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期劇的網絡梗瘋狂刷屏時,《九州縹緲錄》卻還在默默地推進那個龐大架空世界中的少年成長故事,在令人氣悶的「主角低潮期」耽擱了太久。這既不符合讓觀眾舒服的節奏,也沒有形成集中的話題爆發。
讀娛 | yiqiduyu
《九州縹緲錄》在這個夏天經歷了悄無聲息撤檔又開播的過程。開播後該劇豆瓣評分一度達到7.3分,但隨著劇情進展,截至8月1日評分已經下降到6.9分。而從播放量、收視率、微博話題等熱度來看,也均未能排在同期劇集的前列。燈塔數據顯示,《九州縹緲錄》30日至1日連續3天分別排在燈塔熱度中劇集類的第6、8、6名,與同期的幾大熱劇《親愛的,熱愛的》《陳情令》《長安十二時辰》均有差距;微博熱度同樣如此,截至1日下午18點10分,《九州縹緲錄》微博話題30.6億閱讀 590.2萬討論,約為《長安十二時辰》64.2億閱讀、1175.7萬討論數據的一半,更無法與《親愛的,熱愛的》338.5億閱讀相比。強大的演員陣容、大氣滂沱的戰爭場面、據傳5億人民幣投資……從演員陣容和製作投入來看,《九州縹緲錄》的紙面實力可以說是檔期內最強的。但這部看起來最具「大製作、高質量」賣相的劇集,卻又為何在這個暑期逐漸落於人後了?史詩感、大製作
帶不動劇情敗掉的觀眾好感
《九州縹緲錄》前十幾集的確讓觀眾整體感受不俗。劇集製作的史詩感撲面而來——精緻考究的服化道,克製得當的特效使用、千軍萬馬的大場面,鬼市裡繁華無序的藝術設計,單從視覺來看,《九州縹緲錄》是絕對不露怯的。演員陣容更是強大,張嘉譯、張豐毅、許晴、張志堅、李光潔、江疏影、王鷗等中堅力量賦予了整部劇表演的底色,一舉一動、表情臺詞都可圈可點。而劉昊然、宋祖兒、 陳若軒三位年輕主演的表演也沒有拖後腿,網友圍繞三人組的批評雖有,但基本是對劇情安排和人物設定的不滿。讀娛君認為,《九州縹緲錄》的不足並非在畫面質感、表演這些技術性指標上,而是敘事節奏、人設上的失衡。正如一位網友形容的觀劇體驗:「每一秒的經費都在燃燒,每一秒都有勸退可能。」《九州縹緲錄》用兩集就講完了阿蘇勒在北方的少年經歷,進入南淮城的熱鬧市井之中三人組的相識相知階段。在鋪開宏大的世界後,《九州縹緲錄》卻沒有支撐起各線故事的流暢敘事,卻在近似「古偶劇」標配的情感糾葛上耗費了太多筆墨。這部分轉折問題之一是情感起伏過大的突兀感,三人組喜劇性十足的相識與前幾集的肅殺氣質大不相同。三人成為生死之交的內在驅動也不明顯,隨後開始的「你救我、我救你、你救他」更是令觀眾耐心喪失,故事講得七零八落,最後呂歸塵、羽然、姬野之間的感情糾葛更是為虐而虐,敗掉了許多觀眾緣。另一個問題在於,《九州縹緲錄》戲份最多的呂歸塵和姬野,都是一味苦大仇深的被虐者形象,同樣影響了觀眾的好感和代入感。在故事進入帝都故事線為止,主角仍未經歷有效的成長:他一開始的善良、大義、重情仍然是他的唯一優點,遇到真實的困境時仍舊是被命運「安排」的角色——要麼各種血統、神劍來開掛,要麼就是鐵浮圖、天驅這些「工具人」為主公送死,多次緊要關頭陷入幻境中,這種「宿命論」處理方式遮蓋了前半部劇情的許多亮點,反而讓上述「敘事節奏」、「人設」上的缺陷更加明顯了。或許《九州縹緲錄》想走一個壓抑中爆發燃爆全場的路線,但問題是在這之前,還能保證觀眾沒有棄之而去嗎?這畢竟是一部56集的長篇巨製。《九州縹緲錄》原作是一個宏大世界觀打底、愛恨情仇個性鮮明的群像角色組成的小說故事,核心賣點是世界觀想像力、跌宕起伏的故事和極具魅力的人物塑造。如果說在呈現場景世界方面劇版可以給到8分,那麼在劇本所影響的人設和敘事節奏方面,劇版恐怕最多在及格線附近了。暑期劇多造梗
「還不錯」的《九州》輸在沒特色
這個暑期檔的劇集可以說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掀起了一波波討論熱潮。古裝、現代雙雙發力,電競、甜寵、大IP、懸疑、青春校園各題材類型全面開花。目前熱播中的《九州縹緲錄》《親愛的,熱愛的》《陳情令》《長安十二時辰》《全職高手》《七月與安生》《宸汐緣》《流淌的美好時光》都可以說質量在及格水準之上。觀眾此前或許無劇可追,現在卻是挑花了眼,只能選擇性追劇。其實同檔期的熱門作品,或多或少也有劇情人設上的缺點,但受眾反響卻不同。讀娛君認為《九州縹緲錄》之所以無法抓住觀眾眼球,還是在於「核心特色」的缺失。同期劇幾乎都有獨一無二的鮮明「賣點」。比如《陳情令》緊緊抓住了既有受眾的喜好,定位精準;一談到《親愛的熱愛的》,就有「高強度甜寵」的印象;說起《長安十二時辰》,也有專業復原唐朝細節以及馬伯庸各種腦洞設定帶來的新鮮感;《全職高手》也有著最佳電競劇的大眾標籤。《九州縹緲錄》並不差,從一開始7.3分的豆瓣評分也能大致定位其整體質量。只是這麼多同期作品在用各種鮮明特色吸引眼球,而《九州縹緲錄》作為奇幻小說大IP的改編,走的卻是一條沒什麼新意的改編路子,相比之下有些黯然失色。它從開始一本正經地試圖還原書中大氣滂沱的世界,卻又像過去的多數古裝IP劇一樣將幾個莽撞的年輕人作為中期的主線,多線鋪開又顯雜亂,最後給人的感覺是華麗有餘,敘事把控「力不從心」的感覺。熱度很多時候並不與評分掛鈎,但平庸比「爛」更可怕。在「現女友」、「肖戰魏無羨真香」、「西安二十四小時」等網絡梗瘋狂刷屏時,《九州縹緲錄》卻還在默默地推進那個龐大架空世界中的少年成長故事,在令人氣悶的「主角低潮期」耽擱了太久,既不符合觀眾舒服的敘事節奏,也沒有形成集中的話題爆發。《九州縹緲錄》
是檸萌影業的IP改編「滑鐵盧」嗎?
建立在架空世界觀上的IP改編劇,總與普通觀眾有天然的隔閡——一個陌生的世界,如何儘快地讓觀眾產生代入感?其實許多改編劇的方式之一是淡化世界觀,成為披著IP外皮的愛情或者權謀劇,另一個方式就是儘量還原原著,爭取書粉的追捧和自動宣傳。《九州縹緲錄》的改編程度不巧夾在了中間。一方面《九州縹緲錄》原著的大量特有世界觀仍是敘事的重要線索,如天驅、辰月的組織背景,幾大勢力的家族傳承等;另一方面,《九州縹緲錄》又有太多挑戰書粉心理承受力的改編,書中的許多重要人物要麼面目大變,如重要人物姬野;要麼前期就領了便當,如青梅竹馬的蘇瑪。這就有點「兩邊不討好」:路人覺得費勁去了解世界觀設定,半天看不懂,書粉憤怒於心目中的人物被大肆改編,粉絲變仇人。江南在微博長文回應劇版時形容這是一個「藏住了鋒芒的版本」,做好了「跟市場不妥協」的準備。他在微博中寫道:「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你們其實會看到一版更輕盈的《九州縹緲錄》,少年感更重,人物造型更飄逸,臺詞更高亢和凌厲。不會太把鏡頭給到老一輩的英雄和梟雄,也許息衍除外。」或許《九州縹緲錄》現在得到的反饋,早在原作者、參與編劇的江南預料之中了。對《九州縹緲錄》的出品方檸萌影業來說,IP改編並不是陌生領域。檸萌影業出品的《擇天記》《扶搖》和正在同期播出的《全職高手》都是著名網絡小說改編而來,《擇天記》和《扶搖》評分雖然不高,但在當時都是同檔期熱度排在前列的作品,《扶搖》累計播放量迅速突破100億,《擇天記》的收視率也基本在1%以上,據csm52城統計位列周播劇年度第二。在《九州縹緲錄》上「折戟」或許是檸萌影業沒有料到的。從劇集製作質量來看,《九州縹緲錄》並不遜色於大多數IP改編劇。只是到了2019年,「IP+流量」已經沒有那麼容易適配市場需求了,更何況是今年暑期這樣一個佳作頻出、充滿著各種新鮮話題的檔期之中。從這一點來看《九州縹緲錄》頗有些生不逢時。如江南所形容,這是「一部用力做出來的有誠意的電視劇」。只是觀眾在感受到劇組用心的同時,卻未必能控制住換臺的手指——大眾的喜好往往就是這麼難以捉摸的事。當然,目前《九州縹緲錄》還有過半劇情未播出,後續是否能夠完成熱度和口碑的反轉,也尚未可知。▼
THE END
更多文章:
造假被罰反漲停,墮落的歡瑞和資本亂局
絲芭傳媒重重危機,SNH48還能行嗎?
「遊戲適齡提示」平臺上線分級來襲,這是「防沉迷」的終極形態嗎?
中國追星簡史 | 圖個樂呵