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以法治增強市域社會治理定力

2021-01-18 人民網

提高城市治理整體能力,要強化依法治理,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城市治理頑疾難題。近年來,雲南省昆明市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運用法治精神審視市域社會治理、運用法治思維謀劃市域社會治理、運用法治方式破解市域社會治理難題,全方位、深層次、多渠道推進全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確保社會既安定有序又充滿生機活力。

完善機制建設 構建市域社會治理「三大體系」

昆明市委依法治市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昆明市立足立法、執法等法治建設關鍵環節,完善機制建設,構建市域社會治理「三大體系」。

促進市域社會治理法治體系建設。2020年4月15日,昆明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審議通過了《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2020年工作要點》《法治工作重要決定和方案備案工作辦法》《2020年法治督察工作計劃》等一批文件,涵蓋了市域社會治理的各個領域。

全力構建市域社會治理法律規範體系。昆明市充分發揮立法的引導、推動、規範和保障作用,重點關注市域社會治理方面立法工作。按照2020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年內將制定《昆明市大氣汙染防治條例》《昆明市公安機關警務輔助人員條例》《昆明市區(市)人大常務委員會街道工作委員會工作條例》,修訂《昆明市愛國衛生工作管理條例》《昆明市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重點推進《昆明市牛羊屠宰管理辦法》《昆明市生豬屠宰管理條例》政府規章的修訂工作。

與此同時,昆明市通過推行一系列執法舉措,努力構建市域社會治理法治實施體系。比如,定期開展執法案卷評查工作,針對存在問題,及時反饋整改;全市各級行政執法機關細化完善各類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具體辦法,做到執法全過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完善權責清單動態管理機制,目前,市政府各部門共有行政職權6212項。

強化公正司法 打造市域社會治理公平正義環境

2020年3月26日,市委印發《昆明市貫徹〈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具體辦法》,明確了50條具體措施。

昆明市委政法委採取「1+2+N」的舉措持續推進《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的貫徹落實。即:出臺貫徹執行《條例》及省《實施細則》的「1個實施辦法」,推動落實鄉鎮(街道)專職政法委員配備、做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2項實體工作」,建立完善平安建設領導工作機制、黨委政法委執法監督制度、黨委政法委委員述職等N項配套制度。

全市兩級法院、檢察院建立了以完善司法責任制改革實施辦法為總綱的「1+N」司法管理制度規定,構建全方位、立體化、規範化、現代化四位一體的司法監督管理體系,深入推進司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確保司法責任制落實到位。同時,嚴格落實領導幹部幹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及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記錄追責等制度,並列入法治建設成效考核內容,確保法院、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

全市法院依託智慧法院建設,深度運用全省法院綜合信息管理平臺,對審判、執行、減刑假釋、涉訴信訪案件全部實行網上辦案,實現辦案流程、各環節的記錄全覆蓋、可查詢、可追溯。

全市檢察院充分發揮統一業務應用系統在強化案件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規範網上辦案,實行動態管理,不定期的對各種案件、各個環節的辦案活動進行抽查,發現問題及時提醒承辦人加以糾正。全市政法機關通過各種舉措,努力打造市域社會治理公平正義環境。

深化普法宣傳 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

為不斷提升基層群眾的普法教育程度,全市各地各部門多形式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電視廣播、報刊專欄、講座、張貼標語、散發傳單、文藝節目演出等形式的法律法規宣傳活動收效良好,在全社會營造出良好的法治氛圍。截至目前,全市共開展「法律六進」活動50餘場。

同時,全市不斷推進法治主題公園(廣場)的建設,並對已建成的12個法治主題公園(廣場)進行維護,對宣傳內容進行更新,推動法治文化與社會文化有機融合、法治文化設施與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功能互補,讓市民在休閒娛樂中潛移默化學習法律知識,領悟法治精神,感受法治力量。

昆明市各普法相關成員單位按照「誰執法誰普法、誰主管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的要求,廣泛運用門戶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開展法治宣傳活動,真正讓普法走進千家萬戶、融入到人民群眾日常生產生活之中。

此外,昆明市以創建民主法治社區為載體,將市域社會治理落實到基層。啟動了市級「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工作,擬命名120個村委會為市級「民主法治村(社區)」。目前,昆明市「民主法治示範社區(小區)」創建工作前期調研摸底工作已經完成,正按計劃實施創建工作。

創新法律服務 滿足不同人群的法律需求

如今,掌上12348手機APP、「雲嶺法務通」智能法律機器人、12348雲南法網等載體,讓申請法律援助、涉外公證等各項法律服務諮詢等變得「觸手可及」。昆明市通過一系列法律服務創新活動的實施,積極構建市域社會治理法律服務體系。

昆明市司法局通過平臺建設,將法律諮詢、法律援助、公證服務、人民調解、司法鑑定、社區矯正等法律服務資源整合到公共法律服務平臺上,做到「應駐盡駐、應上盡上」,讓群眾只進「一扇門」,就能辦理公共法律服務「所有事」。

目前,全市已建成市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個,縣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4個,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站137個,村居(社區)公共法律服務點1662個,實現四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全覆蓋,為人民群眾提供「一站式、窗口化、綜合性」便民、快捷的公共法律服務。

據統計,今年以來,全市各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共為群眾提供免費法律諮詢14858人次,辦理法律援助2987件、公證11606件、調解6601件、律師服務1473件,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接聽解答群眾來電5905個。

昆明市將人民調解作為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重要支撐,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今年1至5月,全市各級人民調解組織共調解矛盾糾紛17487件,成功17384,成功率99.41%,涉及金額43207.5萬元,防止民間糾紛轉化為刑事案件24件,防止群體性上訪3件。

昆明市還在優化營商環境上下功夫。市司法局制定印發《昆明市進一步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建設過程中的關鍵領域和重點任務。疫情期間全市組建19個公益法律服務團、律師專業服務團的1032名律師深入企業開展法治宣傳和法律諮詢781次,提供法律意見建議789個,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全方位的法治保障。昆明市司法局還組織律師開展聯企服務,截至目前,共協調157家律師事務所開展民營企業法治體檢907次,體檢提出問題1801個,出具法律意見書1112份,代理訴訟2152件,有效解決問題2384個,提高了企業防範法律風險的能力。(馬松華 楊吟吟 唐麗 辛亞潔)

(責編:徐前、朱紅霞)

相關焦點

  • 法治日報頭版刊發淄博市域社會治理工作經驗
    「十四五」淄博要這樣強勢開局起步山東老鄉,任副部長編者按12月24日,法治日報頭版以《用小服務大平安回應群眾新需要——淄博【八大工作體系】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為題,詳細介紹我市市域社會治理工作經驗。
  • 上海奉賢:打造「賢城法治」品牌 探索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道路
    央廣網上海12月18日消息(記者周洪 唐奇雲)「什麼是『賢城法治』?我們可以把它歸納為九個字,即緣於『賢』、基於『法』、重在『治』,是一種以『法』為基礎、以『治』為抓手、以『賢』為特色的市域社會治理新模式。」
  • 「賢城法治」來啦!上海奉賢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打出「賢」品牌
    作為首期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地區,上海奉賢部署打造「賢城法治」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特色品牌。12月14日下午,上海奉賢召開「賢城法治,我們在行動」媒體溝通會,向社會各界通報這一品牌建設的內涵與成果。
  • 探路「市域之治」——銅仁市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城市...
    報導有任何問題請聯繫小編微信號:fr14599 為確保2022年成功創建成「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城市」,今年以來,銅仁市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與平安銅仁建設同安排、同部署、同動員,要求市屬各級黨委
  • 富源法院打造「兩中心一走廊」黨建品牌助推 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打造面向黨員的黨建服務中心、面向群眾的訴訟服務中心、面向法官的法治文化走廊的「兩中心一走廊」黨建品牌,積極探索創新融入市域社會治理的現代化工作模式,通過黨建引領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助力社會矛盾化解、促進市域社會和諧穩定,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提速提質提效。
  • 寥廓街道:正視差距夯實基礎 科學謀劃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
    為不斷提升寥廓街道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寥廓,為轄區改革發展營造更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12月21日,寥廓街道召開市域社會治理工作會,科學謀劃當前和今後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街道黨政主要領導、機關全體人員、各社區負責人共70餘人參會。
  • 全省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現場觀摩會在築舉行
    平安中國建設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了平安中國建設要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為重要載體和抓手,全面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 時光輝要求,要堅持立足貴州實際,全面貫徹中央和省委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決策部署;深刻把握市域社會治理的特點規律,系統謀劃市域社會治理各項工作;堅持創新驅動,與時俱進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理念思路、體制機制和方法手段創新;下大力氣防範化解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突出問題,把問題風險解決在當地,把小矛盾小問題解決在基層;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市域社會治理,不斷提升市域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
  • 「楓橋經驗」融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專家在滬共話對策
    會上,上海市委政法委、上海市法學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了上海市域社會治理的先進經驗和做法,為紹興今後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帶來啟示。5位專家、教授圍繞新時代「楓橋經驗」和市域社會治理進行了一次非常精彩的頭腦風暴。
  • 以「德法共治」促長治久安,歷城區邁出市域社會治理新步伐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範明昱 濟南報導  基層治理是大廈之基,如何依靠法治和德治的良性互動,實現基層治理的精細化?2021年1月4日,歷城區市域社會治理校地合作共建籤約揭牌儀式及「德法共治」主題沙龍活動拉開帷幕。
  • 繪就市域社會治理的川味樣板【2020年四川政法工作巡禮】
    不僅在成都,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啟動後,我省各試點地區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該項工作,將市域社會治理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部署同落實,全省上下迅速形成齊抓共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格局,具有四川特色的「雙輪驅動」市域社會治理模式正不斷向前推進。黨建引領走出市域治理現代化試點的四川之路
  • 「四手聯彈」奏響市域治理「協奏曲」 《法治日報》點讚薌城法院市...
    12月17日《法治日報》以《福建漳州薌城法院:「四手聯彈」奏響市域治理「協奏曲」 》為題大篇幅報導了薌城法院助力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工作我們一起看看吧作為法治建設的主力軍,法院是市域治理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其主要作用一方面體現在通過公正高效審判執行各類糾紛,妥善化解訴至法院的尖銳矛盾,為社會主體提供行為指引;另一方面在於發揮糾紛處理方面的專業和經驗優勢,引導多元治理主體發展壯大,妥善化解、預防各類糾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治理格局。
  • 五長聯合、多元化解 兵團二師二十四團走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新...
    近年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二十四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整合社會治理資源,創新社會治理方式,聚焦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能力,全力打造具有團場特色的精細化網格管理、人文化法治建設、多元化矛盾糾紛調處的市域社會治理新格局。
  • 開原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小組到李家臺鎮調研督導
    7月23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第一督導組(簡稱督導組)到李家臺鎮開展調研督導工作。李家臺鎮黨委書記關小剛就落實王政準書記6月11日動員大會講話精神及市域社會治理文件精神、綜治中心標準化建設、網格化服務管理、涉農領域土地亂象問題整治、軟弱渙散村級黨組織建設、村「兩委」換屆選舉候選人排查等工作進行了詳細的匯報。政法委副書記楊柳對李家臺鎮相關工作的開展給予肯定,並對今後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 寶雞:圍繞「三個現代化」目標 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
    寶雞市委政法委就寶雞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推進情況進行發布,並答記者問。寶雞市委政法委副書記韓曉就今年以來寶雞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推進情況做了介紹。2019年12月3日,中央政法委召開了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會議,對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部署啟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作了安排。
  • ...貴陽以「五個一」為抓手努力打造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標杆城市
    ,市域社會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有效提升,全市社會治安環境持續優化,社會大局安全穩定,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平安貴陽建設邁上了新臺階。 這次會議表現了貴陽市全力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打造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標杆城市的決心與勇氣,也彰顯了貴陽市在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上的高位統籌意識。 凡事謀則成,不謀則敗。為全面提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貴陽市構建了以「總體目標、分級作戰、責任落實」為重點的指揮體系,有力統籌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 臨沂投入16.5億元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實施「六微」共治成效...
    針對市域作為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如何發揮市級主體主責作用、統籌協調優勢的問題,臨沂市委政法委書記王行華介紹說,臨沂被批准確定為全國首批「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主要圍繞加強市域統籌,從五個方面入手推動社會治理工作深入開展。
  • ...鮮@基層之治」「四位一體」,擘畫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無錫樣本」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社會治理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無錫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法治化為根本途徑,以新技術、新應用、智能化建設為重要手段,在試點探索實踐基礎上,創新推出「四位一體」,擘畫市域社會治理的「無錫樣本」。
  • ...助力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澄海區實現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與法律...
    為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紮實推動共同富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 我市樹牢「三個導向」亮出市域社會治理「新名片」
    今年以來,我市在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進程中主動適應社會發展的新要求,積極回應群眾期待,推進市域社會治理智能化,極大地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樹牢政治導向,畫好基層社會治理「同心圓」。
  • 「三到位、三管住、三聯防」 兵團第二師三十三團探索市域社會治理...
    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開展以來,33團積極融入、主動作為,探索形成了「三到位、三管住、三聯防」工作機制。總體謀劃、高位推動,確保「三到位」——強化主體責任,組織領導到位。圍繞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誰來推」,33團黨委成立了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領導小組,落實領導責任,每名團領導抓建一個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單位,建立「基層黨建+」工作模式,形成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的公共服務圈、群眾自治圈、社會共治圈,確定19連、承德社區為團場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單位,以點帶面,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在單位落地生根。——細化目標任務,工作措施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