日)
落日餘暉的山麓一角,蒸汽機車升騰霧一般的濃煙,在夕陽的照射下璀璨出金燦燦的輝光。記憶中的唯美畫面漸漸消逝,綠皮車的身影也漸漸遠離我們視線,動車高鐵的出現與普及讓綠皮車僅能成為一種逝去的美好。
對於廢棄火車的處理問題隨後接踵而來,那些被淘汰了的火車將何去何從?是切割回收還是一股腦躥入火車「墳場」?甚至是隨意荒棄於城市的一角?
與記憶中的畫面背道而馳:這輛綠皮車是七八十年代為工廠拉貨跑運輸用的,如今卻破舊不堪、任憑風吹雨打,無人問津!
廢棄的綠皮車廂或火車頭烙印著社會的足跡和時代的變遷,也見證著自然的變幻與文化的更迭。埋藏記憶深處那「哐哧哐哧」的綠皮是一份無價的精神瑰寶,可如今卻被隨意擱淺於城市的一角。其實如何處理這些青春的記憶,絕不是一道「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難題!
那無處安放的「青春」,隨意擱淺而破損不堪的綠皮火車頭,全然與公園的綠化設施格格不入。「霸佔」為窩的流浪漢、前來休憩的修路工、攝影愛好者……被「殭屍火車頭」吸引而來人多而雜,人群的多樣性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其次,我國廢棄的綠皮火車數目著實不少,都因種種原因離開了時代的舞臺。但是若將這些擱置一旁的舊物回收再利用,將其與城市綠化建設融合成整體來進一步景觀改造,那麼既解決了「殭屍火車頭」影響城市美觀的表層問題,也隔絕了公共安全隱患的深層問題,更是變廢為寶打造成了「簡約而不簡單」的新式旅遊景點。
其實國內對於荒廢的老火車早已有變廢為寶的先例:南京鐵路文化藝術牆和火車主題公園兩處重點景觀,合理有效利用鐵路西站等鐵路遺蹟,形成一處鐵路文化長廊;中北大學校園內,利用廢棄綠皮車廂再額外配以信號燈、鐵軌,讓人身臨其境般回到了過去那種扛著大包小包匆忙回家的畫面……
斑駁的火車頭容易喚醒潛藏的記憶,穿越時空去觸摸靈魂深處的溫暖。漫步於綠皮火車內或是留影紀念,給快節奏的生活吹奏緩慢的曲調,不僅文藝範十足,更緬懷與傳承了這一份濃厚的史文脈。
「事業方新,大鵬九萬裡。」改造後的廢棄火車頭能為當地甚至整個城市帶來價值增值的輻射效應以及相關產業的聯動作用。當無處安放的「青春」能夠再次被利用起來,不僅對城市綠化建設功不可沒,更會在節約國家資源方面做到良好兼顧。
因此,如何處置這群無家可歸的「殭屍火車頭」,這是否是一道棘手的「雞肋」難題,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