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設,就是在特別的時機/場合裡,讓某種事物看起來更有吸引力。或是讓一種格式,加上之後更顯不凡----牛津詞典
(視頻來自網絡翻拍)
2014年11月26日,由<DesignWire設計腕兒>主辦的設計師校園行活動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成功舉辦,此次活動特別邀請到臺灣繽紛設計總監江欣宜IDAN,她以自身多年的經驗為背景,帶來了一場名為陳設美學的視覺盛宴。
江欣宜IDAN,臺灣繽紛設計L'atelier Fantasia 設計總監、天空藝術執行董事。致力於空間與陳設藝術的結合,提倡發散式美學哲思,認為室內設計必須找出一個亮點,從此發展延伸,從而創造出典雅時尚的現代風格。在江欣宜IDAN的世界裡,室內設計不單只是空間,更是品味人生。
買的不只是家具,而是生活方式
分享之初,江欣宜IDAN就給在場的聽眾拋出一個問題:「什麼是陳設?陳設不是在桌子上擺放什麼樣的刀叉,不是刀叉的距離是不是差0.1公分,而是我們能否坐下來好好吃頓飯。」
對於陳設,江欣宜IDAN給出了五個必要元素:家具、燈具、布藝、藝術品、植栽。在她看來,如何將這五個元素有機的整合,從而傳遞出不同的生活態度,才是陳設的真正魅力所在。「在畫筆勾勒間,只要空間對了,各種姿態都是自在的。」與此同時她還展示了多個獲獎作品,希望聽眾能在實例中更直觀的體會她眼中的陳設。
陳設不可或缺的是時尚
江欣宜IDAN的演講中很大篇幅在介紹流行趨勢,因為在她看來時尚是陳設不可或缺的存在,色彩的搭配、材質的選擇、香味的設計甚至是音樂的流行趨勢,都可以左右陳設的風格。
「每年巴黎時裝周都會出售一個盒子,裡面有最新的搭配方案,如藍色,或象徵憂鬱,或象徵安寧、或象徵希望,關鍵在於如何選擇與搭配。」她說,關注每年的流行趨勢以及與世界級大師對話,成了她固定的生活內容,而這些所見所聞總能在她日後的作品中呈現。所以,作為設計師,多看、多聽、多想是必修課。
不是只有大師的作品才叫藝術
江欣宜IDAN並非設計專業出身,最初選擇設計用他的話來說是「因為不無聊」,懷著對藝術的好奇她走進了設計行業,對於藝術她有著自己的理解,在他看來,藝術的存在不僅僅是為了美,更為了用,是要解決生活問題的,因此音樂、味覺、香味都應該包含於其中,用它們去營造氛圍,塑造情感再合適不過了。
另外,在江欣宜IDAN眼裡,也並非只有大師的作品才叫藝術。挖掘生活中真實存在的細節,往往比擺放一件大師的代表作更具說服力。「我曾經認識一個業主,她把自己女兒從小做的畫都保存了下來,我就把他們都排列起來,做了一個巨大的相框放在臥室,我想這無論到哪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也是藝術。」
關於校園行
活動旨在關注設計類院校大學生的成長,搭建新銳力量和知名設計師互動交流的平臺,傳遞成為一名優秀設計師背後的故事,希望他們走出校門前就有機會感受最前沿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